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流行音樂和香港流行音樂哪個更強?

2020-12-03 遙望yw

提起流行音樂,許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港臺流行音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流行音樂方興未艾,流行樂壇人才輩出,經典歌曲頻頻湧現,以至那個時代成了流行音樂再難逾越的一個高峰,也是無數歌迷永遠難忘、無限懷念的一個時代。

對流行音樂尤為熱愛的我,對臺灣的流行音樂情有獨鍾,因為在我看來,臺灣流行音樂更有開創性,更有個性,也更加多元。你會發現,臺灣的音樂人許多都是多面手,不僅善寫詞曲,還懂編曲和製作,當然歌唱實力也是不容小覷。這其中的佼佼者有羅大佑、李宗盛、王傑、鄭智化、張雨生、童安格、齊秦、伍佰、邰正宵、張宇、潘美辰等人。他們中的任何一個拎出來,都可以寫出一個長長的故事,都有一些有口皆碑的作品在樂壇流傳。

反觀香港流行樂壇,儘管是大牌歌手雲集,經典歌曲層出不窮,但其整體的創作力相比臺灣流行樂壇要遜色一些。要證明這一點其實並不難,只要我們稍加留意那些香港歌曲的創作情況就會發現,雖然有許多香港音樂人創作出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歌曲(如黃霑、林夕等), 但香港歌手的整體創作能力卻不敢讓人恭維,因為有創作才華的歌手實在寥寥可數,數來數去也不過許冠傑、張國榮、陳百強、黃家駒、劉德華等為數不多的幾位歌手。

在香港歌壇,還有一個現象異常突出,那便是翻唱成風。只要是細心的歌迷都會發現,許許多多的香港歌手大都翻唱過其他歌手的歌曲,其中尤以翻唱日本歌手的作品為盛。翻唱經典的日語歌,讓許多香港歌手一舉成名,所以這幾乎成了一條成名成腕的捷徑,畢竟那些經典的日語歌經過了市場和歌迷的檢驗,更容易被人接受和傳唱,因此翻唱日語歌成了很多香港歌手的選擇。

當然,不只是香港歌手喜歡翻唱日語歌,一些臺灣歌手也翻唱過不少的日語歌,比如周華健(《花心》《讓我歡喜讓我憂》)、姜育恆(《跟往事乾杯》《我的心沒有回程》等)、小虎隊(《紅蜻蜓》《青蘋果樂園》《星星的約會》等)、任賢齊(《天涯》《傷心太平洋》等)、劉若英(《後來》《很愛很愛你》《原來你也在這裡》等)。

與臺灣歌手比起來,香港歌手的翻唱風更盛,許多大牌歌手甚至翻唱過許多首日語歌,比如譚詠麟、張國榮、張學友、李克勤等。而翻唱日語歌的香港歌手,幾乎囊括了所有重量級的歌手,除了剛剛提到的這幾位,還有徐小鳳、珍妮、張德蘭、葉麗儀、林子祥、羅文、陳百強、蔡國權、劉德華、郭富城、黎明、鍾鎮濤、呂方、梅豔芳、葉倩文、王菲、林憶蓮、鄺美雲、湯寶如、周慧敏、陳慧嫻、許志安、莫文蔚、鄭伊健、草蜢樂隊、張智霖、杜德偉、古巨基等。

我們耳熟能詳的許多經典的香港歌曲,比如《風繼續吹》《不羈的風》《有誰共鳴》《紅日》《月半小夜曲》《千千闕歌》《飄雪》《每天愛你多一些》《分手總要在雨天》《夕陽之歌》《夢伴》《對你愛不完》《容易受傷的女人》《盛夏的果實》等,都是翻唱歌曲。

港臺歌手翻唱日語歌無可厚非,這不但可以讓無數歌迷聽到許多好聽的歌曲,還可以給流行樂壇帶來不一樣的曲風。但是,作為一個歌迷,心裡不免還是有些遺憾,如果這些傳唱不息的經典都是我們的原創,那將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尤其是大牌歌手大量翻唱日語歌,給人一種本土音樂創作乏力的感覺,還讓人窺見了音樂界存在著若隱若現的急功近利,這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當然,從另一個角度講,這也是一種借鑑和學習,如此說來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不可否認,不管是臺灣流行樂壇還是香港流行樂壇,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都創造了流行音樂的輝煌,留下了不計其數的流行經典。至於它們的比較,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有的人喜歡國語歌,那一定是偏愛臺灣流行音樂多一點,而酷愛粵語歌的歌迷則更喜歡香港歌曲。

在我的心中,我最喜歡、最欣賞的則是那些兼具創作才華的歌手,比如王傑、鄭智化、張雨生等。我總覺得,懂得創作的歌手才更能深入歌迷的靈魂,因為他們唱的不僅僅是一句句歌詞,還是他們的心。

相關焦點

  • 香港VS臺灣:哪個才是港臺音樂的領先者?
    概括來說,在目前的華語流行樂壇上,港臺音樂是領先於內地音樂的,甚至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保持著這種領先的優勢。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但這一次,我們不拿港臺音樂和內地音樂相比,我們討論討論在目前的港臺音樂的發展上,香港和臺灣,哪個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哪個才是港臺流行音樂的領先者。
  • 中國流行音樂終於有了「產業」的樣子
    這兩份出自不同平臺方的報告,雖然難免有著品牌營銷的印跡,但因為平臺各自具有的行業代表性地位,從中還是能夠解讀出很多當前中國音樂產業的現狀和趨勢。甚至可以說,從這兩份報告所提供的很多數據信息來看,中國內地的流行音樂終於已經開始有了產業的樣子。
  • 遊鴻明: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 就是一個洗腦的過程
    話 當 下  手術過後復出  用音樂講述最近的自己  一年前,遊鴻明接受了聲帶和鼻腔手術,手術前他被告知將來可能不能唱歌。「不做手術更忐忑。這些年不斷有醫生告訴我,如果不做手術,我可能在睡夢中就離開了。」
  • 黑人,撐起了流行音樂半邊天
    最初是上世紀40年代末被命名的,是一種結合了爵士樂、福音音樂與布魯斯為一體的音樂風格。現代的R&B是嘻哈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R&B通常很注重旋律的優美,但更注重歌手演唱時即興的轉音技巧。
  • 古典看不起搖滾,搖滾看不起流行:我找到華語音樂鄙視鏈的原因
    ,人才被吸港臺吸收),港臺地區流行文化崛起是8090年代,臺灣流行音樂因為人口,市場(普通話區)與積累。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代的華語音樂是怎麼樣的?音樂是跟社會現狀相通的,歐美國情和國內並不一樣。如果照搬歐美音樂肯定沒戲,如同香港「四大天王」,臺灣的羅大佑,李宗盛等為例。他們的音樂跟8090年代港臺的社會現狀相通,屬於蓬勃向上高速發展的年代。再加上當時港臺因為競技先發優勢,流行音樂的產業鏈也更加的成熟。
  • 難忘群星閃耀時,九十年代最好聽的100首歌!
    《漂洋過海來看你》是臺灣歌手金智娟(娃娃)演唱的一首歌曲(經典代表作),也是娃娃的成名曲之一。由李宗盛作詞和作曲,屠穎編曲,收錄於1991年8月發行的專輯《大雨》中。這首歌其實講的是原唱者娃娃和一個詩人阿櫓之間發生過的真實故事。當年娃娃與戀人一見鍾情,為了看到他,每次都是娃娃輾轉從臺灣飛到香港,然後再從香港到北京去看他。
  • 從「路邊野花」到「風吹麥浪」:數據揭秘大陸流行歌曲更受歡迎
    圖說:唱吧APP近一個月點唱記錄 新民晚報 董春潔 製圖【現象二】喜歡「1990年至1999年的中國臺灣歌曲」正如全球流行音樂界公認的「最後一個黃金時代」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對應的是「1990年至1999年的中國臺灣歌曲」——100001首。
  • 紀念|Florian:組建「發電機」,塑造現代流行音樂
    這支樂隊塑造了今天流行音樂的面貌——House、Techno、Synth-pop、Hip-hop風行。半個世紀前,人們可聽不慣這樣的東西,嚷著「讓冷冰冰的機器人音樂滾開」。今天,用電腦製作音樂已成慣常,音樂中的電流無處不在。短短半個世紀,人們的音樂欣賞品位極大地改變了,節奏、音樂與循環變得與旋律、情感、和弦同樣重要。這一切,都要感謝「發電機」1974-1981年間發行的五張唱片。
  • 這四張土到掉渣的專輯封面,記錄了中國流行音樂最質樸的年代
    80年代初,港臺流行音樂逐漸傳入大陸,經歷了幾十年單調乏味的文化生活,中國人終於可以聽到鄧麗君、劉文正、譚詠麟、許冠傑等等來自港臺的流行歌曲,而大陸流行音樂也在翻唱中開始了,受限於當時的電腦技術和審美局限,很多專輯封面現在看起來只能用「土到掉渣」來形容,我找出了其中的四張專輯,這些看起來很土的封面確是記錄了中國流行音樂最質樸的年代
  • 流行音樂全金榜「音樂面對面」深圳場活動
    11月14日,流行音樂全金榜「音樂面對面」空降深圳!朱興東、SING女團和丁當三組歌手共聚深圳KK ONE購物中心,與深圳歌迷一同感受音樂現場的魅力。透過這張專輯,朱興東以「音樂自述」的方式傳遞給大家他在音樂宇宙中的強大能量。這一次流行音樂全金榜「音樂面對面」的舞臺,朱興東帶來了專輯歌曲《陳先生》。旁觀自我,發現本心,朱興東感染力十足的現場表現,讓大家看到了他音樂追夢過程中的專注和堅持。
  • 六位臺灣九十年代女歌星:第一位已是大姐大,第二位有點像周杰倫
    特別推薦蔡琴的三首歌:《愛斷情傷》、《一生都給你》、《心太急》第二位,潘美辰剛聽潘美辰時,感覺這世上有如此冰冷如男性的女子,但聽的多了,從她的聲音裡和旋律裡,又分明聽出一顆極其柔軟的心。潘美辰無論聲音或是外形都是中性的,她是整個九十代年最獨特的女歌手。她的聲音冷峻中有一種深深的孤獨感,在當時以甜歌為主流的流行音樂中顯得非常的有特色。
  • 王嘉爾登頂美國iTunes流行音樂排行榜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外媒6月12日報導稱,中國香港流行樂男歌手、主持人,男子演唱團體GOT7成員王嘉爾登頂美國iTunes流行音樂排行榜。王嘉爾,創作型男歌手,1994年3月28日出生於中國香港。在加入演藝圈之前,王嘉爾是一名擊劍運動員,是香港擊劍隊的擊劍手。2011年,王嘉爾通過JYP公司在香港舉辦的選秀來到首爾,開始了流行音樂的生涯。王嘉爾受義大利奢侈品時尚品牌芬迪邀請,創作了一首能與其千禧一代產生共鳴的歌曲,並給該品牌帶來一種年輕的氛圍。
  • Beyond:流行和搖滾之間的追夢人
    上世紀80年代,在英國流行獨立製作的小品牌唱片公司,專注於音樂的發展,籤一到兩個有個性的歌手或者樂隊組合做特別的音樂。這一潮流很快在香港流行。陳健添的公司就是小廠牌流行的產物。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陳健添和Beyond大概通過兩三次會面後終於在聖誕節前與他們籤了第一份合約,成為他們的經理人。
  • 一個中島美雪養活半個華語流行樂壇?
    1992年,《容易受傷的女人》紅遍香港,王菲在各大音樂頒獎禮中獲獎無數,就此躍入香港一線女歌手的行列。這首歌的原版歌曲《口紅》,同樣是中島美雪作詞、作曲並演唱的。出自中島美雪手筆的,還有範瑋琪這首旋律激昂,引發無數聽眾共鳴的《最初的夢想》,這首歌曲關乎勇氣,也關乎每個人的夢想。
  • 香港有哪些經典的搖滾歌曲 香港好聽的搖滾音樂歌曲推薦
    對於香港流行搖滾音樂的開端,普遍的共識是從歌神sam許冠傑開始,之後進入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80年代中後期香港樂壇誕生了一大批傑出的搖滾樂隊代表:beyond、太極樂隊、藍戰士、達明一派、小島樂隊、浮世繪樂隊,raidas樂隊等。
  •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那些紅遍大陸大街小巷的歌曲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流行的東西,比如唐代的詩,宋代的詞,明清的小說,無疑,當代最流行的應該是流行歌曲和影視。現在咱們來聊聊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些紅遍大街小巷甚至婦孺皆知的歌曲。《瀟灑走一回》,是葉倩文1991年專輯《瀟灑走一回》的主打歌曲。
  • 「國風音樂」正悄然流行
    「國風音樂」悄然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不久前,第六屆中國音樂產業高端論壇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論壇上發布了《2019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就音樂版權新生態、音樂科技的未來之路、音樂教育與音樂傳播等話題進行了深入研討。國風音樂的興起與發展亦在其列。
  • 浙江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好不好,什麼水平才能考
    浙江音樂學院流行音樂系雖然是學院最年輕的科研教學實體,成立時間還不到5年,但已經培養了那麼多學生在全國性的音樂選秀節目中嶄露頭角,一鳴驚人,實實在在地做到了「探索流行音樂人才成長規律,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優秀流行音樂人才」的學科特色。那麼有人不禁想問浙音的流行音樂系的學生為什麼這麼強呢?
  • 從廣東流行音樂低潮期到五條人大火,行業大咖怎麼看?
    具體到音樂演出方面,潘燕透露,音樂節市場從7月份開始復甦,陸續已有一些音樂節和觀眾見面,據了解,接下來會有一些重頭的音樂節項目落地廣州。廣東省流行音樂協會主席陳小奇、龍源音樂品牌創始人田峰與星外星音樂總裁周小川,則就《廣東音樂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一話題展開了討論。陳小奇表示,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廣東流行音樂就呈現出產業的形態特徵。
  • 庫克音樂擬上市 古典音樂能否打破流行音樂的包圍?
    原標題:庫克音樂擬上市,古典音樂能否打破流行音樂的包圍?  相比於眾人熟知的QQ音樂、網易雲、酷狗音樂等APP產品,庫克音樂顯然是鮮為人知的。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它所處的音樂圈子過於「狹窄」。我們從庫克音樂的招股說明書可以看到,成立於2006年的庫客音樂,是一家非流行音樂版權運營商和版權分銷平臺,專注於古典音樂版權運營與智能音樂教育,主要業務包括版權授權與訂閱、智能音樂教育服務、現場表演(古典音樂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