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全國人工智慧大賽」報名倒計時1天!大賽由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鵬城實驗室、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AITISA)共同承辦,騰訊科技、創維集團、雲天勵飛、平安科技協辦,參賽團隊將獲最高100萬獎金!
國內最高端科研單位和頂尖科技企業在本次大賽「結盟」,將帶來什麼?鵬城實驗室、AITISA聯盟與南方+聯合推出「AI大咖的邀請」系列報導,採訪來自中國AI學術及產業領域的領軍人物。
作為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平安集團打造「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金融、城市服務」五大生態圈,致力於推動傳統行業AI賦能及智慧化轉型,力推從「網際網路+」向「智能+」的躍升。
此次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參與合作「行人重識別(Person ReID)」賽項,平安科技參與了賽道設計和競賽規則制定等各個環節的大賽策劃,同時安排算法團隊和實施團隊的專家配合鵬城實驗室全程參與大賽的評審工作。
中國平安首席科學家肖京博士認為,行人重識別是視頻結構化技術及智慧社區等相關應用的關鍵要素,本屆大賽定位於城市服務生態圈中的一個學術難度高、產業應用背景廣闊的課題,競賽中產生的各種思考和嘗試無疑會對相關產業帶來新的進步,提升行人重識別的技術能力。
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肖京博士
「對於能力出眾的參賽選手,不論競賽成績如何,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均提供正式員工招聘的綠色通道,特別優秀者直接進入最後一輪的部門長面試。對於比賽中能力出眾的在校生,不論競賽成績如何,平安科技在北京、上海與深圳的項目團隊提供不限人數的實習機會,直接參與最富有挑戰的人工智慧項目。」肖京說。
也想在這場比賽中試試身手?>>>點擊進入報名通道
人工智慧的發展趨勢,曾經歷「兩起兩落」,目前迎來第三次發展浪潮。在肖京看來,目前除技術演進外,更重要是人工智慧技術能否在各領域廣泛應用,尤其是金融、醫療、城市治理這些相對傳統的領域。產業所面臨的挑戰在於能否運用人工智慧技術解決實際的業務痛點。
行人重識別(Person ReID)作為近年來計算機視覺的研究重點之一,對城市治理領域有重要意義。它通過給定一個行人的圖像,跨設備檢索該行人的其他圖像,在公共安全以及圖像檢索等場景中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平安旗下智慧城市等專業公司,在應用上述技術協助城市管理,使其更安全高效。此外,行人重識別還可幫助手機用戶實現相冊聚類、幫助零售或商超經營者獲取有效的顧客軌跡、挖掘商業價值,在平安的現有業務中也有大量的實際應用場景。
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的成熟使得機器在辨別人臉的能力上大舉超過人類,然而在實際應用的場景中,攝像頭並非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拍攝到清晰人臉,因此,用全身信息來對人員進行鎖定和查找就變得十分必要。
肖京認為,由於不同攝像設備之間存在差異,行人外觀易受光照、穿著、尺度、遮擋、姿態和視角等影響,面對數量眾多、環境各異的攝像頭拍攝的海量視頻數據,在前面提到的光照、視角、姿態等難題的影響下,現有算法還難以達到足夠高的匹配精度,這是目前行人重識別領域所存在的比較大的問題和挑戰。
肖京認為,行人重識別在公共安全、零售環節、智能交通、政務服務等領域都具備重大應用意義和價值,是視頻結構化技術及智慧社區等相關應用的關鍵要素。因此本次大賽對推進視頻結構化技術以及智慧社區建設的發展有重大意義。
「本屆大賽瞄準了城市服務生態圈中一個學術難度高、產業應用背景廣闊的課題,競賽中產生的各種思考和嘗試無疑會對相關產業帶來新的進步,提升行人重識別的技術能力。」肖京說。
智能化應用對技術研發及應用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希望參賽選手能夠在比賽中充分發揮創造力,提出更加準確、穩健的行人重識別算法,不斷尋求新技術的創新和突破;並將目光更多地聚焦於產業應用,促進行人重識別的應用落地,幫助行人重識別技術落地更多的場景,應用到更廣闊的市場中,共同推進優政、興業、惠民。
在推動人工智慧發展方面,平安的發展方向是從「網際網路+」轉向「智能+」,實現信息化到數據化到再智能化的轉變,做到「三提兩降」,即提效率、提效果、提用戶體驗,降風險、降成本。
肖京認為,「智能+」的建設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形成基礎感知能力,即看、聽、說和讀,打造基礎認知及交互能力;第二階段是構建全面知識體系,建立豐富的行業知識圖譜;第三階段是將技術能力高效結合業務能力,形成專業AI解決方案,實現智能化應用。「為實現智能化應用,平安打造「平安腦」智能引擎,被用於賦能所有的核心業務,包括金融,醫療和智慧城市等。」肖京說。
商業應用案例上,以身份認證為例,平安融合人臉、聲紋、微表情識別、大數據和深度學習等技術,創新研發基於多模態生物特徵識別的身份認證方法,已應用於普惠小額貸款、銀行保險帳戶開戶、門禁等多個場景;其次是智能閃賠,平安搭建車型識別、部件定損、精準定價、欺詐檢測等完整的智能車險理賠體系,真正實現無風險一鍵定損賠付;在智能風控方面,平安打造涵蓋1.2億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知識圖譜產品歐拉圖譜,構建專業的債券違約、財務造假、企業評級等多個模型,實現貸前貸中貸後、投前投中投後等業務領域的風險管理,預警防控企業金融風險。
「平安的人工智慧研究基於對各產業的理解,輔以平安所積累的億級數據,全面布局,為各行業賦能。」肖京說,平安在教育,金融,醫療,安防各領域積累大量落地案例,提供包含雲API、移動端SDK、私有化部署等多種產品形態和多維智慧服務。在聚焦技術創新的同時不斷創新服務模式,使得人工智慧與產業更加緊密融合。
「平安不斷堅實技術底座,廣泛集成生態夥伴,形成環環相扣的產品矩陣,打造全方位的解決方案,構建強大的智能生態鏈,布局行業戰略全圖,提供更好的服務。」肖京說。
在肖京看來,目前我國人工智慧產業布局、技術研究等基礎設施已處於飛速發展時期,隨著科技、製造等業界巨頭公司的布局深入,眾多垂直領域創業公司的不斷誕生和成長,人工智慧技術已進入大規模商用階段,人工智慧產品全面進入消費級市場,未來將是人工智慧技術加速普及的爆發期。
與此同時,人工智慧還將助推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性突破,改變全球經濟生態。如今智能語音、智能視覺產業鏈愈漸完善,產業規模大幅提升,應用場景廣泛,以平安為例,現已落地的智能識別技術應用為企業節省巨大人力財力,後續相關革命性產品有望持續推出,市場空間巨大。
肖京認為,國內市場對科技賦能有強烈的需求,同時政府大力推進產業升級,鼓勵創新技術研發和落地。企業應充分解讀國家政策,積極布局相應的AI技術創新和研發,並積極推進應用,使人工智慧技術快速落地。「智能化轉型需要滿足技術、數據、場景、專家四個條件,並有自上而下的機制來協調推動,就能形成真正有效的解決方案,將技術和業務緊密結合,解決業務痛點,從而實現真正的產業賦能。」
肖京也談到,相應地,AI的發展也將帶來數據安全的風險和AI倫理挑戰。因此,行業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人類自治、安全可控、公平公正和公開透明的倫理準則,在數據使用、算法研發和行業應用等層面全面把控AI倫理問題。
雷鋒網版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