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錢幣上的一種歷史文化,以及具有文化收藏價值的認識。1900年(光緒二十六年)開始鑄造清式銅圓,1911年(宣統三年)開始鑄造。鑄制的循環時間雖然只有十餘年,但卻千差萬別,布局也多種多樣。由於不像傳統的圓方孔洞,中間沒有孔洞,所以被稱為銅片。在這些錢幣中,還有一些具有極高歷史價值和經濟價值的錢幣--大清銅幣中的浙當二十枚,大清銅幣中的浙當十枚(尤其罕見)。
大清銅幣版式繁多,尤以當十為最。清王朝幾個朝代都發行過銅幣作為流通貨幣,銅幣的使用在現實和歷史上都有重要意義,使得貿易逐漸便利起來。今天,大清銅幣也有一定的收藏價值,許多收藏家愛不釋手,而收集各種各樣的大清銅幣成了他們的目標。
平臺近期交易價格:
大清銅幣「 浙 」字版--成交價:RMB1,880,000
1906年大清銅幣「 浙 」字版--成交價:RMB1,184,000
大清銅幣「 浙 」字版-----成交價:RMB1,150,000
大清銅幣「 浙 」字版--成交價:RMB1,218,500
大清銅幣「 浙 」字版--成交價:RMB1,19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