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裡的故事:從青年到暮年,從大陸到臺灣,蔣介石的這一生(多圖不易)

2021-01-16 鐵軍文化

  感謝您點擊上方 鐵軍文化 加關注


老照片裡的故事:從青年到暮年,從大陸到臺灣,蔣介石的這一生(多圖不易)



1961年,背影


原文標題:老蔣的一生!

來源:炎黃春秋



   


1906年4月,留學日本



1907年



1907年,留學日本軍校



1908年,蔣中正以蔣志清名入日本士官學校預校東京振武學校,同時改名中正,字介石。圖為振武學校留影



1912年



1918年



1919年



1919年的蔣介石



1920年代末,與陳潔如



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主持黃埔軍校開學典禮後,同蔣介石(中)、何應欽(左)、王柏齡(右)合影



1925年



1926年,北伐



1926年北伐期間



1927年



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



1927年10月18日,蔣中正東渡日本訪晤友人頭山滿



1927年12月,蔣中正、宋美齡與孔祥熙等人合影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



1927年12月1日,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



1928年7月6日,蔣中正偕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等人至北平西山碧雲寺孫中山靈前,祭告北伐告成



1929年,中原大戰前夕



1930年5月中原大戰爆發,蔣中正於討逆軍出兵前誓師。



1930年11月15日,中原大戰結束後,東北軍領袖張學良應蔣中正之邀訪問南京,赴紫金山謁中山陵時合影



1930年代



1930年代



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特別外交委員會,此為蔣中正等委員們合影



1932年3月18日,蔣中正於南京就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兼參謀總長



1933年



1933年7月,蔣中正於廬山開辦「軍官訓練團」,提高國軍軍官素質



1934年,蔣中正於江西剿匪前線留影



1936年



1936年5月5日,蔣中正在南京國民會議開幕式上,宣布《中華民國憲法草案》。



1936年12月26日,蔣中正於西安事變後回抵南京,個人聲望達到高峰,成為舉國公認的領袖



1937年,朱培德追悼會



1937年



1937年11月,蔣中正率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1937年蔣經國與母親毛福梅、妻子蔣方良及長子蔣孝文



1941年,與宋美齡



1941年,在重慶



1941年,在重慶



1941年,在重慶



1941年2月19日,蔣中正於「新生活運動」七周年紀念大會上訓話



1941年4月19日,在緬甸,與史迪威



1941年蔣介石在重慶



1941年蔣介石在重慶



1941年蔣介石與宋美齡在重慶



1941年重慶



1941年重慶



1942年2月10日,蔣中正、宋美齡應邀赴新德裡訪問,與印度總督林裡資哥等人合影



1942年年初,蔣委員長攜夫人去印度,拜謁聖雄甘地



1943年



1943年11月23日,蔣中正、宋美齡參加開羅會議



1943年夏,史迪威代表羅斯福總統頒贈勳章給蔣介石



1943年夏,史迪威代表羅斯福總統頒贈勳章給蔣介石。宋美齡在招待會上傾身細看勳章,美國記者說:「蔣夫人差點把蔣委員長的蛋糕打翻了。」後來宋美齡說:「我最喜歡的還是中國空軍的飛鷹勳章」



1944年9月28日,蔣中正遊北碚,與經國、緯國兄弟合影



1945年



1945年,重慶



1945年,重慶



1945年3月24日,蔣中正、宋美齡在昆明與志願來華參戰的美國空軍「飛虎隊」隊長陳納德合影



1945年9月,蔣中正在中央電臺廣播告全國同胞書



1946年1月,政協,到會代表38人,國民黨8人,共 產 黨7人



1946年5月3日,蔣中正、宋美齡勝利還都飛蒞南京



1946年6月的蔣介石



1946年10月21日,蔣中正巡視臺灣



1946年12月31日,蔣中正於南京籤署憲法頒布令



1947年3月延安



1947年舉行的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選舉中,蔣中正以一般國民身份投票,選舉化學家陳裕光為南京選區國大代表。



1948年5月20日行憲後第一任正副總統就職大典



1949年12月,蔣中正偕家人重遊日月潭。



1950年,臺灣



1950年,臺灣



1950年,臺灣



1954年,蔣中正與蔣經國



1954年,蔣中正



1954年3月25日,蔣中正於臺北接受第二任「總統」當選證書。



1954年3月25日,蔣中正於臺北接受第二任「總統」當選證書。



1954年臺灣



1955年2月7日,蔣中正親臨臺北「一江山烈士」追悼大會並慰問遺屬



1956年5月5日,蔣中正於臺北親賀于右任院長78歲壽誕



1956年5月27日,蔣中正巡視金門防區



1956年7月28日,蔣中正暨夫人遊桃園角板山自作野餐



1956年7月28日,蔣中正暨夫人遊桃園角板山自作野餐



1957年,視察中橫公路



1957年11月11日,海軍中校David I. Draz檢查整理蔣介石的救生衣



1957年11月11日蔣介石乘坐UH2-A「海妖」直升機自臺北抵達美國第七艦隊核動力航空母艦「企業號」的甲板



1957年11月11日蔣介石聽取對蓋格計數器的講解,蓋格計數器是用於偵測核輻射強度的設備



1957年11月11日蔣介石與海軍上尉Virgil Jackson握手



1957年11月11日介石與海軍



1957年11月11日在「企業」號上正在觀看火力展示的Vice Adm. John J. Hyland 和蔣介石



1960年6月18日艾森豪訪問臺灣臺北時與蔣介石搭敞篷車前往圓山行館途中接受熱情群眾夾道歡迎



1960年代的士林官邸



1961年,背影



1961年



1966年雙十節慶典時在臺北閱兵的蔣中正



1968年9月7日,蔣夫人宋美齡在士林官邸舉辦戶外烤肉餐會,宴請侍衛人員及家屬,蔣中正(右一)親臨致意。照片中央穿西裝打領帶的青少年,為郝柏村侍衛長的長子郝龍斌。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宋夫婦



蔣介石與孫輩下棋



印有蔣介石像的鈔票



紀念封和郵票



慈湖,蔣介石陵寢



蔣介石的身份證





點擊以下連結看《鐵軍文化(公眾號)》以往文章:


軍史鉤沉:1938年中日武漢會戰期間,毛澤東寫給蔣介石的信


老照片:因背對鏡頭,毛澤東、蔣介石的新聞照片被歸入「不宜發表」之列


蔣介石日記的現狀及其真實性問題


蔣介石的詩,「力不如人萬事休」一句成讖



【免責聲明】本微信號轉發分享信息,轉載的文章觀點僅代表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微信號觀點。轉發文章、圖片、插圖、音樂、歌曲、視頻除署名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若涉版權問題,除向原作者表示謙意外,本微信公眾號接到舉報後,將刪除涉及版權的相關內容。

《鐵軍文化(微信公眾號)》轉自《絕版罕見老照片(微信公眾號)》。

掃描或長按下方鐵軍文化二維碼,衷心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相關焦點

  • 舊臺灣小學課本裡的蔣介石:很多"雷人"光環
    資料圖:蔣介石 推薦小學教育是極其重要的。小學課文往往會牢牢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以至影響一生。據光明網消息,大陸知名作家葉永烈最近撰文稱,在臺灣,我很偶然看到蔣介石時代的小學「國文課本」——在大陸叫語文課本。
  • 揭秘:臺灣小學課本裡被「神化」的蔣介石
    小學課文往往會牢牢銘刻在人們的記憶之中,以至影響一生。據光明網刊載,大陸知名作家葉永烈最近撰文稱,在臺灣,我很偶然看到蔣介石時代的小學「國文課本」——在大陸叫語文課本。幾乎在每一冊國文課本裡,都有頌揚蔣介石總統的課文。今天看來,這些課文早已落滿歷史的灰塵,但是透過這些課文,卻形象地勾勒出在蔣介石的「威權時代」,臺灣的小學生接受什麼樣的教育。
  • 蔣介石從大陸運百萬兩黃金成建設臺灣資本
    這批搶運自大陸的巨額黃金,成為蔣介石建設臺灣的資本  7月,為了落實「兩會」復談達成的協議,臺灣正式開放新臺幣與人民幣的兌換。隨著大陸遊客赴臺人數的增多,大陸民眾接觸和使用新臺幣的機會也會越來越多。那麼新臺幣本身到底有什麼故事,如何鑑別它們的真偽,下面就向您一一道來。  「梅、蘭」在臺灣暗喻為錢  「梅蘭梅蘭我愛你……」,「你像蘭花著人迷,你像梅花年年綠,看到了梅蘭就想到你……」,千萬別誤以為這是情書裡的句子,上世紀80年代,這首叫《梅蘭梅蘭我愛你》的歌曲在臺灣大街小巷流行。
  • 臺灣的蔣介石行宮曝光,引出了一段驚天秘密...
    但蔣介石和自己最後一任夫人宋美齡,倒是人前人後秀恩愛:蔣宋在人前這麼恩愛,又是年紀輕輕就結婚,為什麼一直沒有兒女呢?最近解密的蔣介石行宮——臺灣「陽明書屋」,正好揭示了這一段改變中國歷史的宮廷八卦!照片都是由極少數勇敢的遊客偷拍,再偷偷上傳到國外網站上的。國內絕對搜不到!明哨之外還有暗哨。下面這張圖,看起來像下水道,但裡面埋伏了狙擊手,有人越線立即擊斃:如果你以為指揮所只有地上這幾層,就太小看蔣介石的戒心了。地下才是龐大的主體結構:各建築之間,有複雜的地道相連。
  • 假若臺灣守不住,蔣介石將會流亡到哪裡,答案讓人出乎意料
    解放軍如此迅速擊潰長江防線,這讓蔣介石大吃一驚。雖然此後蔣介石多次企圖挽救頹勢,但最後都以失敗告終。1949年12月9日,蔣介石從四川鳳凰山機場逃離了大陸。 據有關資料顯示,蔣介石在大陸期間總共出國四次,有2次都是在1949年下半年。其中有一次他出訪菲律賓引人關注。
  • 臺灣當局開放民眾到大陸探親
    當天,國務院有關方面負責人發表談話,指出臺灣當局採取這一措施對兩岸人民的交往是有利的,熱情歡迎臺灣同胞到祖國大陸探親旅遊,並保證來去自由,盡力提供方便。10月15日,臺灣當局通過《民眾赴大陸探親辦法》,允許除現役軍人及現任公職人員外,凡在大陸有親屬的民眾皆可以赴大陸探親,一年可有一次,一次3個月。長達38年的兩岸隔絕狀態的堅冰由此被打破。
  • 臺灣青年在大陸,找到價值看到希望
    來自臺南的青年鄭明嘉在開營儀式上說,2106年與在穗創業就業的臺灣青年共同成立廣州臺灣青年之家,落戶天河區眾創五號空間,積極推動臺灣青年來穗實習、就業、創業與青年交流活動,目的是讓臺灣本島青年認識大陸、了解大陸、喜歡大陸、紮根大陸。
  • 兩岸交流熱絡 臺灣日月潭名樓到大陸開分店(圖)_中國網
    兩岸交流熱絡 臺灣日月潭名樓到大陸開分店(圖)時間: 2010-04-27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 從涵碧樓看日月潭以後,到青島也能享受到日月潭的生活品質,26日,臺灣日月潭超星級酒店涵碧樓在青島的分店舉行開工奠基典禮,預定2012年3月開幕營運,
  • 臺灣那時地理課題,匪夷所思!
    廖信忠《我們臺灣這些年》這是一個臺灣青年寫給13億大陸同胞的一封家書,主要講述了過去30年臺灣老百姓最真實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臺灣的校園(資料圖)因為大陸地理背得那麼熟,所以像這種現在看起來匪夷所思,更早以前的題目臺灣學生也答得出來:「國軍反攻大陸」,從廈門登陸,一路打到北平,試問,從南到北, 一路要經過哪些鐵路,經過哪些省呢?
  • 臺灣寺廟中供奉的蔣介石「神像」:你還能認出這是「委員長」嗎?
    在中國臺灣,蔣介石就是這麼一個例子,在他去世以後,一些人為他豎了像,也把他變成了「神」。要說把蔣介石神化得最厲害的,要數新竹縣寶山鄉新城村的「廬山九龍宮」,主要供奉玉皇大帝。不過在這裡,蔣介石化身「中天玉聖大帝」,也成為主要供養的「神」。圖為新竹縣寶山鄉新城村的「廬山九龍宮」蔣介石塑像。
  • 毛澤東與蔣介石:相同和不同(圖)
    從黃海和東海穿過臺灣海峽速度會快得多,否則繞公海就要耽擱很多時間。當時,中共中央在討論要不要冒險走臺灣海峽時,毛澤東說了一句話。他說:沒關係,我相信蔣先生是愛國的。其實,不管我們在過去怎樣講蔣介石是美帝走狗,毛澤東、周恩來他們內心裡是很清楚的。這位老師講的這個故事未必十分真實,但卻不完全是空穴來風。
  • 我的海峽論壇故事——臺灣青年吳宇恩
    點擊收聽《我的海峽論壇故事——臺灣青年吳宇恩》→臺灣青年吳宇恩。(中國臺灣網發)導語:一年一度的海峽論壇來啦!今年6月,第九屆海峽論壇在福建如約舉行。海峽論壇是一個兩岸民間基層廣泛交流的平臺,近年來也吸引了越來越多兩岸青年朋友的加入,尤其是臺灣青年。他們對兩岸交流充滿熱忱,渴望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次海峽論壇期間,中國臺灣網為您特別奉獻《海峽論壇小小說》特輯——「我的海峽論壇故事」系列原創作品,聽一聽在臺灣青年的心中,海峽論壇有哪些難忘的人、難忘的事……中國臺灣網6月27日北京訊(記者 吳曉寒) 大家好,我是宇恩,我來自臺北。
  • 1949年,杜月笙寧可去香港,也不敢跟蔣介石去臺灣,這是為何?
    上海灘大佬杜月笙,寧可去香港,也不跟蔣介石去臺灣,這是為何?杜月笙從一個賣水果的小販,到叱吒風雲的上海灘大佬,除了運氣外,還有著過人的投機沾營本領與玩弄權術的狡詐,杜月笙所交際的朋友,從清朝遺老、軍閥政客、黨國高層、社會名流到金融工商巨子等,無不執禮甚恭,傾力結交,像蔣介石、戴笠、宋子文更是杜月笙的豪門密友。
  • 臺灣青年:像我們這樣臺灣青年來大陸,其實對的
    早在2005年,看好大陸的廣闊市場,張元豪的父親從臺灣彰化來到山清水秀的長汀縣鐵長鄉,租下山地種起高山茶。2010年,張元豪決定辭去臺灣的工作,跨海來到長汀繼承父親的茶產業。【同期】臺灣創業青年 張元豪多少有差異,不會差太多,其實我覺得像我們這樣臺灣青年來大陸,其實對的,因為大陸機會還是比臺灣相對多,而且就是市場也更大。
  • 蔣介石到了臺灣每天都吃什麼呢?廚師說「有什麼吃什麼」
    每個人都有好有壞,對一個人的評價不能僅僅局限於自身的閱歷,要將這個人,這件事放在特定的歷史時期內去評價,任何人都會有好的一方面,也會有壞的一方面,看待一個人不能光看他的優點,也不能光看他的缺點,而蔣介石就是一位毀譽參半的人。
  • "大躍進"饑荒三年, 蔣介石用氫氣球向大陸空投糧
    韓戰爆發後見解放軍揮師北上,退居臺灣的蔣介石便想接機反攻,但是跟美國人提出這個想法後,卻被美國無情的拒絕了。因為當時美軍在朝鮮戰場已被志願軍打的焦頭爛額,根本沒有精力在再南邊幫蔣介石開闢一個戰場,於是無奈的蔣介石只好作罷。
  • 1949年,臺灣永遠不是蔣介石的第一選擇,他更願意退守何處?
    許多人認為,新中國已經成立了,蔣介石或許早就離開大陸,全心全意經營臺灣了。但是事實上到了十二月底,他還在四川苦苦地尋找一個目的地!這時中國還有一大片土地還處於割據狀態,所以,解放軍在華南、大西南和西北三個方向進行了最後的解放戰爭。
  • 蔣介石唯一回大陸掃墓的孫子,跪拜時道出心酸5字,字字戳心
    蔣介石是國民黨最高領袖者,他曾經和中國共產黨的最高領導人爭奪過中央政權,但最終敗北,故而只能逃到臺灣並在臺灣建立政權。自此之後,兩岸關係至今都沒有完全和解。蔣介石可謂是歷史的有功者,也是有罪者。他對後世造成的影響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消散,但中國不會因為兩岸關係冷淡而分割,也不可能因為任何國家的幹預,而捨棄掉臺灣,香港,澳門等地區。蔣介石帶領著一眾的追隨者,定居臺灣後,就沒有再回過大陸了。連帶著臺灣的一眾大陸士兵都無法再返回到大陸,他們中很多人臨終都沒有見到自己的親人。對於蔣介石,這些人懷著又愛又恨的心理。
  • 楊祖珺:用文化彌合臺灣青年對大陸認知的「時差」
    楊祖珺:用文化彌合臺灣青年對大陸認知的「時差」 2017-12-12 18:41:4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老照片:圖3蔣介石摟宋美齡合影,圖7張學良六字評價蔣介石
    中原大戰是指1930年,蔣介石與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東、安徽等省發生的一場新軍閥混戰。 蔣介石摟抱宋美齡,大笑,心花怒放,蔣介石跟宋美齡一生關係很好,有宋美齡在的時刻,蔣介石總是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