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70年代繁華的臺灣

2020-12-05 梨花的開

亞洲四小龍指韓國、新加坡、香港和臺灣的總稱,這些國家或地區在20世紀60-70年代經濟飛速成長,但在這之前他們只是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它們利用西方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吸引外地資本和技術,利用本地的勞動力優勢適時調整經濟發展戰略,迅速走上工業化道路,成為東亞和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火車頭,引起世界矚目。

六七十年代的臺灣

六七十年代的臺灣

六七十年代的臺灣

六七十年代的臺灣

大樓外牆清晰可見"百事可樂"的廣告

中國農民銀行

六七十年代的臺灣

70年代臺灣老照片-電影院大幅宣傳海報(演員:狄龍)

相關焦點

  • 老照片:1970年代的臺灣,繁華程度超出想像
    1970年代的臺灣,遠眺城市市貌,雖然樓房稍顯陳舊,但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卻很不少。1970年代的臺灣,一座階梯型的高樓,大概有十層以上。這樣的建築風格在同時代的大陸幾乎是不可能見到的。1970年代的臺灣街景,一個騎著自行車的行人駛過。
  • 70年代中國老照片:穿綠軍裝非常帥氣
    每一張老照片,都是時光的標本,定格的卻是永恆的故事。點擊標題右下角的【關注】,每天精彩推送!.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對夫妻和一位老大爺翹著二郎腿坐在一條長板凳上。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農村裡的農民正在田地裡幹活,有的在插秧,有的牽著牛在耕田,還有幾個小孩也在田地幫忙。7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三個穿著綠軍裝的軍人,非常帥氣,左邊兩人雙手擦褲兜一看就是普通士兵比較稚嫩,右邊這個應該是幹部,服裝多兩個口袋,看著比較穩重。
  • 老照片裡的臺灣:上世紀六十年代普通臺灣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圖文/普希金皇村寶島臺灣是中國人魂縈夢牽的土地,就如一時分散的家人們渴望骨肉血親重聚,並且了解彼此走過的路,互相體貼,以擁抱共同的未來。儘管如此,有關老臺灣的老照片卻不多。三十歲出頭的美籍牧師薛培德先生1960年來到臺灣,進行傳教工作,協助物資救濟,兩年間走遍臺灣貧困的山區、農村和海邊,他個人喜歡攝影,四處拍照。他拍的這一組圖片是關於母親的。在子女眾多貧困年代,母親的雙肩上壓著不可承受之重。
  • 70年代罕見老照片:小販天安門前賣蘿蔔,第二張女子姿勢很搞笑!
    70年代罕見老照片:小販天安門前賣蘿蔔,第二張女子姿勢很搞笑! 20世紀70年代,女子姿勢很搞笑,用手扶著樹和背後的街道合影留念。真是不知道,樹有什麼好拍的呢?
  • 老照片:80年代的九龍寨城,繁華香港市內曾經的「罪惡之城」
    1980年代的香港,經濟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彼時雖然香港面積不大,但是經濟卻非常有活力。圖為1980年代的香港維多利亞港。海面上舟楫林立,陸地上則是一片鋼鐵森林的繁華景象。但是在1980年代的香港繁華背景之下,香港市內卻有著一個叫做九龍寨城的貧民區。
  • 70、80、90、00年代「臺灣第一美女」,顏值差距一目了然!
    胡因夢被譽為上個世紀70年代的臺灣第一美女,是六、七十年代出了名的大美女,氣質古典。胡因夢很特別,很個性,她說:「我不是稱職的演員,我根本無法入戲,只是憑著美貌賺取暴利,其實於心不安……林青霞上個世紀80年代的臺灣第一美女。
  • 1960年代蘇聯罕見老照片,那時候的蘇聯是什麼樣,很多人不知道
    1960年代蘇聯罕見老照片,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 1960年代蘇聯罕見老照片,史達林去世後赫魯雪夫當選成為了黨中央第一書記,成為了蘇聯的領導人。
  • 老照片;八十年代的紅歌星程琳
    #老照片同年演唱了《風雨兼程》並和臺灣歌手侯德健合作專輯《新鞋子,舊鞋子》(1986年"剪刀手"童孔,程琳,朱曉琳等人)1987年,出版專輯《程琳新歌1987》,引發「西北風」 ;同年《程琳新歌1987》專輯由廣州電視臺拍攝成MTV,從而成為中國第一位拍攝MTV的女歌手。
  • 老照片:上世紀的湖南省株洲市,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今天給大家帶來一組上世紀的湖南省株洲市的老照片,這一組的老照片有兩張經過了修復,原圖已經不是那麼清晰了,原圖在圖片當中,大家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如今株洲發展還算可以,但是過去的株洲你還有哪些印象呢?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組老照片不僅能夠重新認識這座城市,更能從這組照片中回憶過往的點點滴滴,回頭看到的都是歷史,抬頭看到永遠是未來。
  • 80年代中國老照片:圖2當時的時尚男青年,最後一圖一群小藝術家
    80年代中國老照片:剛開始的火鍋,現在很少見了,當時這種火鍋是原汁原味的80年代中國老照片:穿西裝、打領帶、腳穿皮鞋,當時的時尚男青年,叼煙的動作很帥嗎80年代中國老照片:這家人真的很有錢,還有黑白電視機看。
  • 老照片裡的故事:從青年到暮年,從大陸到臺灣,蔣介石的這一生(多圖不易)
    :從青年到暮年,從大陸到臺灣,蔣介石的這一生(多圖不易)1920年代末,與陳潔如1930年代1930年代1960年代的士林官邸
  •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讓人懷念,最後一張娶老婆標配!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小學的操場上,一群小孩子在操場上跳繩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大學食堂。
  •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大部分沒見過,最後一張讓人懷念!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海鷗牌照相機在八十年代是一款專業型照相機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一個露天菜市場,賣菜大爺的衣服有個性,這樣更涼快了。
  • 臺灣新店,是繁華的源頭,是浪漫的水
    平原與丘陵交織而成的新店,「北臺灣水龍頭」的地位,在兩百多年前就已確立。雖然北新路邊上那條水溝,又臭又小,卻是灌溉面積達1200公頃,被形容為最偉大水利工程的「公圳」。兩百多年前,原本住在彰化的郭錫北上開墾,勘查水源找到了新店溪,決定變賣所有家產開鑿圳頭;經過多次失敗,才成為日後的「 公圳」。
  • 9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1髮型很多男孩模仿,圖4當時土豪標配!
    9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三個讀初中的男孩在照相館裡拍照。 9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90年代的大學生玩計算機,那時計算機沒普及,很多人對它產生濃厚興趣。
  • 老照片:90年代的四川南充,這才是記憶中的那個老南充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90年代的南充,跟隨這些老照片,去看看30多年前的南充的樣子。圖為90年代的南充汽車客運站。 90年代的南充嘉陵江大橋。
  • 【情迷老照片】美麗如初見 感受不曾改變的青島老城味道
    湖北路17號,水兵俱樂部,1902年落成,老照片攝於80年代,「大辮子」電車與上海牌小轎車同框。青島中山路始建於1897年,南接棧橋,北通大窯溝,長約1500米,老照片攝於30年代。被蔡元培譽為「吾國第一」的青島水族館1932年就開館迎客了,老照片攝於70年代,圖中前景是海豹池。
  • 一組老照片,帶你穿越到60年代的香港,夜景已經如此繁華
    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60年的香港。圖為當年香港的皇都戲院。圖為1960年香港的皇后大道。皇后大道始建於1841年,是香港開埠之後建設的第一條沿海市中心主要道路,原應譯為"女皇大道",但被誤譯為"皇后大道",結果將錯就錯,沿用至今。圖為1960年的香港彌敦道。彌敦道位於香港九龍,是香港最著名的街道之一,由1904年上任港督彌敦下令興建。
  • 90年代老照片的深思,外星入侵只不過是一個梗,千萬別被騙了
    國慶假期終於有了一個愉快的節日,偶爾撒撒歡看看90年代的老照片,想起了一個叫——《99保密協議》的搞笑故事。再看看曾經的帖子,翻開網友可笑的評論:你們都不要命了?我們可是有協議的,有些事情終究是要過去的,後人沒必要了解這麼多。
  • 珍貴老照片:1950年代,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的街頭風貌和生活百態
    下面這組老照片,就拍攝於20世紀50年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在二戰後的第一個10年內,蘇黎世這座小城,當時是怎樣的一番面貌。(文/世界歷史那點兒事) 【小編推薦】 珍貴老照片:1930年代,美國斯普林菲爾德市的城市風貌和日常生活 珍貴老照片:50年代,美國人為何從城市湧向郊區,購買帶後院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