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聽不清了,是戴助聽器還是安人工耳蝸?

2020-12-04 安安科普

據統計表明

目前世界上約有3.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

面對到底該戴助聽器還是安人工耳蝸的問題

很多人有所困惑

今天安安就來跟大家聊一聊

助聽器和人工耳蝸的相關知識

01

什麼是助聽器?

助聽器是一種供聽力障礙者使用的、補償聽力損失的小型擴音設備。助聽器的發展經歷了以下五個時期:原始集聲助聽器時代、碳元素助聽器時代、真空電子管助聽器時代、電晶體和整合電路助聽器時代以及數字助聽器時代。

助聽器實質上是一個電聲放大器。聲信號經過麥克風轉換為電信號,通過放大器放大後,由受話器將電信號還原為聲信號傳到人耳。助聽器主要由麥克風、放大器、受話器、電池、各種音量音調控制旋鈕等元件組成。

02

什麼是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是一種小型的特殊的能夠將聲能轉換成電能的電子裝置,外界的聲音信號經過轉換處理成為電刺激信號,能夠直接避開受損的內耳毛細胞刺激聽神經,並最終產生聽覺。

人工耳蝸是一種內耳植入的電子裝置,能夠幫助雙耳重度及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聾患者獲得聽覺。

03

助聽器和人工耳蝸有何區別?

助聽器是一种放大器,可以將外界聲音信號經過放大、處理後,傳入聽力障礙者的耳道內,然後通過中耳,再傳入內耳的聽覺感受器,從而使聽力障礙者能夠聽到並聽清楚聲音。

人工耳蝸的工作原理不是放大聲音,而是利用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成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再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聽力障礙者的聽覺功能。

所以,需要依靠醫學設備來幫助獲得聽覺的患者,應該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選擇適合自己的助聽設備哦。

(本稿件由中國健康傳媒集團組織編寫)

部分圖源來自網絡

審稿 / 鄒宇華(廣東藥科大學教授)美編 / 青檸

相關焦點

  • 聽力受損耳朵不好使,選擇助聽器還是人工耳蝸
    聽覺障礙、耳聾,離大家並不遠。2019年世衛組織曾發布數據稱,全球有約11億年輕人 ( 12~35歲之間) 正面臨無法逆轉的聽力損失風險。聽覺障礙可能除了影響社交,還可引起頭暈、頭痛、失眠等症狀,甚至導致一些精神心理疾病,對於幼兒,更有可能因聾致啞,影響一生。
  • 聽力不好到底選擇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
    聽力不好到底選擇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 人工耳蝸(Cochlear Implant) 是一種電子裝置,由體外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為一定編碼形式的電信號,通過植入體內的電極系統直接興奮聽神經來恢復或重建聾人的聽覺功能。
  • 人工耳蝸和助聽器的詳細區別
    ,混成一片,比如逛商場或者在餐館吃飯的時候,聽力可能會非常吃力,只有非常專注的情況下才能聽得清。由於助聽器只是單純地放大聲音,所以對於遠處的聲音而言放大效果也非常差。很多危險的聲音基本集中在高頻音,助聽器往往會移頻,聽障患者此時聽到的聲音都不是原本的樣子,人工耳蝸是聲音信號處理器,可以很好地反應聲音的樣子,但患者真實聽到的聲音和正常人聽到的聲音會有一定差別。配人工耳蝸好還是助聽器好?
  • 霍邱惠耳助聽器-為什麼戴了助聽器後多個人說話仍聽不清?
    1.與本身聽損情況有關: 助聽器的效果跟聽損者本身的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失性質和言語解析度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聽損較重或者言語解析度較差,佩戴助聽器的效果可能就不會太好,佩戴上助聽器以後可能也需要結合講話者的口型來保證交流的順暢。
  • 偶爾聽不清,要配助聽器嗎
    聽力下降,一般都是緩慢發生的,開始並不會產生特別明顯的影響,可以正常溝通交流,只是偶爾聽不清。一個人在發現自己有聽力損失,到佩戴合適的助聽器大多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 常戴助聽器有什麼危害越戴越聾
    希望你有機會也來細細單純從字面意思上就是能夠聽到更大的聲音的擴音器,但安裝助聽器不僅僅是把聲音擴大這麼簡單,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調整,以及聽力神經的進一步加劇惡化,比如走路到哪裡都不方便,不能遊泳,別人看你都是一個外星人,下雨天不能淋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人體有過多的影響,尤其是聽力方面的神經損傷最為嚴重。
  • 做了人工耳蝸還用戴助聽器嗎
    助聽器與人工耳蝸相同之處在於,兩者都可以稱作助聽設備,都是通過特殊的電子線路,改善聽力。不同之處在於工作原理不同:助聽器是一种放大器,先將聲能轉化電信號後,放大後再轉換為聲能傳入聽力障礙者的耳道內,通過中耳,再傳入內耳聽覺感受器,從而使聽力障礙者能夠聽到這種「放大」了的聲音。其目的是提高聲音強度,使患者充分利用殘餘聽力,進而補償聾耳的聽力損失,改善聽力。
  • 價值1.5萬元助聽器丟了,恩施來漢打工者急尋「耳朵」
    楚天都市報1月15日訊(記者滿達 王永勝 實習生朱丹丹)出門過個早,放在褲兜裡的一對助聽器竟然弄丟了。1月15日,在東西湖區徑河街,47歲的吳先生心急如焚,沒了這對價值1.5萬餘元的助聽器,他聽人說話都非常吃力,更無法外出打零工了。
  • 為什麼戴上助聽器,還聽不清電視和電話?
    「為什麼戴上助聽器還是聽不清電視和電話?」 這是許多聽損人士的困惑,小聰特邀從事聽力健康行業20多年的聽力專家暢宏興老師來為大家解答。
  • 助聽器只戴一臺行不行?小心另一側耳朵退化!
    在臨床工作中,許多雙耳聽力損失的患者會問我,只戴一臺助聽器行不行?我的回答是雙耳佩戴助聽器是最好的!其實,我非常理解這些患者的想法。這些患者會認為,我只要有一側耳朵戴上助聽器,聽到聲音就行了,另一側聽不見聲音也沒關係,沒必要再浪費錢。
  • 驗配合適的助聽器才會越戴越好
    第一,可以網上查詢助聽器,但不要網上買助聽器。 想必很多人已經吃過這個虧了,某寶助聽器幾百塊一個,挺便宜的,馬上買一個來給家裡老人試試。結果老人戴著並不舒服,覺得很吵,還是聽不清,於是助聽器就放角落裡面積灰了,這幾百塊也打水漂了。
  • 人工耳蝸助聽器青年,是否活成了你想像的那個樣子?
    偶爾,會在街上見到戴耳蝸助聽器的青年他們在大眾中走過,如果不注意看,根本不會注意到,他們還戴著耳蝸助聽器如果不注意聽,根本不會注意到他們還不太標準的發音。戴著耳蝸助聽器的青年男女,和大眾一樣從街邊走過,有人說,他們就像普通人一樣生活。
  • 植入人工耳蝸後聽到的到底是什麼聲音?
    有這種科研能力還要人工耳蝸做什麼)所以科學家只能通過分析語言處理器的運作方式去模擬植入者可能聽到的聲音,或者,親自接受人工耳蝸手術,戴上語言處理器後才知道自己會聽到什麼聲音!請注意:不同的聽障史,術前助聽器佩戴時間,語前聾還是語後聾等因素,都會讓使用者有不一樣的使用反饋,所以我這裡的分享只能作參考。
  • 人工電子耳蝸
    通過手術,將人工耳蝸的內部裝置植入耳後皮下,並且將細長的電極系列連接到耳蝸內,16到22個電極分布在上面,聲音傳來之後,高頻在耳蝸的下面起作用,低頻在耳蝸的頂部起作用,通過聽神經的傳導大腦就能聽到聲音了。人工耳蝸植入越早,聽力恢復的效果就越好。一
  • 耳鼻喉科:耳聾患者應該選擇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
    很多耳聾的患者都不知道該如何提高聽力水平,其實對於先天性耳聾或者老年性耳聾的患者來說,使用醫療器械也是種不錯的選擇。 目前耳聾患者經常使用的兩種醫療器械就是人工耳蝸和助聽器。但是很多耳聾患者並不了解這兩者的區別。
  • 戴了骨傳導助聽器又能拉二胡了
    原來,去年年初,劉本成發現自己的聽力逐漸下降,開始是聽不清家人說話,後來連大音量的音樂也聽不清楚了。「耳朵聽不清,自己拉二胡的音也不準了,別說教給別人,自己也不敢去外面拉二胡了,怕別人笑話。」劉本成對此非常苦惱。上個月,劉本成在報紙上看到Vlike骨傳導助聽器的介紹,半信半疑地到店裡去試著戴了戴,感覺非常不錯。
  • 人工耳蝸與助聽器不衝突
    該研究旨在(a)調查在人工耳蝸植入耳對側使用助聽器時,聾校德育,對安靜和噪音環境中言語感知的影響,(b)識別從助聽器獲得的言語信息,該信息附加於從人工耳蝸獲得的信息,以及(c)探測非植入耳的助後聽閾與一耳使用助聽器﹑另一耳使用人工耳蝸時的言語感知獲益之間的關係。
  • 戴上助聽器,你會感受到聲音的「多彩」
    經檢測聽力,雙耳均有混合性聽力損失,左耳中重度聽損,右耳為極重度聽損,問起聽損時間大約為十五年,並說家裡人和母親交流太吃力,就算用很大的聲音和她說話,仍然還是聽不清楚說什麼,問問助聽器是否可以能夠讓他母親聽得清楚,家裡人也不用再大聲說話了。
  • 助聽器能恢復聽力嗎?助聽器的原理是什麼?
    人工耳蝸手術費用以及風險都高,那是不是可以選擇佩戴助聽器呢?助聽器能恢復聽力嗎?助聽器的原理是什麼?
  • 人工耳蝸與助聽器有何不同?
    目前,助聽器其實只是簡單的音量放大器,功能只是讓聲音變大,對於完全失聰者,卻沒有太大幫助。此時人工耳蝸則是另一種選擇,失聰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內耳外傷疾病或者其他的問題。而導致聽神經受傷,使病人突然或漸漸失去聽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