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成都理工的「行星科學英才班」究竟研究啥?

2020-12-03 教育信息速報

記者丨張瑾 劉珂君

近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理工大學獲悉,經過報名、面試、選拔等環節,該校2020級「行星科學英才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行課。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採取導師制+書院制培養模式,能直接使用包括計算機集群、化學超淨實驗室和大型質譜儀等在內的先進教學和科研資源。

創辦

助力深空探測學科建設

據了解,行星科學是地球科學、天文學、物理、化學和生命科學等基礎學科交叉而成的新興學科,主要研究太陽系物質的組成特徵、行星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地外生命的探尋等,是國家深空探測、航空航天等重要事業的基礎性學科,但長久以來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一直處於稀缺的局面。

2016年,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布局「深空、深海、深地、深藍」領域科技創新發展,極大地推動了我國行星科學領域學科建設和發展。目前我國深空探測領域的工程方面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與歐美航空強國相比,我國行星科學的科研研究事業仍然明顯落後。

對於我國的深空戰略來說,探測器能否上天和探測器上天之後能夠獲得何種重要科學進展是同等重要的議題。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國際研究中心負責英才班的老師介紹,正是基於這一原因,成都理工大學在全國首次提出的一套完整的行星科學本科培養方案,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為目標,為國家正在全速推進的深空探測和後續探月採樣等方面培養急需的行星科學研究人才,為探索培養「拔尖英才」途徑進行先行先試,希望藉助「英才」建設,助力我國行星科學領域完整學科架構建設,學科事業發展。

頂配

師資多來自中科院系統

據介紹,「英才班」秉承「精英教育、小班教學」教育理念,施行書院制和導師制管理,貫穿本碩博一體化培養思維。「英才班」依託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地質學專業,該專業屬於學校「一流」學科建設項目,是國家級特色專業和國家「雙萬計劃」一流專業,擁有完備的教學和實驗資源,是成都理工大學辦學歷史最悠久的傳統優勢專業之一。

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英才班」的師資力量堪稱「頂配」,由「萬人計劃」國家領軍人才、傑青、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等十餘位教師作為專業導師,同時調配了成都理工大學校內傳統優勢地質學科及相關專業的優秀師資組成教學團隊。

「行星科學國際研究中心均為成都理工大學珠峰計劃引進人才,多來自中科院系統,大多具有海外留學和工作經歷,包括劉耘、張兆峰和孫新蕾等教授及其團隊。」英才班負責老師表示。「英才班」的同學們還將通過我國行星科學一線領域的研究項目,直接使用包括計算機集群、化學超淨實驗室和大型質譜儀等在內的先進教學和科研資源。

「我們期待,英才班的畢業學生不僅具有在行星科學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和管理所需的地球科學、數學、物理、化學和計算機等自然科學的基礎知識,還要掌握行星科學相關理論和技能,具備基本的實驗分析或理論計算、應用和研究能力,能從事行星科學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

招生

小班培養,數學物理優秀者更受青睞

區別於今年的校內選拔,英才班負責老師透露,成都理工大學目前正在積極推進英才班的遴選和招生,數學、物理學科成績優秀的考生將更受青睞。「行星科學國際研究中心的10名專職教師作為專業導師,對遴選的21名學生,採取小班化教學。為保證培養質量,未來招生也預計控制在20人左右。」英才班負責老師稱。

值得關注的是,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國際研究中心已於上月竣工,將於2021年投入使用。「深空探索確實能帶來技術和生活上的巨大改變,當然我國深空事業的技術外溢還未全面延伸到民用領域。但從美國阿波羅計劃來看,當年的技術在數十年後浸潤了公眾的日常生活。所以,我國的行星探測事業必將在現有基礎上開拓新技術、研發新材料、提煉新思想,爭奪人類文明探索的高地。」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據悉,這是成都理工大學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教育部關於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拔尖計劃 2.0」),推動「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舉措之一。

學校在「珠峰人才引進計劃」、「珠峰科學研究計劃」的基礎上,通過「一流本科、一流學科、一流師資、一流科研」發展規劃,在為引進人才提供寬鬆優越的科研環境的同時,鼓勵引進人才投身於本科人才培養中,鼓勵科研成果入本科生課堂,建立了成都理工大學地質學+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設立了「拔尖人才創新班」。

【來源:成都商報教育報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全國首個!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本科班完成組班
    105名學生參與了行星科學本科班的招生報名,卻只有40名學生參加了面試,最終錄取的,僅21人。想要走上研究行星這條路,需要以濃厚的興趣為支撐。「行星科學本科人才培養已經迫在眉睫,不幹不行了。」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該校設立的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開始上課。行星科學學科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深空探測強國和行星科學強國的重要基礎。因此,構建完善的行星科學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 全國首個行星科學本科班來了!「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行星科學本科人才培養已經迫在眉睫,不幹不行了。」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該校設立的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開始上課。行星科學學科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深空探測強國和行星科學強國的重要基礎。
  • 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21/105  105名學生參與了行星科學本科班的招生報名,卻只有40名學生參加了面試,最終錄取的,僅21人。想要走上研究行星這條路,需要以濃厚的興趣為支撐。
  • 揭秘最接地氣「宇宙最強專業」,這個本科班究竟學啥?
    11月23日,成都理工大學2020級新生邢珪馨在武漢參加第十二屆全國同位素地質年代學和同位素地球化學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上的所見所聞都讓她興奮不已。全國首個行星科學本科班的首屆學生之一,是邢珪馨的另一身份。今年4月,在知名行星科學專家劉耘教授的帶領下,成都理工大學開始籌辦「行星科學英才班」,標誌著四川高校先試先行,開辦全國首個行星科學本科班。
  • 「宇宙最強專業」—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輝向記者透露該校設立的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開始上課。
  • 「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來源標題: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105名學生參與了行星科學本科班的招生報名,卻只有40名學生參加了面試,最終錄取的,僅21人。想要走上研究行星這條路,需要以濃厚的興趣為支撐。
  • 高一就保送北大數學英才班!這些學子清華北大之路是怎樣煉成的?
    2020年11月28日,第36屆全國高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在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舉行,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的449名莘莘學子參加了角逐。那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保送生的預錄取通知書長啥樣?錄取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英才班、北京大學數學英才班,攻略如下:(1)通過全國中學生數學奧林匹克競賽決賽,獲得國家集訓隊資格,直接保送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高一、高二年級學子,才能獲得北京大學數學英才班資格。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英才班學子,可以是高三年級的學生。
  • 清華北大算個啥,進這些班級才算牛!姚班,智班,圖靈班你知多少?
    在清華的重點打造下,其計算機專業在全國幾乎無可匹敵,2018年,它更是取代了麻省理工學院,成為全球計算機科學的NO.1!姚班也就成為了全球最頂尖專業裡的精英班,好比皇冠上的一顆明珠。
  • 全國錄取不超30人 清華丘成桐數學英才班開始招生
    11月9日,清華大學2020年「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招生辦法對外公布,該英才班全國招生不超過30人,有數學天分的高二高三學生均可報名,獲得認定證明後高考中可降至當地一本線錄取。「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招生對象為普通高中二年級在讀學生及三年級應屆畢業生,要求考生愛國愛黨、崇尚科學、身心健康、成績優秀、創新潛力突出並有志於終身從事數學研究,且在中學期間表現出有數學潛質和特長;招收名額不超過30人,寧缺毋濫,將錄取至清華大學數學科學系「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且本科階段不得轉入其他專業。
  • 復旦大學數學英才班舉行開班儀式!
    開辦數學英才班,既是傳承復旦數學學科優良傳統,也是在新時代新形勢下人才培養機制的創新。2019年,為加強數學科學研究,科技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中科院辦公廳、自然科學基金委辦公室四部門聯合印發《關於加強數學科學研究工作方案》,力推數學學科發展。上海市主要領導超前布局,開展專題調研,提出要在復旦打造培養未來數學家的搖籃。
  • 清華「姚班」VS北大「英才班」哪個更強?《最強大腦8》今晚回歸...
    第八季《最強大腦》今晚回歸如果在網上搜索清華大學「姚班」,排名靠前的結果中大多都包含著這樣一個問題:清華「姚班」和北大「英才班」哪個更強?直接量化的答案自然是沒有的。但如果真的好奇,大家不妨透過回歸的《最強大腦》來一探究竟——1月8日晚,已經進入第八季的《最強大腦》將在江蘇衛視開播,本季88位選手中,北大「英才班」和清華「姚班」將是主要PK對象。進入第八季,《最強大腦》製作團隊對賽制再次進行了升級。具體來說,就是為了優化腦力篩選機制,首次引入了「腦力天梯榜」,智力、勇氣,以及良好的抗壓性和持續腦力輸出力都是節目中重點考核的對象。
  • 獨角獸班、瞪羚班… 成都首個雙創園區幼兒園在高新區開園
    幼兒園內部環境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0日訊(記者 陳淋)獨角獸班、瞪羚班、雛鷹班……11月20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獲悉,金融城幼兒園菁蓉匯辦園點近日在成都高新區開園,這也是成都首個產業園區嵌入式幼兒園。獨角獸、瞪羚和雛鷹,正是3個幼兒混齡班的班級名。
  • 「趙忠堯應用物理科技英才班」冠名儀式舉行
    校方與上海應物所研究生部工作人員、第三、四屆「趙忠堯應用物理科技英才班」的同學參加了冠名儀式。儀式伊始,劉萬東代表中國科大致辭。他談到趙忠堯先生為物理學界做出了傑出貢獻並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以趙先生的名字冠名應用物理科技英才班是為了進一步緬懷趙先生,努力實現趙先生的夢想,同時也是英才班學員們莫大的光榮。
  • 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兩周年
    他強調,聯盟在推進行星科學建設過程中要有四個堅持:一是要堅持以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高層次人才培養作為學科建設的中心;二是要堅持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三是要堅持問題導向,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四是要堅持聯盟成員間交流合作與互學互鑑。
  • 高能所與電子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籤署「錢三強英才班」合作協議
    蒙林致歡迎辭,他希望通過與高能所聯合舉辦「錢三強英才班」,在聯合培養本科生方面取得成果。學院將根據英才班的特點,增加特色課程,配備高水平教師,引入高能所科研實踐和科學前沿講座資源,加強科學興趣的引導,為國家培養出更多高水平的科研人才。
  • 「探秘」成都萬匯學校:「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優質名校
    成都萬匯學校 與優質民辦教育機構攜手共建公辦學校 不少家長可能都會疑惑 成都萬匯學校究竟在哪?成都萬匯學校校長劉曉燕介紹,萬匯學校是一所由成華區舉辦,跨體制的全日制九年一貫制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學校佔地面積38畝,設計規模54個班,可提供1-9年級學位2500個。學校推行「兩自一包(管理自主、教師自聘、經費包幹)」。
  • 青島科技大學:四個英才班招生計劃增一倍(圖)
    青島科技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招生辦主任張樹海介紹,2018年,經教育部批准,青島科技大學新增功能材料、分子科學與工程兩個本科專業,此外還增加了機械工程(智能裝備方向)、自動化(智慧機器人方向)、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微電子技術方向)、化學工程與工藝(化工安全方向)、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據分析與應用方向)(高密校區)五個本科專業方向。
  • 「曹原們」是怎樣煉成的——解碼中國科大科技英才班
    曹原在中國科大少年班就讀期間,被選入「嚴濟慈物理英才班」。類似這樣的科技英才班中國科大已建有16個。自2009年創辦以來,該精英班已經培養了一大批類似曹原的優秀學子。這些「別人家的孩子」成功秘訣何在?他們曾經就讀的「科技英才班」又是怎樣一種存在?
  • 20多位院士一致支持:新增「行星科學」一級學科!
    這個研究所有一百多年歷史,是中國最早的官辦科研機構和教育機構之一。「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的提出者趙九章和技術負責人錢驥都來自這個研究所。它培養出了中國首位行星科學家、「嫦娥之父」歐陽自遠院士。「天問一號」首席科學家萬衛星院士生前在這個研究所建設了國內規模最大的行星科學研究隊伍——中國科學院地球與行星物理重點實驗室。
  • 清華大學丘成桐數學英才班5日起網報 擬招收不超30人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日前,清華大學發布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招生辦法,2021年擬面向高三及高二有潛質學生,招收不超過30人,錄取至清華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1月5日至1月19日網上報名,經過各項測試爭取入圍機會,高考分數達到清華大學要求即可入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