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兒何時戴助聽器進行語言訓練?

2021-01-09 騰訊網

對於聾兒我們強調早期幹預,包括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放大、早訓練。

當家長發現孩子聽力不好時,就去專科醫生那裡進行診治。如果是傳導性耳聾,早期治療,聽力多可恢復,如果是感音神經性耳聾,聽力多數是不易恢復的,只有通過助聽器解決聲音放大的問題。

早期配戴助聽器,是指在半歲以前或耳聾3個月左右能為聾兒選配合適的助聽器。過了12歲再戴助聽器,多數得不到成功的言語康復。這是因為人學習語言有一個最佳時期,人的言語獲得1~3歲最為旺盛,7歲以前為獲得最佳時期,7~12歲大腦的可塑性明顯減紙,12歲以後就逐漸接近成人。聽覺發育從生後就開始,3個月以前多屬皮質下中樞控制的聽性反應,3個月以後聽覺迅速發育,有意義的聽覺行為逐漸形成發展。人們都知道5歲的兒童,從一個城市搬到遙遠的另一個國家或城市,他們只要在幼兒園跟隨阿姨或其他小朋友學講話,經過3~5個月便能學會當地的語言。可見兒童時期語言發展的可塑性是很大的,成人幾乎是很難辦到的。所以,強調儘早使用助聽器進行語訓,就是為了早利用內耳殘存毛細胞的功能,並儘早開發大腦智力及聽覺言語中樞的功能,只有大腦的聽覺中樞和言語中樞以及兩者的聯合區,能儘早得到言語刺激,建立聯繫,才可以掌握聽、說的能力和技巧。

相關焦點

  • 聽力不好,還不願意佩戴助聽器的後果
    一.老年聽障不佩戴助聽器謹防老年痴呆 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的衰退,聽力系統機能也日趨減弱。部分老年人因聽力下降減少與外界交流,心理變得孤僻。大腦由於受到的外界信息減少,信息分析功能也在慢慢下降。很容易造成患者出現老年痴呆的情況,嚴重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質量。
  • 聽力障礙考生順利完成高考 高考闖關他戴著助聽器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申卉、李棟、何瑞琪、劉曉星、張丹羊、秦松、方晴、魏麗娜、伍君儀、徐靜 實習生陳喆靈、羅芷璇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蘇俊傑   「戴助聽器就像近視的人戴上眼鏡一樣簡單   在省殘聯的聽力障礙康復中心,徐業昌得知,只要訓練得當,在助聽器的幫助下,孩子是可以正常聽話、說話的,但他心裡還是沒底。「不過作為父親,我不能先倒下。」他開始給孩子進行大量的康復訓練,利用一切條件和孩子多說話。「那時候我做了很多識字的PPT,配上聲音,平時就在家裡播放,讓孩子學說話的同時學認字。」就這樣,徐揚在上小學前就認識了幾千個漢字。
  • 耳鼻喉科:耳聾患者應該選擇人工耳蝸還是助聽器
    人工耳蝸是為重度、極重度或全聾患者的聽力康復而設計的高科技人工聽覺替代器官,也是目前各類人工感覺替代器官中唯一進行大規模臨床應用的產品。它完全替代受損的內耳毛細胞,將外界聲音轉化為生物電信號,繞過壞死的毛細胞,直接刺激聽螺旋神經節細胞。
  • 為什麼現在很多老年人耳背卻不肯戴助聽器?會有什麼後果?
    王大爺的聽力圖 但大爺雖然在家人堅持下,來店裡檢查、試戴了卻堅持不想配,認為自己不需要戴助聽器 其實,現在市面上的全數字助聽器,經過精準驗配調試,不僅可以「小聲放大,大聲壓縮」,還能自行降噪,提高言語清晰度,不但不會造成聽力下降,通過聽力訓練還可以提高言語的解析度(更容易聽懂別人說什麼)。
  • 驗配合適的助聽器才會越戴越好
    嚴格來講,大多網店賣的不能算是助聽器,而應該說是模擬機,它只是外表長得跟助聽器一樣,但其實就是個單純的聲音放大器,這種模擬機是無法進行調試的,會把所有聲音一起放大,戴著非常吵,容易傷耳。 第二,網上測聽不可取,調試最好走線下。
  • 助聽器只戴一臺行不行?小心另一側耳朵退化!
    在臨床工作中,許多雙耳聽力損失的患者會問我,只戴一臺助聽器行不行?我的回答是雙耳佩戴助聽器是最好的!其實,我非常理解這些患者的想法。這些患者會認為,我只要有一側耳朵戴上助聽器,聽到聲音就行了,另一側聽不見聲音也沒關係,沒必要再浪費錢。
  • 戴了骨傳導助聽器又能拉二胡了
    上個月,劉本成在報紙上看到Vlike骨傳導助聽器的介紹,半信半疑地到店裡去試著戴了戴,感覺非常不錯。「我本來就有老花眼,用了骨傳導助聽器後,把鏡片換成老花鏡,誰也沒看出來我還戴了助聽器,大家反而覺得我的眼鏡很時尚。」劉本成說,現在又可以愉快地和老友們一起拉二胡了,心情一下子好了許多。
  • 常戴助聽器有什麼危害越戴越聾
    希望你有機會也來細細單純從字面意思上就是能夠聽到更大的聲音的擴音器,但安裝助聽器不僅僅是把聲音擴大這麼簡單,更多的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調整,以及聽力神經的進一步加劇惡化,比如走路到哪裡都不方便,不能遊泳,別人看你都是一個外星人,下雨天不能淋雨,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對人體有過多的影響,尤其是聽力方面的神經損傷最為嚴重。
  • 為什麼戴上助聽器,還聽不清電視和電話?
    「為什麼戴上助聽器還是聽不清電視和電話?」 這是許多聽損人士的困惑,小聰特邀從事聽力健康行業20多年的聽力專家暢宏興老師來為大家解答。
  • 聽覺訓練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1)聽覺注意:要喚醒聾兒「沉睡」的殘餘聽力,讓他對周圍的各種聲音的存在引起注意和察覺。開始可從低頻段起步,向中高頻推移,常用的方法有:擊鼓傳花,聽聲跳繩,聽聲舉旗等。(2)聽覺識辨:聾兒不僅能感到聲音的存在,還要對周圍的各種聲音加以辨識,包括對聲音不同響度、音調、方位的辨識,讓聾兒知道自然界存在著不同的聲音,而且聲音是多種多樣的。訓練的方法可從識別不同聲音的大小(即響度)、長短開始,然後了解不同的聲音代表不同的信號。如辨別自行車鈴聲、汽車喇叭聲和火車鳴笛聲等。
  • 霍邱惠耳助聽器-為什麼戴了助聽器後多個人說話仍聽不清?
    1.與本身聽損情況有關: 助聽器的效果跟聽損者本身的聽力損失程度、聽力損失性質和言語解析度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聽損較重或者言語解析度較差,佩戴助聽器的效果可能就不會太好,佩戴上助聽器以後可能也需要結合講話者的口型來保證交流的順暢。
  • 老人到底要不要戴助聽器?2種 情況一定要分清
    「要想助聽器戴得好,聽得舒適,得去正規驗配中心找專業的驗配師,給您做相關的聽力檢查,再根據您的個人聽力情況和需求進行調試。這就像配眼鏡要測度數,做假牙要取模子,用起來才舒適,是差不多的道理哩,不過驗配助聽器要更專業更複雜一點。」「驗配中心的助聽器是全數字機,雖然跟您的模擬機外觀相似,但性能上卻天差地別。
  • 戴上助聽器,你會感受到聲音的「多彩」
    立冬以後的天氣明顯感覺冷了很多,樹枝被風吹得搖搖擺擺,滿地的樹葉似乎也想找一個溫暖的地方躲一下,瘋狂地到處亂跑,看著這樣的天氣,感覺今天應該不會有人諮詢助聽器,可是就在這時,進來一對母子,東瞅瞅西看看,問知來意,原來是兒子想給母親配個助聽器。
  • 帶個上萬的助聽器怎麼還聽不好?應該是什麼效果?答案全在這裡了
    上萬元的助聽器一般就可以探測不同環境下噪音和言語聲,通過靈敏度的高低和噪音的大小來進行調節,可以調節的頻段相對普通款也多,並確保了言語的可聽度,避免了因大聲信號輸入放大引起的不適感,所以通過專業的驗配師調節驗證之後,一般可以滿足多人交流與不同環境快速適應聆聽的效果。其次:上萬的助聽器聽不好的原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