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科技大學招辦主任張樹海
作為一所省屬重點高校,青島科技大學今年的招生政策有什麼新的變化?考生報考時需要注意什麼?有哪些特色的優勢學科可供考生來選擇?近日,青島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招生辦主任張樹海接受記者專訪,就今年學校招生中的新變化進行解讀。
新增兩個專業、五個專業方向
「2018年,青島科技大學新增的招生專業和方向會讓人耳目一新。」青島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招生辦主任張樹海介紹,2018年,經教育部批准,青島科技大學新增功能材料、分子科學與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此外還增加了機械工程(智能裝備方向)、自動化(智慧機器人方向)、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微電子技術方向)、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工安全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分析與應用方向)(高密校區)五個本科專業方向。
「兩個新專業與學校的優勢學科關係非常密切,分別屬於材料類和化學類,學科ESI排名均在世界前1%。」張樹海說,無論是新專業還是新專業方向的設置都是緊密結合社會的前沿需求,培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所需要的緊缺人才。「五個新的專業方向緊扣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需要,都是現在國家大力發展的產業。」
張樹海介紹,在青島科技大學高密校區,學校的大數據學院已經設立。今年4月份,「青科大一號」衛星成功發射,將為青島科技大學大數據專業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持。據介紹,這種遙感微納衛星每年將產生的大數據約有7000TB,將為政府、社會、行業及創客等提供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的數據及解決方案,將為青島科技大學的大數據學科發展提供強大助力,青科大三號、五號、七號衛星還將陸續發射。
「新的專業適應新的需求,但學校傳統的優勢學科專業依然十分熱門,考生們也需要特別關注。」張樹海說,在青島科技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化學等都是非常具備競爭力的優勢特色專業。
「我校機械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安全工程等7個專業通過了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學評估中心和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的認證,標誌著我校這些專業的質量實現了國際實質等效,進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陣』。」
四個英才班招生計劃增一倍
記者了解到,在青島科技大學,與三個山東省「雙一流學科」密切結合的英才計劃班近年來受到考生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青島科技大學在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機械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化學、應用化學6個專業設立「實驗班」。其中,化學、應用化學兩個專業「實驗班」由新生入學後從化學院新生中選拔。另外四個繼續列入當年招生計劃。「與去年相比,今年這四個英才計劃班的招生計劃增加了一倍,每個專業由去年的25人增加到了50人。」張樹海介紹。
在四個英才計劃專業中,機械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高分子材料三個專業是傳統優勢學科,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則是一個新興學科,也屬於材料類,學生是由青島科技大學和中科院青能所聯合來培養。
對於英才培養計劃的學生,青島科技大學將配備一流師資,選用國內外一流大學的高水平教材,推進課程國際化進程。開展雙語教學,著重強化外語實際應用能力和專業外語學習。全面實行導師制,實行小班獨立教學,開放國家重點實驗室、教學及科研實驗室、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圖書館等教學資源供學生學習。還設立了專項資金,用於學生科研訓練、科技創新、參加學科競賽等實踐活動。並將實行本科與研究生貫通培養,「英才培養計劃」的優秀學生可參加校內研究生推免或推薦報考國內外高水平大學。
拓展新時代學生國際視野,強化國際合作
「學校近年來積極推行開放戰略和國際化戰略,同德、韓、美、加、俄、法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110所高校開展合作,聯合培養本科生、碩士、博士等不同層次人才,形成了鮮明的國際化教育特色。」張樹海介紹,學校與德國帕德伯恩大學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學院,被納入中德兩國政府間合作項目,被譽為中外合作辦學的成功範例。以此為藍本的國家化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成果,獲2009年度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近三年來,中德科技學院連續被評為「中外合作辦學十大院校」、「最具綜合實力中外合作院校」、「十大品牌影響力中外合作院校」。中德科技學院目前招生專業有應用化學、自動化、機械工程專業。2017年起化學工程與工藝、複合材料與工程兩個中德合作辦學項目在中德雙元工程學院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