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好消息來嘍
武科大一篇論文
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快來科科一起來看看
是哪篇厲害的論文吧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2020年12月29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我校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霍開富教授領導的「先進儲能材料與動力電池團隊」的一篇論文入選。
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為霍開富教授,博士生安威力和高標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付繼江教授、博士生項奔和梅士雄為共同作者。該文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聯合基金、湖北省技術創新專項重大項目以及武漢市應用基礎前沿項目的資助。
該論文針對矽負極材料嵌鋰過程中巨大體積膨脹導致的電極活性材料易粉化、循環穩定性差和電極膜厚度溶脹等問題,設計了一種新型類螞蟻巢狀的骨架結構多孔微米矽(AMPSi),並結合我校冶金背景,發展了一種氣相去合金化製備類螞蟻巢狀多孔微米矽的新方法。原位透射電子顯微鏡研究表明,螞蟻巢狀的矽納米骨架可在鋰化/脫鋰過程中可逆地膨脹/收縮而不粉化,並且矽的體積膨脹可通過周圍的孔隙可逆地向內呼吸從而導致可忽略的顆粒水平外膨脹。螞蟻巢狀多孔矽集成了納米級和微米級矽的內在優點,具有高容量、高振實密度、高循環穩定性和低體積膨脹等優點,其體積能量密度和綜合電化學性能是目前文獻所報導的最好水平。
背景資料
「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由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統計發布。此次發布的是從2019年 SCI 收錄的我國第一作者論文中選取的。在選取百篇論文時,既考慮學科面的平衡,同時也向屬於我國優勢學科、重點發展領域、國際合作優先領域及研究熱點的論文進行適度傾斜。在遴選時主要考慮原創性研究成果的論文,也適當選取一些被引次數較高的綜述評論性論文。 以下指標也在遴選中作為參考:論文的創新性(是否獲得重大基金和項目支持),發表論文的期刊水平(期刊的主要指標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數在學科中所處的位置),是否處於研究前沿(是否屬於研究熱點,考察論文發表當年的被引次數),合著論文中我國作者的主導性(以我為主的國際合作情況),論文的文獻類型(只計 Article 和 Review 類型),論文的參考文獻情況(考量 Article 和 Review 國際平均引文數)。
來源:武漢科技大學 編輯:孫玉芬材料來源:武科大新聞網 出品:黨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