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中期,臺灣GDP約為中國大陸的45%,那現在大概是多少呢?

2020-12-05 新浪財經

來源:南生今世說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臺灣地區完成的GDP約為46283.61億新臺幣,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1.54%。臺媒報導稱,新冠肺炎疫情對一季度太費的居民消費、旅遊業、餐飲業等服務行業產生了較大衝擊,拉低了經濟增速。

但由於海外疫情主要是從3月份才出現大規模擴散趨勢,因此一季度的商品出口受損情況相對較低。因此,一季度經濟增長的「基礎較好」,但二季度堪憂。因為,臺灣經濟非常依賴進出口,而四月、五月份才是海外疫情的高峰期,全球貿易幾乎「腰斬」。

按照一季度新臺幣與美元、人民幣的交叉平均匯率計算,中國臺灣地區的季度GDP約為1535.11億美元,10713.58億元人民幣——在全國的排名也由2019年的全國第九名,提升至第六名。

2020年第一季度,主要省份的GDP簡介

一季度,廣東省的經濟總量繼續是全國最高的,完成的GDP約為22518.67億元人民幣,同比實際下降6.7%。江蘇省的一季度GDP也超過了2萬億元人民幣,實際下降5%。兩省經濟都因為疫情損失較大,但從3月份開始,多項數據回暖,預計二季度有實行正增長的可能。

山東省在2020年一季度實現的地區生產總值為1491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實際下降5.8%;浙江省一季度實現的GDP為13114億元,同比實際下降5.6%,繼續在全國排第四名。

河南省在今年一季度完成的GDP約為11510.15,同比實際下降6.7%,在全國排第五名;之後就是第六名的臺灣地區,完成的GDP約為10713.58億元——大約是同期中國大陸經濟總量(206504億元人民幣)的5.2%。

此外,一季度福建省、湖南省的GDP均在8000億元以上,上海、安徽、北京、河北等省份均在7000億元以上,香港地區GDP接近6000億元,澳門地區降至500億元以下,西藏繼續是全國最後一名……

90年代中期,臺灣GDP約為中國大陸45%

從經濟總量角度來看,臺灣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地位已經大不如往昔——按照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公開的信息,在上世紀90年(如1994年)中國臺灣地區的GDP約為2564.4億美元。

同年,中國大陸的GDP只有5664.7億美元。這意味著,臺灣地區的經濟總量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是中國大陸的45%,接近一半的份額啊。這顯然不是當時的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等單個省份可以媲美的。

但僅僅過了20多年,臺灣地區GDP佔中國大陸的比例降至5.2%,而且其經濟總量也大幅低於廣東、江蘇、山東等省。發展趨勢呈現出巨大的差異,由此可見改革開放政策是多麼的成功,多麼的偉大。對此,網友們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1994年到2018年,中國大陸GDP增長23.5倍,那臺灣、香港、澳門呢
    從2018年年底開始的「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的」結果終於公布了——不出大家的意料,再次將中國大陸的GDP上調了,由初值的90.03萬億元增加了18972億元,總量達到了919281億元人民幣。按照去年的平均匯率折算,為13.89萬億美元。按照13.95億人口計算,2018年中國人均GDP也提升到約9960美元,離1萬美元大關僅差幾十美元了。
  • 福建GDP首超臺灣,地理位置一般的福建,是如何翻身逆襲的?
    上世紀90年代初臺灣省的GDP佔當時祖國大陸總GDP的45%,而隨著三十年的發展,今天的臺灣省又是一番什麼場景呢?今天姿勢君和大家一起看看兩岸發展對比,不得不說差距實在太大了。既然要對比兩岸的發展,那我們就拿與臺灣僅一海之隔的福建來對比好了。
  • 中國臺灣的經濟總量,相當於大陸的哪一個省?
    來源:小白讀財經我國臺灣自上世紀60年代起由於產業承接,成功轉型出口導向型經濟,至上世紀90年代成功崛起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臺灣半導體、IT、電子工業等領域的技術水平位居世界領先地位。那目前臺灣的經濟發展水平如何呢?
  • 2018年中國GDP又調高了,那與美國的GDP、人均差距縮小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2004年年底,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在中國大陸正式開啟。然後在2005年年底公布結果,使得2004年的中國GDP提升了2.3萬億元人民幣。第二次全國經濟普查,是從2008年年底開始的。然後在今年年底,公開了普查結果——和前幾次一樣,也將2018年的中國GDP向上修正了18972億元人民幣。從而使得2018年中國的GDP由之前的90.03萬億元人民幣,提升到919281億元人民幣。
  • 2019年福建省人口為3973萬,人均GDP約10.67萬元,那臺灣人均呢?
    按照2018年的GDP初值排序,中國臺灣的經濟總量仍在福建省之上,但這種現象在2019年發生了改變。按照臺灣統計部門發布的信息,2019年中國臺灣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73%,與上年經濟增速(2.75%)變化不大。
  • 2018年,中國大陸GDP升到13.89萬億美元,加港澳臺後是多少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與前三次的「慣例」一樣,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結束後,國家統計局將2018年的GDP做了上調了——2018年中國(指的是中國大陸)的名義GDP由之前的900309億元人民幣,上調至919281億元人民幣,提升了18972億元。
  • 大陸電視劇在臺灣熱播
    2003年1月16日星期四播出  主持人 李峰:有臺灣媒體說近兩年大陸電視劇在臺灣頗為風光,例如《康熙王朝》剛一製作完成,臺灣的東森綜合臺,年代新聞臺,八大戲劇臺以及中視,一起上門搶購,最近又掀起了重播的浪潮,收視率仍然是居高不下。那麼《康熙王朝》為什麼在臺灣百姓中引起了這麼大的轟動,大陸的電視劇為什麼會受到臺灣百姓的青睞呢?
  • 福建省人均GDP將在哪年超越臺灣?
    在1990年代,臺灣GDP曾經最高約為大陸GDP的45%左右,這一數值到了2019年約佔4.3%。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二十幾年,臺灣GDP和大陸的比率下降了超過九成。 相對於整個大陸,臺灣經濟的體量目前已微乎其微。因為臺灣本來就是一個省,那我們拿大陸省級的GDP和臺灣來對比可能更有意義。
  • 2019年福建GDP總量已超臺灣,福建人均GDP什麼時候能趕超臺灣?
    2019年福建省GDP達到42395億,排名全國第八,2019年臺灣地區GDP數據為4.22萬億元,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福建GDP首次超過臺灣,對福建乃至全國來說有重要意義,90年代臺灣的GDP曾經高達中國大陸GDP的40%,全國排名第一,實力遠超大陸各省,而去年,臺灣GDP已經被被隔海相望的海峽對岸的福建省超過,臺灣GDP總量目前已經不足中國大陸的
  • 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GDP近6.5萬億美元,加上「港澳臺」呢?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完成的GDP超過了45.66萬億元人民幣(近6.5萬億美元),同比實際下降1.6%。其中,一季度經濟實際下降6.8%,二季度經濟同比實現了3.2%的增長。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人數將歸零 臺灣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綜合/觀察者網 童黎】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2月起,大陸赴臺自由行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臺媒形容,島內每月都要蒸發45億(新臺幣,下同)「觀光財」。 而蔡英文的連任,直接導致臺灣觀光股多檔跌停板。
  • 80年代的方便麵,戲弄過多少單純的孩子,除了無錫中萃的雪菜面
    我現在還能清晰地記起來,那個包裝袋上的說明文字,能和印刷圖案產生關聯的,只有兩個字:蝦粉。哦,原來照片上的蝦被磨成粉了,大概這樣吃起來比較方便,要不怎麼叫方便麵呢。我這樣安慰自己。等到母親用開水泡好面,放入粉包,我和妹妹一人一碗,稀裡譁啦吃起來。除了鹽和味精的味道,並無其它。最早問世的方便麵,大多冠之以海鮮的名頭,包裝的上都有大蝦。
  • 趙慶雲:1950年代中國大陸與臺灣當局對紐西蘭華僑的爭奪
    不過中國政治巨變勢必引起海外華僑之人心浮動,劉氏推動建立紐西蘭「反共會」,一定程度上確有安定人心的作用,該會成為此後臺灣當局最為信任與倚重的華僑社團,由此也確定了臺灣當局以華僑社團為主要陣地、以「反共」為核心的華僑工作之基調。
  • 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而之所以把亞洲四小龍定義在60—90年代,主要是因為亞洲四小龍是在60年代之後崛起的,而到了90年代之後,這四個國家或地區在亞洲已經逐漸不再那麼耀眼了。
  • 臺灣青年:像我們這樣臺灣青年來大陸,其實對的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解說】地處閩贛交界的福建省長汀縣鐵長鄉山巒起伏,山清水秀。十年前,來自臺灣彰化的張元豪看到了這裡發展茶產業的機遇,毅然辭去了在臺灣的高薪工作來到長汀,在這裡,他不僅收穫了事業,也找到了真愛。日前,中新社記者來到福建長汀,約訪了張元豪。
  • 智能硬體的各種春天背後,是大陸和臺灣在IC產業的爭奪-虎嗅網
    至2014年,TSMC全年營收額為1526億人民幣,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佔有率約50%,年銷售量已成為全球半導體供應商的第三名,僅次於Intel與三星。除了臺積電以外,宏碁(Acer)成立於1974年,富士康成立於1982年,華碩(ASUS)成立於1990年,聯發科(MTK)成立於1997年,可以說從1970年代起,臺灣的IC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並且在90年代中期迎來了加速騰飛,成為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 臺灣現在是一個什麼樣的經濟水平?真相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從公布數據來看,我國臺灣2019年的GDP是18.9萬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4.22萬億元,在全國省份當中排名第九。目前GDP超過臺灣的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和福建。經濟總量方面,上海38155億元,人均15.7萬元;臺灣則是4.45萬億元(介於湖北和福建之間),人均17.9萬元。而且臺灣相當於6個上海大小,其中包括大量的農村地區和農業人口,人均經濟還能做到如此之高,可見臺灣的發展水平還是相當不錯的。
  • 90年代最美配角!你認為誰最美呢?比現在濃妝豔抹的漂亮太多了!
    現在小編帶大家看看90年代最美配角!你認為那個最美呢?姚鳳絲這個真是曇花一現的女演員了,百度上連她的生日都沒有。大約出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是TVB1980年第9期訓練班出身的,算是科班吧。活躍年代在1981-1985年期間,一共演過大概5部劇集吧。最初在TVB,但應該都不是主角,演過《威水世家》《英雄出少年》等,劇集本身也不大出名。
  • 前二季度臺灣GDP2.15萬億元,人均GDP9.1萬元,在國內排名第幾?
    今年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名義GDP92007.93億新臺幣,折合2.15萬億元人民幣,相當於3062.81億美元,GDP增速同比增長0.41%。截至2019年,臺灣常住人口為2360萬人。按照此人口計算,上半年臺灣人均GDP約為9.1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