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總是對自然界的神秘心存敬畏,其實,那些被神化的故事譬如「天火」其實是源自神話「普羅米修斯」。
本文講述一次790000年前的撞擊,巨大的撞擊力使得產生的隕石碎片散布在多個大洲。直到現在,研究人員都沒有找到撞擊坑的具體位置。
前所未有的暴力衝擊
多年來,隕石向地面衝擊而導致巖石塊熔化形成的「玻璃隕石」從中南半島一直延伸到南極洲東部。這樣的分布凸顯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強悍衝擊。研究人員表示,碎片覆蓋了地球上大約10%的地方。直到本世紀,科學家對巖石進行了地球化學分析,才推算出隕石坑的確切位置。它隱藏在寮國南部,布拉萬高原上一個近5000平方公裡的冷卻火山熔巖區裡。
(圖解:玻璃隕石 圖源:維基百科)
散落在中南半島中部的大量玻璃隕石使得研究人員把注意力都投放在這個區域,他們想找到這個著名的隕石坑,但是失敗了。最終,通過對衛星數據的分析,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地質學家們將其研究成果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這個百年之謎才攤開在眾人眼前。以前,人們的猜想主要集中在中國南部,柬埔寨北部或寮國中部被侵蝕的隕石坑上,但這些隕石坑最終被證明實在是太老了(形成於6600萬至2.52億年前)。
(圖解:布拉萬高原毫無疑問隱藏著火山口,火山口的撞擊在附近數百公裡處產生了隕石。 圖源:Sieh et al./PNAS 2019)
長17公裡,深一百米
新加坡研究員們對布拉萬高原的地質分析結果證實了火山熔巖的形成時間是在51000到78萬年前之間,比隕石坑的形成時間要晚。此外,他們還發現地殼巖石中還含有類似在該地點附近發現的火山玄武巖,而在露出的砂巖中發現的石英晶體也曾由於受到劇烈衝擊而發生了變形。這些發現讓科學家們相信,著名的隕石坑確實位於寮國南部的這個地區。
為了更精確地定位它,科學家在400多個點進行了重力測量,然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巖體密度較低的區域。那是一個狹長的火山口,長13公裡,寬17公裡,深100米。據估計,這塊隕石最初直徑為2公裡,撞擊產生的巖石碎塊以超過450米/秒的速度飛射到空中,摧毀了方圓500公裡內的動植物。
該研究的作者指出:「這些不同的觀察結果表明,撞擊地點就在這片火山巖堆的下方」,他們打算在這一發現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深入研究,來幫助評估如果今後再次發生這種災難可能導致的後果。
相關知識
隕石是起源於外太空某一物體並墜落在地面的固體碎片。如彗星、小行星或流星體,在穿過大氣層到達行星或月球表面後倖存下來。當原始物體進入大氣層時,各種因素,如摩擦、壓力和與大氣氣體的化學相互作用使其升溫並輻射能量。然後它變成流星(meteor,英文裡也被稱為shooting star 或 falling star),形成火球,射星或墬星。天文學家稱其中與地球碰最明亮的流星的例子為「火流星」。而像火球這樣的流星無論如何最終都會影響地球的表面。 隕石對地球的表面及生物都有影響,大小範圍從小型到極大不等。而火星上也有發現隕石。
FY:趙婉玥
作者:Yann Contegat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