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根據10月31日下午的風雲衛星圖像顯示,全球範圍之內的熱帶風暴醞釀還真不少,西北太平洋22號颱風「麥德姆」在14時10分發布停編消息之後,我們依然是可以看到散亂的雲系還在埔寨境內飄蕩,當然影響是降低了很多,只是環流中心已經沒法進行確認了,這個颱風也就是發展了1天左右,也算是今年的一個「短命颱風」。而除此之外,全球如今的風暴發展可能主要是以印度洋為主了。
如今北印度洋有「雙氣旋」出現,分別為基亞爾和馬哈,這兩個氣旋也拉開了阿拉伯海10月的第1波雙氣旋共舞情況,所以將北印度洋氣旋活躍程度拉到了新高。也有部分數據顯示,如今的阿拉伯海區域,是有記錄以來首次雙氣旋並立,至於這個數據是不是這樣,暫時沒有地方考證,我後期再去找看看數據,這裡先打一個「問號」。我們來看看雙氣旋的變化情況,從強氣旋風暴"基亞爾"(KYARR) 說起走。
根據監測報告顯示,基亞爾如今已經降低到了10級狀態,整體上來說下降的速度還是比較快,巔峰的時候基亞爾發展成為了阿拉伯海的17級「超級氣旋」,不過影響不大,所以也算是一個幸運的事情,正在向西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中央氣象臺預報預估在10月3日的時候消失。而氣旋風暴"馬哈"(MAHA)才生成,等級為8級狀態,不過它將進入到一個快速增強的情況,最終實力也不小。
按照中央氣象臺數據顯示,最強可能會達到14級特強氣旋風暴,時間是在11月4日的時候,方向是直奔阿拉伯半島方向,這次比較幸運的可能就是印度了,兩個沿海生成的颱風居然都能完美避開,所以降低了不少的損失,這兩個氣旋雖然我們都看到了離我國比較遠,但是影響還是有的,前一個就不用說了,給我國南方地區帶來了一波降雨,主要是輸送了阿拉伯海的水汽過來,而後面這個可能就是一個壞消息。
它可能影響我國南支槽的發展,從而會加大影響南方地區的氣候變化,所以後期的時候,我們多多注意下。好,雙氣旋看完了,來看看西北太平洋地區的新颱風胚胎。編碼為99W,最大風速保持在15KT,所以暫時發展的強度不大。從衛星雲圖來看,該颱風胚胎雲系還較差,所以還要醞釀。根據GFS的模擬來看,預估在11月3日的時候,99W颱風胚胎可能發展出990hpa氣壓值,所以按照氣壓值來說,這將可能是23號颱風夏浪,並且是11月第1個颱風。
過後還颱風胚胎還將持續增強,可能形成965Hpa氣壓值,所以是一個小颱風的情況,而從GFS的模擬路徑上來看,也不會影響任何區域,又是一個走「大拋物線」的情況。可能一說到拋物線,不少的人又在想了,難道又是去日本?這個是有誤解的,雖然今年「拋物線」到日本的颱風有點多,但是這個按照情況來看,是不會影響到的,所以大家不要誤解,我也會繼續觀察,看看會不會發生改變,謝謝大家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