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增200個扶貧招生計劃 轉專業無門檻

2020-12-06 中國網教育

中國網5月4日訊(記者王龍龍 劉昌)2014年高考臨近,為了讓廣大考生和家長對各大高校的招生錄取、人才培養等情況了解,中國網特舉辦2014年高招系列訪談活動,邀請高校招生辦老師解讀各高校2014年高招政策。

日前,中國網特邀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付立忠老師講解了中國農業大學今年的招生錄取政策變化、學校辦學特色以及人才培養情況。

一、走進中國農業大學

中國網:付老師,您好,請您先介紹一下中國農業大學。

付立忠:中國農業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的全國重點大學,起源於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95年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併成立中國農業大學,江澤民題寫校名。近年來,溫家寶、吳邦國、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視察我校,為學校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

歷經百年,現在的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學、生命科學、農業工程為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型大學,學校的建設目標是世界一流農業大學。在校全日制學生近兩萬人,其中本科生12085名。

1、雄厚的學科實力,門類齊全

學校現設有14個學院,涉及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醫學、哲學等9大學科門類,是首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現有1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學校擁有6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6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共涵蓋了24個二級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0個北京市重點學科。在第三輪一級學科水平評估中,6個一級學科蟬聯全國第一,金牌學科數量居全國高校第四位。據ESI統計,我校農業科學等9個領域進入全球科研機構前1%。

2、強大的師資力量,名師薈萃

現有專任教師1613人,其中教授570人,副教授806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19人、講座教授6人,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15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9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4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47人。學校兩院院士數量和獲傑出青年基金者數量在全國高校排名10位左右。

3、濃厚的科研氛圍,成果頻出

年科研經費超過10億,師均經費全國排名第4位 ;近年來獲得國家科技獎勵數量在全國高校排名第6位;2013年發表SCI、EI、SSCI收錄論文1770餘篇,其中SCI論文數量在全國高校中排名20位左右 ;在《Science》、《Cell》、《Nature》等國際頂尖雜誌發表論文15篇,數量居全國高校第6位

4、鮮明的辦學特色,優勢突出

長期以來,學校以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生命線,形成了我校本科教學「教研結合,以研促教」的鮮明特色。建設了一批實力雄厚、特色鮮明的本科專業。有生物學和化學兩個理科基地班;開設了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兩個理科試驗班;(動物科學、動物醫學、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化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類、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農林經濟管理、農村區域發展、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種子科學與工程等,14個特色專業;植物生產類和農業生命科學類進入國家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行列;此外食品、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經濟學類等專業也倍受廣大考生的青睞。

5、廣泛的國際合作,國際化形式多樣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適應國際化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學校與美國、德國、加拿大、英國、荷蘭等35個國家和地區的178所大學、研究單位建立了友好合作關係。學校十分與海外大學廣泛開展交換生、短期實習等本科生交流項目,還與美國的康奈爾大學、普度大學等國外著名高校開展各種形式的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

6、良好的就業前景,人才輩出

建校百年來,中國農業大學已培養了數以十萬計的畢業生,在各個行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許多畢業生已成為國家的重要領導、科學界泰鬥和商界精英。

較為知名的如: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原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陳雲林、新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軍、英國皇家科學院楊子恆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朱健康院士、中國機械工業集團任洪斌董事長、大北農集團邵根夥董事長等。

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 付立忠老師

二、解析中國農業大學2014年高招政策與錄取

1、中國農業大學今年不再預留二志願

中國網:今年中國農業大學的招生計劃和招生錄取政策與往年相比有什麼變化?

付立忠:2014年我校招生計劃人數為2850人,規模和招生專業與去年一樣,分省計劃向中西部教育欠發達地區傾斜,仍在審批中,大概五月中旬公布。我校招生政策相較去年變化不大,對進檔考生的專業安排以投檔成績作為主要依據,認可各類政策性加分,按照分數優先模式安排專業。最大的變化體現在二志願上,從今年起,北京市高招本科志願設置規則從「順序志願」調整為「平行志願組」,針對這一變化,我校2014年不再預留理科高分二志願名額。

2、中國農業大學今年沒有新增專業

中國網:今年是否有新增專業?能否詳細介紹一下新增專業的招生、培養情況?

付立忠:我校招生專業與去年一樣,沒有新增專業。

3、減少了在京招生計劃 增加200名扶貧專項招生計劃

中國網:教育部要求縮減高校屬地招生比例,提升在農村地區和偏遠貧困地區招生比例,中國農業大學在這兩方面有什麼相應的措施?

付立忠:我校在北京市計劃為221名,比去年略減,佔全國計劃的8%左右,符合教育部計劃編制要求。理科179人其中經濟學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計劃65人;文科42人其中經濟學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計劃30人。

為響應國家和教育部的部署,要求「進一步提高農村學生升入重點大學的比例」。中國農業大學採取兩方面舉措。

一是加大 「面向832個貧困縣的扶貧專項招生計劃」力度,由去年招收的60名,增加到260名,該計劃將跟普通專業計劃招生分開,單獨批次錄取。

另外,雖然中國農業大學沒有自主招生,今年開展面向832個貧困縣並擁有農村戶籍的學生的單獨招生項目。該項目主要參考自主招生的選拔模式,由學生自願填報、中學推薦、學校進行資格審核,我校對學生的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以及綜合素質評價等有關信息進行綜合打分,然後根據以省為單位來進行計劃劃定。該項目初步確定170人左右,考生經過學校選拔後,可以在高考錄取時享受降低30分錄取的政策。」 目前已經收到報名材料458份,預計於5月上旬公布入選名單。

4、中國農業大學錄取分數連續7年上漲

中國網:從中國農業大學往年招生情況來看,哪些省份的招生情況相對較好?有沒有各個省份錄取的考生名次數據?

付立忠:近年來,隨著了國家對「三農」的重視及我校綜合實力的提升,我校越來越得到考生和家長的認可,各省招生錄取分數呈現上漲趨勢。2013年理工類在17個省市區錄取最低分超過當地一本線的分值超過歷史最高水平,新生投檔成績平均分高出重點73.44分,已經連續7年上漲。文史類專業的錄取分數也逐年提高。我校在北京、江蘇、浙江等11 個省區的理科錄取最低分排名比前兩年均有所提前。我校招生辦公室網站上有各省近三年錄取分數統計數據,歡迎考生家長查詢。

5、中國農業大學有十種高招方式

中國網:中國農業大學都有什麼類型招生方式?能否給具體講述一下?

付立忠:我校為一批錄取院校,除普通考生以外,2014年還招收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保送生、面向部分省市招收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業學生、少數民族預科班、內地新疆班、內地西藏班等學生。還有扶貧專項和農村單獨招生計劃。特殊類錄取有的略微提前,有的靠後。

6、獲得中國農業大學招生優惠的考生要細心按照當地招生要求填報

中國網:獲得中國農業大學招生優惠的考生,在平行志願填報時需要注意什麼事項?

付立忠:上述特殊類型學生,各省招辦一般都要求考生將志願填報到相應的批次的指定位置,才能享受我校給予的優惠分數。提醒考生應該關注本省招辦的具體要求,報考時填到相應的位置。部分省份的學生在填報時,應該區別普通專業和特殊專業的代碼,避免填錯。例如,我校每年在雲南招收定向西藏就業項目的學生,經常會有學生,想上普通專業,卻填寫了定向西藏就業的專業。這點需要考生注意。

7、中國農業大學是首批招收工商管理碩士和博士的單位之一

中國網:貴校以農學專業著稱,多數招收理科生,對於文科生來說,我們學校招收什麼專業?對於文科生的報考,您有什麼想說的?

付立忠:除經濟學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以外,面向部分省市,我校2013年普通文史類招生專業有法學、社會學、傳播學、英語、農村區域發展專業及工商管理類(含工商管理、會計學、電子商務專業),前5個專業均設在人文與發展學院。人文與發展學院是中我校唯一的以人文與社會科學為主的教學科研單位。學院長期以來與聯合國系統、世界銀行、歐盟、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和多邊機構進行成功合作和學術交流,不僅在國內同類學院中具有廣泛影響,在國際上也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工商管理類設在經濟管理學院,是我國首批招收碩士生和博士生的單位之一,我校文科專業的教學與科研實力也是很強的,歡迎廣大考生報考。

8、平行志願報考一定要填服從專業調劑

中國網:28個省份實行平行志願報考,您對考生和家長的報考有什麼建議?

付立忠:絕大部分省市在高考錄取中都實行了平行志願的投檔方式。平行志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志願填報風險,減輕了考生和家長的心理壓力。平行志願仍存在風險,其中最大的風險就是「退檔後只能參加下一輪錄取」。造成退檔的原因很多,除了總分偏低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不服從專業調劑。

建議考生和家長充分了解平行志願的投檔規則和風險,按照「一衝、二穩、三保」的原則科學合理填報高校和專業志願,最好服從專業調劑,降低風險,把握錄取機會。

三、聚焦中國農業大學的特色專業與實驗班

1、中國農業大學的農學類專業知識面不僅是農學

中國網:能否講一下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類專業的招生、錄取和人才培養情況?對農村學生有什麼優惠政策嗎?

付立忠:我校是一所圍繞人類營養與健康,以農學、生命科學、農業工程為優勢和特色,大力發展生命科學、農業科學和食品科學的研究型大學。就是解決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安全、吃得健康的問題。我校的招生專業簡單的可以分為三類,傳統的農業專業,如植物生產類、動物醫學、動物科學、生物科學類等;從農業發展而來的交叉學科,如環境科學與工程類、食品科學與工程等等;可以服務於農業的相關學科,如經濟學類、水利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等。所以從大農業的概念上講,我校招收的都是農業類專業,但反過來說,學習的知識不單單能用上農業上,也可以用在其他領域,這一點上體現了我校的綜合性的特點。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校的各個專業已經有了新的內涵和發展方向,很多傳統的農科專業現在的學習內容、就業方向都和以前有很大的變化,因此,農學類專業的錄取分數也並不低。對於致力農業發展的農村學生,我校相應國家號召,今年繼續開展貧困專項計劃,同時新增農村單獨招生專項計劃,增大了進入農業最高等學府的機會。

2、中國農業大學藉助農學優勢 積極發展交叉學科

中國網:當下,新興交叉學科發展迅速,中國農業大學有招生的交叉學科嗎?能否具體介紹下?

付立忠:今天的中國農業大學,保持著農業優勢學科,發展著多種新興學科,正朝著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的目標闊步邁進。

當前很多受家長追捧的熱門專業都是脫胎於農業,在發展過程中融入了其他學科的知識、技術,成為新的學科,如我校的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就是化學、生物學、工程學、管理學等等學科交叉的產物,也是國內排名領先的專業之一。其他如環境科學與工程類,主要研究環境保護與環境治理等,是從土壤學、植物營養學等發展而來。其實隨著科技的進步,交叉學科的概念已經越來越廣泛,幾乎所有的學科都在融匯不同學科的技術及理念來快速發展,例如,幾乎所有學科都在用信息技術進行數據的統計分析,利用管理學的理論進行試驗的規劃與分工,利用工程學的理論進行技術轉化與實際生產,所以我校一直強調學生的厚基礎、寬口徑,打下堅實的數理基礎。

3、中國農業大學有國際學院 開設經濟學類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中國網:中國農業大學是否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和專業?能否具體講一下這類專業的招生、錄取和培養情況?

付立忠:我們較早學設立國際學院,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適應國際化發展需要的專門人才, 1995年開始招生,已經有將近20年辦學歷史。目前按經濟學類(中外合作辦學)大類專業。主要與英美國家合作,採用2+2,4+0等模式,可以拿兩個證,選擇不同國家、專業,各項目費用各不相同。

4、中國農業大學的實驗班保研比例達70%

中國網:中國農業大學是否有基地班、實驗班之類特色班?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這些特色班的招生、錄取和培養情況?

付立忠:我校從2003年起開辦生命科學試驗班,2004年開辦信息科學試驗班。在教學計劃上,進一步加強基礎,拓寬專業;聘請校內外優秀教師上課,部分課程聘請外籍教師授課;推薦免試研究生比例可達70%,在推薦出國深造或聯合培養等方面優先考慮。目前理科試驗班已有8屆畢業生,共55%保送或考取中科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的研究生,30%人獲得全額獎學金赴美國、英國、加拿大、瑞典等國的知名大學深造,其餘同學也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此外,我校設有生物學和化學兩個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自基地建立以來創造了一流的培養條件,學生基礎厚、知識面寬、科研能力強。理科基地班60%左右畢業生通過推薦免試或參加考試繼續攻讀碩士學位。生物學理科基地擁有國家生命科學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理科基地擁有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付立忠老師接受中國網記者採訪

四、解讀中國農業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

1、「寬口徑、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國際化」的辦學思想

中國網:能否整體上概況一下,中國農業大學在人才培養上的優勢和特色?

付立忠:學校根據「寬口徑、厚基礎、強實踐、重創新、國際化」的指導思想,在積極推進學分制改革的背景下,推行大類招生,2011年出臺十大改革措施,包括:優化專業結構、轉專業、考試改革、雙學位、開設新生研討課、強化實踐技能訓練、英才班、創業教育、國際化等。我校本科教育有幾個特色:理科基地班培養基礎科學研究型人才、理科試驗班為專業拔尖人才因材施教、雙學位培養複合型人才、靈活的學籍管理提供更多專業選擇機會、國際化教育拓展學習空間、研究型氛圍創造更多深造的機會。

2、轉專業:中國農業大學不設任何門檻

中國網:考生入讀後能否進行轉專業?學校在這方面有什麼規定?每年轉專業成果的學生比例是多少?

付立忠:這是我校招生和教學培養上的一大亮點,本科生可在每學期初根據學校的相關規定申請轉專業,學校不設任何門檻,並鼓勵各專業接收轉專業學生。2013一2014學年共有509人提交了申請,最終367名學生被新專業接收。比例為72%。

另外,新生入學後即可參加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兩個理科試驗班及農村區域發展(國際發展)、農業工程(中外聯合培養)的選拔,將有90餘名新生在正式開課前轉入這三個專業;全校33個專業按11個大類招生,在完成1~2年的基礎段教學後,進行專業分流。

3、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

中國網:中國農業大學注重培養學生具備什麼樣精神?能否闡釋一下中國農業大學的校訓校風?

付立忠:學校堅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有知識、有能力、有責任感的社會精英和具有行業領導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團結、樸實、求是、創新」是中國農業大學百年來形成的厚重校風,農大畢業生睿智、博學、務實、穩重的特質深受社會各界歡迎。

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是我校校訓,國富民殷、強農為本,農大人以實現中國人千百年來的溫飽和富庶之夢為己任,廣育天下英才。百年來,形成了學校特有的勤勉持重、愛國憂民的精神傳統和嚴謹求實、厚德博學的辦學傳統。對招生辦工作現實意義就是招到天下英才。

4、中國農業大學有3個國家公派本科生項目

中國網:在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是否有機會到其他高校進行交流學習,有第二校園經歷?

付立忠:2004年以來我校與美國的康奈爾大學、普度大學、馬裡蘭大學、伊利諾伊大學、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奧本大學,加拿大的滑鐵盧大學、阿爾伯特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英國利茲大學在學分互認的前提下,聯合培養本科生。入選者在我校完成一定階段的學習後,進入對方學校繼續學習,修滿規定的學分且成績符合要求的,可同時申請我校和國外大學的學位。目前已選送出326名學生到以上學校就讀。我校還與中國臺灣的臺灣大學、中興大學、逢甲大學、宜蘭大學,日本的佐賀大學、新潟大學、島根大學籤訂了短期交換生項目,每年選派40餘人到合作學校學習一學期。此外,我校還有3個國家公派本科生項目,包括:本科生參加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每年10多名本科生入選,由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出國攻讀博士學位);國家公派優秀本科生項目(由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出國學習1學期, 2014年計劃選派18人);優秀本科生赴加拿大科研實習項目(2013年共推薦13人)。

5、近6年,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已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12篇

中國網:現在越來越多的考生注重科研參與度,在中國農業大學本科生能否直接參與到學校的科研項目,比如國家、省級或其他級別的科研項目。

付立忠:「教研結合,以研促教」是我校的特色。學校為本科生提供了很多參加國家大學生創新和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北京市大學生科學研究與創業行動計劃項目和學校本科生科研訓練計劃(URP)項目,多種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和系列科技創新實踐活動的機會,鼓勵本科生走進實驗室,在本科生中形成了濃厚的科學研究與創新實踐氛圍。

2008年以來,我校本科生在各類創新項目支持下,共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12篇,發明專利1127項,;學生獲省部級及以上學科競賽獎勵1029項。強大的學科實力也為本科生提供了更多的深造機會,2013年本科生深造率超過50%。

6、學生可選修21所「北京學院路地區高校教學共同體」的公選課和輔修專業

中國網:中國農業大學是否有雙學位?申請雙學位有什麼要求?是所有專業都可以嗎?

付立忠:為複合型人才培養需要,我校鼓勵學有餘力的本科生修讀雙學位(輔修)專業。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修完主修專業和雙學位專業教學計劃規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合格,可以同時獲得主修專業的學士學位和輔修專業的學士學位。2013年全校修讀雙學位的同學達到了2157人。由於目前的教學資源有限,我校只開設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金融學英語、法學、傳播學、數學與應用數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課程,但做為「北京學院路地區高校教學共同體」的成員之一,我校學生可以選修「共同體」21所高校開設的公選課程和輔修專業。

7、中國農業大學要求所有教授必須為本科生上課

中國網: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導、碩導是否給本科生上課?本科生能夠與他們交流溝通的機會是否多?

付立忠:我校擁有教授570人、副教授806人,佔教師總人數的85%。我校規定,要求所有教授必須給本科生上課,實際教授上課率為80%,課程質量很高,,部分院士常年為本科生進行授課,如吳常信院士的「動物遺傳學」,通過走進實驗室、URP計劃、實行本科生導師制、網絡教學平臺等加強學生與教授的交流,增大「師從大師」的可能。

8、中國農業大學保研比例超1/5深造比例達50%以上

中國網:中國農業大學的保研和考研比例各自是多少?

付立忠:近年我校的深造率穩定在50%以上, 2013年為50.85%,其中,免試推薦攻讀研究生的比例為23.45 %,三分之一到校外:其中高校佔82%(985大學佔90%,北大清華佔37%),研究所佔18%。另外考研率為14.17%,出國深造率為13.23 %。

9、中國農業大學有155個校外實習基地

中國網:在實習上,學校或各個專業學院給推薦實習單位嗎?

付立忠:我校學生實踐教學基地數量充足,結構布局合理。近年來,學校先後與企業和地方籤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先後建立了155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基地,覆蓋了全部專業,滿足了專業實踐教學的需要。

在畢業實習環節,以學院推薦和學生自我選擇為主體,以食品學院為例:近三年,學院不斷加強校企合作,通過推薦學生到食品相關知名企業(三元、匯源、雀巢)實習以及與企業籤訂生產實習基地,促進學生就業,效果顯著。

10、中國農業大學每年有1500多家用人單位進校園攬人才

中國網:在就業方面,中國農業大學有沒有數據統計每年的就業率?在就業方面,中國農業大學有什麼推動措施?

付立忠:近年來,農大畢業生就業率穩步上升,就業質量顯著提高。2013年,本科生就業率達97.18%,深造率達50.85%。就業學生中有75%在各類企業,15%在黨政機關和各類事業單位 。

近年來,從市場、指導和服務三個方面開展就業工作。舉辦雙選會,每年約有1500多家用人單位受邀進校攬才;在基層就業項目上,選調生和村官選聘已成為我校的特色工作,學校積極與部分省市合作,進一步加強對畢業生到基層就業的引導和支持;在就業指導方面,就業指導中心組織各學院開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創業基礎》和《大學生求職技能》,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事業觀,科學的擇業觀和合理的就業觀。

五、體味中國農業大學的校園生活

1、學校宿舍正在安裝空調 食堂名列北京第一

中國網:中國農業大學的宿舍環境、校園環境、食堂如何?生活成本如何?

付立忠:我校現有學生公寓樓15棟,包括公主樓與王子樓,2/3為近年新建的學生公寓佔學生公寓。學校住宿標準一般為本科生6人/間,碩士生4人/間,博士生2人/間。學校根據宿舍資源情況統一安排學生住宿,住宿費一般在650~1 200元/年。學生公寓內部設施齊全,學生擁有獨立的桌椅、櫥櫃等,每間宿舍都配有電話線接口和網絡埠等,設有獨立或公共洗漱間、衛生間,正在安裝空調。學校現有學生餐廳11個,內部設施齊全,就餐環境優雅。飯菜品種豐富多樣,具有多種風格的風味小吃,能夠滿足來自全國各地學生不同的餐飲習俗。學生每月平均夥食費用在400-500元左右。我校的食堂質量在北京非常有名,「公主樓」二層食堂被大眾點評網評為全北京第一大學食堂。校園百花爭研、風景優美,2013年榮獲北京高校「十佳美麗校園」稱號。

2、以名家論壇為龍頭開展系列講座 學子曾是奧運會珠峰火炬手

中國網:中國農業大學都有什麼校園文化生活活動,能否大體介紹一下?

付立忠:學校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通過多種渠道開展第二課堂教育活動,著力提高校園文化活動的層次和品味。校園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學校以「名家論壇」為龍頭,形成了多層次、多內容的講座體系。學校有各類學生社團75個,還有6個大學生藝術團,其中,合唱團、管樂團為北京市團為校獲得很多榮譽。在活躍校園文化氛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登山隊的成員黃貴春曾代表當代大學生成為奧運珠峰火炬手;其中國旗班、農村發展研究會、峰雲社、摯友社、向日葵愛心社等社團已成為校內外知名的品牌與特色社團。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蓬勃開展,近年來相繼榮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與計算機應用競賽一等獎等多項獎。我校橄欖球隊是中國大陸第一支橄欖球隊,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比賽,在亞運會獲得亞軍等榮譽,為國爭光。

中國農業大學,涉農專業是優勢和特色,也因「農業」兩個字被誤解和忽視,在大農業的背景下,農業是朝陽產業,中國農業大學綜合實力和性價比非常高大學,歡迎大家報考!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大學公布2020年強基計劃,生物科學專業招生30人
    為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入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發〔2014〕35號),根據《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教學[2020]1號)等文件,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加強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中國農業大學近日發布了《中國農業大學2020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旨在探索多維度考核評價模式
  • 安徽農業大學:招生資料、全國分數線及山東省專業投檔分數線
    2020年安徽農業大學全國招生省份錄取分數線(註:本有為手工整理,有所錯誤敬請諒解)2020年,安徽農業大學山東省計劃招生28個專業(類),計劃招生數量74人,實際投檔數量74人。選考科目要求在安徽農業大學計劃招生的28個專業(類)中:不限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是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漢語言文學、英語、公共管理類、工商管理類專業,共有6個招生專業(類);限選物理的專業(類)是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繪工程、電子信息類、機械類、計算機類專業,共5個招生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或化學的專業是應用化學專業
  • 南京農業大學2020年計劃招生4500人 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近日,據南京農業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方淦介紹,2020年學校面向全國31個省(區、市)招收4500人,招生類型包括普通類、高校專項計劃、藝術類、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內地西藏班、內地新疆班、少數民族預科班、國家專項計劃等。  方淦介紹,學校已於2019年新增人工智慧專業,該專業2020年全國招生計劃30人。
  • 西南農業大學2003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說明
    2、二○○三年我校碩士研究生招收規模(包括國家招生計劃和委託培養、自籌經費招生計劃)為330人。   3、我校招生專業目錄中所列專業均可接收在職人員單獨考試,考試科目與統考科目相同。 在職人員本科畢業後(不含同等學力),連續工作四年(2003年8月底),由原單位和兩名同行專家推薦, 經我辦審查合格,可參加我校的單獨考試。這種選拔辦法只限於用人單位委託培養。
  • 青島科技大學:四個英才班招生計劃增一倍(圖)
    近日,青島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招生辦主任張樹海接受記者專訪,就今年學校招生中的新變化進行解讀。  新增兩個專業、五個專業方向  「2018年,青島科技大學新增的招生專業和方向會讓人耳目一新。」青島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招生辦主任張樹海介紹,2018年,經教育部批准,青島科技大學新增功能材料、分子科學與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此外還增加了機械工程(智能裝備方向)、自動化(智慧機器人方向)、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微電子技術方向)、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工安全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分析與應用方向)(高密校區)五個本科專業方向。
  • 香港公開大學:所有專業不分文理 計劃招生150至200人
    節目邀請各高校招辦負責人詳解招生政策、錄取規則等,指導考生填報志願、選擇專業以及未來職業選擇,幫助家長與學生全面了解最新高校招生政策。近日,香港公開大學中國內地及國際事務處總監石雪梅做客央廣網,為廣大考生學子介紹香港公開大學2020年招生信息。
  • 中南民族大學:教育學專業首次招生 無專業極差
    中南民族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魯丹成作客中國教育在線     本期特別邀請到中南民族大學招生就業處處長魯丹成老師與廣大考生進行在線互動交流。以下是訪談實錄:        我校的省部級重點實驗室有7個:分別是生物技術、分析化學、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認知科學、催化材料科學、農業信息計劃。   主持人:學校在辦學上有哪些特點?   魯丹成:2001年和2006年,教育部對我校進行了兩次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學校均獲得優秀。
  • 香港公開大學:內地招生200人以內 新增五大專業
    今年,學校開設4個學院專業向內地招生,計劃180至200人,學校新增高齡護理、幼兒教育、特殊教育等多個專業。日前,中國內地及國際事務處處長石雪梅做客中國網教育頻道演播廳,為考生和家長答疑解惑。目前來講,學校專業設計齊全,學校共設6個學院,分別是人文及社會科學學院、李兆基商業管理學院、教育及語文學院、科技學院、健康護理學院還有李嘉誠專業進修學院。其中4所可在內地招收全日制本科生。新增專業瞄準市場今年,學校新增5個專業,以貼近社會的發展為專業設置的根本出發點,其中包括高齡護理學、檢測和認證專業、幼兒教育和特殊教育。
  • 2017華中科技大學招生計劃發布 共招7180人
    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2017年計劃面向全國招收本科生7180人,與去年持平。在湖北招生1735人,其中理工類1479人,文史類205人,藝術類51人,招生人數位列985高校在湖北招生首位。今年該校還加大了對拔尖人才的培養,在22個專業設立25個實驗班,計劃招收398人,比去年增加160人。
  • 202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歷年分數線/試題/專業目錄-廣東...
    中國農業大學2021研究生考試常見問題 報名包括網上報名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兩個階段。所有參加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考生均須進行網上報名,並在網上或到報考點現場確認網報信息和採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同時按規定繳納報考費。
  • 福建農林大學:招生資料、全國分數線、就業數據及山東專業投檔分
    2000年10月,原福建農業大學和原福建林學院合併組建新的福建農林大學。福建農林大學2020年分省錄取分數線2020年,福建農林大學山東省計劃招生19個專業(類),計劃招生數量90人,實際投檔數量90人(包括4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計劃招生數量19人)。
  • 上海海洋大學:招生資料、山東省專業投檔數據及2019就業數據
    上海海洋大學招生資料上海海洋大學是一所以海洋、水產、食品學科為特色,農、理、工、經、管、文、法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多科性應用研究型大學,是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家海洋局、農業農村部共建高校。現有浦東新區滬城環路校區、楊浦區軍工路校區2個校區。
  • 浙大城市學院,轉設的公辦大學,20招生計劃分數公布!
    作為中國的第一所獨立學院轉設為公辦院校的浙江大學城市學院,是浙大城市學院的前身,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作為中國第一所獨立學院得以創辦,使得中國開啟了獨立學院創辦的先河,也讓很多獨立學院的發展和舉行都找到了依據所在,所以說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一直起著獨立學醫院的領頭作用,在國家和教育部前面取消獨立學院這一建制的時候
  • 大學專業沒選好可以轉專業嗎?大學轉學分或成為疫情下留學新選項
    雖說大學專業並不能完全決定學生畢業後從事的工作,但是大學專業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就業選擇範圍和考研升學。因此,高考志願填報難倒了一大批學生和家長。 在選擇大學專業這件事情上,很多學生「吃過虧」,導致入學後一度想轉專業。先進校再轉專業的「曲線救國」形式到底是否可取呢?
  • 溫州大學甌江學院:2020年計劃招生2876人,學校即將轉設為公辦本科...
    此外,在浙江省獨立學院國際化總體水平排行中,溫州大學甌江學院位列第四。主持人:聽了溫老師的介紹,溫大甌江學院的各項排名非常突出,非常令人嚮往。下面,能否為大家介紹一下2020年招生專業和招生計劃安排。溫老師:從總體上來看,2020年甌江學院面向全國15個省市招生總計劃數為2876人,較去年增加400人,浙江省招生計劃2385人,外省市計劃491人。從浙江省的招生來看,普通類計劃1140人,藝術類計劃115人,單招單考計劃95人,專升本計劃1035人,共涉及15個專業(類),包含21個專業,今年新增車輛工程專業招生。
  • 2017年山東科技大學84個本科專業計劃招生9060人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 通訊員 信永華)山東科技大學建校於1951年,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2017年有84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計劃招收9060人,其中在山東省招收7141人。
  • 2020年江漢大學普通專升本招生簡章
    建檔立卡考生招生計劃單列,專門用於招收經扶貧部門確認並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 2.我校2020年普通專升本招考不是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計劃單列學校,若退役士兵為湖北省高校普通全日制高職高專應屆畢業生,符合普通專升本招生對象條件,只能以「普通考生」或「建檔立卡考生」身份報考。
  • ...本科|大類招生|中國人民大學|中山大學|招生|東北大學|西安交通...
    從招生專業上看,今年學校仍將實施按專業大類進行招生,學校共設有13個按大類招生的專業和14個按專業招生的專業,新增人工智慧專業。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2020年新增招生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類、理科試驗班迎來新成員人工智慧,中法學院新增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
  • 北京師範大學:專業志願間無分數級差 11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
    11個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學科,列全國高校第8位;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15個學科為A類,其中6個學科進入A+,列全國高校第6位;2019年,14個學科進入教育部指定學科評估指標ESI世界前1%;2020年英國高等教育調查公司(QS)公布的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共有14個學科進入世界200 強;在2019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中,8個學科被評為「頂尖學科」,3個學科位列全國第一,數量居全國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