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表明
目前世界上約有3.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
面對到底該戴助聽器還是安人工耳蝸的問題
很多人有所困惑
今天安安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相關知識
01
什麼是助聽器?
助聽器是一種供聽力障礙者使用的、補償聽力損失的小型擴音設備。助聽器的發展經歷了以下五個時期:原始集聲助聽器時代、碳元素助聽器時代、真空電子管助聽器時代、電晶體和整合電路助聽器時代以及數字助聽器時代。
助聽器實質上是一個電聲放大器。聲信號經過麥克風轉換為電信號,通過放大器放大後,由受話器將電信號還原為聲信號傳到人耳。助聽器主要由麥克風、放大器、受話器、電池、各種音量音調控制旋鈕等元件組成。
02
什麼是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是一種小型的特殊的能夠將聲能轉換成電能的電子裝置,外界的聲音信號經過轉換處理成為電刺激信號,能夠直接避開受損的內耳毛細胞刺激聽神經,並最終產生聽覺。
人工耳蝸是一種內耳植入的電子裝置,能夠幫助雙耳重度及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獲得聽覺。
03
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有何區別?
助聽器是一种放大器,可以將外界聲音信號經過放大、處理後,傳入聽力障礙者的耳道內,然後通過中耳,再傳入內耳的聽覺感受器,從而使聽力障礙者能夠聽到並聽清楚聲音。
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不是放大聲音,而是利用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成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再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聽力障礙者的聽覺功能。
所以,需要依靠醫學設備來幫助獲得聽覺的患者,應該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助聽設備哦。
(本稿件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組織編寫)
部分圖源來自網絡
審稿 / 鄒宇華(廣東藥科大學教授)美編 / 青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