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老年人聽力下降了,是絕大部分人都會遇到的問題,有些人以為這是正常現象,但放著不管真沒問題嗎?老年人聽力不好到底有沒有帶聽力器的必要?
老年人選配助聽器的必要
自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起,截止2010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19億,佔據總人口的8.89%,預計到2040年我國將會有近4億的老年人,約佔人口總數的%.可以看出我國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趨勢。而在這些老年人當中每3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其中就有一個患有聽力障礙,在74歲的老年人中,聽力障礙患者更是所佔比例高達30%。對於老年人來,說聽力障礙不僅會導致生活中聲音信息交流困難從而帶來溝通受阻引發生活不便,長此以往之下更是會帶來孤獨感,自閉,焦慮多疑等嚴重的心理問題,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下更是變本加厲的影響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
因目前社會上對於殘疾人士的偏見與歧視還並未完全消除,殘疾人群體在心理與生理上還處於社會邊緣群體,而聽力殘疾人士時常因為信息獲取障礙導致難以參與正常社會活動,與他人溝通交流受到限制,由此引發了強烈的孤獨感,而隨之而來的心理健康惡化導致生理健康的惡化的狀況更是數不勝數。
聽力殘疾患病率在我國殘疾人士群體裡高達第二位,根據《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誌》調查報告,高達52.4%的聽力殘疾人士經常感受到孤獨,比例遠高於12.5%的青少年。這數據足以說明聽力殘疾人士的孤獨感的問題已較為普遍,對於聽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作為家人應該較早解決。
對於生活以及自理能力影響
據2006年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大於60歲的老年聽力殘疾患病率為11.4%,在各類老年殘疾中位居第一。根據《中國公共衛生》文章《中國聽力殘疾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影響因素分析》表明在抽查樣本中,大於60歲聽力殘疾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率為23.62%,生活自理能力具有中度及以上障礙的為1.38%,大於65歲聽力殘疾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率為25.27%,大於80歲高齡聽力殘疾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率為41.48%。總之,聽力殘疾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聽力殘疾等級較高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越差。
小貼士
除此之外,研究還顯示聽力殘疾的老年人各年齡組的生活不能自理率表現高於同一年齡組一般老年人的生活不能自理率,意味著聽力殘疾確實會對平常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研究也表明如果聽殘人士佩戴助聽器或是接受一定訓練的話自理能力是可以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的。
現如今,隨著科技進步和聽力學發展,針對老年人聽力損失特點所能採取的治療手段與康復也變得越來越豐富與高效,而作為現代醫學對於聽殘人士治療的結晶之一的助聽器也變成也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會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聽力殘疾患者聽覺提高與改善生活水平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總之,作為家人,面對聽力下降的老年人時,應該給予其心理上的關懷,減少其孤僻感,最好能及早的科學驗配一副助聽器,在解決老年人溝通交流的同時,給予其一個生活健康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