孩子有聽力不好的跡象該怎麼辦?當懷疑孩子聽力有問題時就應儘快去醫院做相關檢查,檢查關於是否存在聽力損失、聽力損失的性質與聽力損失的程度這三個方面問題。嬰幼兒最早3個月時間就可以確診是否存在聽力問題,再針對聽力損失的程度考慮選擇佩戴助聽器還是植入人工耳蝸。當聽力損失不太嚴重時,通過助聽器來滿足言語康復需求,就儘早佩戴助聽器。如聽力損失過大時,需要醫生進一步評估是否能植入人工耳蝸。
由於近年來技術發展,不同種類為適應兒童聽覺、語音和身心發育特點的助聽器被不斷推出,大大拓展了聽障患兒助聽器的選擇範圍。根據臨床實踐證明,兒童的助聽器選配,除了在「聽」方面考慮聲增益和聲輸出,通道和頻段,驗配公式等等外,有關於放大和壓縮方式、頻率拓展和移動技術選擇、信號處理、言語識別、高保真技術等也是需要納入考慮的對象,除此之外兒童還有活潑好動易出汗、好奇心強,會把助聽器進行拆卸、沒有保護和維護意識等特點。所以,兒童的助聽器選擇具有極強的個性化特徵,需要家長和驗配師進行綜合細緻性的考慮、認真對待。
1
兒童驗配要點
0到3歲兒童
不同的嬰幼兒在各個頻率聽覺敏感程度不同。0到6個月的嬰幼兒一般以客觀聽力為主,所以結合主觀聽力測試結果進行判斷。6月以上的嬰幼兒則是以主觀聽力測試為主,結合客觀聽力測試結果進行綜合判斷。6到36個月的嬰幼兒,則隨著年齡的增長,聽力反應能力逐漸增強,測試中的反應正確率逐漸提高,因此關於嬰幼兒的聽力評估是一個持續性過程,所以需要家長每2到4周反饋助聽後的情況或預約複診,直到聽力補償達到滿意效果為止。
4到6歲兒童
由於隨著認知能力的逐步發展,4到6歲兒童對測聽的配合程度越來越好,測聽結果的準確性也越來越高。
2
助聽器的驗配選擇
選擇氣導還是骨導助聽器
大多數兒童需要選配氣導助聽器,但對於單側傳導性聽力損失或是由於外耳畸形、反覆發作中耳炎而無法佩戴氣導助聽器的患兒,仍需要考慮選配骨導助聽器。如果患兒年齡大於5歲並且需要永久地佩戴骨導助聽器可以考慮骨錨式助聽器。
助聽器的種類選擇
對於兒童來說,耳背式助聽器最合適,因為兒童的外耳道還處於生長發育的階段,對於耳背式助聽器只需要定期製作新的耳模即可,且耳背式助聽器的耳模可以選擇軟性材料製作,加上耳背式助聽器輸出功率大,即使聽力有所下降也可以使用。
兒童助聽器的選配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聽障兒童的殘餘聽力,使他們能儘早的發展言語和語言能力,儘早的回歸主流社會,作為家長需要重視孩子聽力健康情況,與驗配師配合共同努力,讓孩子走出聽力障礙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