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是為嚴重感音神經性耳聾患者恢復和提高聽力的一種電子裝置。它可以代替病變受損的聽覺器官,把接收到的聲音轉換成為編碼的電信號,傳入內耳,刺激聽覺神經,由聽覺神經將信號傳入大腦,產生聽覺。
做了人工電子耳蝸手術之後,耳朵上,頭上,身體上還有附帶很多外掛機器,如言語處理器,方向識別器等等,每一種機器都和帶助聽器一樣,要天天白天帶上,晚上去掉,不但外面能看見,而且非常的明顯。
另外,做了人工電子耳蝸手術之後,聾兒的聽力會得到很大改善,但是,還不能完全恢復正常,和正常人的聽力還會有非常大的區別。並且,語言上也仍然需要進行聽力語言訓練,訓練之後,手術效果特別好的聾兒,語言發音的清晰度會接近正常,而手術效果一般的絕大部分孩子,語言清晰度仍然會和正常孩子有很大區別。這些都需要家長多加了解,慎重選擇。
不過,綜觀近幾年來人工電子耳蝸手術的發展,還是越來越進步了,聾兒在做了電子耳蝸手術之後,絕大部分還是進步很大的,我相信,隨著這項醫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並且我們的聾兒家長都能用積極而科學的心態和方法去對待人工電子耳蝸,付出科學的方法和巨大的耐心,電子耳蝸聾兒還是會越來越好,進步越來越大的,人工電子耳蝸手術,一定會造福更多的聾兒,為他們帶來巨大的改變與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