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佩戴助聽器後的適應與康復

2020-12-05 騰訊網

老年聽障患者在佩戴助聽器以後,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助聽器上,從而忽略了佩戴助聽器以後適應和康復的重要性。老年患者佩戴助聽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日常溝通交流,但是如果不重視助聽器的適應與康復,是無法讓助聽器的作用得到很好的發揮的,從而也會影響到日常的語言交流。

那佩戴助聽器以後的適應和康復應該怎麼做呢?

一、助聽器的適應過程

心理上認同,建立合理期望

很多的老年人即使是在選配了助聽器以後,在心理上還是無法完全認同助聽器。很多老年人有個傳統觀念,就是「人老了,耳朵背」是正常的事情;也有很多的老年人考慮到美觀,不願意佩戴助聽器。

這個時候家人和驗配師就要對老人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要讓老年人在心理上去認可助聽器的效果。只有在心理上認同助聽器了,才能更好的發揮助聽器的輔助聽聲作用、幫助老年人更好的進行溝通交流。

要清楚的一點是,助聽器不是藥物,沒有治療作用,是一種聽力輔助工具。助聽器是屬於電子設備,通過助聽器聽到的聲音和咱們正常聽到的聲音還是有細微區別的。

2學會佩戴和操作

助聽器選配以後,最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佩戴和操作。在佩戴和摘取的時候,可以對照著鏡子多加練習。摘取下助聽器以後,要把它放在乾燥盒內,以防受潮。助聽器的電池在電量不足的時候,大部分的助聽器都會發出提示音,要及時更換電池。

老年人因為手指不是很靈活,在佩戴和操作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困難。一般在驗配的過程中,驗配師也會和家屬講解相關的操作和知識。所以在這個時候家人不僅要多鼓勵老人,還要協助老人練習助聽器的佩戴和操作,如果遇到任何問題,請及時向門店的驗配師尋求幫助。

3.安然渡過適應期

助聽器的適應期一般為1-3個月,這是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首先,要清楚在剛開始佩戴的時候,可能是無法馬上聽清楚每個字的,而且剛開始聽到的很多聲音可能不適應,在這個過程中不要急躁,要循序漸進的來。剛開始佩戴1-2個小時,後續時間逐漸增加到一整天。先在安靜的環境中能聽清楚聲音,再逐步換到稍微嘈雜的環境中聽聲。

其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立馬就去看電視或者聽電臺。因為這些聲音屬於電子音,與咱們平時說話的聲音是很不一樣的,老人在剛開始佩戴助聽器的時候,會因為聽不清楚這些聲音而煩躁,這樣是非常打擊老人的自信心的。再者,在適應的這個階段,要及時的與自己的驗配師進行溝通,一方面是解決適應期遇到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也是讓驗配師更加了解老人的適應情況,從而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調試。

二、適應後如何去康復

1.康復的重要性

由於老年聾患者是在語言形成後出現耳聾,他們的言語往往表現的與普通人差不多,再加上子女由於工作繁忙,日常溝通交流較少,因此易於被家庭和社會所忽視。但是對於老年聾患者自身來說,耳聾不僅直接導致溝通交流障礙,還會引發多種心理問題,從而極大的損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量。

老年人的聽力損失和老年痴呆是有很大的因果關係,聽力下降,與人交流減少,大腦活動就會減少,患老年痴呆的機率就會增加。所以,老年聽障患者的語言康復訓練,不僅是保障他們的正常生活,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患老年痴呆的機率。

2.康復的途徑和方法

讀報紙、看新聞聯播

由於老年人的特殊性,其康復訓練也較簡單,一般建議老人可以多讀讀報紙給自己聽,或者讓家人讀一些老人感興趣的內容給老人聽。也可以多看看新聞聯播節目,節目裡的播音員發音比較標準,可以給老人創造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

家人的協助和注意事項

作為家人一定要與老人多溝通,說一些老人感興趣的話題。但是在與老人交流的時候要注意,要站在老人的正對面,語速要相對較慢,句子也要相對簡單,這樣老人才能聽的更加清楚。不要站在老人的側面或者背面,這樣不利於老人聽聲。總的來說就是要建立一個讓老人聽得更加清楚的環境。

參加老年大學社區活動

很多老年大學會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家人可以鼓勵老人多去參加。一方面可以增加老人日常的語言溝通交流,適應不同環境的聽聲,另一方面可以豐富老***常生活,讓老人保持心情愉悅。

驗配中心沙龍活動

在很多的驗配中心,會不定期舉辦聽障患者的線下交流活動,建議老人可以多去參加,可以多與佩戴助聽器的患者一起交流感受,吐露心聲。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跟驗配師溝通,解決很多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老年人佩戴助聽器以後的適應與康復,與他們的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是緊密相連的,作為家人的我們也是需要密切關注他們的各種情況。

相關焦點

  • 關於老年人合理佩戴助聽器的6大問題?
    最近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有12%的55-74歲的老年人存在十年以上的聽力障礙,但只有3%的老年人選擇佩戴助聽器。這項結果表明助聽器的佩戴遠沒有達到需求。那麼,日常生活中,我們多少會存在聽障的朋友或者家人,我們需要佩戴助聽器嗎?如何佩戴助聽器?
  • 謹慎併合理佩戴助聽器
    > 謹慎併合理佩戴助聽器 人的聽力損失是不可逆轉的,聽障患者應謹慎併合理佩戴助聽器 人的正常聽力是在0~20分貝,而在20~90分貝之間的聽力損失人群是可以佩戴助聽器的,超過90分貝,助聽器補償有限。一般一個耳朵正常,一個耳朵出現聽力損失的,是不太適合佩戴助聽器的。患有急性中耳炎的患者,耳朵會疼、且經常流血、流膿的,也是不建議佩戴助聽器的。患有波動性聽力的患者,即耳朵時好時壞,原則上說在三個月內,如果聽力還是不穩定,也是不適合佩戴助聽器的。
  • 為什麼現在很多老年人耳背卻不肯戴助聽器?會有什麼後果?
    後來去醫院體檢時,醫生發現大爺有聽損情況,檢查出來雙耳平均聽力在62分貝,屬於重度偏輕聽損;這就解釋大爺為什麼「愛答不理」了,隨之醫生建議大爺應該佩戴助聽器。 1.佩戴助聽器就會被人認為是殘疾人,形象不好 老年人也愛美,認為助聽器佩戴起來不僅影響形象,還間接告訴別人自己是殘疾人,和別人不一樣。但其實現在的助聽器外形越來越隱蔽、美觀,比較隱形的助聽器佩戴時幾乎看不出來。
  • 聽力不好,還不願意佩戴助聽器的後果
    一.老年聽障不佩戴助聽器謹防老年痴呆 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的衰退,聽力系統機能也日趨減弱。部分老年人因聽力下降減少與外界交流,心理變得孤僻。大腦由於受到的外界信息減少,信息分析功能也在慢慢下降。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現老年痴呆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 老年人需要戴配助聽器嗎?
    老年人選配助聽器的必要自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起,截止2010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19億,佔據總人口的8.89%,預計到2040年我國將會有近4億的老年人,約佔人口總數的%.可以看出我國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趨勢。
  • 聽力損失輕佩戴助聽器一定會存在堵耳效應嗎?
    基本信息 肖**,67Y 耳道情況:雙耳通暢,鼓膜完好,否認中耳炎史 否認耳鳴、眩暈、否認家族史,有助聽器佩戴史 聽損情況:雙耳聽力損失五年多,經治療未見好轉。
  • 18年助聽器佩戴者的建議:別走我的「彎路」
    「我的聽力康復故事」系列 持續分享用戶朋友們聽力康復的「親身經歷」和「實用經驗」。 作者:張同信南京立聰堂客戶 今年,是我佩戴助聽器的第十八年。
  • 霍邱惠耳助聽器-為什麼戴了助聽器後多個人說話仍聽不清?
    1.與本身聽損情況有關: 助聽器的效果跟聽損者本身的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失性質和言語解析度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聽損較重或者言語解析度較差,佩戴助聽器的效果可能就不會太好,佩戴上助聽器以後可能也需要結合講話者的口型來保證交流的順暢。
  • 哪種情況需要佩戴助聽器?
    1、聽力損失程度 助聽器不是簡單的聲音放大在選配助聽器前,務必先進行專業測聽,就好比配眼鏡必須先驗光。聽力損失不同,對聽力補償的要求也不同。測聽結果將是驗配師推薦助聽器的必要參考。 2、選擇值得信賴的品牌 現在市面上的助聽器品牌越來越多,選哪個好?建議您選擇有口碑的、歷史悠久、經得住市場考驗的品牌。如國外的知名品牌或者國內的大型助聽器品牌如我們的惠耳品牌各系列機型。
  • 為什麼聽力下降後要及時佩戴助聽器,不佩會有什麼害處嗎?
    這些問題大到心肝脾肺腎,小到眉眼鼻口耳,今天我們主要說說當耳朵出現聽力障礙時,不及時驗配助聽器會有什麼害處?先跟大家科普下:正常人的聽力範圍約在16赫一24000赫(次/秒)之間,也就是說我們能分辨出40萬種不同的聲音。一旦患有聽力障礙,可能出現的問題或比想像中的還要嚴重。
  • 助聽器的危害及影響助聽器是不是越戴越聾
    另外,助聽器本身是有聲音的,所以長期佩戴助聽器,尤其是助聽器噪音比較大等等,可導致神經性的聽力下降,加重病情惡化。。  常期配戴助聽器有沒有副作用呢,會不會像戴眼鏡的度數越來越高視力也越來越差,一樣呢?下面是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戴助聽器有副作用  其實老年人正確使用助聽器是有副作用的,助聽器其實就是一個擴音器工具。
  • 聽障老人怎麼選擇助聽器?先看看這5個關鍵問題!
    其實,助聽器的效果因人而異的,因為跟很多因素相關,比如個人的聽力損失程度和性質、言語分辨能力、助聽器的質量檔次、個人的使用環境、個人的適應情況還有驗配師的調試水平等等。不管老人發生聽損有多長時間,只要經過專業檢測發現還有殘餘聽力,就可以嘗試使用助聽器進行改善。
  • 萬州王牌路惠耳助聽器分享——選配助聽器常見誤區
    那麼常見選配助聽器的誤區是什麼呢?接下來就隨我們武漢藝萌聽力康復一起來聊聊:1:有些朋友認為驗配助聽器以後會越戴越聾,聽力損失會更加嚴重。其實助聽器的輸出等一些功能是可以有效地控制聲音的大小,對聽力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而且經過專業人員的驗配,診斷出聽力障礙類型,根據聽力圖分析病因確定驗配耳,助聽器選型合理,驗配技術科學的話,是不會出現越戴越聾的現象。
  • 老人應該怎麼選助聽器?一定要雙耳都佩戴嗎?
    老年人如果是因為年齡逐漸增大而出現聽力損失,大都是雙側聽損。如果雙側都有聽力損失,那麼最好是選擇雙側佩戴助聽器,因為這有助於提高言語辨識度和聲音的定位能力。 助聽器的價格不是最重要的,不是說價格越貴,佩戴效果就一定越好。
  • 偶爾聽不清,要配助聽器嗎
    一個人在發現自己有聽力損失,到佩戴合適的助聽器大多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經過檢查,聽力損失已經達到中度或以上(平均聽力41分貝及以上)就需要佩戴助聽器。若聽力檢查結果為輕度聽損(平均聽力在26-40分貝之間)可以按照實際需求選擇,但要定期進行聽力複查,若聽力繼續下降,則要及時幹預。
  • 3D列印助聽器 打造私人訂製的聆聽體驗
    2016年全球助聽器銷量為5545萬個,預計2019年全球助聽器需求量將達7194萬個。我國約有7000萬的聽力障礙人士,隨著消費的不斷升級,其對助聽器的驗配需求也在日趨個性化,大家期待助聽技術既能提供適耳的聲音,又能佩戴舒適、輕巧美觀。
  • 佩戴助聽器多年感覺效果還是不行,你可能踩了這5個雷
    劉奶奶的愛人魯老是2016年在我們中心驗配的助聽器,當時佩戴的效果很好,但剛驗配幾個月就因病逝世了,我們在感傷人生無常的同時,又想給劉奶奶一些實際的幫助,想起劉奶奶的聽力也不好,於是我們便將魯老的助聽器根據劉奶奶的聽力調試好後,給劉奶奶戴上了。
  • 國際愛耳日到了,你知道怎麼給老人挑選助聽器嗎?
    眾所周知,突發性耳聾、耳鳴等聽力受損的情況一般在老年人中高發,這與老年人「三高」等基礎疾病高發,容易發生血管痙攣或堵塞而影響聽力。不論是兒童、中青年還是老人,聽力一旦退化或受損,醫生一般會建議佩戴助聽器是幫助恢復聽力,提高生活質量。 但是,中國人還沒有形成佩戴助聽器的習慣。
  • 對於聽力不太好的老人來說,助聽器是他們聽聲音辦法之一
    由於生理機能的衰退,部分老人的聽力機能也漸漸減弱,部分老人因聽力下降而不願意與人交流,心理慢慢的就會變得孤僻,甚至是老年痴呆,這樣嚴重的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由此可見,助聽器對於老年人來說真的很是重要呢。小編在這裡溫馨提示一下:老年人還是儘早佩戴助聽器比較好,因為這樣不僅可以減緩聽力損失的程度,維持正常的聽力機能,而且還可以避免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受到影響哦。
  • 孩子該如何選配助聽器
    嬰幼兒最早3個月時間就可以確診是否存在聽力問題,再針對聽力損失的程度考慮選擇佩戴助聽器還是植入人工耳蝸。當聽力損失不太嚴重時,通過助聽器來滿足言語康復需求,就儘早佩戴助聽器。如聽力損失過大時,需要醫生進一步評估是否能植入人工耳蝸。由於近年來技術發展,不同種類為適應兒童聽覺、語音和身心發育特點的助聽器被不斷推出,大大拓展了聽障患兒助聽器的選擇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