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惠耳助聽器-為什麼戴了助聽器後多個人說話仍聽不清?

2020-11-22 騰訊網

1.與本身聽損情況有關:

助聽器的效果跟聽損者本身的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失性質和言語解析度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聽損較重或者言語解析度較差,佩戴助聽器的效果可能就不會太好,佩戴上助聽器以後可能也需要結合講話者的口型來保證交流的順暢。

2.與助聽器有關:

佩戴助聽器的效果,跟助聽器本身的質量、檔次和功能等也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佩戴的助聽器是比較基礎的,功能比較少的,效果可能就會達不到預期,尤其是在嘈雜環境下或者很多人講話的時候,會很明顯體現出品牌、檔次之間的差異。尤其不能購買模擬機,模擬機不但聽不清還會很吵,很有可能會造成殘餘聽力的二次損傷。

3.與調試有關:

如果助聽器的品牌和檔次選擇的都比較好,同時也不存在什麼質量問題,而且自身的聽損情況也不是很差,那麼就需要考慮驗配中心的調試是否合適,有沒有將助聽器的效果調試出來,這種情況就建議多去幾家專業的驗配中心進行體驗,對比一下效果看看是否存在差異。

4.與使用環境有關:

如果是新配機的朋友,建議先在安靜環境下慢慢增加佩戴時間,慢慢去適應一段時間,再到人多的地方去體驗。尤其是感音神經性的聽損,初期佩戴助聽器的效果不會立竿見影,需要堅持適應一段時間,才會慢慢體現出效果來。

5.佩戴方法是否正確:

對於剛開始佩戴的朋友,經常會出現佩戴方法不正確導致的聽不清,比如,耳背機沒有將耳塞 完全塞進耳道內,導致聽不清,還會出現叫聲影響效果。或者是出聲孔被堵塞(沒有完全堵死,聲音變小)等,也會導致聽不清。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建議大家及時去驗配中心找驗配師諮詢,讓驗配師根據詳細情況來判斷具體聽不清的原因。

另外建議很多剛開始佩戴助聽器的朋友,早期需要不斷的跟驗配師反饋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的適應和磨合,最後才能將助聽器的效果發揮出來。希望大家不要怕麻煩,多去驗配中心找驗配師溝通,才會越戴越好!

現在的科學技術已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1)、耳道式助聽器是將助聽器放入耳內,它有對低頻幾乎不放大的特點,這樣對解決雜音是很重要的。

(2)、雙麥克風又稱「方向性麥克風」,它只接受要聽取的聲源的信號,而不接受周圍環境的噪聲,所以周圍人的講話聲與噪聲對助聽器的影響就要小很多。

(3)、全數字電腦助聽器採用數位訊號放大,可以識別進入助聽器的噪聲與聲音信號,只將需要放大的聲音進行識別。

不論何種助聽器,要解決聽得到、聽不清的問題是不現實的,特別是感音神經性耳聾與老年人的大腦對聲音的分辨能力的下降,目前的助聽器也只能起到改善聽覺功能的效果,要真正替代人耳是不現實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戴上助聽器,還聽不清電視和電話?
    「為什麼戴上助聽器還是聽不清電視和電話?」 這是許多聽損人士的困惑,小聰特邀從事聽力健康行業20多年的聽力專家暢宏興老師來為大家解答。
  • 耳朵聽不清了,是戴助聽器還是安人工耳蝸?
    據統計表明目前世界上約有3.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面對到底該戴助聽器還是安人工耳蝸的問題很多人有所困惑助聽器是一種供聽力障礙者使用的、補償聽力損失的小型擴音設備。助聽器的發展經歷了以下五個時期:原始集聲助聽器時代、碳元素助聽器時代、真空電子管助聽器時代、電晶體和整合電路助聽器時代以及數字助聽器時代。助聽器實質上是一個電聲放大器。聲信號經過麥克風轉換為電信號,通過放大器放大後,由受話器將電信號還原為聲信號傳到人耳。
  • 戴了骨傳導助聽器又能拉二胡了
    劉本成退休後,每天上午到環翠樓公園練上一陣子二胡,還免費帶了兩個學生。去年開始,人們在環翠樓公園再也沒看到劉本成大叔的身影,聽說他病了。原來,去年年初,劉本成發現自己的聽力逐漸下降,開始是聽不清家人說話,後來連大音量的音樂也聽不清楚了。「耳朵聽不清,自己拉二胡的音也不準了,別說教給別人,自己也不敢去外面拉二胡了,怕別人笑話。」劉本成對此非常苦惱。
  • 為什麼現在很多老年人耳背卻不肯戴助聽器?會有什麼後果?
    大爺姓王,今年89歲了,一開始是老伴發現跟大爺說話總是愛答不理的,跟他說話總是聽不到,或者說好幾次才能明白,聲音大點以為要跟他吵架,聲音小點他根本沒有反應,電話響半天也不接,以前喜歡去公園和老夥計們一起下棋,現在也很少去了,在家裡經常對著窗外發呆,反應能力差整個人沉默很多,脾氣也變得差了。
  • 驗配合適的助聽器才會越戴越好
    第一,可以網上查詢助聽器,但不要網上買助聽器。 想必很多人已經吃過這個虧了,某寶助聽器幾百塊一個,挺便宜的,馬上買一個來給家裡老人試試。結果老人戴著並不舒服,覺得很吵,還是聽不清,於是助聽器就放角落裡面積灰了,這幾百塊也打水漂了。
  • 助聽器只戴一臺行不行?小心另一側耳朵退化!
    在臨床工作中,許多雙耳聽力損失的患者會問我,只戴一臺助聽器行不行?我的回答是雙耳佩戴助聽器是最好的!其實,我非常理解這些患者的想法。這些患者會認為,我只要有一側耳朵戴上助聽器,聽到聲音就行了,另一側聽不見聲音也沒關係,沒必要再浪費錢。
  • 為什麼我戴助聽器效果不如別人好?
    一般交流,音量主要在40-60dB HL,對應上圖綠色香蕉形區域,單純比較聽力損失程度的因素時,如果聽閾曲線穿過綠色區域,大多表現為由於交流時部分內容靠猜導致 「打岔」,或者聽得見聽不清
  • 戴上助聽器,你會感受到聲音的「多彩」
    立冬以後的天氣明顯感覺冷了很多,樹枝被風吹得搖搖擺擺,滿地的樹葉似乎也想找一個溫暖的地方躲一下,瘋狂地到處亂跑,看著這樣的天氣,感覺今天應該不會有人諮詢助聽器,可是就在這時,進來一對母子,東瞅瞅西看看,問知來意,原來是兒子想給母親配個助聽器。
  • 那些頂級助聽器好在哪裡?
    點擊「惠耳助聽器」關注公眾號獲取更新信息明明大小都差不多,為什麼有的助聽器這麼貴?感覺現在助聽器市場都在胡亂加價。
  • 聽障老人怎麼選擇助聽器?先看看這5個關鍵問題!
    今天我將繼續針對老年人這一群體,闡述關於助聽器選配的幾個重點問題。咱們家裡如果有聽障老人,建議多關注一下。1、老人戴什麼外觀的助聽器好?助聽器有掛在耳外的耳背式,也有塞在耳朵內的耳內式。一般推薦老人使用耳背式,因為功率相對更大些,能夠較好地滿足聽力需求,同時也更利於手指不靈活的老人操作。有的老人可能不希望被人知道,希望戴小巧的耳內式助聽器。但是耳內式更容易弄髒,功能上的局限也更多一些,並不是適合所有老人的。所以選配助聽器時,首要考慮的是自身聽力需求和操作的便捷性,外觀是其次。
  • 偶爾聽不清,要配助聽器嗎
    聽力下降,一般都是緩慢發生的,開始並不會產生特別明顯的影響,可以正常溝通交流,只是偶爾聽不清。一個人在發現自己有聽力損失,到佩戴合適的助聽器大多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 想給聽障老人配助聽器?先弄懂這4個問題,不走彎路!
    但不少子女卻發現,家裡的老人說話總是打岔,一句話反覆說了三四遍還是聽不清,背後叫老人好多次也不答應。於是子女們開始考慮,是不是該給老人配個助聽器了?「我家老人80歲了,平時說話要很大聲才聽得見,配什麼助聽器好?」「我爸聽力越來越差了,幾乎沒法兒溝通,戴助聽器還有用嗎?」
  • 配助聽器前
    □記者 劉曉蓮    鄭州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高明介紹說,老年人的耳聾多為正常的生理現象,是人體自然衰老的過程。配助聽器不會扭轉聽力下降的趨勢,只是放大聲音。  「一般來講,配助聽器沒什麼禁忌證,極輕度耳聾患者暫時不需要配助聽器;突發性耳聾更需要積極治療,以暫不使用助聽器為宜。」高明說。
  • 為什麼不同用戶的助聽器效果相差很大?
    為什麼不同用戶的助聽器效果相差很大?有這類問題的多為聽力損失介於40~55分貝的助聽器使用者,以及多數老年性耳聾患者或陡降型聽力損失患者。,只是在人多的時候與嘈雜的環境下有聽力困難。
  • 助聽器能恢復聽力嗎?助聽器的原理是什麼?
    助聽器是一種微小型擴聲設備,將外界的聲音放大到聽力損失患者需要的程度。利用患者的殘餘聽力進行補償聽力不足。助聽器緩解了聽力缺失的痛苦,但助聽器用久了也會帶來它的弊端——加重耳聾。助聽器的局限性助聽器的頻率應必須附合聽力圖的要求,即在需要補償的頻率必須達到失聽分貝的要求,而在非重點補償區必須同時衰減到要求,否則會出現了在需要衰減的頻段衰減的不到位,結果造成了聲音小了聽不見(重點補償區),聲音大了又「耳振」(非重點補償區)。補償曲線不合適的情況下,耳機的聲音越大,越容易引起昏暈或嘔吐。助聽器一般適合輕中度的耳聾患者,而中度耳聾患者往往表示沒什麼作用。
  • 骨導助聽器和氣導助聽器的區別
    正常狀態下,我們至少用兩種方式聽聲音:骨導方式與氣導方式。所謂骨導方式是聲音信號振動顱骨,不通過外耳與中耳直接傳輸到內耳去;而氣導方式是指聲音通過外耳、中耳向內耳傳輸。兩種方式中後者佔絕對優勢。 通常情況下,我們所說的盒式、耳背式以及耳內式等等都是氣導型助聽器。
  • 如何為傳導性聽損的病人選配助聽器
    純音聽力檢查後發現骨導正常,氣導下降,氣骨導差存在。氣導曲線多為上坡型,以低頻損失為主,不適閾(UCL)值較常人為高。如果進行言語交流能力測試,可發現患者的可聽度及可懂度都有降低;但是如果給其戴上助聽器後再進行同樣的測試並與前次比較,可以發現患者對於助聽器的受益情況非常滿意,戴機後明顯提升了交流能力。
  • 老人戴助聽器有什麼好處?
    一、提高聽覺能力很多老人家對有些聲音沒有反應,比如:聽不清說話的聲音、聽不到電話鈴聲等等。通過佩戴助聽器,可以提高聽力能力,可以注意到這些聲音,並對這些聲音及時做出反應。二、改善言語解析度長時間的聽損,一般伴隨著言語識辨能力下降。比如:很多老人家經常在交流中,反覆提出「你說什麼」,雖聽到了聲音,但沒有較好的分辨能力,所以需要對話者多次重複。此時,可以通過堅持佩戴助聽器,來提高言語分辨能力。
  • 18年助聽器佩戴者的建議:別走我的「彎路」
    作者:張同信南京立聰堂客戶 今年,是我佩戴助聽器的第十八年。從長期單耳佩戴到如今雙耳佩戴多年,我有一些建議,想要分享給聽損朋友們。 當時因個人經濟條件限制沒有採納,只給聽損較輕的右耳配了一隻。後來因「將就」的心理也遲遲沒有雙耳驗配。 雖然只是單耳佩戴,但也比不戴時好多了。久違了的翻書聲、開門聲、貓叫聲又回來了,心中自是一番喜悅。更可喜的是,聽到了老婆孩子們的講話,減少了許多摩擦,少看了許多「白眼」,少聽了不少「訓斥」。
  • 萬州王牌路惠耳助聽器分享——選配助聽器常見誤區
    作為一名入行多年的驗配師,遇到過不少聽損朋友諮詢各種問題。那麼常見選配助聽器的誤區是什麼呢?接下來就隨我們武漢藝萌聽力康復一起來聊聊:1:有些朋友認為驗配助聽器以後會越戴越聾,聽力損失會更加嚴重。其實助聽器的輸出等一些功能是可以有效地控制聲音的大小,對聽力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而且經過專業人員的驗配,診斷出聽力障礙類型,根據聽力圖分析病因確定驗配耳,助聽器選型合理,驗配技術科學的話,是不會出現越戴越聾的現象。2:有些朋友佩戴助聽器,取下來之後聽不見或者聽得沒有之前未佩戴助聽器的時候效果好,其實這是我們佩戴助聽器起到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