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和偉《走在回家的路上》重回故鄉尋初心,真實、溫暖廣獲好評

2021-01-14 央視綜藝

 

在戲裡,于和偉對於角色把握精準,精良的演技獲得觀眾良好口碑,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人物。而在生活中,于和偉則是一個備受哥哥姐姐寵溺的「小孩兒」,每當回到家,靠在窗邊聽著街道上的車水馬龍才覺得心裡最踏實。


上周日,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製作推出的首檔大型情感戶外真人秀《走在回家的路上》,向觀眾展現了在平時生活中褪去主角光環、重新回到家人和恩師身邊,感情細膩又真實的于和偉。節目播出後,網友們紛紛留言稱平時舞臺上的大男主原來是如此接地氣,仿佛看到了自己平日生活中的影子,于和偉臺上臺下的人物性格反差感令人動容,此次回家傳達出的家的煙火氣和無可替代的溫馨感更讓人共情。




在《建軍大業》中飾演陳獨秀時,于和偉一段振聾發聵的演講被人稱讚演技與臺詞功底俱佳,但或許很少有人知道,于和偉曾在剛入行的時候,因為臺詞問題受到過嚴厲的「批評」。那時于和偉正在拍攝電視劇《俏媳婦》,卻因為口音問題,被當時一位導演質疑不專業,讓他感到很挫敗。經此一事,于和偉時時翻閱《新華字典》認真鑽研每句臺詞的正確讀音,最終戒掉鄉音,練成了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在這次重回故鄉的旅程中,于和偉特意託友人尋找到當年這位「批評」過他的前輩——原遼寧電視臺電視劇製作中心副導演景明,兩人時隔28年再次相見,于和偉這個東北漢子不禁紅了眼眶。追憶過往,于和偉感慨道:「在我回頭看的時候,覺得這個人的出現很重要,他是那個在我最重要的時期推了我一把的人。」


如果沒有當年的這份「指責」,或許就沒有《寵愛》裡溫情又幽默的老爸高銘、沒有《決勝法庭》裡正義的檢察官高劍、沒有《一齣好戲》裡的落魄老闆張總,也沒有如今這個具有紮實臺詞功底和演技、在業內和觀眾都有雙重口碑的演員于和偉。「人要學會正確的反思,要感謝那個曾經因為他而獲得更多人生經歷的人」于和偉如此感嘆。



如果說景明是改變了于和偉演藝生涯的人,那麼在初中時代遇到的恩師吳紅斌,則成為了他人生的指路人。在中考失利後,于和偉選擇在一所新的初中復讀。每個月5元的學費對於那時家裡有9個孩子、又少了父親支撐的于和偉一家人來說,無疑是「天價學費」。在了解了他的情況後,吳老師主動跟學校反映:「這個學生我來帶,五元錢從我工資裡扣就行了。」這個在吳老師職業生涯中看似微小的一件事,卻改變了于和偉的一生。



當于和偉終於有機會去探望吳老師時,卻發現迎接他的早已不是記憶中身強力壯的青年,而是一位瘦弱的老人。看到吳老師的那一刻,于和偉情難自已,忍不住抱著吳老師失聲痛哭,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時光帶走的是青蔥歲月,沉澱下的卻是質樸真情。儘管歲月讓吳老師不再年輕,但他當年的諄諄教誨、切切之情,無不溫暖著于和偉,讓他在日後的生活中常懷感恩之情。


在鏡頭前,于和偉袒露了內心澎湃的情感:「他是我人生十字路上的第一個指路人,我對他的感情和依賴,是有對父親的感情在裡面的。」兩人短暫相見過後的離別,于和偉再一次陷入沉默,一種無法言說的感動在他心中蔓延,坦言這一次回家之旅對他的觸動超乎了最開始的想像:「生活的時候總會忘記很多事情,當我們去回看,見到多年未見的老師、朋友、住所,我們是去尋找最初的初心。」

 

于和偉的此次回家之路,是對人生的梳理,也是一種精神的回歸,初心的回歸。正如他自己所說,這是一段找尋自己的過程,只有不忘記來時路,才更加清楚走出來時的理想、夢想、和初心。10月18日晚21:00鎖定央視綜藝頻道《走在回家的路上》,一起期待下一段尋找「初心」之旅!


往期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電視劇《三體》殺青 秉持科幻初心構建真實科幻世界
    近日,由企鵝影視、三體宇宙、靈河文化出品,楊磊執導,張魯一、于和偉、陳瑾、王子文、林永健、李小冉主演的電視劇《三體》殺青並發布「殺青特輯」。該劇改編自劉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說《三體》,講述了納米物理學家汪淼(張魯一 飾)與刑警史強(于和偉 飾)聯手破解三體文明在地球製造恐慌的真相,並由此展開一系列調查與對抗的故事。
  • 《巡迴檢察組》結局,于和偉收穫好評,魯諾獲得讚美,她實至名歸
    其中有三位收穫了好評,表現尤其出彩。第一位:于和偉,劇中飾演馮森。于和偉的演技真好,在《巡迴檢察組》中飾演的馮森有稜有角,三觀很正,辦事公正,且對人對事都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不僅懂得克制,還知道辨別真假,關鍵時刻絲毫不會含糊,為了正義,敢於犧牲自己。這樣的檢察官,誰不愛呢?這樣的馮森誰不佩服呢?這樣的于和偉,誰不喜歡呢?
  • 《一條狗的回家路》曝特輯 感恩長路漫漫有你相伴
    由美國哥倫比亞影業公司出品的好萊塢感動冒險鉅制《一條狗的回家路》一經上映就獲得無數好評,被觀眾稱讚「感動」、「年度必看」、「溫情治癒」。電影今日發布「感謝有你」特輯,採訪真實「狗民」,講述最簡單純粹的狗狗,帶來最忠誠無悔的深情。特輯中很多狗狗和主人的故事,就像貝拉與盧卡斯的故事一樣,不僅有相遇的喜悅,也有錯過的悔恨,還有重逢的珍惜。這也讓觀眾表示「因為真實,所以更加感動人心」。
  • 《巡迴檢察組》于和偉韓雪領銜眾戲骨共燃正義之火
    清疑案、衛正義 于和偉韓雪領銜實力戲骨演繹「檢察風雲」電視劇《巡迴檢察組》主要講述「身經百戰」經驗老到的巡迴檢察組組長馮森(于和偉 飾),在省政法委書記張友成(韓童生 飾)的指揮下前往橙州重啟調查「930殺人案」,聯手駐監檢察室主任羅欣然(韓雪 飾)抽絲剝繭剖析案情證據,明察暗訪揭開層層迷霧,多方合力最終挖出幕後潛藏勢力,成功維護法律的神聖和威嚴的故事。
  • 追捕者:于和偉、陳龍主演的刑偵劇,眾多警匪劇粉熱情高漲
    由陳龍、于和偉、王珂等主演的刑偵劇《追捕者》在愛奇藝上線,眾多警匪劇粉熱情高漲,特別是前幾個月剛剛追完于和偉主演的《獵毒人》還餘興未消,《追捕者》再乘勝而來,眾網友稱,就憑著是于和偉主演,這劇追定了。此次陳龍挑戰機智過人的妙手神探,將在劇中大展高智商魅力;于和偉的表演總能收放自如地「一招制敵」。在《三國》《刑警隊長》《軍師聯盟》等熱門作品中,展現了多樣的面貌。
  • 于和偉和他的粉絲
    谷姐姐說我長得像于和偉,我當時不覺得。因為我腦海裡沒有貯存于和偉的記憶。及至來百度捜他的資料,才發現三顧茅廬的劉備是他演的,近期還發現《巡迴檢查組》他也演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角色。頓時覺得他離我很是親近。前半輩子學理工科,沒有養成追星的習俗,現在發現我確似跟他有幾分像,連眼神和骨頭都有他的影子。
  • 守護重回故鄉的普氏野馬
    新華社記者 丁磊 攝新華社烏魯木齊6月8日電 特寫:守護重回故鄉的普氏野馬新華社記者張曉龍、曲延函晴空無雲,炎陽炙人,這是卡拉麥裡的6月。2001年,新疆在卡山自然保護區進行27匹野馬的野化放歸試驗,普氏野馬重新回到故鄉準噶爾盆地。此後,監測員經年累月觀測,為科研人員研究野馬野化進程提供了重要參考。設在保護區西南的喬木西拜野馬監測站是監測員大本營,這裡既是監測站,又是保護站。除日常觀測,冬季補草,夏季補水,有時工作人員還要對生病受傷的野生動物施以援手。
  • 解析|初心,為何伴著家鄉的美食升華?
    而我被戳的那一下,不為廣州,不為廣州的美食,而是為了生我養我的故鄉的味道。從讀大學開始至今,無數個年頭裡,每一次回家,我也從來沒能瘦著離開過。所以,一個人的飲食習慣和愛好,會與故鄉產生強烈的連結,童年的記憶最多的就是美食,對美食的記憶和想念,會時時讓我們想起故鄉、父母、親朋,想起我們為什麼要出發?因為,故鄉,是你人生開始的地方,那裡有你的「初心」。
  • 復興路上年終力作:跟著習主席走非洲 真實故事講述兄弟情誼
    值此習近平主席出訪非洲之際,復興路上工作室推出年終力作《跟著習大大走之非洲篇》。今日短片上線之後,立刻引起網友關注,截止目前已有超過14萬多網友點擊觀看。 採用實拍加動畫混搭風 畫面濃重絢麗 五大關鍵詞凝聚中非情誼 真實故事講述兄弟般感情 非洲(Africa)的英文首字母是A,中國(China)的英文首字母是C。短片圍繞著A和C兩個字母構成了5個單詞:欣賞(Appreciation)、成就(Achievement)、關心(Care)、改變(Change)和行動(Action)。
  • 郭川:故鄉的新年等你回家
    中新網青島12月25日電 題:郭川:故鄉的新年等你回家  作者:修建華  「走得到的地方是遠方,回得去的地方是故鄉」。這是青島航海家郭川的名言。  2016年10月25日,是值得世界帆船航海史永遠銘記的日子,更值得郭川的故鄉——青島永遠銘記。
  • 年,是一個溫暖的動詞
    題記:年味是庸常、是煙火、是世俗心,是溫暖的詞語和鏡像。   1、家   父母在哪裡,哪裡就是家   只要心裡有家,有錢沒錢,回家過年   只要心裡有家,跨越千山萬水,回家過年   只要心裡有家,克服千難萬險,回家過年   如今父母不在了,老家漸行漸遠   我成了老人了,我家就成了女兒的家   三十那天,喜迎女兒女婿來家過年   我上了一個層次,是不是值得慶賀?   我是一個幸福的人,從年的儀式汲取到快樂,是上天的饋贈!
  • 懷念,那故鄉的山,故鄉的水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是我兒時故鄉的美好圖畫,是那人生世世代代甘願被沐浴,享受一份舒適。此刻,我常常會想起故鄉的山山水水,還有那悠悠的濃濃的思念!我的家鄉在一個小地方,有一條小溪,涓涓而流。我們在小河裡遊泳,在河水的盡頭跑回家去,清澈的小溪,那時是我們的最愛。這裡的每一處風景都是我們每一年中最溫馨的回憶。那時候,生活安逸,一個人,走在幽靜的青石板上,周圍瀰漫著青草的味道,草香與青草的味道,總是充滿著生活的味道。
  • 公園挖地尋鑽石 曬曬他們撿回家的「寶」
    海邊撿到龍涎香   「走路千萬要看路」,這本是老人家在我們剛學走路那會就常說的話,有人就因此而得益——在路上閒閒地走著回家他便上網查詢,得知那是一塊珍貴的鯨魚排洩物「龍涎香」(是抹香鯨大腸末端或直腸始端類似結石的病態分泌物,焚之有持久香氣,主要用來當做香水的定香劑,價值很高)後,連忙趕回海邊撿拾回家。   有一名法國商人聞訊曾出價5萬英鎊要求購買,但阿肯拒絕了。有專家初步估計,這塊龍涎香價值最少高達11.5萬英鎊(約人民幣1128557.40元)。
  • 于和偉和宋林靜的婚姻,沒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
    宋林靜是歌舞團演員,每天都要經過于和偉的宿舍。時間一長,于和偉發現自己很喜歡這個女孩,可是沒有勇氣表白。為了接近這個漂亮的女孩,于和偉每天下班後都跟宋林靜一起坐公交回家。剛開始,宋林靜認為他不懷好意。時間一長,覺得這個男孩子沒什麼惡意,挺老實的,兩人還會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沒多久,18歲的宋林靜就和20歲的于和偉走到了一起。
  • 于和偉和女朋友玩撲克,對面奶奶很羨慕:姑娘,你跟你爸關係真好
    有一年,于和偉帶著老婆回家,兩人在火車上玩撲克。坐他們對面一對老夫妻很羨慕,就說,姑娘啊,你跟你爸關係真好。于和偉和宋林靜是青梅竹馬的戀人,宋林靜長得乖乖巧巧的,看著很文靜。于和偉長得卻有點著急,常常被人認錯。剛上大學的時候,同學們都在一起聊天。
  • 于和偉妻子身份曝光,看了照片後,他妻子是楊童舒?
    就是你在看某部劇某個演員的時候,你會覺得他非常的眼熟,你甚至能說出他曾經演過什麼電視劇的什麼顏色,但是你卻不能說出他的名字,他真實名字。于和偉想來就是這樣一個人了,于和偉這個名字,你是否熟悉呢?如果你覺得有些陌生,不妨看一下接下來這些圖片。是不是覺得都非常熟悉卻叫不出名字呢?但近些年來于和偉的確在事業上一步步往上走,也越來越被大眾知曉,甚至獲得了最佳配角獎。
  • 王麗坤和于和偉的陳年往事
    于和偉3歲時,父親就撒手人寰,靠著起早貪黑賣紅薯的母親,以及已經工作了的哥哥姐姐的接濟,總算把于和偉拉扯到了初中。那時的于和偉讀書成績一般,不過卻在音樂方面有點特長,恰逢有師範中專來招人,畢業後可以分配去當小學音樂老師,于和偉就這麼被「誘惑」走了。不過畢業後的于和偉,沒有按部就班等著分配工作,而是很快發現了一條更有前途的道路,那就是——當演員。
  • 于和偉:「非典型」中生崛起錄 | 戲榜
    面對著燈泡王,「鄭天明」更是發揮出戲精的本質,幾句話將原身份抨擊得體無完膚,表明了自己與燈泡王的立場一致,緊接著逐漸撬開了對方的嘴巴,甚至用「跑酷」與追車的技能,向燈泡王印證了自己 「路子」確實廣。而于和偉只是選擇用表演回應,讓眾人轉疑為贊。 果不其然,劇集播出後,很多人評價,于和偉的劉備是新版《三國》的最大亮點。老版《三國》側重塑造劉備的忠,人物總是一副憂國憂民、優柔寡斷的樣子,動不動眼含淚花。 對比新版《三國》,于和偉則對角色進行了重新結構,演出了劉備身為一方之領袖的品質,在禮賢下士之外,同樣能夠運籌帷幕。
  • 《子弟》作者楊瀟 綠茶對談:何處尋子弟,哪裡是故鄉
    活動就「何處尋子弟,哪裡是故鄉」這一主題,與現場讀者進行了輕鬆愜意的交流。楊瀟在《子弟》中寫道:「中國本身就是個魔幻的國度。而他就生長在一個具魔幻色彩的地方——廠礦」,「寫作的一種動力正是來自返鄉,你需要不斷返回地理上的、精神上的,或許根本不曾存在的那個故鄉。」《子弟》聚焦於轉型中國的失重故事,展示著思考者、倖存者、信仰者、流浪者的外在生存狀態和內在心理世界。
  • 日軍國民黨偽滿、軍火、藥品,復興社殺手于和偉王麗坤的驚險諜戰
    于和偉是一名非常有實力的演員,王麗坤曾參演多部高質量諜戰劇,兩人的合作帶給我們精彩的諜戰劇《零下三十八度》。故事發生在日寇統治下的偽滿時期。常青(王麗坤 飾)是位愛國醫生,她長期利用職務便利秘密幫助抗聯籌措藥品,這點連與她朝夕相處的丈夫定邦(于和偉 飾)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