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於《中國蜂業》雜誌2019年第7期 P29
宋德松│文
四川射洪縣柳樹鎮大舜村七社
我是一位定地業餘養蜂愛好者,3年前有幸認識了一位80歲高齡甘肅養蜂的魯師傅。2016年農曆四月,我家飛來一群中蜂,收捕後在傳統竹編圓桶裡養殖,經魯師傅和多位養蜂師傅的精心指點,分出來的蜜蜂由傳統養殖改成新法養殖。2016年1群蜂,2017年5群,2018年10群,2019年17群,收入可觀。
為感謝技術指導的魯師傅,油菜花結束和魯師傅來川養蜂時,我都去幫忙運蜂裝卸蜂箱。我看裝卸蜂箱的人們很辛苦,便想出一個既簡單又省力的辦法。用搭帳篷的四根圓柱鐵桿兩根一起,用鐵絲分別扎4~5次在運蜂車的一側固定,便於裝卸蜂箱:
先在地上將1個滑輪扎在兩根紮緊的圓柱鐵桿頂部,用直徑為2~3cm的粗繩長20m左右,穿過滑輪(直徑為7~8cm)10m左右,兩人扶起帶滑輪的圓柱杆於蜂車的側面緊繩處固定。同時,把穿過滑輪的繩子另一端,用同樣大小的滑輪穿過,滑輪上系一根細繩,便於裝卸蜂箱時帶著繩子,不讓蜂箱衝擊蜂車。然後,將穿過滑輪(動滑輪)的繩子系在另外兩根紮緊的圓柱型鐵桿頂部,繫緊並用鐵絲紮好,扶起鐵桿,架於與頂部固定滑輪的兩根鐵桿4~5m處,同樣固定在蜂車上,這樣一個起動蜂箱的塔吊就形成了。
運蜂時,用平板車將蜂箱運至簡易塔吊下面,1個人將帶小繩的滑輪拉下,鉤在蜂箱緊帶上,另一個人拉下,固定滑輪的另一端繩子,快速將蜂箱提至蜂車,高度以蜂車上的人能接著為準,這樣的方法男女老少皆可。
編輯:李文豔
再看一篇:特邀│人大代表宋心仿為您解答蜂王漿的使用方法?
《中國蜂業》雜誌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蜜蜂研究所、中國養蜂學會主辦的養蜂科技刊物,1934年1月創刊。是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國農業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全國優秀科技期刊。
點擊左下角原文連結可購買《中國蜂業》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