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技術大學今年新增12個專業,招生超1500人

2020-11-28 騰訊網

7月18日,周六,對於大多數深圳家庭來說是一個難得休息的好日子,而家住龍崗布吉的高三畢業生遊佳銳卻早早起床,與爸爸自駕前往參加深圳技術大學(以下簡稱「深技大」)舉行的2020校園開放日。

深圳技術大學今年新增12個專業,招生超1500人

「作為國內第一所直接設立的應用型高等學校,我覺得聚焦專業的深技大很適合我們理工類學生在未來的發展。」遊佳銳逛了講座與諮詢會後,已在心中「定下了」大數據與網際網路學院和今年新設立的藥學院。他還透露,自己高考預估分比去年該校在省內分數線521分高10分左右,希望自己最終能夠圓夢深技大。

開放日當天,對深技大充滿嚮往的學生不在少數,而學校也準備了分量十足的招生「大禮包」:2020年,深技大計劃面向十省(自治區)招收1600名本科生,較去年招生人數翻番,同時首招文科生,新增12個專業,招生專業達到18個。

招生計劃表

對於大多數家長關心的學校發展,開放日諮詢會上該校校長阮雙琛介紹道,深技大自創立起便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開放式、創新型、國際化應用型大學,作為國內應用型高校辦學模式的探索者,學校建設將始終以國際化標準對標一流。

聚焦專業,培養高水平工程師、設計師

當前,全球正出現以信息網絡、智能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中國製造2025》提出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為主線,深技大的創辦恰逢其時。那麼,這所學校究竟與研究型高校有何不同?

「學校以工學為主,致力於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工匠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水平工程師、設計師。」阮雙琛稱,學校採取「教授負責制」培養模式,學生入學後即跟隨教授進入實驗室學習專業技術。借鑑德國、瑞士等國應用技術大學專業設置經驗設置學科,從根本上避免了關門辦學、理論脫離實踐的問題,學生學有所用、容易就業。學校實踐性課程學分超60%,各專業均設有課外實踐學分,暢通雙證人才(畢業證、專業資格證)培養渠道。

開放的辦學模式也讓這所學校與眾不同。深技大嚴格按照國際化標準和水平,堅持高起點辦學。積極引進世界一流應用技術大學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管理體制和師生評價體系,與國外高校及機構開展共建二級學院、聯合培養招生、引進師資力量,共建實驗室、聯合成立測試中心等多種形式的深度合作,強化英語、德語學習,符合條件的學生,均有機會出國交流交換學習。迄今為止,深技大已與50餘所國外高校、機構籤署合作備忘錄,其中包括德國、瑞士、美國等國家知名應用技術大學。

「學校現在的倫琴AI班就是與德國維爾茨堡-施韋因富特應用技術大學聯合建立的高端AI人才培養基地。」阮雙琛舉例,倫琴AI班採用國際化的3+2本碩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國際化高端應用技術型人才。第一屆倫琴AI班正是由大數據與網際網路學院30位優秀同學「成團」而建。

阮雙琛說:「深技大是這個時代發展的產物,也將是培養創造時代引領者的搖籃,這本身就是值得期待的。」

聯動企業,精準強化學生實踐力與創新力

今年大二的陳海鴻是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談及在深技大就讀的感受,陳海鴻表示,技能實操與就業實習最值一提。原來,他所在學院的學生在大二階段就大多獲得了大三上學期去企業實習的機會,比其他學校實習要早了整整一年,陳海鴻自己就將前往深圳本土企業比亞迪公司實習。

據介紹,深技大通過與企業、科研院所等全方位合作,促進企業需求側和教育供給側深度融合。這種「接地氣」的人才培養模式支撐著「卓越工匠創新人才」的培養,也為破解職業教育產教脫節作出示範。目前,學校有京鼎班、聚飛光電班、大族智造班等校企合作班,已與華為、騰訊、比亞迪、大族雷射等160餘家知名企業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事實上,深技大與企業的聯繫一直橫縱並進。「深技大的老師既要有學歷學位也要有企業經驗與工作背景。」阮雙琛介紹,深技大30%的專任教師具有5年以上產業研發工作經驗,專業老師每5年企業實踐累計不少於6個月,來自企業、產業界高水平教師達到教師總數的50%以上……這些特點都闡述著這所學校的與眾不同。

學校從華為、大族雷射、大疆創新科技、中興通訊、深圳地鐵集團、中廣核電等行業知名企業招聘40餘名技術總工、研發精英擔任專任教師,另聘請40位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高級工程師擔任客座教授,並引進20多名德國教授作為學校顧問和客座教授,可以說,深技大全球攬才,凸出工匠之師本質,打造了一支「雙師雙能型」高水平師資隊伍。

國際化的校園建設令師生滿懷期待

開放日當日,學校竹韻食堂一樓的啤酒體驗館格外吸睛,這是中德智能製造學院與啤酒釀造過程控制實驗室的衍生,各類釀酒設備引大家駐足觀看。啤酒體驗館後期將計劃與企業開展合作、進行啤酒釀造和設備生產的技術指導。

令師生歡喜的是,深技大一期建設總佔地面積891畝,總建築面積約97萬平方米,今年年底,學校圖書館、體育館、學院樓等將竣工投入使用,目前學校圖書館全館藏書共計47.49萬冊,預計於2021年投入使用的深圳技術大學圖書館將成為深圳地區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高校圖書館。伴隨著學校的發展建設、生態景觀走廊的搭建,不久後,一個融合自然景觀的「空中大學」也將揭開神秘面紗。

【深技大各學院優勢及招生專業】

中德智能製造學院

秉承「來自實踐、面向應用、立足本地、放眼全球」的辦學理念,聯合德國應用技術大學及研究所,致力於培養高水平工程師、設計師等極具「工匠特色」的高層次高素質的產業精英和技術人才。

招生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

大數據與網際網路學院

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計算機科學技術及網絡空間安全等戰略新興產業,培養學生在計算機技術、數據挖掘、分析、人工智慧、網絡與信息安全、物聯網設計與應用等方面綜合創新與實踐能力。

招生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

新材料與新能源學院

致力於新材料與新能源前端領域的科研、技術開發以及人才培養,面向全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不斷推進交叉與戰略新興產業的對接,已組建八個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

招生專業:光源與照明、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城市交通與物流學院

全面對標德國先進應用型技術大學,人才培養與學科布局緊跟行業前沿,與產業服務緊密結合,突出交通、車輛、物流、信息、軟體與管理等學科交叉特點。

招生專業:交通運輸、車輛工程、汽車服務工程、物流管理

創意設計學院

立足深圳和國家創意設計人才需求,面向未來產業發展,培養一流應用型創意設計人才。突出實踐教學,注重產教融合,借鑑德國等國際先進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招生專業:工業設計、環境設計

健康與環境工程學院

面向生命健康和環境工程等戰略新興產業,注重培養學生科研、實操、工程應用等能力,為健康醫療產品設計與開發、重大疾病預防與診斷及環境治理與恢復等輸送一流工程技術人才。

招生專業:生物醫學工程

商學院

充分借鑑世界一流應用技術大學商務課程設置模式和人才培養理念,注重國際交流與校企深度合作,致力於培養掌握國際商業領域綜合知識,具備商務實操能力的複合型人才。

招生專業:國際商務

工程物理學院

大力推進高功率雷射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發平臺的建設,結合現代物理原理和先進工程技術,建造創新型、複合型人才培養基地,打造國際先進的革新技術,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

招生專業:應用物理學

質量和標準學院

由深圳市坪山區政府、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和深圳技術大學三方共建,堅持以市場需求為牽引,不斷充實與更新教學內容,培養與時俱進的」X+質量和標準「專業化複合型人才。

招生專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國際標準化)

外國語學院

採用跨學科、跨文化的新實踐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掌握紮實外語專業知識的同時,具備優秀的外語專業實踐能力、跨學科研究潛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實現「一專多能」、「一精多會」。

招生專業:商務英語、德語

藥學院

攜手深圳市坪山區政府及本地龍頭醫藥企業,打造校企協同創新平臺及企業實踐基地,為深圳醫藥行業培養亟需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醫藥產業提供高品質專業技術支持及研發創新藥物。

招生專業:生物醫學工程(生物醫藥)

【撰文】徐峰 孫穎

【攝影/視頻】朱洪波

【通訊員】李曉謀

【作者】

深圳大課堂

相關焦點

  • 深圳技術大學(籌)今年首招生
    晶報訊(記者 何小西)深圳技術大學(籌)首屆學生將依託深圳大學進行招生,今年擬在粵招本科生300人,錄取批次為第二批本科,且招生名額將向深圳生源傾斜。22日下午,在該校招生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學校負責人、深圳大學副校長阮雙琛就今年學校相關招生工作回答媒體提問。
  • 深圳迎來本科「擴招季」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擬招1500人
    深圳近年來在高等教育領域的頻頻布局,已在今年的高考招生中顯現成效。  6月14日,中山大學公布了2017年本科招生計劃,今年計劃招生約8000名,包括內地計劃7730名。其中,深圳校區面向全國各省市招生1500人,對比去年首次招生的200人,名額大幅增長。
  • 香港公開大學:內地招生200人以內 新增五大專業
    今年,學校開設4個學院專業向內地招生,計劃180至200人,學校新增高齡護理、幼兒教育、特殊教育等多個專業。日前,中國內地及國際事務處處長石雪梅做客中國網教育頻道演播廳,為考生和家長答疑解惑。今年,香港公開大學迎來30周年校慶,作為一所大學也進入了成熟發展階段。
  • 華中科技大學招生計劃出爐,今年新增基礎醫學專業
    楚天都市報6月17日訊(記者王進良)記者今天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2019年在全國範圍內招生總人數為7180人。據了解,學校今年成立了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和人工智慧與自動化學院,新增基礎醫學專業,增加生物科學「登峰計劃班」,這是學校探索本、碩、博貫通培養人才的一個新舉措。針對湖北考生,新增醫學實驗技術的分類投檔,學生報這個專業才會被錄,沒有報的話也不會被調劑到這個專業,專業錄取分數可能會低於普通類校線。
  • 南京農業大學2020年計劃招生4500人 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近日,據南京農業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方淦介紹,2020年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區、市)招收4500人,招生類型包括普通類、高校專項計劃、藝術類、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班、少數民族預科班、國家專項計劃等。  方淦介紹,學校已於2019年新增人工智慧專業,該專業2020年全國招生計劃30人。
  • 中國科學院大學發布高考簡章,今年招收392人,只對12個省市招生
    隨著高考臨近,一批高校陸續公布了2019年高考招生簡章,明確了高考招生要求,部分高校還公布了高考招生計劃人數等。近日,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所頂級院校就公布了2019年普通本科招生簡章,今年計劃招收392人,比2018年少6人,具體我們來看下。
  • ...本科|大類招生|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招生|東北大學|西安交通...
    西安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今年增加了600人的招生計劃;招生上的主要變化是,對大類招生進一步優化,將歷年招分最高的錢學森班分為智能電氣、智慧能源動力、智能技術與自動化、智能製造四個方向招生;另外,今年學校還新增全國首個且目前唯一的儲能科學與工程專業。
  • 蘭州大學高招訪談:新增9個本科專業 總體招生4900名
    為配合教育部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做好高考招生信息服務,使廣大考生和家長能夠更準確、更全面地了解各高校招生政策和學校相關情況。中國教育在線今年將繼續開展2018年高校招生訪談系列活動,邀請高校招辦負責人為考生解讀2018年招生錄取政策。本期邀請到的是蘭州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孫龍宇,帶你了解蘭州大學最新招生政策。
  • 深圳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深圳大學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華工今年招收6700人,新增水務工程和功能材料專業
    文/圖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實習生 夏嘉欣通訊員 華軒7月23日,華南理工大學召開2020年本科招生新聞發布會,學校黨委書記章熙春、校長高松等介紹了學校培養人才特色和今年招生計劃等。據了解,華工今年全國招生計劃總數6700人,總體規模與上年持平。因取消自主招生,各省計劃原則上均較2019年增加或持平。廣東省計劃總數將比去年新增計劃41人,總計劃約3250人。
  • 上海交通大學:2019新增人工智慧專業 計劃在京招生
    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7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等九個學科門類;新世紀以來獲49項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其中36項為第一完成單位);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和上海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9個;「學在交大」正在成為新時期上海交通大學的鮮亮名片。
  • 河南大學:今年本科招生9000人 首年面向港澳臺地區招生
    大河網聯合河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開啟高招有「高招」系列訪談,7月16日,河南大學招生辦公室副主任南晗受邀做客直播間,為考生詳解該校今年的招生政策,並為考生填報志願支招。【招生計劃】今年本科招生9000人 首年面向港澳臺地區招生「今年河南大學將繼續積極深化本科招生培養制度改革,推進大類招生,優化專業布局,提高生源質量。」
  • 河南12所高校一本招生看看各校優勢專業是什麼?
    在這一批次招生中,河南12所院校分別拿出優勢專業、重點專業19320個招生計劃面向本土考生敞開大門。昨日記者走訪各院校,為考生逐一盤點。統計顯示,在2015年高招一本批次招生中,我省共有12所本科院校獲得招生資格,這些院校本批次計劃招生19320人,具體來說,文理兼收的院校包括:鄭州大學、河南大學(包括高收費專業)、河南農業大學、河南中醫學院、河南師範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包括高收費專業)、河南科技大學、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工業大學。
  • 2020年河南大學招生總規模9000人,93個專業面向全國招生
    與去年相比,今年河南大學的招生政策主要包括哪些方面?2020年,河南大學將繼續積極深化本科招生培養制度改革,推進大類招生,優化專業布局,提高生源質量,主要招生政策和變化有以下幾點:1.在全國範圍內所有專業按照本科一批和提前批招生2020年河南大學本科招生總規模為9000人,有93個專業面向全國31個省(區、市)和港澳臺地區招生。
  • 中國農業大學:增200個扶貧招生計劃 轉專業無門檻
    最大的變化體現在二志願上,從今年起,北京市高招本科志願設置規則從「順序志願」調整為「平行志願組」,針對這一變化,我校2014年不再預留理科高分二志願名額。2、中國農業大學今年沒有新增專業中國網:今年是否有新增專業?能否詳細介紹一下新增專業的招生、培養情況?
  • 快訊:雲南大學2021碩士研究生招生政策有變化,新增5個專業!
    雲南大學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變化提示一、政策變化雲南大學2021年各非全日制專業僅招收在職定向人員,考生報考時,報考類別須選擇「定向就業」,同時應準確填寫定向就業單位及其所在地。二、新增專業我校2021年新增專業涉及3個學院5個專業,具體招生計劃以及備註要求詳見我校2021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浙大自主招生考試新增化學 專業選擇多樣
    3月26日,浙江大學發布2018年自主招生簡章,記者第一時間聯繫浙江大學本科生招生處處長王東,請他介紹今年自主招生簡章中的新變化。 今年浙大的自主招生報名條件除必備的要素外,明確還需要滿足兩項條件中的一個。
  • 中山大學2020高考招生問答:新政策、新專業,招生約8000名!
    問:請問中山大學今年的招生計劃是多少?2020年招生計劃:招生總計劃穩定持平中山大學紮根中國大地、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形成了「三校區五校園」的辦學格局和文理醫工農藝全面發展的學科格局,不斷開創人才培養新局面。2020年,中山大學本科招生規模穩定,面向全國計劃招生約8000名。
  • 浙江大學今年新增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專業並招生,還將開設圖靈班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浙江大學新增備案本科專業1個,新增審批本科專業1個,分別為機器人工程和人工智慧。浙江大學本科生招生處處長朱佐想介紹,這兩個專業將從今年開始招生。同時他還透露,今年浙江大學將在竺可楨學院新設圖靈班。
  • 河科大2017年本科計劃招9330人 新增1個本科專業
    備受關注的河南科技大學2017年普通本科招生計劃出爐啦!6月6日,記者從河南科技大學獲悉,今年該校普通本科招生計劃9330人,其中國家專項計劃180人,地方專項計劃70人;新增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面向河南省招生;臨床醫學專業調整到本科一批次招生;24個專業按類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