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VS臺灣:哪個才是港臺音樂的領先者?

2020-12-05 正康BZK

概括來說,在目前的華語流行樂壇上,港臺音樂是領先於內地音樂的,甚至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保持著這種領先的優勢。這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但這一次,我們不拿港臺音樂和內地音樂相比,我們討論討論在目前的港臺音樂的發展上,香港和臺灣,哪個佔據了一定的優勢,哪個才是港臺流行音樂的領先者。

首先聲明一點,我90年的,差不多是03年開始聽歌的,對於上個世紀的港臺音樂了解的不多。所以這一次,我們只討論差不多在最近十多年的時間裡,港臺流行音樂之間的較量。

先說香港,香港的娛樂業一向都很發達。比如香港電影,港片也成了一代人的回憶。可要說到香港的音樂,雖然沒有電影發展的那麼繁榮,但也出現了一批很多優秀的音樂人。早期的比如張國榮,譚詠麟,許冠傑,張學友,王菲,劉德華等等,這些都是相對早一點的歌手,他們的歌曲很耐聽,也有龐大的歌迷基礎。

但要說到近期的歌手,可能把陳奕迅排在首位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意見。因為單獨討論陳奕迅的話,他不僅是個高產的歌手,並且演唱功底深厚,歌曲也很好聽,比如《K歌之王》、《浮誇》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好歌。另外還有的歌手,比如謝霆鋒,鄧紫棋,李克勤,容祖兒,張敬軒,Twins 等等。但總體來講,這些歌手似乎都放慢了發專輯的速度,也沒有多少新歌上市。所以有歌迷朋友說,現在聽香港音樂,大多都是聽以前的音樂。我覺得這個說法也不無道理。因為客觀來看,香港樂壇的繁榮期似乎已經過去,不知道下一個繁榮期什麼時候會來?也不知道到底還有沒有下一個繁榮期?

再說臺灣樂壇,耳熟能詳的比如早期的羅大佑,李宗盛,周華健,伍佰,張震嶽等等。歌迷朋友們都知道,這些歌手不僅僅只是個會唱歌的歌手,更優秀的是他們都會創作,寫詞作曲都可以,全能型的音樂人才。近期的也有很多全能型的音樂創作人,比如周杰倫,蕭敬騰,林宥嘉、五月天、蘇打綠等等。當然還有林俊傑、梁靜茹、孫燕姿等歌手,只不過說到這幾位歌手,有歌迷朋友們會說林俊傑和孫燕姿是新加坡的,梁靜茹又是馬來西亞的,不能屬於臺灣樂壇。其實我倒覺得說是臺灣樂壇的歌手也沒問題,畢竟他們的巔峰時刻都是在臺灣樂壇火起來的,也是臺灣這個樂壇大背景給了他們很多發展的機會,所以歸屬於臺灣樂壇,應該也沒有多大的爭議。

其實,別的方面不說,單純的拿創作來講,我覺得臺灣樂壇的創作型歌手很多,意思就是他們不但能唱歌,而且能寫歌,都可以說是全能型音樂人。但反觀香港,像這類多才多藝的音樂人似乎少了一些,不能說沒有,只是相對少了一些。所以從這個層面上來說,我覺得臺灣樂壇的綜合實力是要強一點的。

並且,論對音樂的重視程度,我覺得臺灣的關注度似乎也高一點,感覺臺灣樂壇總會在某個時刻能出道一些比較優秀的歌手。但香港似乎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看到新的面孔。如果不是那些前輩們打下的良好的基礎,香港樂壇估計會沉寂的更多。

所以,我個人觀點啊,我覺得在流行音樂這個方面,臺灣是要優於香港的,至少在目前看是這樣的。當然,這只是我個人觀點,無所謂對錯,也不需要歌迷朋友們接受。但我希望歌迷朋友們能一起討論討論,在目前的港臺流行樂壇,香港和臺灣,哪個更是領先者?

歌迷朋友們,說出你的看法,歡迎你的討論!

相關焦點

  •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臺灣流行音樂和香港流行音樂哪個更強?
    提起流行音樂,許多人最先想到的一定是港臺流行音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港臺流行音樂方興未艾,流行樂壇人才輩出,經典歌曲頻頻湧現,以至那個時代成了流行音樂再難逾越的一個高峰,也是無數歌迷永遠難忘、無限懷念的一個時代。
  • NBA球隊在內地和港臺的翻譯你更鍾意哪個?
    1986年,中央臺開設的《賽場縱橫》欄目播出了一部時長50分鐘的洛杉磯湖人季後賽集錦,1988年CCTV當時則以錄像帶的方式在國內首次播放了這次NBA的總決賽,從1990年開始,NBA把一場比賽壓縮成一個小時的錄像帶,再配上音樂,免費寄給CCTV。1994年,中央電視臺開始通過衛星轉播當年的全明星賽和總決賽。
  • 海天出版社攜港臺 圖書亮相香港書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鍾潤生)結合香港特色,推介港臺圖書。記者在香港書展現場獲悉,深圳本土出版社——海天出版社今年主打傳播文化和引進版權,特地展出了剛剛引進出版的兩套港臺暢銷圖書。兩套剛剛引進出版的港臺暢銷圖書是「心靈·探索」系列和「心靈小語」系列。
  • 《流浪地球》香港首映 內地電影入港臺總慢半拍?
    原標題:《流浪地球》香港首映,內地電影入港臺總是「慢半拍」?[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票房已取得超40億元人民幣的《流浪地球》,2月28日終於迎來香港首映。雖然香港媒體此前預測稱「因有港星吳孟達出演,該片票房應不會太差」,但《流浪地球》在港上映首日上座率並不盡如人意: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
  • 港臺同胞,再說自己翻譯好我要報警了!
    比起《伯德小姐》的入圍,香港對此片的譯名,更讓人感到驚訝。不得鳥小姐???網友看到後紛紛表示:什麼鬼……這個話題,讓我想到了之前觀察者網作者陳佳靜寫的一篇文章……全文如下:《變形金剛4》正熱映,對岸的臺灣同胞怎麼說?大陸的譯名土鱉爆了!
  • 香港有哪些經典的搖滾歌曲 香港好聽的搖滾音樂歌曲推薦
    對於香港流行搖滾音樂的開端,普遍的共識是從歌神sam許冠傑開始,之後進入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80年代中後期香港樂壇誕生了一大批傑出的搖滾樂隊代表:beyond、太極樂隊、藍戰士、達明一派、小島樂隊、浮世繪樂隊,raidas樂隊等。
  • 港臺腔:民進黨吹噓經濟政績,臺灣民眾:what?!
    來源:海外網臺灣對大陸出口依存度(圖源:臺媒)臺灣「主計總處」日前發布最新預測,臺灣人均GDP在2021年首度衝破3萬美元,突破「發達社會」門檻。民進黨當局據此宣揚「執政有成」,綠營政客大肆吹噓說「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蔡英文過去4年在拼經濟上的政績」。
  • 觀察:港臺經典流行歌經久不衰 百年之路有何秘訣
    原標題:臺灣香港的「百年樂府」   近年來翻唱港臺經典流行歌的風尚愈發強勁,我們不妨順便梳理一下這半個多世紀的財富,以便懷舊懷得更內行些。  臺灣和香港的流行歌發源於上個世紀的上海藝術與商業歌曲。
  • 從陳立農偶練學員到《臺版101》導師,淺析臺灣娛樂圈的黯然落幕
    內地觀眾隨著年齡與臺灣娛樂產業的衰落,與港臺明星的認知發生巨大逆轉。這個逆轉背後就是華語流行文化中心,由港臺向內地遷徙。2000年過後,香港娛樂產業首先衰落,只剩下積累最厚的電影在撐。香港影視資本和導演和演員,直到現在都在華語電影裡都佔據重要位置。香港音樂最先衰落,2000年後只剩陳奕迅在撐。
  • 古典看不起搖滾,搖滾看不起流行:我找到華語音樂鄙視鏈的原因
    ),港臺地區流行文化崛起是8090年代,臺灣流行音樂因為人口,市場(普通話區)與積累。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代的華語音樂是怎麼樣的?音樂是跟社會現狀相通的,歐美國情和國內並不一樣。如果照搬歐美音樂肯定沒戲,如同香港「四大天王」,臺灣的羅大佑,李宗盛等為例。他們的音樂跟8090年代港臺的社會現狀相通,屬於蓬勃向上高速發展的年代。再加上當時港臺因為競技先發優勢,流行音樂的產業鏈也更加的成熟。
  • 香港、臺灣、日本滑翔傘指南
    香港離內地最近的當然還是香港。由於滑翔傘是以綜合那個涉及空域的運動,也就必須遵守民航條例規則,須在指定的八個滑翔傘地點進行。其中包括大嶼山、九龍坑山、西灣、馬鞍山、八仙嶺、北潭坳、浪茄灣及石澳,而八個起飛點以石澳場地最為熱門,這也得益於其風景宜人,交通便利。
  • 香港一節目問臺灣能否入世衛 港商經局:違一中原則
    (原標題:香港電臺節目詢問臺灣能否入世衛 港商經局:違一中原則)
  • 環球時報:港臺政治進入後物質主義時代
    原標題:楊光斌:港臺政治進入後物質主義時代   香港和臺灣的政治出現了同頻共振的現象,先是以臺灣大學生為主體的「太陽花學運」,接著是香港大學生的非法「佔中」,再接著便是臺灣新選民在此次地方選舉中拋棄政績不錯的國民黨。兩地政治給人云裡霧裡的感覺,兩地到底怎麼了?
  • 中國音樂流行榜第109期(內地/港臺)
    8.滿江——《一路落花》《一路落花》對於滿江來說實屬偶得,當然也是滿江的誠心之舉成就了這翻偶得,才使得這首塵封12年的好歌撥雲見日,一路悠揚而來。儘管如此,歌曲中依然留有跳猴樂隊特有的音樂痕跡,大家在聆聽過後自然能找到答案。
  • 香港澳門和臺灣,究竟哪個才是最值得旅遊的地方
    這三個地方就是香港澳門和臺灣,應該是每一個中國人都想要去這三個地方去看一看。想知道香港究竟是有多發達,想去澳門玩兩把,更想能夠體驗臺灣的文化。在旅遊時間和金錢不是十分充足的情況下,如果只可以選擇一個地方去旅遊究竟該如何選擇呢?香港作為曾經的亞洲金融中心,經濟極度發達。香港的消費水平是要比大陸地區高出不少的,很多大陸遊客在香港的住宿都會有一定的問題。
  • 被稱養活大半個香港樂壇的中島美雪到底有多厲害?你們真的想不到
    「中島美雪」這個名字在這兩年漸漸的被國內很多觀眾熟知了起來,她是日本國寶級歌姬,詞曲創作人,上世紀70年代日本新音樂先驅之一,如今我們的華語樂壇現在可以說是百花齊放,漸漸的有了超越港臺的趨勢,但是無法否認的是在八九十年代港臺音樂確實是華語音樂的標杆,無法超越,很多流行的歌曲都是從港臺傳入內地,
  • 顛覆音樂認知:你第一次聽周杰倫音樂時是什麼感覺?
    周杰倫也憑藉該專輯在華語樂壇受到關注,並於次年獲得第1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第1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製作人提名、第12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曲人提名。2001年9月,周杰倫發行了國語專輯《範特西》,他除了擔任專輯的製作人外,還包辦了專輯中所有歌曲的作曲,該專輯發行後也讓周杰倫打開東南亞市場 ,並於次年獲得第13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作曲人獎、最佳流行音樂專輯獎以及香港唱片銷量大獎頒獎典禮十大銷量國語唱片等獎項。由此,正式奠定了「周杰倫」這個絕無僅有的超級品牌。一直到今天,依然沒有人能撼動其華語流行樂壇第一人的地位。
  • The Bright Lights樂隊是誰,為什麼會被評為香港音樂新力量?
    提起香港的樂隊、香港的音樂或許在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麼一些人和歌。Beyond樂隊、四大天王(黎明、劉德華、郭富城、張學友)、林子祥、葉倩文、容祖兒...只要你回想,總有那麼一些人或者組合浮現在腦海。然而隨著發展,香港的音樂似乎不再像當年一樣輝煌,甚至已經有一段時間陷入「低迷」。
  • 內地港臺三個地方iPhone 12大不同,開言英語解讀另類宣傳文案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發現了,內地、香港、臺灣三個地區的文案翻譯卻不盡相同。今天,開言英語也整理了原版文案以及翻譯文案和大家一起分享,你覺得哪個更好呢?香港版邊框更貼,熒幕更寬闊。臺灣版邊框變窄,熒幕更寬。大陸和香港版的文案都選擇了「靠邊」、「更貼」這種更形象化的表述,臺灣的翻譯則略顯單板了。
  • 港臺腔:香港,不能成為國家安全的法外之地
    受全國人大常委會委託,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作關於民法典草案的說明、關於《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說明。由中央直接為香港製定一部「國安法」,這是2020年中國兩會及疫情中的世界政治體系的一件大事。作為中國主權範圍內的一部國安立法,引起了香港地區、臺灣地區、美國甚至更多西方國家的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