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講一講注塑產品的相關內容,快來看看吧!
一、流動性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熱塑性塑料具有不同的工藝性能、收縮性能和物理性能。對於結晶性塑料來說,當加工溫度高於熔點時,其流動性更好,可以快速填充型腔,需要的注射壓力也就越小。對於無定形塑料來說,其流動性較差,所以注射速度慢,需要的壓力也大。
模具設計師在設計模具時,可以將塑料的流動性作為計算流道系統尺寸的依據,這樣做不僅可以避免浪費材料,延長注塑成型周期,還能避免流道系統因尺寸太小而出現充填困難和保壓困難的問題。
二、收縮性
當熱塑性塑料從熔融狀態轉化為凝固狀態時,其體積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收縮現象。一般情況下,結晶形塑料的收縮率範圍為1.0%-3.0%,無定形塑料的收縮率範圍為0.4%-0.8%,所以結晶形塑料的收縮率和收縮範圍比無定形塑料大,並且更容易受到成型工藝的影響。結晶形塑料脫模以後還可以在室溫下結晶進而繼續收縮,其收縮量隨製品厚度和溫度而定,製品越厚,收縮量越大。
三、流變性
什麼是流變性呢?流變性是指在加工過程中,應力、形變、形變速率與粘度之間的關係。根據塑料的流變性來看,塑料可分為剪敏性塑料和熱敏性塑料兩種類型。常見的剪敏性塑料有 ABS、PS、PE、PP、POM 等等,這種塑料的粘度會隨剪切速率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常見的熱敏性塑料有PC、PA、PMMA等等,這種塑料對溫度具有很強的依賴性,溫度越高,其粘度下降得越快。
從高分子聚合物方面來講,剪切速率對以上兩種塑料的粘度都有影響,剪切速率的提高可以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熔體的粘度,使熔體產生「剪切變稀」現象,注塑產品的流變性也會因此發生變化。
四、取向效應
塑料熔體在流動過程中會產生取向效應,取向效應能夠影響注塑產品的性能。什麼是取向效應呢?塑料熔體的大分子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拉伸,進而順著流動方向互相平行排列,這種排列在塑料冷卻凝固之前來不及消除就會凍結在固態製品中,形成取向效應。取向效應會削弱產品的整體性,導致注塑產品收縮不均勻,出現翹曲變形情況。
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紹了注塑產品的四個概念,希望對您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