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怪臉在世界各地的文化中都很常見,從地球上看月亮,人們經常會出現一種幻覺:月球表面似乎有一張人臉,表情似哭似笑,十分怪異,美國國家宇航局NASA幾十年來調查過這件事,但形成原因仍然不清楚,只是有一些猜測。
NASA目前猜測認為,月球怪臉錯覺是遠古時期熔巖留下的磁性塵埃造成的,這些塵埃在月球表面形成了旋渦,經過長時間太陽風的洗禮,導致了月球在滿月時經常被誤認為有一個人臉。
太陽風是一種強大的帶電粒子流,由於月球沒有大氣以及及其分散的磁場,經常會直接撞擊月球的表層,使得月球在40億年的時間裡逐漸變白變亮,而強磁區域則可以保護月球表面,所以月球部分地區看起來就很黑,並且太陽風與磁場的交匯處則形成了旋渦。

在一項新研究中,羅格斯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員用電腦模擬繪製了月球的旋渦圖,他們發現在旋渦出現的地方有狹窄的蛇形磁區,這些磁區與熔巖管的形狀相吻合——熔巖管是月球過去劇烈的火山活動時形成的古老地下隧道,具有很高的磁性,因為巖石中的礦物質在極端溫度下分解出了磁性物質。

來自太陽風的帶電粒子被磁場偏轉,使得月球部分地區保持黑暗,並形成了月球漩渦,然後在某種機緣巧合下,在宏觀的角度看,月球怪臉出現了。
這一發現可能最終解釋了「月球怪臉」的形成原因,不過也只是一個猜測,研究人員在《地球物理研究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論文。
太陽風是從太陽上層大氣射出的超聲速等離子體帶電粒子流。在不是太陽的情況下,這種帶電粒子流也常稱為「恆星風」。太陽風是一種連續存在,來自太陽並以200-800km/s的速度運動的高速帶電粒子流。這種物質雖然與地球上的空氣不同,不是由氣體的分子組成,而是由更簡單的比原子還小一個層次的基本粒子——質子和電子等組成,但它們流動時所產生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