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 Query結構數據中的數據提取方法

2020-12-05 Excel數據分析

Power Query中的基本結構數據:

list:列表record:記錄table:表格這三種結構數據之間是什麼關係?

表格可以看作是列表與記錄的結合體,在table中

列用方括號,那麼列就相當於是記錄行用大括號,行就相當於是列表

Power Query中要提取指定位置的數據應該怎麼做?

list

前面一個大括號是一個list列表,相當於{1,2,3}

後面一個大括號就是提取的數據的位置,這個和VBA中數組的約定是相同的,第一個位置是從0開始。

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從1到3的列表中取出第一個值。

record

前面一個方括號是record記錄,

後面一個方括號是提取記錄的名稱

整句話就是提取記錄中名稱是B的對應的值

table

表格提取有三種情況

提取行:表格後面用大括號,提取後的結果是記錄record

提取列:表格後面用方括號,提取的結果是列表list

提取行列交叉位置值:表格後用大括號與方括號,提取的結果是值,大括號和方括號的順序可以顛倒。

通過這樣的數據提取,是不是對Power Query的結構數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就象在Excel中對單元格進行操作一樣,我們是可以通過角標的方式對具體位置的數據進行讀取,同時我們也理解了Power Query數據的轉換方式:

表格中的一行數據,就是一條記錄record,每個列標籤對應一個值的記錄表格中的一列數據,就是一個列表list有了這個理解,在Power Query中進行數據查詢,就更容易

相關焦點

  • excel抓取網頁數據,並實現自動刷新,再也不用傻傻的複製粘貼了
    一、獲取數據首選我們需要新建一個工作薄,打開它,然後點數據功能組,點擊新建查詢,然後選擇從其它源,選擇自網站這樣的話就會彈出一個對話框,將想要提取數據的網址直接複製進去,然後點擊確定,點擊確定後excel會自動的連接計算數據當計算完成後會進入
  • Power Query基礎之數據替換、數據分列和刪行數據
    為了更加清晰講解,雷哥通過案例進行講解~01 數據替換如圖所示,需要在PQ中刪去E列的「元」方法:step1:在PQ編輯器中打開圖表如圖所示,單擊數據區域中的任一單元格,單擊【數據】選型卡中的【從表格】,打開PQ編輯器。step2:直接替換。單擊列數據——【替換值】,把「元」替換為無任何字符即可。最後單擊關閉並上載。
  • Excel怎麼設置只提取指定行中的數據?
    Excel怎麼設置只提取指定行中的數據?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從一個excel文件中的資料庫中提取指定的行或列中的數據。例如如圖示,是國內所有上市公司的行業統計。但是現在我們只需要其中部分上市公司的行業統計,我們怎麼辦呢,下面分享一個技巧,需要的朋友可以參考下有些時候我們需要從一個excel文件中的資料庫中提取指定的行或列中的數據。例如如圖示,是國內所有上市公司的行業統計。但是現在我們只需要其中部分上市公司的行業統計,我們怎麼辦呢,是一個個查找,然後複製嗎,當然不是。
  • Python數據分析:pandas讀取和寫入數據
    平時工作中,我們會接觸到不同的數據文件,比如很常見的excel文件(後綴名為xls和xlsx),csv、txt等文本文件,json文件以及sql文件等等。pandas讀取這些數據文件的方法如表格所示:01讀取寫入文本文件read_csv()方法用來讀取 csv格式的數據文件,read_table()方法則是讀取通用分隔符分隔的數據文件,它們的參數相同。
  • Excel技巧:二維錶轉一維表最快方法!
    接下來和大家介紹一個簡單的方法。這是一個二維表,希望轉成這樣的大家應該明白用意了,接下來和大家分享利用power query去解決。①點擊數據選項卡,選擇從文件-從工作薄②選擇對應數據所在的工作薄,點擊導入③編輯二維表④在power query編輯器中,選中第一列,在轉換選項卡下方選擇逆透視其他列。
  • Java 編程技巧之數據結構
    編碼過程中踩過的坑多了,獲得的編碼經驗也就多了,總結的編碼技巧也就更多了。總結的編碼技巧多了,凡事又能夠舉一反三,編碼的速度自然就上來了。筆者從數據結構的角度,整理了一些 Java 編程技巧,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 快速搞定excel多sheet匯總,表頭順序不一樣也能匯總數據
    hello,大家好,在日常工作中我覺得最令我們抓狂,也是最讓人害怕的excel工作莫過於數據匯總了,當匯總的表格數量比較多,表格的格式又不統一的時候,加班到深夜都有可能,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種多sheet匯總的方法,即使表頭的順序不一致也能匯總數據,堪稱數據匯總神奇,話不多說,讓我們直接開始吧
  • 三種用Python從圖像數據中提取特徵的技術
    但數據科學家最近有這樣一種研究趨勢,他們堅信,在處理非結構化數據(尤其是圖像數據)時,深度學習模型是不斷向前發展的。毫無疑問,深度學習技術表現得非常好,但這是處理圖像的唯一方法嗎?所以在這篇適合初學者的文章中,你將了解到從圖像中生成特徵的不同方法,而後,可以將這些方法應用到自己喜歡的機器學習算法中。目錄1.機器是如何存儲圖像的?
  • 新方法實現染色質接觸數據的定量比較和自動特徵提取
    新方法實現染色質接觸數據的定量比較和自動特徵提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2 14:43:11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Juan M.
  • 從零開始數據分析:一個數據分析師的數據分析流程 | 網際網路數據...
    數據分析百科給出準確定義:指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結論而對數據加以詳細研究和概括總結的過程。簡而言之就是有目的的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使之成為信息的過程。
  • 終於可以提取數據了麼!中望CAD2020版新功能講解
    CAD設計繪圖過程中,用戶有時需要提取圖紙中圖形的數據,例如測繪或施工單位通常需要提取圖形的坐標,如果手動操作提取數據將會花費大量的時間。最新的中望CAD2020版軟體提供的數據提取功能,可以將圖紙中的一些圖紙對象的數據直接導出成為表格,供用戶後續使用。
  • 9種常用數據分析方法
    數據分析是從數據中提取有價值信息的過程,過程中需要對數據進行各種處理和歸類,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數據分類方法和數據處理模式,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下是數據分析員必備的9種數據分析思維模式:聚類聚類是根據數據的內在性質將數據分成一些聚合類,每一聚合類中的元素儘可能具有相同的特性,不同聚合類之間的特性差別儘可能大的一種分類方式,其與分類分析不同,所劃分的類是未知的,因此,聚類分析也稱為無指導或無監督的學習。
  • 基於FPGA的結構光圖像中心線提取
    編者按:在線結構光視覺三維測量系統中,為了實現對結構光圖像線條紋中心的實時高精度提取,本文採用了極值法、閾值法和灰度重心法相結合的中心線提取方法。利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器件(FPGA)的流水線技術以及並行技術的硬體設計來完成運算,保證了光條紋中心點的實時準確提取。
  • TCGA數據下載 | TCGAbiolinks、gdc-client、UCSC、官網等方式下載TCGA數據
    TCGA現在的數據均收錄在GDC中,而GDC同時也收錄了TARGET資料庫的數據,在GDC中可以通過GDC Data Portal 和 GDC Legacy Archive 這兩種方式獲得TCGA數據,GDC Data Portal 中的數據是最新經過統一標準整理的,但有些數據還未開放,而 GDC Legacy Archive 中的數據是所有未經處理的數據
  • 腫瘤基因組:TCGA數據挖掘之TCGAbiolinks
    TCGA官方提供的GDC獲取數據不直觀,而且下載之後還需要另外合併等預處理。雖然有一些第三方提供整理好的TCGA數據下載,但一般上線之後很難保持及時更新。TCGAbiolinks是一個功能強大的R包,利用TCGA GDC提供的API,通過豐富的函數可以從GDC實時查詢並下載TCGA數據,並可以實現一些常規的數據整合分析。
  • 阿爾伯塔大學博士畢業論文:基於圖結構的自然語言處理
    已有的文本聚類方法不能很好地對文章進行事件粒度的聚類效果。 我們提出了 ConcepT 概念挖掘系統,用以提取符合用戶興趣和認知粒度的概念。與以往工作不同的是,ConcepT 系統從大量的用戶 query 搜索點擊日誌中提取概念,並進一步將主題,概念,和實體聯繫在一起,構成一個分層級的認知系統。
  • 提取IGBT結溫的幾種方法
    圖2  IGBT散熱原理圖提取方法IGBT結溫提取常見的四種方法:一:物理接觸測量法物理接觸測量法:把熱敏電阻或熱電偶等測溫元器件置於IGBT內部。這種方法屬於破壞性測量方法,需要將IGBT模塊打開,除去透明矽脂,然後將待測器件的晶片表面塗黑,從而提高溫度測量的準確性,無法用於IGBT結溫的實時監測。
  • 如何使用特徵提取技術降低數據集維度
    如果這些特徵數量與數據集中存儲的觀察值數量相差無幾(或者前者比後者更多)的話,很可能會導致機器學習模型過度擬合。為避免此類問題的發生,需採用正則化或降維技術(特徵提取)。在機器學習中,數據集的維數等於用來表示它的變量數。
  • 從零開始數據分析:一個數據分析師的數據分析流程
    數據分析百科給出準確定義:指用適當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收集來的大量數據進行分析,提取有用信息和形成結論而對數據加以詳細研究和概括總結的過程。簡而言之就是有目的的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使之成為信息的過程。
  • 從數據結構到算法:圖網絡方法初探
    因此也催化出一系列在圖上進行數據挖掘的任務,如為用戶推薦感興趣的好友、判斷蛋白質結構、預測交通流量、檢測異常帳戶等等。但是真實圖的數據量龐大,動輒上億節點、而且內部拓撲結構複雜,很難將傳統的圖分析方法如最短路徑、DFS、BFS、PageRank 等算法應用到這些任務上。鑑於機器學習在圖像、文本領域的廣泛應用,一部分研究者嘗試將機器學習方法和圖數據結合起來,逐漸成為機器學習領域的一股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