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你用一種水果來形容一個女生的嘴巴,你腦海中第一個詞彙會是什麼?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你們一定是櫻桃。我們常把「櫻桃小嘴」掛在嘴邊,那麼最初是怎麼來的呢?
唐朝的孟棨在《本事詩·事感》中寫道:「白尚書(居易)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蠻善舞,嘗為詩曰: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 樊素和小蠻都是白居易的美姬,深得白居易的寵愛。樊素的嘴小巧鮮豔,如同櫻桃;小蠻的腰柔弱纖細如同楊柳。
知道了來源,不禁想問,為什麼要用櫻桃來形容嘴巴呢?不可以是山楂小嘴,紅棗小嘴呢?
因為在唐朝初期,櫻桃和荔枝一樣,都屬於水果中的「愛馬仕」。
在唐朝的宮廷中,皇帝經常和大臣們一起遊園品鮮,而最常遊的便是櫻桃園。《舊唐書·中宗紀》曰:景龍四年(710)「夏四月丁亥,上遊櫻桃園,引中書門下五品以上諸司長官學士等人芳林園嘗櫻桃.便令馬上口摘,置酒為樂」。「口摘」就是直接用嘴就著枝頭含食,所以櫻桃在古代也稱「含桃」。除了遊園,皇帝也十分喜愛將櫻桃賞賜於大臣妃子們,以彰顯皇恩浩蕩。當然,得到賞賜的大臣們也不會無動於衷,經常會賦詩來感謝皇恩並且也算是一種炫耀。王建就在《宮詞百首》寫道:「白玉窗中起草臣,櫻桃初出賜嘗新。殿頭傳語金階遠,只進詞來謝聖人。」特別隆重的是,在唐朝,新科進士放榜要擺櫻桃宴。這一傳統一直延續到明清,並且由皇帝賞賜下來。
如此名貴的水果,食用時當然也不會草草了事 。
除了上述的「口摘」,在唐朝,食用櫻桃講究用極盡精美珍貴的器皿來盛放,如金盤、金甌、琉璃盤、彩畫榼等等,然後澆上新鮮的酥酪和蔗漿。杜牧《和裴傑秀才新櫻桃》詩云:「忍用烹酥酪,從將玩玉盤。流年如可駐,何必九華丹。」講的就是唐朝最流行的櫻桃食用方法。
如此看出,古人對於櫻桃的食用真是充滿了儀式感。經由上述對於櫻桃的重視,拿櫻桃來形容美人,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明天我們將會採訪一位藝術家,關於她眼中的櫻桃嘴~ 敬請期待~
幾何映像 ∣與生活的精彩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