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學一成果獲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1-01-19 科教頭條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12月29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且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黑龍江大學付宏剛教授團隊與復旦大學李偉研究員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發表題為《Molecule Self-Assembly Synthesis of Porous Few-Layer Carbon Nitride for Highly Efficient Photoredox Catalysis》的研究文章獲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作為二維(2D)材料,聚合物氮化碳納米片在環境淨化和太陽能轉換方面具有很大的潛力。而傳統的氮化碳(C3N4)剝離大多都是通過自上而下的方法。該研究通過一種簡單易行、成本低廉的自下而上的方法,合成了多孔超薄C3N4納米片。

聚合物氮化碳是一種非常有吸引力的非金屬光催化劑,因為它具有良好的電子結構、優異的熱穩定和化學穩定性、對環境友好以及易於用豐富廉價的原材料合成等優點而受到廣泛關注。但由於其電導率低、帶隙寬、載流子複合快、表面活性位點少等缺點,極大地限制了其在水分解和光有機合成領域的應用。近年來,大量的工作都致力於有效地製備少層甚至單層的C3N4。受石墨烯剝離方法的啟發,人們探索了許多製備C3N4納米薄片的剝離方法。然而,已報導的文獻中大部分都是採用自上而下的策略,即首先製備晶體結構完整的體相C3N4再進行剝離。毫無疑這是一種複雜、費時、昂貴的方法。同時由於C3N4層間氫鍵較弱,平面原子結構會發生嚴重的失衡,從而產生不利的缺陷,使載流子的複合速率提高。此外,C3N4超薄納米片很容易因為強的π-π作用容易重新堆積形成塊狀粉末或薄膜,這將嚴重降低有效的表面積和離子擴散速率,從而影響它的光催化性能。

該研究採用分子自組裝成超分子前驅體,再將醇分子插入前驅體的層間,通過熱處理,在溶劑揮發的同時剝離並縮聚。得到多孔超薄C3N4納米片具有高質量、比表面積可達164.2 m2g-1、導電性好、含有大量介孔結構的特點。光催化實驗結果表明,其制氫活性較體相C3N4提高26倍,表觀量子效率達到了約9.8%;在溫和的條件下,在苄胺的氧化偶聯反應中表現出空前的活性和選擇性,是目前報導的最佳光催化劑之一。

所製備的超薄多孔C3N4納米片在可見光照射下具有優異的光催化活性和穩定性,可用於光催化產氫以及光催化苄胺氧化偶聯生成亞胺的反應。它展現出的優良的性能,是由於其具有比表面積大、反應活性位點多、促進反應物和產物擴散、顯著改善載流子轉移和分離等優勢協同作用後的結果。此外,本工作還為製備具有優異光學和電學性能的少層C3N4納米片材料鋪平了道路,這一材料有望在光催化、光電催化、光電器件等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為黑龍江大學博士研究生肖玉婷,付宏剛教授和李偉研究員為本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在「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啟航之際,學校科研水平不斷進步,取得諸多成績,本次付宏剛教授團隊研究成果獲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將進一步引導我校科研人員注重基礎研究,發表高質量學術成果。學校也將以此為契機鼓勵廣大科研人員注重高質量科研成果的貢獻和影響,回歸學術初心,淨化學術風氣,優化學術生態,希望全校從事科研工作的廣大教師積極努力,秉持「科學精神、創新質量、服務貢獻」的理念,不斷為創新型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來源 | 黑龍江大學 科學技術處 責任編輯 | 肖博宇

相關焦點

  • 武漢科技大學一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近日一則好消息來嘍武科大一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快來科科一起來看看是哪篇厲害的論文吧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2020年12月29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我校先進材料與納米技術研究院霍開富教授領導的「先進儲能材料與動力電池團隊」的一篇論文入選。該論文的通訊作者為霍開富教授,博士生安威力和高標副教授為共同第一作者,付繼江教授、博士生項奔和梅士雄為共同作者。
  • 浙江大學校友靳遠祥論文入選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評選出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浙江工業大學生物工程學院靳遠祥教授為第一作者、傅正偉教授為通訊作者發表於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的文章「Impacts of polystyrene microplastic on the gut barrier, microbiota and metabolism of mice」入選。靳遠祥,1976年生,浙江工業大學教授。
  • 最新: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出爐|附全名單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12月29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且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以下為此次發布的高質量論文報告,以及「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2019年高質量國際論文,哪些機構產出最多?1. 2019年中國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59867篇,佔世界份額的31.4%,排在全球第2位。2. 2019年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世界高校中,中國有4所大學進入前十,分別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大學。
  • 河北大學2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於近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李志強和生命科學學院劉秀華老師的2篇科技論文入選,位居全國高校並列第四,並列前三高校均為985高校,河北大學是河北省唯一入選高校。
  • 中國100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出爐
    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且評選出「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以下為此次發布的高質量論文報告,以及「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2019年高質量國際論文,哪些機構產出最多?1. 2019年中國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59867篇,佔世界份額的31.4%,排在全球第2位。2. 2019年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數量最多的世界高校中,中國有4所大學進入前十,分別是: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大學。
  • 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公布 河北大學兩篇論文入選
    12月29日,2020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舉行。會上發布了《中國卓越論文統計報告》,並且評選出「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自1987年以來,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一直承擔著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發表論文情況的統計分析工作,每年定期公布中國科技論文產出整體分析報告,並在此基礎上拓展到對中國在科技期刊、專利產出、學術圖書出版等領域情況的統計分析。
  • 2019年中國百篇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出爐
    ; Zhao, Dongyuan; Fu, Honggang所屬機構:黑龍江大學來源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19, 141(6): 2508-2515被引次數:83 31.
  • 2019年度「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名單已出爐
    研究成果獲省部級一、二等獎3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SCI和EI收錄論文80餘篇,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6項,出版專著2部。考古與文物》《史學集刊》《文獻》《江漢考古》《社會科學戰線》《四川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近70篇,2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2篇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最新成果集萃」全文轉載,近10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複印資料》轉載;獲省部級教學科研成果獎、重慶市社科聯優秀學術論文獎等5項。
  • 撤稿199篇中國論文的國際期刊,學術質量究竟如何
    近日,199篇中國學者論文遭遇一國際期刊「撤稿」,將學術界一直存在的論文造假問題再度推至風口浪尖。這一醫藥領域的SCI期刊為《歐洲醫學與藥理學評論》(European Review for Medical and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
  • 上海交通大學:硬核學霸來了!研究生「學術之星」名單出爐!
    博士期間共發表SCI論文1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影響因子41,A++),Advanced Materials(影響因子22,A+), 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影響因子22,A+)等國際頂尖期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6篇,一作論文影響因子破百。
  • 2018上海交通大學學術之星出爐:做科研、發論文,都是頂尖學霸!
    Struct.等國際權威期刊上發表SCI期刊論文14篇(AB檔13篇),會議論文6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5項(第一發明人9項),已獲授權5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航天基礎預研等科研項目。研究成果對面向環境勘探、軍事偵察發展高速移動軟體機器人系統,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 2019中國國際科技論文產出態勢評述:中國科技論文正向高質量轉型
    根據2019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2009年至2019年(截至2019年10月)我國科技人員共發表國際論文260.64萬篇,比2018年統計時增加了14.7%;論文共被引用2845.23萬次,與上一個統計年度相比,增加了25.2%,連續三年排在世界第二位。
  • 山東大學30項科技成果獲2019年度山東省科學技術獎勵
    山東大學共有30個項目獲獎,佔全省授獎總數的12.2%,整體獲獎數量較去年穩中有升。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山東大學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8項,其中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佔全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授獎總數的66.7%;作為參與完成單位,山東大學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4項。
  • 華僑大學這位學子,獲評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
    他在鈣鈦礦發光二極體的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成果發表於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並申請了國際專利。《Nature》評論該研究成果為鈣鈦礦發光二極體裡程碑式突破。該研究成果被評為「2018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併入選「2018年度中國最具影響國際學術論文」。
  • 浙江大學教授葉志鎮、任其龍入選2019年增選院士名單!
    葉志鎮葉志鎮,男,漢族,1955年5月出生,浙江蒼南人,1984年4月2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1月參加工作,浙江大學光儀系光學儀器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現為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學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2019年度中國高質量國際科技論文數排名世界第二
    記者了解到,為落實改進科技評價體系、發表高質量論文的相關政策要求,中信所經過調研分析,將各學科影響因子和總被引次數同居本學科前10%,且每年刊載的學術論文及述評文章數大於50篇的期刊,遴選為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在其上發表的論文屬於高質量國際論文。2019年,共有394種國際科技期刊入選世界各學科代表性科技期刊,發表高質量國際論文190661篇。
  • 西安交大2人入選AI2000人工智慧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
    近日,AI2000人工智慧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榜單公布,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學院院長、兼職教授孫劍,軟體學院院長龔怡宏教授入選。孫劍獲AI2000計算機視覺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獎,龔怡宏獲AI2000計算機視覺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提名。
  • 南昌大學高水平學術成果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
    南昌大學高水平學術成果在《Nature Materials》發表 2020-04-21 20: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2019年度中國石油科學十佳論文發布
    近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和中國石油與化學工業聯合會共同舉辦的「2019年度中國石油科學十佳論文」評選結果發布。此次共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石油科學十佳論文」10篇,提名論文59篇,內容涵蓋石油地質、石油地球物理、石油工程、石油機械、石油化學、石油經濟及交叉學科等石油科學的各個方向。
  • JMS第三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名單
    、清華大學圖書館等日前發布的《中國學術期刊國際引證年報(2015)》顯示,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JMS)再次入選「中國最具國際影響力學術期刊」名單,這是該刊連續第三次獲此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