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最強專業」—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2021-01-09 騰訊網

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輝向記者透露該校設立的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開始上課。

行星科學是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它的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深空探測強國和行星科學強國的重要基礎,構建完善的行星科學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成都理工大學從零起步,進行行星科學本科人才培養,探索、完善行星科學領域的教育教學體系,培養更多符合國家戰略發展和前沿科學需求的專業化人才,提升我國深空探測的科研能力和國際影響力

行星科學教育的探索早已開始萌芽

2018年2月8日,中國科學院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正式更名為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與行星科學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吳福元提出建設行星科學一級學科。

2018年12月4日,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論證會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召開,與會專家一致建議中國科學院大學牽頭建設行星科學一級學科。

2019年1月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第四屆學位評定委員會第11次會議評審通過了行星科學一級學科建設培育工作的申請,此後,行星科學的學科建設,正式開始。

2019年7月2日,中國高校行星科學聯盟在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成立。這個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牽頭,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27家單位聯合發起的行星科學聯盟幾乎匯集了中國行星科學研究的主力軍,被媒體稱為「宇宙最強高校聯盟」。

雖然此前在國家學科設置中沒有行星科學學科,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一流高校以交叉學科的方式,在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空間物理學等學科下已開展行星科學的研究生教育。

但事實上,行星科學研究生招生與本科有著很大的不同。行星科學研究生建立在多年學習的基礎上,對這門學科有著較深的了解,能夠明確自身報考意願,入門後也能一直堅持下去。但本科學生則有所不同,沒有經歷過本科4年的「歷練」,想要在一開始就走上這條路,則需要以濃厚的興趣為支撐。

為何成都理工大學要先行先試設立行星科學本科班?作為中國地球科學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基地之一,成都理工大學在地質、能源、資源科學等方面有著傳統優勢。

據了解,成都理工大學成立了行星科學國際研究中心,聘請學術領軍人才開展行星科學研究和教學。該行星科學國際研究中心是以知名行星科學家劉耘教授為首席科學家,以知名行星化學和地球化學家張兆峰教授和行星深部物理學家孫新蕾教授為主要學術帶頭人設立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機構。

新聞來源:科技日報等(有刪減)

相關焦點

  • 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21/105  105名學生參與了行星科學本科班的招生報名,卻只有40名學生參加了面試,最終錄取的,僅21人。想要走上研究行星這條路,需要以濃厚的興趣為支撐。
  • 揭秘最接地氣「宇宙最強專業」,這個本科班究竟學啥?
    今年4月,在知名行星科學專家劉耘教授的帶領下,成都理工大學開始籌辦「行星科學英才班」,標誌著四川高校先試先行,開辦全國首個行星科學本科班。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組建頂級師資團隊、完成招生工作,僅僅半年時間,第一屆「英才班」完成組班,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行課。為何此時開辦?
  • 「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來源標題:行星科學本科班誕生 「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105名學生參與了行星科學本科班的招生報名,卻只有40名學生參加了面試,最終錄取的,僅21人。想要走上研究行星這條路,需要以濃厚的興趣為支撐。
  • 全國首個行星科學本科班來了!「宇宙最強專業」到底學點啥
    李迪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行星科學本科人才培養已經迫在眉睫,不幹不行了。」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該校設立的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開始上課。行星科學學科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深空探測強國和行星科學強國的重要基礎。
  • 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本科班完成組班
    2020年12月26日,成都理工大學行星科學英才班班主任李春輝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該校設立的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以下簡稱英才班)已完成組班,21位學生將於2021年春季學期正式開始上課。行星科學學科建設是推動我國成為深空探測強國和行星科學強國的重要基礎。因此,構建完善的行星科學教育體系勢在必行。
  • 科學分析:宇宙演化歷程如何促使人類誕生?
    事實上,人類的誕生不僅是地球數十億年生命繁衍、填充地球每個生態龕位的最終演變結果,而且與整個宇宙有著密切聯繫。  人類是如何誕生的?關於這個解釋需要各種各樣的「宇宙前輩」,與早期恆星、遠古星系合併,以及大爆炸都有關聯。
  • 奧特曼:光之國最強的是賽羅,地球最強的是蓋亞,那麼宇宙呢?
    因為宇宙生產奧特曼的的地方可不止光之國,還有O-50行星也同樣生產奧特曼就連地球也有,今天就來看看各個地方最強的奧特曼。 第二個地方:O-50行星。
  • 宇宙的誕生科學無法解釋,古書中卻有記載,愛因斯坦或許是對的!
    宇宙的誕生科學無法解釋,古書中卻有記載,愛因斯坦或許是對的!在宇宙面前,地球簡直是像細胞一樣的存在,也是因為它的未知性,所以說才會導致更多的科學家們想要探索宇宙,對宇宙有更多的了解,可是按照人類目前的認知來說,根本就沒有辦法研究明白宇宙是怎樣誕生的,但是卻有一個人提出了不一樣的想法,使用逆向思維來解釋這一現象,並且也贏得了眾多科學家的認可,他就是愛因斯坦,他認為宇宙並不是無緣無故的產生的,而是在宇宙的一次毀滅當中,在大爆炸之後產生的各個星球。
  • 成都理工的「行星科學英才班」究竟研究啥?
    據了解,這是全國首個行星科學領域的本科班,採取導師制+書院制培養模式,能直接使用包括計算機集群、化學超淨實驗室和大型質譜儀等在內的先進教學和科研資源。創辦助力深空探測學科建設據了解,行星科學是地球科學、天文學、物理、化學和生命科學等基礎學科交叉而成的新興學科,主要研究太陽系物質的組成特徵、行星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地外生命的探尋等,是國家深空探測、航空航天等重要事業的基礎性學科,但長久以來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一直處於稀缺的局面。
  • 行星寶寶是如何誕生的?天文學家拍了一張「太空彩超」
    行星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在最近發布的一項研究中,天文學家動用「地表最強地面望遠鏡」拍攝到了一張照片,可以很好地闡述這一過程。這顆被命名為PDS 70的行星距地球370光年,是一顆氣體行星,質量是木星的數倍。
  •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為何只有地球誕生了生命?
    宇宙因什麼而精彩,也許是因為生命。地球是太陽系中距離太陽由近到遠排第三的行星。太陽誕生於46億年前,地球比太陽稍晚一些時間才誕生,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現於35億年前,人類及其直系祖先已經在地球上生存繁衍了上千萬年。地球是目前已知太陽系中唯一擁有生命的天體,太陽系有八大行星,為何生命偏偏誕生於地球?地球又有哪些特別之處呢?
  • 宇宙誕生大邏輯(科學)
    出處:本文原載《三聯生活周刊》在廣義相對論出現之後誕生了宇宙學,人類第一次能夠通過科學手段來研究宇宙誕生和發展的過程。現代宇宙學理論認為,宇宙誕生於大約137億年前的一次宇宙大爆炸,在宇宙誕生的10-36秒之後,嬰兒時期的宇宙經歷了一次急劇膨脹,在10-33秒的時間裡,宇宙的體積膨脹了1078倍,這次急劇膨脹也形成了我們現在居住的宇宙的基本架構,這個過程被稱為宇宙暴漲。
  • 比恆星大300倍的行星被發現,科學家宣稱它是宇宙中最大的行星
    宇宙在136億年前誕生。宇宙的本體是一個奇點,這奇點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開始變得高溫,緊接著就爆炸。在一陣大爆炸過後,一些宇宙塵埃就慢慢的開始自行的生成一些行星了。當然宇宙星辰的形成是在以億年為單位計算的時間裡演變的。
  • 宇宙演化歷程如何促使人類誕生?
    即使是暗物質,也對人類存在於宇宙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據國外媒體報導,通過觀察我們自己的身體,我們可以了解很多宇宙歷史。一位成年人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複雜身體系統,由數萬億個細胞構成,如何造就一個人的科學故事不僅教會我們關於地球生命的進化和演變,還能洞悉整個宇宙發展歷程。
  • 天文學家觀察到了行星的誕生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恆星周圍盤狀物的高解析度圖像揭示了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圖解:阿塔卡瑪望遠鏡觀測到的原行星盤,揭示了幼年太陽系的形成。這些由恆星誕生後留下的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盤狀物給予了行星形成的原材料。
  • ​第一章 宇宙的誕生與演變
    在星系中,恆星死亡後,它們會將其含有的金屬元素,經由行星狀星雲或超新星散布出去,讓新誕生的恆星有更豐富的金屬。這樣就在第二代恆星死亡後誕生了第三代恆星——第一星族恆星。第一星族恆星擁有更高的金屬含量,也被稱作富金屬星。例如在銀河系,第一星族恆星多分布在銀河系的旋臂上,它們都誕生於上一代恆星的超新星爆炸。而第二代恆星多分布在銀河系外圍的銀暈上,它們的年齡都非常老。
  • 漫威宇宙創世五神明之行星吞噬者的前世今生
    身為創世五神之一的行星吞噬者,永遠不是在吃癟,就是在吃癟的路上,幾乎各路英雄豪傑都曾打敗過吞叔。但吞叔真的只是讀者想像中那麼菜嗎?今天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吞叔的前世今生。漫威宇宙的誕生在說吞叔的故事之前,先讓大家了解一下漫威宇宙的誕生故事。
  • 漫威:宇宙規則讓行星吞噬者一直保持飢餓!
    在第七世宇宙正式誕生後,這四位神明也就隨之出現穩定住了宇宙,目前這四位神明都有著多元宇宙級的實力,也就是說祂們的力量足以影響多元宇宙。畢竟祂們本身就是宇宙的規則,比如滅霸的情人「死亡」,就是漫威中死亡規則的具現化,一切亡者的最終歸宿。而我們的吞叔在新宇宙誕生後仍然沒出現,因為他是個外來戶,所以要進行「二次孕育」。
  • 宇宙中最強的酸!大爆炸後的第一個化學反應產物
    數十年前,就有科學家提出,氦合氫離子(HeH+)是宇宙中的第一個化學反應產物,但科學家一直無法證實該物質存在於宇宙環境中。科學家從行星狀星雲NGC 7027中探測到HeH+,這是人們首次在宇宙中探測到這種離子。從古至今,總有一些基本問題隱藏了很深的科學道理,比如先有蛋白質還是先有核酸(遺傳物質)?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要用演化論的眼光,追溯到生命起源的最初時刻。
  • 天文學家觀察到了行星的誕生
    這些由恆星誕生後留下的氣體和塵埃組成的盤狀物給予了行星形成的原材料。圖源: ALMA (ESO, NAOJ and NRAO), S. Andrews et al. , N.Lira 艾爾瑪望遠鏡拍攝到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旋轉輪子,是恆星形成行星後留下的,這是天文學家第一次看到圍繞恆星的氣盤等細節。而恆星周圍的碎片圖可以推測幼年太陽系的形成,目前這個實驗包括作者參與的部分都還在進行中。阿塔卡瑪望遠鏡誕生於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