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98,浙江隊扳回一城。在剛剛結束的CBA複賽第一階段一場收官賽中,浙江隊半場60-35領先廣廈25分,全場比賽,浙江隊一直保持著領先優勢,只是在第四節一度讓廣廈將比分差距縮小到了8分。
這是一場複賽以來少有的激烈比賽,浙江隊為什麼能「士別三日」被「刮目相看」呢?我們一起回顧本場比賽,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賽程回顧:
雙方的首發陣容:廣廈這邊首發,胡金秋、孫銘徽、蘇若禹、李京龍、劉錚;浙江隊這邊首發,張大宇、吳前、程帥澎、朱旭航、陸文博。雙方首發陣容沒有太大變化,唯一的變化在廣廈這邊,李京龍代替了趙巖昊首發出場,估計李指導是想用李京龍的三分球先打開局面,要麼就是忌憚對手的外線,擔心趙巖昊的防守能力。
首節開始,果然李京龍率先三分命中,在此之後,朱旭航罰球得到兩分,3-2,廣廈全場的領先到此結束。吳前命中3分,率領浙江「三分大隊」火力全開,胡金秋命中2分,程帥澎反擊2分回應,吳前再次3分命中,12-5,分差拉大到7分。程帥澎首節毫無懼色,籃下強突成功、反擊人球分過花樣翻新。首節比賽結束,浙江隊27-17領先10分,這多少讓球迷感到意外。
首節比賽,程帥澎得到8分1個籃板1次助攻,表現十分搶眼。
第二節比賽,浙江隊開局不到兩分鐘就傷了大將張大宇,小將劉澤一替補出戰。廣廈隊趁機將分差縮小到7分。吳前迅速三分還擊。此後,雙方越打越快,廣廈隊的孫銘徽明顯有些著急,廣廈失誤增多,浙江隊快速攻防轉換得分,打出了13-0的進攻高潮,47-27,分差迅速被拉大到20分。廣廈通過換人和暫停調整,但是始終無法挽回局面。半場結束前,替換張大宇的劉澤一一記暴扣接著回防一記大帽,讓浙江隊士氣大振。半場結束,浙江隊60-35領先了25分。
半場比賽,廣廈的核心孫銘徽只得到5分,胡金秋得到12分12個籃板;浙江隊的小將程帥澎,得到16分3次助攻,吳前得到14分8次助攻。半場後衛比拼,浙江隊完勝。
第三節比賽,廣廈這邊率先調整戰術,讓孫銘徽開啟單打模式,這一招變化果然奏效。孫銘徽依靠突破和罰籃連續得到10分,73-57,分差縮小到16分。浙江隊的朱旭航回應2分、吳前回敬3分,浙江隊打得也足夠強硬。
三節末段,劉澤一五犯下場休息,已經休息了近兩節的張大宇瘸著腿上場接應。
三節結束,雙方戰成86-69。
決戰的第四節,廣廈開始發力,防守強度明顯加強,浙江隊這邊體能出現問題,加上張大宇帶傷比賽,內線被胡金秋和蘇若禹輪番針對。浙江隊開局被廣廈打了一波8-0,86-77,分差縮小到9分,廣廈看到翻盤希望。程帥澎擺脫之後中距離跳投止血。緊接著廣廈朱俊龍連續防守犯規,在暫停時候被李指導一頓訓斥(朱俊龍暫停時候都沒敢坐下聽講)。
暫停回來,浙江隊的陸文博站了出來,接管比賽,讓已經很疲憊的吳前在場上得到喘息機會,他三分命中之後反擊得到2分穩住局勢。之後,吳前反擊背後傳球,小將程帥澎再得2分,98-85。比賽還剩3分鐘左右,分差再次縮小到10分,吳前投中「大心臟」三分,103-90——這個進球基本上成了比賽的分水嶺,前面是廣廈充滿希望追分,在此之後,廣廈「三而竭」,比分也繼續拉大。
比賽還剩4分鐘和3分鐘,浙江隊劉澤一、朱旭航先後六犯離場,張大宇再次披掛上場,本場比賽一直沒露面的賴俊豪替補登場。
全場比賽結束,比分定格在109-98。
浙江隊贏在哪呢?
筆者覺得贏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戰術簡練、針對性強。
蔣興權指導的籃球哲學發揮了作用——別講那麼多戰術,沒用。蔣指導在新疆隊執教時候,大家都對他簡單實用的幾套戰術意見不一,但是,實戰效果相當不錯。本場比賽,蔣指導和劉維偉的戰術思路非常清楚——包夾孫銘徽,封堵他的傳球路線和突破路線,籃下靠人數形成籃板優勢以及對胡金秋的對位優勢。
這個戰術在上半場被浙江隊的青年軍執行得淋漓盡致。孫銘徽接球就被貼身,突破和傳球都受到限制、失誤頻頻,廣廈的節奏被徹底打亂,比賽的主動權被浙江隊牢牢地掌握。浙江隊打起了廣廈更加擅長的攻守轉換,這一次,浙江隊打得更快。
孫銘徽整個上半場只得到5分,打得十分鬱悶、情緒也受到影響。下半場,李指導被迫改變戰術,讓分球不靈的孫銘徽利用速度和個人能力開啟單打模式,這一招其實在一段時間內效果不錯,也直接造成浙江隊領到了更多的犯規次數。
在迫近比分的關鍵時候,浙江隊叫了暫停,暫停回來,隊員們開始重新打起精神,進攻更加果斷。
打蛇打七寸——主要針對孫銘徽,是浙江隊獲勝的關鍵。
二、防守限制對手外線、擴大防守區域,進攻針對對手軟肋。
本場比賽,浙江隊的防區擴得足夠大。首發的李京龍沒有幾分鐘就遭到包夾造成失誤,李指導無奈迅速把他換下,換上的趙巖昊外線「庫裡」式投籃也沒有了機會。在防守中,無論是李京龍還是趙巖昊,根本無法對位程帥澎和吳前。整場比賽,李春江指導都在為上李京龍還是趙巖昊苦惱,最終兩個人誰都打不出感覺。
李京龍出場31分鐘,得到11分3個籃板,最終6犯離場;趙巖昊出場22分鐘得到4分2個籃板。
內線蘇若禹也是先發出場,結果籃下和朱旭航、張大宇的對位明顯跟不上節奏,只上場了14分鐘,得到4分2個籃板。
針對對手的薄弱環節,讓浙江隊佔據了更多的主動,廣廈隊則被打亂了部署。
三、三分球更加果斷、轉換更加堅決,是浙江隊獲勝的保障。
本場比賽,浙江隊三分球34投14中命中率高達41.2%,廣廈隊三分球19投4中命中率只有21.1%。
快速轉移球、堅決三分出手,是浙江隊本場最犀利的進攻武器,提振了自己的士氣、也澆滅了對手的希望之火。另外,限制對手的三分球出手和命中率,也是浙江隊有針對的布置。
四、知恥後勇,浙江隊三年磨一劍。
6月23日,浙江隊93-118大比分負於廣廈隊。賽後主帥劉維偉對球員們提出了批評:
「今天沒什麼技術可言,我們這個教練班子接隊三年,從一個弱隊一點點往上爬,沒有勇氣、沒有決心是挺可怕的……這是一場醜陋的比賽,我們回去好好總結。」
時隔11天,浙江隊讓人刮目相看,他們重新找到了劉維偉指導和蔣興權指導更加看重的「勇氣」、「決心」——這恰恰是他倆三年來用心血精心打造的。
這是雙方複賽首次碰面的數據和本場的數據對比。劉維偉指導最為惱火的就在這張數據對比單上:首戰,浙江隊籃板球輸給了廣廈19個,而且自己的後場籃板讓廣廈得到了13個,三分球只投中了7個。有19個籃板的差距,想取勝難度可想而知,三分球更是遠遠低於他們場均12.8個的平均水準。籃板球和三分球投射的失常,體現了球員們在場上「害怕了」、「露怯了」,這是劉維偉指導最擔心的。
一支不敢亮劍的隊伍,不符合老帥和劉指導的執教理念,也不符合籃球運動的精髓。(筆者鄙視那些見到廣東隊就繳械投降、輪休主力的球隊。)知恥而後勇,浙江隊夠爺們!
四、符合籃球主流,浙江隊的「跑轟」打法有了模樣。
三年來,除了在勇氣和信念方面打造隊魂,老帥師徒給浙江隊還帶來了什麼呢?
筆者認為,浙江隊算是CBA「跑轟」戰術打得最好的球隊。廣廈今天被迫換下了蘇若禹,由胡金秋領銜打起了「一大四小」,轉換速度夠快——但是,通過對比能夠發現,浙江隊打得更快、轉換更堅決、突破和三分球投射更果斷,浙江隊才是更具備「跑轟」模樣的隊伍。
這個戰術,其實是從錢澄海、蔣興權一脈相承下來的,李春江指導也把這種戰術理念留在了廣東隊、又帶到了廣廈隊。
「全場緊逼」、「追身分級」、「追著屁股打」,這些都是錢指導最早的「跑轟」戰術的雛形,現在成了世界籃球發展的主流。
這種戰術的內線不能移動慢,因此,廣東隊的蘇偉、萬聖偉至今游離在體系之外、廣廈的胡金秋比蘇若禹獲得更多的機會、浙江隊的朱旭航、張大宇、賴俊豪、劉澤一都不是粗壯的類型。
這個戰術能夠完成,還需要一個射手群。「亞洲人打籃球就是投籃」,這是已故的錢澄海指導留下的名言——在各種條件下能把球投進,這是中國籃球立足的根本。蔣興權指導因此打造了「94黃金一代」,培養了劉玉棟、張勁松、胡衛東、鄭武、孫軍、吳慶龍、吳乃群等一幫投手。
浙江隊三年來就是培養了這樣一批投手:吳前、程帥澎、王奕博、陸文博、朱旭航、劉澤一、張大宇。你如果跟蹤浙江隊的比賽,你會發現:內線球員除了籃下能強打,還有中距離和外線投射能力,外線球員除了三分球精準,持球攻能力也很強,另外,浙江隊的場均罰球命中率高達80.1%、排在聯盟第一。程帥澎、吳前、張大宇、朱旭航的中距離急停跳投,都讓我們看到了劉玉棟他們那一代人的影子。
能投籃、能投準、能在更多位置、距離投射準、能在任何比賽強度下投射準,是這支青年軍讓我們看到的亮點和希望。
五、隊員們發揮出色,是比賽勝利的前提。
比賽贏了,教練的賽前準備一定非常重要,但是沒有球員的執行力和臨場發揮,勝利只會是空談。本場比賽,浙江隊全體球員發揮都不錯,我覺得有必要重點表揚一下吳前和程帥澎。
吳前本場出場43分鐘,22投12中,得到35分5個籃板12次助攻,風頭完全蓋過了廣廈的孫銘徽,是浙江隊獲勝的第一功臣。吳前在關鍵時刻的穩定三分和追身防守,都極大地鼓舞了士氣,也及時地緩解了年輕球員的緊張情緒——敢打敢拼,隊長吳前以身作則,年輕球員在他身邊迅速成長。
小將程帥澎今天也打出了不錯的數據,他出場46分鐘,16投10中,得到23分3個籃板8次助攻。比數據給筆者留下印象更深的,是他的幾次關鍵處理球。
一次是在首節比賽中,浙江隊快速反擊,程帥澎從側翼持球快下,迎著防守隊員躍起投籃命中並造成犯規,這個動作顯示了小將的勇敢和決心;在第二節比賽的關鍵時刻,廣廈明顯加強了防守、動作也更加強硬,程帥澎持球衝擊籃筐過程中,擺脫了孫銘徽的防守將球打進,籃下的孫銘徽沒有避讓而且有一個犯規動作,造成程帥澎重重摔在地板上,險些受傷;在第四節還剩8分多鐘的時候,比分迫近到9分,程帥澎一次從容擺脫之後中距離投射命中,穩住了局勢,顯示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質。
吳前和程帥澎在這種比賽中的發揮,對球隊的幫助非常重要,對他們各自的成長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結束語:筆者認為,本場比賽是複賽以來最精彩的一場比賽。比賽雙方,都打光了最後一顆子彈,戰術更有針對性、三分球投射更穩定、團隊籃球發揮更好的浙江隊最終獲勝,也在情理之中。CBA缺少這種盪氣迴腸的比賽,也缺少浙江隊擁有的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明知取勝很難也要敢於亮劍的精神 ,這也是老帥蔣興權的籃球哲學。
值得欣慰的是,年輕球員胡金秋、孫銘徽、程帥澎、陸文博、劉澤一,都在比賽中得到了全方位的鍛鍊,尤其是浙江隊被追分階段,對球員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一次非常好的歷練,中生代的朱旭航、吳前等也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他們或許就是中國籃球的未來,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從浙江隊和廣廈隊身上,我們欣慰地看到了中國籃球的傳承,也看到了中國籃球在尋求著一些積極的改變,看到了「勇氣」和「決心」,也希望有更多的籃球人「三年磨一劍」,為中國籃球的未來培養出更多的青年才俊。(很想多看看浙江隊的比賽,說不準什麼時候蔣指導就真的退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