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蜂發生二次分蜂收回後,原箱搬離,處女王群能不能放在原來的位置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種才做並不好,對於蜜蜂發生自然分蜂以後的生物學特點,這裡面還有一個問題爭議比較大,所以想要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全面了解:
1.蜜蜂分蜂的生物學特性
2.把處女王群放在原來位置的結果
3.解決辦法
蜜蜂分蜂的生物學特性
對於蜜蜂分蜂來說,根據上面的說法,這個蜂群發生的是自然分蜂,而且是二次分蜂,分走的是一隻處女王。在土法養蜂人工分蜂的時候,我們常用的方法是把原群移開,把新分蜂群放在原來的位置上,這樣來回收分走的原群飛行蜂,這樣的確可以保證我們新分蜂群中的蜜蜂數量充足,更加利於新分蜂群的發展。但是對於蜜蜂自然分蜂來說,這個結果又與我們人工分蜂不同。
人工分蜂的方式實際上相當於我們是把一群蜜蜂分為兩群,這裡面並沒有產生自然分蜂,但是我們收捕的二次分蜂蜂群,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自然分蜂。對於發生自然分蜂的蜂群來說,這裡面有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那就是一旦分蜂蜂群入住了一個蜂窩,就算這個蜂窩就在原來蜂群的旁邊,新分蜂群也會對原群視而不見,相當於已經是兩個蜂群,如果有回蜂,分蜂群已經滿足「失憶」的生物學特點,那麼結果就是兩個蜂群廝殺。
關於蜜蜂自然分蜂后對老蜂群視而不見,如同失憶的這種生物學特點,如今還是一個迷。所以如果我們想要把已經發生自然分蜂的蜂群放在原群的位置,那麼就可能出現兩個蜂群不和的現象。具體的蜂部落還沒有嘗試過,只是發生了自然分蜂的蜂群,的確具有這樣的生物學特點,而蜂群在還沒有入住新蜂巢的情況下收捕的蜂團,這個「失憶」現象是否已經產生,這點還需要更多的嘗試。
把處女王群放在原來位置的結果
如果我們把原來的蜂群移開,收回來的處女王蜂群放在原來的位置。其實對於原來位置的蜂群來說,這個蜂群認的位置還是原來的位置,也就是說這個蜂群是認我們放了處女王蜂群的這個位置的,回蜂同樣會產生,那麼這樣下來就有兩個可能:
①兩群蜜蜂廝殺:正如上面所說,發生了自然分蜂的蜂群在分蜂的時候集體「失憶」,這樣下來,雖然我們收回來的蜂群同樣從這個蜂群中分出,但是由於蜜蜂發生分蜂的時候「失憶」了,所以這嚴格來說已經是兩個蜂群,這樣的結果必然導致兩群蜜蜂廝殺。
②原來蜂群蜜蜂大量減少:原來的蜂群是留下來的蜜蜂,並沒有發生自然分蜂,所以留下來的蜜蜂,實際上生物學特點並沒有改變,也就是說,這些蜜蜂還認識原來的位置,那麼我們把蜂箱位置移動後,根據蜜蜂認巢試飛的原理,移動後的蜂箱,飛行蜂還記得原來的位置,就會大量湧入我們後來放的處女王蜂群中。
如果處女王群在結團的時候,沒有入住新巢之間生物學特性沒有改變,這樣是會接受原來蜂群中的蜜蜂的,也會對處女王群起到壯大作用。但是實際上這樣也不科學,我們都知道,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時候,實際上原來蜂群中的蜜蜂剩餘已經不多,多的是幼蟲,二次分蜂主要是幼蟲積累過多引發,如果我們用收回的處女王蜂群再次去吸引原來蜂群的蜜蜂,必然導致原來蜂群中的大量飛行蜂回到處女王蜂群,導致原來蜂群中的採集蜂大量減少,因為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時候,主要是幼齡蜂飛走,我們再把原來蜂群中的採集蜂回收,很可能導致原來的蜂群群勢大量下降,對原群是很不利的。
解決辦法
其實從我們移開原來蜂群,在原來的位置安放處女王蜂群,目的無非就是想要增加處女王蜂群中的蜜蜂數量。對於一個發生自然分蜂的蜂群來說,其實分走的蜜蜂數量並不少,至少對於蜜蜂來說,是完全可以在短期內發展起來的,所以我們沒有必要採用這樣的方法,如果後期發現哪個蜂群發展緩慢,可以通過提強補弱的方式來均衡群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