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科技10篇論文入選美國頂級年會,技術探索和應用切中前沿

2021-01-11 砍柴網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近日,平安科技人工智慧中心的10篇論文,入選國際醫學圖像計算機輔助幹預會議MICCAI 2019年會和北美放射學年會RSNA2019。

MICCAI(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MICCAI) 是聚焦於醫療圖像處理和輔助治療技術方面的綜合性學術頂級年會,由國際醫學圖像計算和計算機輔助幹預協會主辦。在2019年投稿量比2018年增加近70%的背景下,平安科技人工智慧中心產出的5篇高分命中論文,展現了極高的研究質量。

RSNA(Radiology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n, RSNA)則是放射醫學界的盛會和放射醫學臨床研究的風向標,每年11月底至12月初在美國芝加哥召開,是全球放射學臨床研究成果和主要醫療器械廠商產品發布的重要場合,會議論文代表了放射醫學界醫學應用研究的最高水平。

科研過程中,平安科技人工智慧中心和世界頂級醫療機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臨床中心以及林口長庚紀念醫院(CMGH)緊密合作。合作的論文,分別被MICCAI 2019和RSNA 2019各5篇收錄(其中MICCAI 3篇是early accept,1篇是大會口頭報告;RSNA 4篇是口頭報告)。

平安科技人工智慧中心所有研究工作都有臨床頂尖醫生們的積極參與,在深入溝通和親密合作之下,根據臨床痛點,雙方一起提出問題,繼而解決。基於該研究特色,從最開始研究的命題就確定了是臨床硬需,這為今後技術應用於患者的精準診斷和治療產生積極意義,代表著平安科技的研究不但在技術探索上走在前沿,而且在臨床應用上也得到醫學界的認可,為下一步深入臨床迭代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平安科技人工智慧中心是一支由全球頂尖算法專家、平安集團首席科學家肖京博士帶領的團隊。團隊成員包括平安科技技術研究院(華盛頓)執行院長、醫療人工智慧領域著名學者呂樂博士。匯集了一批畢業於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愛荷華大學,多倫多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阿爾伯塔大學等著名學府,以及曾經在西門子(Siemens)、英偉達(NVIDIA),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知名企業和研究機構工作過的高端人才。

其中四篇論文成果展示如下:

1、髖部骨折敏感度95%以上

髖部骨折是創傷常見問題,據統計髖部骨折約佔全身骨折的20%以上,且具有極高的致殘率及病死率。髖部骨折通常在急診科使用髖關節X光進行診斷,由於可能伴隨內出血,急診科醫生需要在短時間內對骨折做出準確的判斷。髖關節和盆骨結構複雜,常與其他內臟器官重疊在X光內形成偽影,這對骨折的診斷造成一定困難,這使得在急診室的高壓力環境下,經常出現骨折的誤診或漏診。

平安科技人工智慧中心和長庚醫院著名的創傷急診中心合作,提出新的檢測髖關節和盆腔所有部位骨折的AI技術(Weakly Supervised Universal Fracture Detection in Pelvic X-ray),該技術對髖關節各部位骨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均達到95%以上,而對於常見於老年人的股骨骨折則達到99%的高敏感度。該算法已經達到國際領先醫院的創傷外科、急診科醫生的水平。

圖一:髖部骨折自動檢測系統,紅色塊為AI自動檢出的骨折部位

Y. Wang, et al., "Weakly Supervised Universal Fracture Detection in Pelvic X-ray",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MICCAI), Shenzhen, China, 2019 (early accept)

C. Cheng et al., Universal High Performance Pelvic/Hip Fracture Detection on Pelvic Radiographs of Trauma Patients using Cascaded Deep Networks, RSNA, Chicago, USA, 2019 (Scientific Oral Paper)

2、無監督學習識別異常胸片

X光胸片是放射科室業務中佔比最大的影像種類,近年來,特別是隨著2017年NIH發布胸片公開數據集以來,對於X光胸片人工智慧應用層出不窮。由於胸片數量大,各個醫院乃至同一個醫院不同設備數據來源不一。另外現在主流的AI系統開發都是採用有監督的深度學習方法,要求醫生對於各種胸片的疾病徵象都需要標註,這造成研發工作中的較大負擔。

平安科技人工智慧中心和NIH合作,對於數據來源不同的X光片如何自適應,以及採用弱監督甚至無監督的方式對異常胸片的識別,進行了大膽探索,均獲得滿意的結果。研發出的無監督方式下的TUNA-NET,在兒童肺炎X光片的識別的任務上獲得了AUROC=0.963的結果,已經非常接近於有監督學習的結果(AUROC=0.981).

圖二:TUNA-Net的無監督學習條件下兒童肺炎識別

Y. Tang, Y. Tang, et al., "TUNA-Net: Task-oriented UNsupervised Adversarial Network for Disease Recognition in Cross-Domain Chest X-ray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MICCAI), Shenzhen, China, 2019

Y. Tang, Y. Tang, et al., "Task-oriented Unsupervised Adversarial Network for Disease Recognition in Cross-Domain Chest Radiographs", RSNA, Chicago, USA, 2019 (Scientific Oral Paper)

3、食管癌靶區自動規劃

在放射治療中,臨床靶向區域(CTV: Clinical Target Volume)既要涵蓋可見的腫瘤區域,也要包括微觀的腫瘤細胞可能擴散到的區域,如淋巴結。這在實際操作中比較困難,非常依賴放療腫瘤主治醫生的水平,不同的醫生之間勾畫的臨床靶向區域會有較大差異。因此客觀的臨床靶向區域分割算法在食道癌放療規劃中起到關鍵的作用。

平安科技人工智慧中心提出的研究方法將食道癌的臨床靶向區域的分割設計為一個同時基於空間位置/距離和圖像特徵的模型,其中空間模型包含了腫瘤,淋巴結,和風險器官的空間位置和距離信息。這樣的深度學習模型可以更好的去推斷臨床靶向區域的邊界。臨床靶向區域勾畫在食道癌放療計劃裡的研究重要但是之前工作非常少,這項工作設立了一個新的裡程碑。

圖三 食道癌放療規劃臨床靶區規劃的效果圖

D. Jin, D. Guo, et al., "Deep Esophageal Clinical Target Volume Delineation using Encoded 3D Spatial Context of Tumor, Lymph Nodes, and Organs At Risk",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MICCAI), Shenzhen, China, 2019 (early accept)

D. Jin, D. Guo, et al., "Accurate Esophageal Gross Tumor Volume Segmentation in PET/CT using Two-Stream Chained 3D Deep Network Fus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MICCAI), Shenzhen, China, 2019 (early accept, Oral presentation)

4、通用病灶檢測精度再提高

影像學醫生的日常主要工作,是對醫學圖像進行仔細閱讀,找到各種病灶,測量其大小,然後在影像報告中對病灶進行描述。因此,自動病灶檢測、描述/分類、分割算法歷來是醫學影像人工智慧的研究重點。然而前人的工作大多集中在特定器官的單一任務的算法,如肺、肝臟中的病灶檢測或測量等工作。

平安科技人工智慧中心的研究嘗試將檢測、描述和分割三個任務結合起來,基於合作夥伴NIH發布的DeepLesion數據集,平安科技人工智慧中心開發了通用病灶檢測系統、描述系統和分割系統,並通過一個實例分割框架將這三部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同時輔助以3D特徵融合策略和決策調整策略來利用病灶描述結果改善病灶檢測精度。該研究在DeepLesion數據集上取得了通用病灶檢測的最好精度,超過了之前結果最好的帝國理工大學團隊。

圖四:通用的病灶檢測系統,先看出病灶長在哪裡,再進行自動分類測量

K. Yan, Y. Tang, et al., MULAN: Multitask Universal Lesion Analysis Network for Joint Lesion Detection, Tagging, and Segment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MICCAI), Shenzhen, China, 2019

K. Yan, Y. Tang, et al., MULAN: Multitask Universal Lesion Analysis Network for Joint Lesion Detection, Tagging, and Segmentation", RSNA, Chicago, USA, 2019 (Scientific Oral Paper)

關於平安科技

平安科技是平安集團旗下科技解決方案專家,致力於運用人工智慧、雲等技術賦能金融服務、醫療健康、汽車服務、房產服務、智慧城市五大生態圈。平安科技以「雲無限」為價值主張,積極踐行「科技改變生活」的企業理念,立志成為國際領先的「AI+雲」公司。

作為平安集團高科技內核,科技解決方案已經應用在超550個場景中,積極孵化智慧業務,助力建成生態閉環;作為IT後臺綜合管理平臺,開發和運營平安關鍵平臺和服務,支持平安保險、銀行、投資、網際網路等業務高效協同發展;平安科技也是雲平臺的積極構建者,平安雲作為平安服務的綜合輸出平臺,為全行業提供 IaaS、PaaS、SaaS 全棧式雲服務,打造的生態圈已經服務過5億用戶,並拓展至海外市場。

相關焦點

  • 好未來技術成果論文入選國際教育測量學頂會NCME 2020
    近日,好未來矽谷研發部發表的兩篇教育測評技術實踐成果論文被美國國家教育測量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on Measurement in Education,以下簡稱NCME)年會接受。研究人員受邀出席將於9月召開的2020年NCME大會,並做主題研討。
  • 優必選獲IJCAI 2017最佳學生論文獎 13篇論文入選國際頂級人工智慧...
    該會議聚集了人工智慧領域最頂尖的研究者和優秀從業者,關注研討領域涵蓋機器學習、計算可持續性、圖像識別、語音技術、視頻技術等,對全球人工智慧行業具有巨大影響力。隨著近年來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持續升溫,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和學者也在積極參與 IJCAI並發表論文。今年,IJCAI共收到2540篇論文投稿,再創歷史新高,最終錄用660篇,錄用率為26%。
  • 85種期刊96篇論文上榜!科協優秀科技論文入選名單發布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布了第五屆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入選論文名單,來自85種國內科技期刊的96篇論文入選其中,基礎研究論文38篇,應用研究論文54篇,綜述類論文4篇。臨床醫學」、「農林」、「製造業與材料」、「電工、電子與信息技術」、「交通與基建」、「能源、化工與環境」、「生命科學與基礎醫學」10個學科集群,每個集群分配10篇名額,每年認定優秀論文不超過
  • 「鸚鵡螺」照亮探索科技前沿之路
    近十年來,在這個坐落在浦東張江張衡路239號的巨大鸚鵡螺式建築裡,一束束高能量、高質量的同步輻射光為我國科學家和企業照亮探索世界科技前沿之路。如今,圍繞上海光源,一個接一個大科學裝置在張江拔地而起,形成高密度的大科學裝置群,成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新地標。
  • 十年來最難的一屆CVPR 酷家樂兩篇論文成功入選
    作為十年來論文接受率最低的一屆CVPR,足見CVPR2020沉甸甸的含金量。而在入選的中國企業名單中,除了百度、騰訊、華為、曠視,家居SaaS獨角獸酷家樂也赫然在列。資料顯示,本屆CVPR共收到6656篇有效投稿,比去年增加了近29%,其中有1470篇論文被接收,接收率約22%,是近十年接受率最低的一屆。被錄取的論文主要涵蓋計算機視覺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值得注意的是,深根於家居行業,酷家樂前沿技術實驗室KooLab遞交的兩篇論文皆被錄用,躋身中國論文發布成功的少數科技公司之一。
  • 京東雲與AI 10篇論文被AAAI 2020收錄,京東科技實力亮相世界舞臺
    美國時間2月7-12日,AAAI 2020大會在紐約正式拉開序幕,AAAI作為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頂級學術會議,每年評審並收錄來自全球最頂尖的學術論文,這些學術研究引領著技術的趨勢和未來。京東雲與AI在本次大會上有10篇論文被AAAI收錄,涉及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機器學習等領域,充分展現了京東用技術驅動公司成長的發展模式以及技術實力,技術創新和應用落地也成為這些論文最吸引行業關注的亮點。
  • 探討計算機視覺前沿技術,加速智慧城市落地應用 | CNCC 2019
    19日下午,為探索計算機視覺與智慧城市發展,申省梅等著名學者將共同從學術和產業角度探討計算機視覺的場景解譯、人臉識別、人體姿態、視覺內容理解等前沿技術,以及在智能安防、自動駕駛等智慧城市建設方面的研究成果、發展前景與技術應用,值得期待!作為AI領域最熱門的研究與應用方向,目前計算機視覺技術在學術研究和產業落地方面都走在人工智慧發展的最前沿。
  • 從前沿科技探索實驗室KooLab的幾次重磅亮相 看酷家樂的科研孵化力
    的確,在酷家樂的技術價值觀裡,就是要用技術的力量去重新定義未來家居的「新世界」。酷家樂是一家商業模式驗證成功的科技公司,一次次高新技術探索、一個個產業場景應用築就了酷家樂的科技形象,它的科技之力已深入人心。在酷家樂所有的技術探索中,KooLab最能代表酷家樂對科研能力的看重。
  • 華為雲3篇論文入選MICCAI 2019,加速AI醫療研究和應用落地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華為雲最新資訊 > 正文 華為雲3篇論文入選MICCAI 2019,加速AI醫療研究和應用落地
  • 阿里巴巴18篇論文入選機器學習頂會KDD 2020
    5月25日,國際機器學習頂會KDD 2020公布了論文入選結果,阿里巴巴18篇論文入選,是近幾年KDD會議論文入選數量最多的科技公司之一。據介紹,18篇論文中,涵蓋阿里巴巴在認知智能、曝光偏差、圖表示學習等前沿AI領域的研究突破。
  • 6篇論文入選全球頂會AAAI 京東數科以全面AI能力助力產業數位化
    日前,人工智慧的頂級學術盛會AAAI2020在美國紐約舉行。其中,處於國內AI實力第一梯隊的京東數字科技集團,有6篇論文被AAAI收錄,在AAAI論文整體錄取率僅有20%的情況下,難能可貴,也體現了京東數科在AI技術上的全面能力和深厚功力。
  • 前沿技術+應用實例 生物成像網絡會議即將召開
    隨著成像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數位化成像技術和計算機圖像分析技術的引進,生物成像技術已經成為生物學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方法。此外,生物成像技術在醫學轉化及製藥領域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為幫助相關領域的用戶了解生物成像前沿技術及應用進展,儀器信息網將於2019年11月12日舉辦「生物成像前沿技術與應用」主題網絡研討會,本屆網絡研討會為期1天,將邀請多位行業內專家做精彩報告,為廣大相關研究領域的用戶搭建一個即時、高效的交流平臺。
  • 武漢科技大學一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近日一則好消息來嘍武科大一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快來科科一起來看看是哪篇厲害的論文吧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2020年12月29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我校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霍開富教授領導的「先進儲能材料與動力電池團隊」的一篇論文入選。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為霍開富教授,博士生安威力和高標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付繼江教授、博士生項奔和梅士雄為共同作者。
  • 中國AI的底牌與前路:王海峰團隊十篇論文入選ACL的價值釋讀
    中國AI的底牌與前路:王海峰團隊十篇論文入選ACL的價值釋讀 今年的自然語言處理領域頂級會議 ACL已經放榜,每每AI頂會放榜之時,也是科技企業們集體關注自身學術研究進度的時候。近年來隨著中國科技企業對AI技術的研究日益深入和產學結合的趨勢發展,各個AI頂會上科技企業的出沒也愈發頻繁。
  • 百度多篇論文入選NeurIPS 2020,機器學習領先算法、理論「強輸出」
    近日,NeurIPS 2020(Neur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s Annual Meeting,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年會)落下帷幕,作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NeurIPS
  • 好未來7篇學術論文學術論文被四大國際頂級會議收錄
    據介紹,本次入選的7篇學術論文主要基於AI+教育場景應用的研究,覆蓋了語音識別、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人工智慧研究的多個分支領域。其中,三篇學術論文入選了AIED 2020大會。資料顯示,AIED是教育應用領域的國際頂級會議,以「為教育計算應用領域提供高質量研究的智能系統和認知科學方法」而聞名。
  • 11.13~11.16|探索科技前沿,感受數字信息的魅力
    ,國際林學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發展學會會士,中國林業和草原科技林木分子生物學創新團隊帶頭人,梁希林業科學技術國際科技合作獎。研究領域:引力理論和宇宙學,發表論文240餘篇,論文被他引12000餘次,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湯森路透全球高被引科學家獎。內容摘要:2019年4月10日,人類獲得了第一張黑洞照片;2016年2月11日,美國LIGO(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宣布人類第一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這個引力波源是離地球13億光年的二個黑洞的併合過程,證實了愛因斯坦100年前的預言。
  • 電子科技大學一本科生在國際微波領域發表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基於以上應用前景,該論文提出了一類基於新型介質集成缺陷地結構的帶通濾波器設計技術。該類新型濾波器既能支持單/雙工作頻段應用需求,又能在保證良好帶內性能的情況下,擁有超寬頻譜範圍內的高抑制度阻帶、極低輻射損耗,並且尺寸極小。該類濾波器有效的解決了濾波器設計的主要挑戰,與現有各類濾波器設計技術相比,綜合性能具有優勢(如圖所示)。該新技術已被國際領軍企業轉產商用,投產至5G通信等相關系列產品中。
  • ...院論文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The Best of the Physics ar...
    優必選研究院再次獲得國際學術界認可,論文《Evolutionary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入選《麻省理工科技評論》(MIT Technology Review)「The Best of the Physics arXiv」。
  • 《煤炭學報》再有1篇論文入選!第五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公布
    于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6年3月發表在《煤炭學報》的論文「特厚煤層綜放開採大空間採場覆巖結構及作用機制」成功入選,截至目前,該論文在中國知網被引用次數100次,下載1197次。于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煤礦巖層控制與安全高效開採工程技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