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蜂框養蜂新技術,普通蜂箱簡單修改,一箱蜜蜂變兩群

2020-12-04 閩南蜂哥

中蜂養殖一直處在不斷的改進階段,從最早的木桶養殖中蜂,到木箱養殖中蜂,再到活框養殖中蜂,養蜂人不斷在探索更適合中蜂養殖的方式。作為現代養蜂法中的活框養蜂方式,早已經是養殖蜜蜂的主流方式,所以許多養蜂人都是在活框養蜂基礎上,進行優化或改造,但是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標準的中蜂養殖方式。

為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原有的活框養殖工具,我們研究了一套「短蜂框養蜂新技術」,只需要簡單的修改一下原有的普通蜂箱,就能完美的使用。同時這也是一種能夠重新組合的蜂框,當群勢養大以後,還能重新組合成原來的養蜂方式,繼續養殖蜜蜂,非常的靈活多變。接下來我們就來分享這套短蜂框養蜂新技術。

什麼是短蜂框

短蜂框是一種塑料組合蜂框,它的尺寸只有標準蜂框的二分之一,但是框耳經過特別設計,一邊為母框耳,一邊為公框耳,兩個短蜂框剛好可以組合成一個標準蜂框,組合以後,能夠在標準蜂箱裡正常使用。

短蜂框的上梁總長度為26釐米,寬度為2釐米,總高度為23釐米,單邊框耳長度為2釐米,可以穿鐵絲線,可以安裝小巢礎片。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單獨生產全蜜脾,可以單獨搖蜜,也可以組合成標準蜂框與木製標準蜂框一起使用,同樣也可以組合成標準蜂框生產蜂蜜和搖取蜂蜜。

組織短蜂框養蜜蜂

1、短蜂框的使用

短蜂框的兩條測梁上有四個穿線孔,不需要使用銅眼,直接拉上兩道鐵絲線或不鏽鋼絲。短蜂框上梁內側有巢礎固定扣槽,直接將半張大小的巢礎鑲入,再用電巢礎器加熱鐵絲線,使鐵絲線埋入巢礎中。這樣一個備用短蜂框就製作完成。

初次使用短蜂框,先將兩個備用短蜂框組合成一個標準蜂框,再加入標準蜂箱裡,讓蜜蜂自己完成造脾工作。等蜜蜂在做好的巢脾上儲存花粉花蜜,蜂王在巢脾上產卵後,就可以提出來拆成兩張短蜂脾獨立使用,以後就可以直接加入短蜂框,讓蜜蜂做成短蜂脾。

2、修改蜂箱

短蜂框有特製的專用蜂箱,橫著放是使用短蜂框,豎著放是使用組合後的標準蜂框。養蜂人也可以使用原來的標準蜂箱,但是需要進行簡單的修改。一個標準蜂箱,可以養兩群短蜂框蜂群。

首先將標準蜂箱,以前後為順序,在中間位置用三合板隔開,高度與蜂箱裡的拖框槽一致,也可以用兩塊木板錯開連接,形成兩個空間。如果蜂箱是使用沉蓋式的蜂箱蓋,只需要在中間位置壓一條0.5釐米的隔離木條就可以。如果蜂箱是使用大蓋式的蜂箱蓋,就需要在蜂箱蓋中間,加裝一條隔離木條才行。最後在蜂箱後面或者側面,另外開一個巢門,讓蜜蜂通行。

日常養蜂方式

提出一張已經做好的組合標準巢脾,抖掉蜜蜂再拆成兩張短蜂脾,再使用修改後的標準蜂箱,調入這兩張短蜂脾,然後選擇一群一脾的弱小蜂群,將蜜蜂抖入蜂箱裡進行單群蜜蜂養殖。等蜂群養到四脾蜜蜂的時候,再進行人工分蜂,變成兩群兩脾的短蜂框群。這樣的蜂群,以後可以用作交尾群,可以用作儲王群,也可以用來繁殖弱小的蜂群,還可以組成雙弱群同箱越冬群。

短蜂框修改蜂箱,普通十框蜂箱,一邊可以養五張短蜂脾,普通八框蜂箱,一邊可以養四張短蜂脾。等蜂群壯大後,可以隨時更換蜂箱,組成標準蜂脾,進行標準蜂箱養殖,也可以調出蜂箱和短蜂脾,讓需要使用短蜂框的蜂群使用,原蜂群再借標準巢脾過箱,繼續壯大蜂群,養成強大的生產群。不得不說這樣的組合短蜂框,使用起來真的是太靈活多變了,值得蜂友們去試一試。

相關焦點

  • 河南帥小夥養蜂,一箱蜜蜂一年變成30箱,厲害了,看小夥怎麼做
    蜜蜂是群集動物,是一個大家庭,家庭的壯大,和家庭數量直接影響蜂產品的收益,一箱蜜蜂有一個或2個王,幾千到幾萬工蜂,好幾百雄峰組成,蜜蜂生活在脾天加一脾上,一脾大概2200隻蜜蜂看看養蜂牛人怎麼操作的。養蜂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蜜蜂經過了冬季休眠期,是最衰,因為荊條6月中旬大流蜜的時候,進入陽曆2月找一個陽光明媚的天上午,放大巢門翻開箱大蓋,促使蜜蜂飛翔排洩去除蜂箱溼氣,為開繁準備。 半月後繁殖脾子脾封蓋,蜜脾被吃了空一半,也產上子,現在蜂群弱蜂量不足的需要保溫,稻草,麥秸都可以。
  • 中蜂養殖,一箱蜜蜂幾脾蜂合適?老蜂農:不一定
    養蜂業上有一句話:「沒有一項養蜂技術是全國通用的」。這句話簡單明了,也直接暴露了蜜蜂的區域性生物學特點。下面我們具體來看一下究竟中蜂一箱幾脾最好。第二:使用的巢脾不同就活框養殖的中蜂箱來說,有的中蜂箱長寬比例不同,除了中標箱比較通用之外,其它的中蜂箱還是有著很大差異,所以光是巢礎這點就有各種不同的規格。從蜜蜂的習性來說,雖然中蜂標準箱有國標箱的說法 ,但是很多地方採用中蜂標準箱並不是最佳選擇。
  • 50箱蜜蜂一年能賺多少錢?農村大爺說出數字,難怪年輕人不養蜂
    在很多農村都能看到不少擺在院子外面的蜂箱,這些都是野生的蜜蜂,然後被人工收集起來飼養,大多都是供自己家人食用,並不是靠養蜂來賺錢的。曾有人統計過,說我國有數億蜂蜜消費者,而養蜂人只有幾十萬,這麼大的市場應該很賺錢才對,那麼養蜂到底能賺多少錢呢?
  • 發現一箱蜜蜂停產了,過了幾天發現蜂王死在巢門口,是什麼原因
    導讀:一箱蜜蜂停產,幾天後在巢門口發現蜂王的屍體,確實有點殘忍,根據山娃養蜂的經驗來判斷,有兩種原因導致這種情況發生,需要及時處理,避免造成嚴重的損失。蜂王可以說是整個蜂群的靈魂,不僅產卵繁殖蜂群,還通過分泌自身的蜂王信息素,在工蜂之間傳遞來支配分工勞作,由此可見蜂王對蜂群的重要性。
  • 老農養一箱蜂,蜂王停產卻被蜜蜂拖出蜂箱,這是怎麼回事呢
    鄉下的老農民們,可沒有閒情遛狗遛貓,他們更喜歡種莊稼,養家禽,甚至養蜜蜂。提到養蜂,您知道蜂王是蜂群中最重要的一員嗎?蜂王后並不是一家之主,僅僅是因為停止產卵,才有可能被蜜蜂拖出蜂房,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人類有生之年將會死亡,何況蜂王。事實上,在蜂群中,產卵是蜂王的主要任務,一個無法產卵的蜂王,不僅會造成大量的蜂群退蜂,甚至會面臨滅群危機。
  • 蜜蜂養殖技術 養蜂五十名詞解釋
    19、蜜蜂群勢:指一群蜜蜂中工蜂的數量,是反映蜂群繁殖力和生產力的標誌,以框為單位。20、強群:群勢強盛的蜂群稱為「強群」,強群是養蜂優質高產的基礎。影響蜂群群勢的主要因素有蜂王產卵力、蜂群哺育力、工蜂生活力及蜂群的分蜂性能。此外隨著外界氣候和蜜粉源等的變化,蜂群群勢也會產生周期性變化。
  • 搬運蜂箱用這招,簡單省力!|妙招
    本文刊於《中國蜂業》雜誌2019年第7期 P29宋德松│文四川射洪縣柳樹鎮大舜村七社我是一位定地業餘養蜂愛好者,3年前有幸認識了一位80歲高齡甘肅養蜂的魯師傅。2016年農曆四月,我家飛來一群中蜂,收捕後在傳統竹編圓桶裡養殖,經魯師傅和多位養蜂師傅的精心指點,分出來的蜜蜂由傳統養殖改成新法養殖。2016年1群蜂,2017年5群,2018年10群,2019年17群,收入可觀。為感謝技術指導的魯師傅,油菜花結束和魯師傅來川養蜂時,我都去幫忙運蜂裝卸蜂箱。我看裝卸蜂箱的人們很辛苦,便想出一個既簡單又省力的辦法。
  • 盜蜂挑起「蜜蜂大戰」 數十萬隻蜜蜂參戰,死傷數萬
    鬱悶的李子亮說,蜜蜂大批死亡是因盜蜂所致,罪魁禍首就是一公裡外的另一群蜜蜂。「他家的蜂群來這裡偷蜜,蜜蜂之間相互攻擊,我的蜜蜂都被咬死了!」    保守一點計算,如果一個蜂箱有2000隻蜜蜂,僅李子亮一家,就有兩萬多隻蜜蜂在這場「蜜蜂大戰」中死亡。    李子亮今年70歲,是錦繡川水庫附近黃錢峪村的農戶,已經有五年養蜂史。
  • 實用養蜂技術問答,蜜蜂的生物特性如何?
    實用養蜂技術問答,蜜蜂的生物特性如何?什麼是蜂群?蜜蜂是群體性昆蟲,單只的蜜蜂脫離群體之後就不能夠生存下去,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每一個分區當中,有三個不同的崗位,而不同類型的蜜蜂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共同為蜂群的發展努力下去。從養蜂的角度上看,我們把具有生產能力的蜂群,區分為了這幾種崗位:採蜜群、繁殖群、蜂王漿生產群、造脾採蠟群等等。而沒有生產資格的蜂群,則是分為了無王群、交尾群等等。
  • 《養蜂的秘密》:打開蜂箱看蜜蜂的世界,養蜂其實沒有那麼多秘密
    蜜蜂這個小東西呀,其實也挺可愛的嘛!在《養蜂的秘密》中,作者伊夫·居斯坦是一位養蜂20年的漫畫家,他採用擬人的手法,讓小蜜蜂們以主人翁和親歷者的姿態「親口」揭開養蜂的秘密,他真的是很認真的在教你怎麼去「養蜂」!
  • 這些蜂會吃蜜蜂,一隻就能殺死一箱蜜蜂,怎麼回事?
    這年頭很多農民都會養蜜蜂,靠著蜂蜜也能夠養家餬口。不過養蜂也是不容易了,除了要擔心有病死掉之外,還是需要預防同類之間的殘害,因為蜜蜂屬於弱勢蜂,其它的蜂種是會吃掉蜜蜂的,一旦被它們發現蜜蜂的老巢的話,沒人為的幹預,直接整巢的蜜蜂都會玩完的。
  • 養殖蜜蜂只要掌握以下六點,可讓你的養蜂路一帆風順
    二、初涉養蜂手裡最好購買一本養蜂秘籍對於養蜂秘籍不管那個時代的都可以,最好是購買正版書,盜版的最好別用,至於為什麼,你自己懂的。比如飼養過程中遇到一些小問題,無需問人,自行解決。三、多去論壇、養蜂群這類地方學習交流閒暇時間多上論壇、微信養蜂群、頭條、百家這些地方逛一逛,不管是對的經驗還是錯的理論,多聽聽,多看看,相信大部分內容還是對你有所幫助的,所謂三人同行必有我師嘛!學習與操作雙結合自己的技術想不提高都難。
  • 從野生蜜蜂的生存環境,看如何養蜂(1)——為什麼少開箱?
    最近新技術都說了一遍,都不知道說啥好了,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寫養蜂操作,寫那個真沒意思,網上有很多,別人都說的東西何必再寫一遍,感興趣的可以去關注其他養蜂類的自媒體,他們喜歡說這種簡單的。我喜歡講新技術,大多數人聽都沒聽過,也許現在很多人質疑我,沒關係,時間證明一切,除此之外我喜歡講別人沒說的東西,比如行內的發展趨勢、內部小道消息、行業解析等。我希望可以讓現在的養蜂人發展的更好,而不是把更多人拉到養蜂這個坑裡。
  • 如何讓蜜蜂安全過冬?「兩不愁」才是關鍵
    一、不愁吃   確保蜂箱有充足的糧食-封蓋蜂蜜  2020年大多地區雨水超常,今年的蜂蜜產量大大減少。特別是業餘的蜂農,今年取蜜冒著很大的危險。有的蜂農沒有取蜜,也沒有什麼蜂蜜可取。不管是否取蜜,進入寒冬之際,都要確保蜂箱內有充足的蜂蜜。今年的冬天難以確定,氣溫度十度之下不適合飼餵蜜蜂。
  • 蜜蜂發生二次分蜂后收回,能否移開原群蜂箱放置新蜂群?答案來了
    在土法養蜂人工分蜂的時候,我們常用的方法是把原群移開,把新分蜂群放在原來的位置上,這樣來回收分走的原群飛行蜂,這樣的確可以保證我們新分蜂群中的蜜蜂數量充足,更加利於新分蜂群的發展。但是對於蜜蜂自然分蜂來說,這個結果又與我們人工分蜂不同。
  • 怎樣才能讓螞蟻不進蜜蜂的蜂箱?
    螞蟻是我們在養蜂中常見的一種病蟲害,尤其是蜂箱直接放在地上的那種養殖方式,螞蟻很容易在蜂箱底下直接築巢,進入蜂箱危害蜂群,蜂部落曾經就在家裡的蜂箱底下發現了一群螞蟻,直接將一個強群變成弱群,所以說螞蟻對蜜蜂的危害也是比較嚴重的。
  • 蜜蜂怎麼分蜂?什麼時候分蜂最好?其實蜜蜂已經告訴你了
    關於蜜蜂如何分蜂以及什麼時候分蜂最好的問題,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蜜蜂在實際生活中他們的生活習性早就已經表現出來了。所以在我們養殖蜜蜂的時候,不但要學會養蜂的技術,還應該學會看懂蜜蜂的語言,這樣的話,我們能從蜜蜂的日常活動中發現許多問題,減少我們對蜜蜂養殖技術的探索。
  • 養一箱中蜂需要準備的最全套蜂具有哪些?
    養蜂一般都要用到蜂具,只是有的必不可少,有的或有或無。在聽蜂之語看來如果你是以節約成本為前提,那麼養一箱中蜂你可以選擇什麼蜂具都不準備,放養式便可。但是如果你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行頭非常的在乎,也想把養蜂這件事儘可能做到極致,那麼聽蜂之語認為養一箱中蜂需要準備的最全套工具有以下這些:①、蜂箱。養中蜂一般單箱即可,如果你想不斷擴展群數,可以買加繼箱的那種蜂箱,根據計劃選擇具體數量。②、巢框。
  • 蜜蜂怎麼分蜂的?
    許多養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在繁衍發展的過程中,會經歷一個過程:分蜂,這也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對於養蜂來說,分蜂就意味著群勢變弱,相信只有掌握了蜜蜂分蜂的徵兆,才能有效避免分蜂帶來的損失,那麼蜜蜂怎麼分蜂呢?如何有效避免或者合理幫助蜜蜂分蜂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蜜蜂怎麼分蜂?
  • 巴中90後老師發明自動取蜜蜂箱,蜂蜜易流出產量增加
    2016年,巴中一名90後老師楊棵瑞在招生宣傳路上偶遇養蜂人割蜂蜜,心想能否發明一種蜂箱可以讓蜂蜜自然的流出。這樣不僅乾淨衛生,還增加蜂蜜總產量。回到學校後,楊棵瑞等3名老師和幾名學生一起,開始給蜜蜂建巢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