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主要幹線機場航班時刻分布比較與思考

2020-09-11 民航資源網

航班換季過程曲折且坎坷,從簡單的數據增長變化中難以體現。本文選擇了2019年冬春航季第一周國內主要幹線機場航班計劃為依據,從小時段航班量、15分鐘段航班量、5分鐘段航班量等角度進行簡要分析,提出了加大對國內主幹線機場改擴建支持力度,提升國內主幹線機場保障能力,繼續完善航班時刻參數的管理機制,確保「嚴」與「活」的辯證統一。

一、國內主要幹線機場航班時刻分布比較

1.國內主要機場選擇範圍

選擇民航局公布的航班時刻主協調機場,並將這些機場分為三類:一是多跑道運營機場,主要包括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重慶;二是雙跑道運營機場(含即將進入雙跑道運營機場),包括上海虹橋、深圳、成都、昆明、西安、杭州、南京、武漢、長沙、天津、青島(新機場預計2020年投營)、海口(2020年第二跑道投營);三是單跑道運營機場,包括廈門、大連、三亞、福州、烏魯木齊。

2.國內主要機場小時航班量比較

(1)國內多跑道機場航班時刻小時分布

表1國內多跑道機場航班小時航班量分布

國內高峰小時最高量是北京首都國際機場,高峰小時航班最大量達到87架次;最低者為重慶江北機場;上海浦東和廣州白雲機場高峰小時較為接近。從這些機場單一的航班運營來看,高峰小時航班量的中值與最大值之間差距均在5-6架次,從已設定的高峰小時容量而言,這些機場航班時刻已然飽和。

但是,從橫向對比而言,上海浦東比首都機場有更優的基礎條件(有兩組獨立運營的跑道),2019年9月,上海浦東國際機場S1和S2衛星廳投入運營,預計上海浦東機場將有極大的發展空間,提升浦東高峰小時的容量是值得期待的。同樣,江北機場的容量也還有快速提升的空間。

(2)國內雙跑道運營機場航班時刻分布

表2國內雙跑道機場航班小時航班量分布

目前,國內有10個機場進入雙跑道運營階段。另外,青島、海口將很快進入雙跑道運營,這是國內幹線機場的主體部分。這些機場從高峰小時架次來看分為兩個梯隊:

第一梯隊是虹橋、深圳、昆明、成都、西安等機場,這些機場高峰小時超過了50架次(註:虹橋機場屬於兩條短距離跑道,高峰小時提升空間很有限。),高峰小時平均值最高的是昆明,達到了53小時,成都僅有49。

第二梯隊是杭州、南京、武漢、長沙、青島等,這些機場更多受制於機場資源其他條件(包括機位、候機樓)等條件,高峰小時仍然在40架次以下,最低的是天津。

無論是第一梯隊和第二梯隊,其尖峰時間段的航班駕次中值與最大值之間的差異僅在2-4個之間,即:對任一機場而言,其尖峰時間段的航班飽和度都極高。如果不解決這些機場的高峰小時容量而言,要想得新的增長空間,可能性極低。

哪些雙跑道機場還有更大的成長機會呢?從高峰小時容量而言,第一梯隊的成都和西安還相對較低,且這兩個機場停機位也較為豐富,理論上有機會獲得容量調整機會。從現階段來看,第二梯隊雙跑道運營機場高峰小時容量還處於40以下,如果解決了這些機場停機位資源和航站樓空間,是有可能快速提升機場容量,獲得更大的成長機會。

(3)國內主幹線機場單跑道運營機場航班時刻分布

表3國內主幹線單跑道機場航班小時航班量分布

國內主幹線機場只有五個機場還處於單跑道運營,五個機場尖峰時間段航班架次的中值與最大值差異也較小。而受制於航站樓資源和停機位資源等綜合因素,這些機場要獲得新的小時容量增長機會非常難。

烏魯木齊和福州機場改擴建工作已經啟動,可能有望較快獲得新的增量機會;廈門、大連、三亞正在計劃新建機場,均採用了填海方式建造新機場,並已經開始啟動了相關工作,但是,一個新建機場工期至少長達五年。在這些新機場建設期,廈門、大連、三亞是很難獲得新的容量增長機會。

綜合以上分析,在國內主幹線機場中,上海、廣州、重慶、成都、西安、青島(新機場運營)、海口(即將雙跑道運營)將在短期(一年)之內還有擴容空間。而在未來三年之內,杭州、南京、武漢、長沙、烏魯木齊、福建等機場在改善了機場自身條件之後,仍將有增容機會。

二、國內主幹線機場航班時刻協調參數數學統計分析

1.國內航班時刻管理發展概況

為更好地促進中國民航的有序發展,民航局早在2010年3月頒布了《機場容量評估管理暫行辦法》;2011年11月1日,民航局第一次公布了國內21個航班時刻協調機場的小時容量標準及協調時段。2018年4月,民航局公布的《航班時刻管理辦法》明確了航班時刻協調參數包括小時或者15分鐘內可提供的航班時刻量,航班時刻管理更加制度化和規範化。

2.國內主幹線機場尖峰時間段航班時刻參數數學統計

對國內21個主幹線機場的航班量按小時段、15分鐘段、5分鐘段三個維度統計,如何評價這些航班時刻參數的執行情況呢?設置了下偏離度指標進行評價。將偏離度定義為尖峰時間段最大值與批覆高峰小時容量之間差異程度,即:

偏離度=尖峰時間段最大值(15分鐘段尖峰時間最大值*4或5分鐘段尖峰時間段最大值*12)除以批覆高峰小時容量-1。據此,對國內主幹線機場航班時刻參數的數學統計如表4和表5.

表4國內主幹線多跑道和單跑道航班時刻參數的數學統計(一)

表5國內主幹線雙跑道航班時刻參數的數學統計

從表4和表5說明:

一是國內主幹線機場嚴格了高峰小時容量限制標準,基本沒有出現超容量的情況,嚴格的容量限制對航班運營正常性有極大的提高。以放行率指標統計,2017年9月,在主幹線機場中,前三位機場放行率分別為84.59%、83.64%、83.4%;而到了2019年9月,主幹線前三位機場的放行率分別為94.04%、92%、91.96%。2017年9月的第三名成績到了2019年9月,僅能排在第18位。國內主幹線機場放行率的大幅提升,顯然有利於國內航班正常性的提高,對於整體行業的服務品質提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是15分鐘和5分鐘航班時刻協調參數體現了靈活性,體現了該項指標的輔助性。國內主幹線機場5分鐘段的偏離程度高於15分鐘,出現這種結果:一是說明航班時刻的分散性,要做到5分鐘段的均布是非常困難的;二是也說明在航班時刻管理部門中,放寬了5分鐘段的限制。

事實上,在具體航班運營來,儘管行業航班放行正常性有極大的提高,但是,能在航班計劃時刻5分鐘以內正常推出的航班僅佔全部航班的10%左右,正常離港航班絕大部分的推出時間與計劃時間差異在5-15分鐘之間。因此,從制定航班計劃角度而言,嚴格控制5分鐘航班量,有可能阻礙了航班正常性的提升。放鬆甚至取消5分鐘時刻參數控制,將給航空公司制定航班計劃提供便利,也將有利於促進航班正常性的提升。在2019年冬春航班換季過程中,航班計劃主管部門有可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使得5分鐘偏離程度更大的局面,體現了行業主管部門管理的靈活性。

三、政策與建議思考

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民航大國,並且仍處於快速發展之中,市場發展與資源需求之間的矛盾日顯突出。近年來,民航局著力提升航班正常性,推動中國民航高質量發展,成效突出,在這一過程中,嚴格國內主幹線機場航班時刻管理是一個重要手段。

儘管中國民航管理中,航班時刻管理僅僅是一個小環節,但是,由於航空運輸生產具有高度計劃性,決定了航班時刻的重要性,因此,持續提升航班時刻管理的藝術性,將會有助於提升中國民航的高質量發展。通過解析2019年冬春航季國內主幹線機場航班時刻分布,筆者提出兩點建議:

1.加大對國內主幹線機場改擴建支持力度,提升國內主幹線機場保障能力。國內21個主幹線機場,有16個機場已經是雙跑道運營(或者即將進入雙跑道運營),但是,這些機場中小時容量差異甚大。因此,建議行業主管部門加大對這些機場改擴建項目的支持,並且督促機場加快提升保障能力,提升保障能力。

2.完善航班時刻參數的管理機制,確保「嚴」與「活」的辯證統一。從既有的成果來看,加強國內主幹線機場的航班小時總量控制,對於提升航班正常性有極大的幫助,因此,仍需要繼續堅持既有的機場高峰小時總量控制政策,繼續優化航班正常性與高峰小時容量調整機制,促進航空公司優化航班計劃,推動機場提升保障能力,這是航班時刻參數管理的「嚴」。

但是,在航班時刻參數管理,還需要更「活」,建議取消國內主幹線機場「5分鐘時刻參數」設計,並進一步放鬆15分鐘段時刻參數標準,為航空公司制定更符合市場實際運營的航班計劃提供條件。

(後記:2019年初,筆者以《從同一航班號的時刻差異談航班時刻管理》為題,建議民航主管部門放鬆時刻管理部分措施。此後,有業內人士與筆者溝通,認為現有航班時刻的難點不僅在於15分鐘時刻段的限制,還有5分鐘時刻段的限制問題。從實際運營角度而言,5分鐘與15分鐘的意義有多大,值得商討;但是,事實上,這些限制讓航班計劃管理成為一個高難度複雜的工作,航空公司計劃人員在編排航班時,必須花費大量精力去處理時刻限制問題,而非市場需求問題,航班計劃的複雜性正在加強。2019年冬春全民航的航班協調會在南京召開,有業內人士感嘆「南京,難」。有感於此,筆者根據2019年的冬春航班計劃結果,再次建議民航主管部門加大放鬆時刻管理力度,做到航班時刻管理的科學性,讓航班計劃更加符合市場需求。此文雖是寫於2019年,但是,現階段航班時刻管理大政策沒有根本變化,寫作此文,也是提請更多的管理者和專家關注航班計劃管理,讓航班計劃更加貼近市場,推動民航運輸的高質量發展。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作者供職單位觀點。)

相關焦點

  • 天河機場航班恢復七成,已可飛到國內所有幹線機場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29日訊 7月29日下午,南航CZ6590航班搭載著131名旅客從恩施飛往武漢,上座率約有八成。「最近進出武漢航班的上座率相比之前都有了不小提高,旅客出行意願更高了。」南航湖北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記者在天河機場看到,進進出出的旅客絡繹不絕,入口處需排隊掃碼進站,安檢處也要排隊過檢,出口處旅客有序取行李出站。
  • 大興機場航班正常性全國主要機場排第一
    航班正常性在全國主要機場中居首;截至今年10月,3000餘名大興區戶籍勞動力在大興機場實現就業自去年9月25日正式投運以來,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座鋼鐵鳳凰迎來多個高光時刻:它的高科技設施和時尚外觀,吸引著四面八方的遊客,成為「網紅打卡地」;今年9月22日,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
  • 上海機場忙壞了!國內航班客運量創了歷史記錄…
    國慶中秋長假,上海機場的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創歷史同期新高。9月30日至10月7日,浦東、虹橋兩大機場國內航班量同比增長22.03%,國內進出港旅客同比增長17.28%。這是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來之不易的增長。
  • 新航季 東部機場集團7家機場新增、加密多條國內航線
    東部機場集團進一步優化航班時刻和航線網絡,7家機場新增、加密多條國內航線。其中,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新增梧州、邯鄲、武夷山等多個新航點,南京與拉薩首次開通直航航班,進一步滿足旅客出行需求。圖:潘東城 攝南京祿口機場新增長安航空1家國內航線承運航空公司,計劃開通西安-南京航線,每周二、四、六執飛;
  • 東部機場集團7家機場冬航季新增、加密多條國內航線
    10月25日起,全國民航將執行冬航季航班計劃。東部機場集團進一步優化航班時刻和航線網絡,7家機場新增、加密多條國內航線。10月25日開啟冬航季,東部機場集團7家機場新增、加密多條國內航線。房天翔 攝南京祿口機場新增長安航空1家國內航線承運航空公司,計劃開通西安—南京航線,每周二、四、六執飛;西藏航空計劃執行南京—拉薩直飛航線,每周二、四、六執飛,這是南京與拉薩之間首次開通直航航班
  • 上海機場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創歷史新高
    周健報導 在剛剛過去的國慶節中秋節長假裡,上海機場的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創歷史同期新高,機場商業經營等非航業務板塊也回升。,將閒置國際航班時刻轉用於國內航班,配合航空公司加密熱門航線、改換大機型,自今年三季度開始,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場的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呈現出穩步上升的復甦曲線,並已逐步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 新航季浦東機場恢復九成 虹橋國內航班創新高
    伴隨精準防控下的復工復產,換季後上海兩場的航量將進一步走高,機場的國內航班通達性得到了新的提升。錢擘 攝據悉,新航季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每日計劃航班量達1379架次,其中客運航班1132架次。作為中國民航出入境客流量最大的國際航空樞紐,浦東機場已經進一步克服了境外新冠疫情持續蔓延對機場業務的衝擊,換季後的航班總量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成以上。在新航季,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每日計劃航班量增加到740架次,較上一航季日均提升7架次,創下國內航班計劃量新高。
  • 格爾木機場鄭州-格爾木-拉薩航班時刻有變動
    關于格爾木機場鄭州-格爾木-拉薩航班時刻變動的公告尊敬的廣大旅客:由於航空公司計劃原因,8月24日-9月4日,西部航空對PN6294鄭州-格爾木-拉薩往返航班時刻進行調整,請您按照最新時刻安排好行程,給您帶來的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 2020-2021冬春航季濟南機場海航系航司航線總覽
    10家航司每周在濟南機場運營進出港航班合計490班,佔濟南機場總航班量近20%。和歷史數據比較以下,2019-2020夏秋航季海航系在濟南機場每周執飛航班498班,新航季同比減少8班,減少1.6%;2020夏秋航季海航系在濟南機場每周執飛392個航班,新航季環比上一航季每周增加98班,環比增長25%。
  • 雙節期間,上海機場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創歷史新高
    上海機場集團積極落實推進「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戰略要求,制定了將短期客運航線發展重點轉向國內市場的復甦計劃,將閒置國際航班時刻轉用於國內航班,同時配合航空公司加密熱門航線、改換大機型,自今年三季度開始,上海虹橋和浦東兩場的國內航班量、客運量呈現出穩步上升的復甦曲線,並已逐步恢復至去年同期水平。
  • 黔江機場恢復一條航線 航班時刻有變化
    記者從黔江機場獲悉,10月27日,「海口-黔江-鄭州  復航後的航線,由天津航空執飛,執飛機型為空客A320,每周二、四、六各一個往返航班另據了解,黔江機場於25日執行冬春航班時刻,換季後,黔江至重慶航班隨之加密至每周23班。
  • 常州機場國內航班量快速恢復 已超出疫情前同期水平
    民航資源網2020年11月12日消息:2020年11月6日,常州機場執行航班98架次,實現旅客吞吐量11月1日-10日,常州機場國內航班實現起降899架次,同比增長20%,旅客吞吐量96676人次,同比增長3.4%;實現國內貨郵吞吐量879.1噸,同比增長20.5%,國內客貨運業務實現正增長,已超出疫情前的同期水平。
  • 呂爾學赴上海調研航班時刻管理工作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柏蓓 報導:為進一步優化完善航班時刻管理政策,提高航班時刻資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務航空市場主體,在民航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9月17日,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率調研組赴上海專題調研航班時刻管理工作。
  • 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恢復國內客運航班
    央廣網武漢4月8日消息(記者任夢巖 凌姝)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從今天(8日)起,武漢天河國際機場恢復國內客運航班,包括離漢航班和抵漢航班。早上7點25分,首個出港航班,東方航空從武漢飛往海南三亞的MU2527航班已經起飛。
  • 一分鐘看懂首都機場T1、T2、T3航站樓換乘攻略及航班分布!
    ,T1,T2,T3航站樓分布的航班是不一樣,對初來咋到的旅客要在短時間內在各航站樓之間快速換乘航班是一件比較頭疼的事情,特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T1,T2,T3航站樓換乘辦法,希望能幫助到初到旅客。  T1、T2、T3號航站樓各個航班分布  T1航站樓航班:  海南(HU)、大新華(CN)、金鹿(JD)、大新華快運(GS)(包含京滬空中快線大新華航班
  • 新航季開啟 三亞機場航班預計同比增長7%
    此外,新航季三亞機場將運營航線111條,其中國內航線109條,地區航線2條,通航城市75個,將新增阜陽、洛陽、濰坊、延安、嶽陽5個通航點,覆蓋國內一、二線主要城市。國際航線因受疫情影響,暫無航班計劃。根據航班計劃測算,三亞機場在冬春航季預計執行航班 64768架次,其中國內航班平均每周執行2774架次,同比增長7%;日均航班量402架次。
  • 新開航班!南通機場冬春航班換季將有這些變化……
    新開航班!南通機場冬春航班換季將有這些變化…… 2020-10-19 14: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春航班換季後,興義機場迎來了南航過夜駐場
    10月25日23:45分,由南方航空執飛的廣州至興義CZ3923航班抵達興義機場,該航班在興義機場過夜早班出港,這標誌著興義機場迎來南方航空首架駐場過夜飛機。這是興義機場繼華夏航空之後迎來的第二家航空公司在興義停放過夜飛機,南航過夜運力的投放為機場的發展再添新動力。
  • 合肥機場陸續恢復多個國內國際貨運航班
    資料圖:美國康尼航空執飛的合肥至芝加哥全貨機停落在合肥機場。安徽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供圖記者3日從安徽民航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獲悉,合肥機場目前已陸續恢復並保持至美國芝加哥、越南河內和深圳貨運航班的穩定運行。今年疫情期間,合肥機場採用「客改貨」包機、「空空中轉」「空地聯運」等多種運輸方式,順利完成運往歐美防疫物資貨機運輸保障任務。
  • 南航在京航班全部轉場大興機場
    本報訊(記者 孫宏陽)昨天起,北京大興機場開始執行2020-2021冬航季航班計劃。換季後,北京大興機場日均航班時刻增加103個,達到每日853個。同時,南航在京所有航班全部轉場至北京大興機場運行,多家航空公司加密重點航線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