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聽障患者在佩戴助聽器以後,會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助聽器上,從而忽略了佩戴助聽器以後適應和康復的重要性。老年患者佩戴助聽器的最主要目的就是日常溝通交流,但是如果不重視助聽器的適應與康復,是無法讓助聽器的作用得到很好的發揮的,從而也會影響到日常的語言交流。
那佩戴助聽器以後的適應和康復應該怎麼做呢?
一、助聽器的適應過程
心理上認同,建立合理期望
很多的老年人即使是在選配了助聽器以後,在心理上還是無法完全認同助聽器。很多老年人有個傳統觀念,就是「人老了,耳朵背」是正常的事情;也有很多的老年人考慮到美觀,不願意佩戴助聽器。
這個時候家人和驗配師就要對老人進行一定的心理疏導,要讓老年人在心理上去認可助聽器的效果。只有在心理上認同助聽器了,才能更好的發揮助聽器的輔助聽聲作用、幫助老年人更好的進行溝通交流。
要清楚的一點是,助聽器不是藥物,沒有治療作用,是一種聽力輔助工具。助聽器是屬於電子設備,通過助聽器聽到的聲音和咱們正常聽到的聲音還是有細微區別的。
2學會佩戴和操作
助聽器選配以後,最先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佩戴和操作。在佩戴和摘取的時候,可以對照著鏡子多加練習。摘取下助聽器以後,要把它放在乾燥盒內,以防受潮。助聽器的電池在電量不足的時候,大部分的助聽器都會發出提示音,要及時更換電池。
老年人因為手指不是很靈活,在佩戴和操作的時候會有一定的困難。一般在驗配的過程中,驗配師也會和家屬講解相關的操作和知識。所以在這個時候家人不僅要多鼓勵老人,還要協助老人練習助聽器的佩戴和操作,如果遇到任何問題,請及時向門店的驗配師尋求幫助。
3.安然渡過適應期
助聽器的適應期一般為1-3個月,這是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首先,要清楚在剛開始佩戴的時候,可能是無法馬上聽清楚每個字的,而且剛開始聽到的很多聲音可能不適應,在這個過程中不要急躁,要循序漸進的來。剛開始佩戴1-2個小時,後續時間逐漸增加到一整天。先在安靜的環境中能聽清楚聲音,再逐步換到稍微嘈雜的環境中聽聲。
其次,需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立馬就去看電視或者聽電臺。因為這些聲音屬於電子音,與咱們平時說話的聲音是很不一樣的,老人在剛開始佩戴助聽器的時候,會因為聽不清楚這些聲音而煩躁,這樣是非常打擊老人的自信心的。再者,在適應的這個階段,要及時的與自己的驗配師進行溝通,一方面是解決適應期遇到的各種問題,另一方面也是讓驗配師更加了解老人的適應情況,從而可以進行更加精準的調試。
二、適應後如何去康復
1.康復的重要性
由於老年聾患者是在語言形成後出現耳聾,他們的言語往往表現的與普通人差不多,再加上子女由於工作繁忙,日常溝通交流較少,因此易於被家庭和社會所忽視。但是對於老年聾患者自身來說,耳聾不僅直接導致溝通交流障礙,還會引發多種心理問題,從而極大的損害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質量。
老年人的聽力損失和老年痴呆是有很大的因果關係,聽力下降,與人交流減少,大腦活動就會減少,患老年痴呆的機率就會增加。所以,老年聽障患者的語言康復訓練,不僅是保障他們的正常生活,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患老年痴呆的機率。
2.康復的途徑和方法
讀報紙、看新聞聯播
由於老年人的特殊性,其康復訓練也較簡單,一般建議老人可以多讀讀報紙給自己聽,或者讓家人讀一些老人感興趣的內容給老人聽。也可以多看看新聞聯播節目,節目裡的播音員發音比較標準,可以給老人創造一個很好的語言環境。
家人的協助和注意事項
作為家人一定要與老人多溝通,說一些老人感興趣的話題。但是在與老人交流的時候要注意,要站在老人的正對面,語速要相對較慢,句子也要相對簡單,這樣老人才能聽的更加清楚。不要站在老人的側面或者背面,這樣不利於老人聽聲。總的來說就是要建立一個讓老人聽得更加清楚的環境。
參加老年大學社區活動
很多老年大學會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家人可以鼓勵老人多去參加。一方面可以增加老人日常的語言溝通交流,適應不同環境的聽聲,另一方面可以豐富老***常生活,讓老人保持心情愉悅。
驗配中心沙龍活動
在很多的驗配中心,會不定期舉辦聽障患者的線下交流活動,建議老人可以多去參加,可以多與佩戴助聽器的患者一起交流感受,吐露心聲。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跟驗配師溝通,解決很多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老年人佩戴助聽器以後的適應與康復,與他們的人身安全和身體健康是緊密相連的,作為家人的我們也是需要密切關注他們的各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