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好友曾憲章遠道而來,在達拉斯與他四位臺灣大學電機系的同班同學吃午飯。我順便搭了個便車與他們一起在一家韓國烤肉店見面交談。他們這一批人都是六十年代臺灣最優秀的學子。
當時臺灣最熱門的大學就是在臺北的臺灣大學,俗稱為臺大。毫無疑問,那個年代在臺大最熱門的學科就是物理與電機。在某種程度上,這是因為在1957年,李政道與楊振寧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他們是首兩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籍人士。臺灣當時最好的中學有二三十家,除了臺北著名的北一女中與建國中學等,還有就是臺中一中、臺南一中、臺南女中與高雄中學等。憲章與當時在場的其中一位同學從臺南一中一直到臺大電機系都是同學。
大學畢業及當完兵之後,憲章與許多臺灣的優秀學子選擇了一樣的路。[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他到了洛杉磯加州大學UCLA去深造並取得了博士學位。我們認識後,我才發現在那段時期,他竟然認識了我的哥哥馮達飛。世界真小呀!
之後憲章在美國企業界工作了幾年,並在八十年代初回到臺灣創業。當時臺灣經濟在蔣經國、李國鼎、孫運璇等領導的推動之下很是景氣,為這批有志氣,有能力的年青人創造了很好的創業平臺。當時回去臺灣創業的例子比比皆是,今天紅得發紫的臺積電(TSMC)創始人張忠謀MorrisChang也是那時回到臺灣的。在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憲章在此平臺上成功創業並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
到了九十年代未,他深深感覺到時代的轉變,於是就賣掉了他的企業,把全家搬到北京。從開始新生活一直到今天,他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慈善家,併到處幫助年輕人發展企業。憲章有無極限的好奇心,和有深度的科技背景,再加上他剛好在臺灣經濟起飛之際在整個東亞積累了非常重要及廣闊的人脈資源。最難得的是當他在幫年輕人創業的時候,他絲毫不吝嗇地介紹重要的人物給大家認識。我敢說這種慷慨的行為是極少有的!另外雖然他在八十年代就回到了亞洲,但是他仍然在矽谷與其他的同仁共同創辦了中美聞名的[玉山科技協會]。他也是美國華人著名的[百人會]重要成員!
在過去十年,我在亞洲常有機會與憲章見面。每次與他的交談,都能讓我深入地了解他們那一代對臺灣,對大中華及對中美關係重要的貢獻並為之感慨。他們的功績絕對值得後代銘記學習!
備註:後排最右邊是曾憲章
編輯:黃偉華
歡迎關注原創公眾號「達旋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