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裡的臺灣:上世紀六十年代普通臺灣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2020-12-05 文史控

圖文/普希金皇村

寶島臺灣是中國人魂縈夢牽的土地,就如一時分散的家人們渴望骨肉血親重聚,並且了解彼此走過的路,互相體貼,以擁抱共同的未來。儘管如此,有關老臺灣的老照片卻不多。三十歲出頭的美籍牧師薛培德先生1960年來到臺灣,進行傳教工作,協助物資救濟,兩年間走遍臺灣貧困的山區、農村和海邊,他個人喜歡攝影,四處拍照。他拍的這一組圖片是關於母親的。

在子女眾多貧困年代,母親的雙肩上壓著不可承受之重。當薛培德牧師觀看臺灣的土地和人物時,臺灣母親的各種形象,背著孩子的、辛苦勞動的、沉默的、微笑的……,吸引著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成為他獵影的對象。

或許薛牧師並沒有刻意以母親為主題,進行攝影創作,只是極其自然地在所有角落裡看見母親的含辛茹苦的身影,並不自主地按下快門。母性是人性至高的表現,是一切愛的原點,如同初春的陽光灑在冰雪上,帶來溫暖、生機,以及改變天地的力量。儘管薛牧師相機裡的母親形象有著人類共享的情感,然而對於生活在臺灣這塊土地的人們而言,母親的背後還代表了那個年代艱困持家的深刻記憶。

1、一名母親來自礦工家庭,用扁擔裝煤塊,背運到他處,年幼的女兒幫著媽媽鏟煤,童稚的臉龐沾上烏黑的煤渣。

2、幾名婦女在溪邊浣紗,傳統母親的角色除了養育子女外,也要肩負沉重的家務。母親堅實的背影,映著點點波光,令人動容。

3、縫紉廠的女性工人,為了補貼家用,許多婦女必須投入工作,即使產後不久,也要背著嬰兒回到工廠上班,沒有生育補貼,亦無育嬰假。母親不僅是慈愛的象徵,也是萬般辛苦的代名詞。

4、一名背著孫子的阿嬤。由於兒女眾多,有時從事勞動的母親必須將幼兒交給阿嬤照顧,許多孩子成長過程中,與阿嬤關係親密,阿嬤終身勞動,滿面風霜,既是母親,更是母親的母親。

5、一名以表演傳統歌仔戲為生的母親,在後臺帶著兩個孩子。歌仔戲班應各地廟會之邀,到處巡迴演出,母親只能帶著孩子四處奔波,稍為年長的孩子有時也會加入母親的工作,幫忙掙幾分錢。

6、一名母親與友人一邊交談一邊哺乳。公開哺乳輕鬆平常,社會習以為常。通常婦女與友人坐在街邊閒聊,嬰兒偶有哭鬧,即餵乳安之,母親角色即此,無人為怪。

7、一名母親工作之餘,用筷子餵食背在後頭的孩子,母親嘴角的一絲笑意中有著無限的憐惜。

8、一名年輕的母親用花布將孩子裹在背後,裝載了自己無限的愛意。母親樸實的身影,堅毅的臉龐以及充滿安全感的孩子,優美祥和的畫面,令人動容,猶如一闕永恆的生命樂章。

9、一名母親背著孩子在夜市賣鳳梨。工作中的母親,無論是在工廠上班,或在市場賣東西,都必須背著孩子從事勞動。

10、一名母親帶著一對子女,提著燈籠,搭三輪車參加元宵燈會。無論媽媽或孩子,皆盛裝打扮,顯示來自富裕家庭。這種高收入的家庭在當時臺灣社會極為少見,一般是地方富紳官宦之家。

相關焦點

  • 老照片:70年代繁華的臺灣
    亞洲四小龍指韓國、新加坡、香港和臺灣的總稱,這些國家或地區在20世紀60-70年代經濟飛速成長,但在這之前他們只是以農業和輕工業為主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六七十年代的臺灣六七十年代的臺灣六七十年代的臺灣六七十年代的臺灣大樓外牆清晰可見"百事可樂"的廣告中國農民銀行六七十年代的臺灣70年代臺灣老照片-電影院大幅宣傳海報(演員:狄龍)
  • 臺灣六十個農業新品種落戶粵東南澳島
    中新社汕頭一月十四日電(李怡青 許國 蔡雪佳)粵東南澳島致力開展對臺農業交流合作,積極引進臺灣農業新品種,有力地促進海島農業科學技術的提高。近幾年來,這個海島縣累計引進臺灣的名優水果、海水蔬菜、海養藻類三大類的農業新品種超過六十個,已有十多個品種在海島全面推廣種植。
  • 70,80年代臺灣民眾的普通生活,圖4展現了清純之美,圖6讓人心酸
    臺灣電視節目錄製現場,70-80年代的臺灣依靠當時的國際形勢發展迅猛,對外交流也很頻繁。「老外」也是臺灣本土綜藝節目的常客。街頭賣藝的耍蛇人。78十年代的臺灣。遊走於街巷之間的雜耍藝人,也是那時臺灣城市的一道獨特的風景。但是請注意看他旁邊的瓶子,裡面裝的是他泡好的蛇酒。
  • 老照片裡的故事:從青年到暮年,從大陸到臺灣,蔣介石的這一生(多圖不易)
    感謝您點擊上方 鐵軍文化 加關注老照片裡的故事:從青年到暮年,從大陸到臺灣,蔣介石的這一生(多圖不易)1941年2月19日,蔣中正於「新生活運動」七周年紀念大會上訓話1942年2月10日,蔣中正、宋美齡應邀赴新德裡訪問,與印度總督林裡資哥等人合影
  • 老照片:1970年代的臺灣,繁華程度超出想像
    1970年代的臺灣,遠眺城市市貌,雖然樓房稍顯陳舊,但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卻很不少。1970年代的臺灣,一座階梯型的高樓,大概有十層以上。這樣的建築風格在同時代的大陸幾乎是不可能見到的。1970年代的臺灣街景,一個騎著自行車的行人駛過。
  • 80與90年代的臺灣企業家曾憲章
    他們這一批人都是六十年代臺灣最優秀的學子。當時臺灣最熱門的大學就是在臺北的臺灣大學,俗稱為臺大。毫無疑問,那個年代在臺大最熱門的學科就是物理與電機。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在1957年,李政道與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他們是首兩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人士。臺灣當時最好的中學有二三十家,除了臺北著名的北一女中與建國中學等,還有就是臺中一中、臺南一中、臺南女中與高雄中學等。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流行音樂和香港流行音樂哪個更強?
    提起流行音樂,許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港臺流行音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流行音樂方興未艾,流行樂壇人才輩出,經典歌曲頻頻湧現,以至那個時代成了流行音樂再難逾越的一個高峰,也是無數歌迷永遠難忘、無限懷念的一個時代。
  • 臺灣最美的金針花園六十石山
    享有「臺灣端士」美稱的六十石山。(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夏末秋初,是金針花燦開的季節。臺灣三大金針景點,以花蓮六十石山景致最美,因而贏得「臺灣最美金針花園」封號,也是暑夏東部遊最佳賞針花去處。 寶島三大金針區,儘管皆位處東部山區,景致卻有相當差異。當中山景優美的六十石山,被譽為是最有歐洲味道的地方,每年金針花季,總是吸引大批遊人前往領略歐風山景和金針花海風光。即使沒有花海加持,六十石山一樣美如圖畫。
  • 臺灣記者蔡漢勳:最想帶臺灣獼猴再去釣魚島
    釣魚島上是什麼樣的景色?少有人目睹它的真容。本月7日,馬英九計劃登上彭佳嶼,也只能遠眺釣魚島而已。相比,臺灣知名記者、作家蔡漢勳不僅曾成功登上釣魚島採訪,還拍了大量圖片。蔡漢勳透露,自己對釣魚島印象最深刻的是上面有很多鳥,以及日本人放的山羊。
  • 臺灣人比較喜歡買什麼樣的茶具?
    對於茶人來說,可以因為喝得一杯好茶而喜不自勝,但喜愛泡茶之人家中,都少不得有好的茶具。對於從前來說,可能茶具的功能還比較單一,滴裡噹啷有許多,現在則是功能與顏值並存,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我們的茶桌文化,也成為了茶桌上的獨特風景。南北飲食文化都有許多的差異,生活習性不同,所以在很多食物的選擇上,也會有許多的不同。
  • 臺灣人均GDP高達15萬元,為何基礎設施這麼陳舊?原因讓人深思
    臺灣人均GDP高達15萬,為何設施這麼破舊?原因讓人深思臺灣,坐落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是中國第一大島,有著35882.6258平方千米的面積,被譽為是「祖國寶島」,自古以來便是我們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六十石山 臺灣最美的金針花園
    繼玉裡赤柯山、太麻裡金針山忘憂花開後,花蓮六十石山的金針花也進入盛花期,大片美麗的針花吸引遊人上山賞花,也為進入暑期尾聲的花蓮帶來度假人潮。  優美如瑞士的六十石山針園美景。  如果你曾拜訪臺東金針山、花蓮赤柯山區的針花美景,那你絕不能錯過六十石山壯麗優美的黃花景致。雖然今年針花晚開,但七、八月暑夏少了颱風攪局,山區針花開得格外燦爛,加上六十石山迷人的地景,使得山頭針花更有看頭。  六十石山,與赤柯山、金針山並稱東部三大金針區,只要假期許可,不少遊人規畫的花東遊程,特意一次遊遍三個山頭,欣賞三處金針山區截然不同的花開風情。
  • 臺灣經濟最發達的城市,GDP沒有東莞高,卻是世界級一線城市
    近年來,雖說內地居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但每年出門旅遊的人也在增多,但實際上很多人都沒去過香港、臺灣、澳門這三個地方,澳門和香港可能去的會多一點,畢竟對於在廣東工作的朋友來說還是比較近的,而去臺灣那邊旅遊的朋友相對來說就會少一些,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座臺灣的城市。
  • 臺灣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經濟水平?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大多數人都是以GDP來論英雄,那麼我們就直接看數據好了。從公布數據來看,我國臺灣2019年的GDP是18.9萬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4.22萬億元,在全國省份當中排名第九。目前GDP超過臺灣的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和福建。
  • BBC揭臺灣與臭豆腐淵源:大陸飲食滲入臺灣人生活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英媒稱,近日,美國《紐約時報》一篇有關臺灣臭豆腐的文章引起熱議,中國大陸網民說臭豆腐是「中國美食」不是「臺灣美食」。那麼,到底臭豆腐在臺灣有著什麼樣的過去?為何臭豆腐會成為臺灣的平民小吃?
  • 臺灣夜店之罪欲惑痛:本是歌舞場 展眼魔窟人皆謗
    會去啊,收工後進去喝一杯,和人聊聊天,然後回家睡覺。」  ——一位計程車司機  夜店本是歌舞場,展眼魔窟人皆謗。  曾經是臺灣金光閃閃、星光熠熠之地,但8月1日臺警方發出通緝令追拿涉嫌迷奸、拍照的夜店公子李宗瑞,自此夜店卷進迷奸、黑道、醉生夢死的劇情,明星躲之不及,媒體連篇累牘,全民上陣偵察……夜店攤在陽光之下。
  • 臺灣的物價水平很高?實拍臺灣人的生活,網友:與大陸有一定差距
    中國強大後,人們的消費水平有所提高,很多人享受美好的生活,他們會走出自己的家門,去外面的世界看看,這也因此在很多的國家中,都能看到中國人的身影。有些人喜歡在中國的內陸遊玩,而有些人會專門去香港、臺灣、澳門等地區遊玩,這些地方的經濟發展水平很高,會有很多的遊客前往遊玩,這裡將會是很多遊客首選的遊玩場所。
  • 除了方文山,臺灣還有哪些名詞人?(我在大陸看臺灣)
    除了方文山,臺灣還有哪些名詞人?——《我在大陸看臺灣》  方文山不用講,是周杰倫的好搭檔,大家都知道的臺灣著名作詞人。在這個專輯裡,許常德寫的每首歌都根據一篇文章或者一本書改編,包括沈從文的《邊城》、白先勇的《玉卿嫂》。可見寫詞功力真的很強。  其實他之前也和我一樣是編輯,薪水勉強維生。他開始投稿,但常常被退,後來一口氣寫了60多首歌詞。不久,許常德被介紹到齊秦的公司,從此走上寫詞這條路。
  • 日據時期的臺灣用過舊年來抗日?從節慶生活反映臺灣人的文化抵抗
    從張麗俊的日記可以看到,家戶熱熱鬧鬧歡慶傳統新年,以各種傳統儀式迎年,這也是清末以來多數臺灣人的新年生活。日據時代,新曆年首度進入臺灣時間回到 1895 年,日本統治臺灣後,象徵現代化的公曆被引入。直到 1910 年代末期,氣氛開始有了改變。1919 年,臺灣總督田健治郎上任,改採內地延長主義、推行同化措施。城市裡的商家在元旦歇業,中上階級、知識分子逐漸過起新曆年,參與日本帶入的新年活動,夾雜新舊元素的新曆年開始盛行於大城市。例如,張麗俊、黃旺成頻繁參加臺灣人舉辦的春酒。
  • 1960年代蘇聯罕見老照片,那時候的蘇聯是什麼樣,很多人不知道
    1960年代蘇聯罕見老照片,蘇聯是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也是當時社會主義國家的老大哥 1960年代蘇聯罕見老照片,史達林去世後赫魯雪夫當選成為了黨中央第一書記,成為了蘇聯的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