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武漢科技大學一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1-01-15 科教頭條

近日一則好消息來嘍

武科大一篇論文

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快來科科一起來看看

是哪篇厲害的論文吧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2020年12月29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我校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霍開富教授領導的「先進儲能材料與動力電池團隊」的一篇論文入選。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為霍開富教授,博士生安威力和高標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付繼江教授、博士生項奔和梅士雄為共同作者。該文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湖北省技術創新專項重大項目以及武漢市應用基礎前沿項目的資助。

該論文針對矽負極材料嵌鋰過程中巨大體積膨脹導致的電極活性材料易粉化、循環穩定性差和電極膜厚度溶脹等問題,設計了一種新型類螞蟻巢狀的骨架結構多孔微米矽(AMPSi),並結合我校冶金背景,發展了一種氣相去合金化製備類螞蟻巢狀多孔微米矽的新方法。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研究表明,螞蟻巢狀的矽納米骨架可在鋰化/脫鋰過程中可逆地膨脹/收縮而不粉化,並且矽的體積膨脹可通過周圍的孔隙可逆地向內呼吸從而導致可忽略的顆粒水平外膨脹。螞蟻巢狀多孔矽集成了納米級和微米級矽的內在優點,具有高容量、高振實密度、高循環穩定性和低體積膨脹等優點,其體積能量密度和綜合電化學性能是目前文獻所報導的最好水平。

背景資料

「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由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統計發布。此次發布的是從2019年 SCI 收錄的我國第一作者論文中選取的。在選取百篇論文時,既考慮學科面的平衡,同時也向屬於我國優勢學科、重點發展領域、國際合作優先領域及研究熱點的論文進行適度傾斜。在遴選時主要考慮原創性研究成果的論文,也適當選取一些被引次數較高的綜述評論性論文。 以下指標也在遴選中作為參考:論文的創新性(是否獲得重大基金和項目支持),發表論文的期刊水平(期刊的主要指標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數在學科中所處的位置),是否處於研究前沿(是否屬於研究熱點,考察論文發表當年的被引次數),合著論文中我國作者的主導性(以我為主的國際合作情況),論文的文獻類型(只計 Article 和 Review 類型),論文的參考文獻情況(考量 Article 和 Review 國際平均引文數)。

來源:武漢科技大學 編輯:孫玉芬材料來源:武科大新聞網 出品:黨委宣傳部

相關焦點

  • 河北大學2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近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李志強和生命科學學院劉秀華老師的2篇科技論文入選,位居全國高校並列第四,並列前三高校均為985高校,河北大學是河北省唯一入選高校。
  • 浙江大學校友靳遠祥論文入選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評選出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靳遠祥教授為第一作者、傅正偉教授為通訊作者發表於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文章「Impacts of polystyrene microplastic on the gut barrier, microbiota and metabolism of mice」入選。靳遠祥,1976年生,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 黑龍江大學一成果獲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12月29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且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黑龍江大學付宏剛教授團隊與復旦大學李偉研究員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題為《Molecule Self-Assembly Synthesis of Porous Few-Layer Carbon Nitride for Highly Efficient Photoredox Catalysis》的研究文章獲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 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公布 河北大學兩篇論文入選
    12月29日,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且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of 53BP1 by TIRR (vol 9, 2689, 2018)》的論文入選。
  • 中國100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出爐
    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且評選出「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值得注意的是,為落實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發表高質量論文的相關政策要求,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經過調研分析,首次對「高質量國際論文」進行了定義:將各學科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次數同居本學科前10%,且每年刊載的學術論文及述評文章數大於50篇的期刊,遴選為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發表的論文屬於高質量國際論文。
  • 最新: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出爐|附全名單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12月29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且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值得注意的是,為落實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發表高質量論文的相關政策要求,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經過調研分析,首次對「高質量國際論文」進行了定義:將各學科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次數同居本學科前10%,且每年刊載的學術論文及述評文章數大於50篇的期刊,遴選為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發表的論文屬於高質量國際論文。
  • 吳宜燦研究員論文入選第二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
    近日,中國科協公布了「第二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榜單,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吳宜燦研究員發表的學術論文《中國鉛基研究反應堆概念設計研究》
  • SCPMA | 方明虎團隊成果入選「第五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
    9月24日, 第十六屆中國科技期刊發展論壇在吉林長春開幕, 論壇期間發布了第五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入選論文, SCIENCE CHINA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
    近日,199篇中國學者論文遭遇一國際期刊「撤稿」,將學術界一直存在的論文造假問題再度推至風口浪尖。這一醫藥領域的SCI期刊為《歐洲醫學與藥理學評論》(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 南京郵電大學2篇博士學位論文入選江蘇省百篇優博
    近日,江蘇省學位委員會、省教育廳公布了2020年江蘇省優秀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選結果,南京郵電大學唐玉富博士的《病理微環境智能響應的光基診療劑研究》(指導教師:範曲立)、夏文超博士的《雲無線接入網絡中的資源分配理論與方法》(指導教師:朱洪波)入選江蘇省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0篇碩士學位論文入選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
  • 85種期刊96篇論文上榜!科協優秀科技論文入選名單發布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布了第五屆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入選論文名單,來自85種國內科技期刊的96篇論文入選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旨在鼓勵科技工作者多出科研精品和原創性研究成果,引導更多優秀成果在我國科技期刊首發
  • 2019年度「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名單已出爐
    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一、二等獎3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SCI和EI收錄論文80餘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6項,出版專著2部。考古與文物》《史學集刊》《文獻》《江漢考古》《社會科學戰線》《四川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70篇,2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篇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最新成果集萃」全文轉載,近10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重慶市社科聯優秀學術論文獎等5項。
  • 《煤炭學報》再有1篇論文入選!第五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公布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國科協辦公廳發布了第五屆中國科協優秀科技論文遴選計劃入選論文名單。于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2016年3月發表在《煤炭學報》的論文「特厚煤層綜放開採大空間採場覆巖結構及作用機制」成功入選,截至目前,該論文在中國知網被引用次數100次,下載1197次。于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煤礦巖層控制與安全高效開採工程技術的研究。
  • 我國科技論文國際影響力持續上升
    中信所經過調研分析,將各學科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次數同居本學科前10%,且每年刊載學術論文及述評文章數大於50篇的期刊,遴選為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發表的論文屬於高質量國際論文。統計分析結果顯示:2019年,中國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59867篇,佔世界份額的31.4%,排在世界第2位;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世界高校中,中國有4所大學進入前十,分別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以發表2420篇居第2位;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世界研究機構中,中國有5所機構進入前十,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以發表492篇位居第1位,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以377
  • 2019年度中國高質量國際科技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記者了解到,為落實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發表高質量論文的相關政策要求,中信所經過調研分析,將各學科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次數同居本學科前10%,且每年刊載的學術論文及述評文章數大於50篇的期刊,遴選為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發表的論文屬於高質量國際論文。2019年,共有394種國際科技期刊入選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190661篇。
  • 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出爐
    :電子科技大學來源期刊:BIOINFORMATICS. 2019, 35(9): 1469-1477被引次數:71 17.論文題目:Bridging the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metrics for next-generation practical batteries作 者:Cao, Yuliang; Li, Matthew; Lu, Jun; Liu, Jun; Amine, Khalil所屬機構:武漢大學來源期刊:NATURE NANOTECHNOLOGY
  • 2018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之星出爐:做科研、發論文,都是頂尖學霸!
    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期刊論文3篇,其中包括國際頂級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和《美國科學院院報》各一篇,並參與一篇SCI綜述文章的撰寫。獲得國家獎學金和協鑫集成獎學金各一次。在國際頂級學術會議高登研究會上做口頭報告1次,中國物理學年會秋季會議做口頭報告3次,獲得第十一屆吉林大學博士生創新論壇口頭報告一等獎。
  • 中國國際科技論文質量顯著提高
    本文轉自【人民政協報】;在各學科最具影響力國際期刊發表論文數量連續10年保持世界第二位的基礎上,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的整體質量正進入快速提升通道。日前,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京發布2020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
  • 《自動化學報》20篇文章入選2019「領跑者5000」頂尖論文
    F5000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在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中遴選優學術論文,建設了「領跑者5000-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平臺(F5000)」,集中對外展示和交流我國的優秀學術論文,進一步推動我國科技期刊的發展,提高整體水平,更好地宣傳和利用我國的優秀學術成果,起到引領和示範作用。
  • 2017中國高校論文排行榜:交大、浙大、華科、川大…高校表現亮眼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公布了2018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結果包括2017年度中國科研機構發表的國際和國內論文數量、引用數、高影響力論文、授權專利等眾多指標。青塔特摘錄了報告中涉及到的2017年部分高校的科研數據,今天一起來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