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螺」照亮探索科技前沿之路

2021-01-18 中國科學院

  2009年4月底,我國大陸首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上海光源竣工。

  近十年來,在這個坐落在浦東張江張衡路239號的巨大鸚鵡螺式建築裡,一束束高能量、高質量的同步輻射光為我國科學家和企業照亮探索世界科技前沿之路。如今,圍繞上海光源,一個接一個大科學裝置在張江拔地而起,形成高密度的大科學裝置群,成為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新地標。

  起步於空白,15年心血立國之重器

  到今年,上海光源已運行開放近十年,每年供光運行約5500小時,用戶供光期間開機率可達到99%,處於同類裝置的國際先進水平。

  這個項目緣起於上世紀90年代。當時,中國尚處於對國際科研熱點的跟蹤階段,要實現從跟蹤到迎頭趕上,建造能夠證實、實現科學思想的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大科學裝置,至關重要。1993年底,丁大釗、方守賢、冼鼎昌三位院士向中央建議在我國建設一臺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

  作為我國首個國家和地方共同投資興建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得到了上海市強有力的支持,最終促成第三代光源落戶上海。上海光源由中國科學院和上海市共建,14.3億元資金,52個月工期,歷經約15年的優化設計、預製研究和工程建設,於2009年正式建成。當時,英國《自然》雜誌發文表示:中國加入世界級同步輻射俱樂部。

  上海光源的投入使用,立刻改變了我國必須依靠國外同步輻射裝置開展科學研究的局面。尤其在結構生物學領域,上海光源支撐科學家在膜蛋白、蛋白質複合物,以及與禽流感、愛滋病、手足口病等流行病毒相關的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研究中,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重要成果。因此,上海光源工程榮獲2012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特等獎」和2013年度「國家科學進步獎一等獎」。

  運行近十年,亮點成果頻出

  首批七條光束線站向用戶開放近十年,上海光源已是我國迄今為止建成的用戶最多的大科學裝置和多學科研究平臺。

  數據顯示,在上海光源的支持下,來自全國各地的高校、研究機構、醫院和企業等近500家單位的兩萬多個用戶已發表論文4000多篇,其中SCI-1區論文約1200篇,在《自然》《科學》《細胞》三種國際頂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88篇,經這裡解析的蛋白質結構數已連續四年在全球130多個生物大分子線站中名列第一。多項成果分別入選美國《科學》「十大科學突破」、歐洲《物理世界》十大突破、美國物理學會標誌性進展、美國化學會十大科研成果,另有六項成果入選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四項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

  這些令人矚目的成就中,包括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丁洪小組首次觀測到外爾費米子的特徵性現象表面費米弧、清華大學顏寧研究組在《自然》雜誌發表的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結構及工作機理研究、清華大學施一公研究組完成的轉錄激活樣效應蛋白特異性識別DNA的結構機理研究、中國疾控中心高福研究團隊率先揭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跨種傳播機制與H7N9感染人傳播機制……

  為科學家提供更好的科學服務,上海光源形成了一套高效、完善的大科學裝置管理制度。作為「科學家的工具」,光源團隊還持續進行線站實驗方法學研究與光源關鍵技術發展,現在加速器、波蕩器等產品已出口韓國、以色列等國。

  大科學裝置群崛起張江

  如今,上海光源二期16條光束線站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預計到2021年,上海光源將有近40條光束線站向用戶開放。而圍繞上海光源,一座座大科學裝置不斷興建,世界級大科學裝置群在張江崛起,成為上海邁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的創新引擎。

  在上海光源附近,上海軟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裝置正在安裝和調試,超強超短雷射裝置正衝擊10拍瓦世界紀錄,硬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已立項開建,一個世界級光子科學中心初具雛形。圍繞上海光源,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上海)設施、活細胞結構和功能成像平臺等大科學裝置正成為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利器。

  同時,基於大科學裝置群而發展集聚的高端醫療、新材料研發、核心高端裝備等產業正在迅速壯大,上海光源對產業的提升作用也在日漸凸顯。目前,已有57家企業利用上海光源進行技術開發,涉及行業包括製藥、化工、技術鑑定等。

  未來,上海光子科學大科學裝置集群每年可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上萬名科學家,他們將基於上海光源開展各項前沿研究。實驗大廳、專業實驗室、食堂、咖啡吧,將隨處都可能碰撞出學科交融的火花。

(原載於《文匯報》 2018-08-10 02版)

相關焦點

  • 造就未來大會聚焦「火星之路」與「新引擎」探索前沿科技
    大會意在用科技為未來尋找到一條正確的方向,正確識別並規避潛藏的旋渦和湍流。大會特別設定了「火星之路」與「新引擎」兩大板塊,邀請來自國內一線的前沿科學家與創業探索者一同分享。因為「天問一號」,2020年火星躍入人們的視線,已成為國際之間太空航天發展的新起點、新徵程。如何到達火星?如何在火星上生存?如何構建一個宜居的星球?火星之後,人類是否有可能成為星際物種?
  • 看見黑科技|「普羅米修斯」能否再盜天火,照亮人類能源之路?
    (原標題:看見黑科技|「普羅米修斯」能否再盜天火,照亮人類能源之路?)> (原標題:看見黑科技
  • 鍾南山:讓科學之光,照亮更多人的生命之路
    未來醫學研發的實踐還應該積極地投入科技力量。鍾南山認為,不管是預測病情還是快速的診治,以及對病情發展的預測,找出它的規律等方面,需要AI、大數據、5G、雲網絡,「在疫情的預報、疫苗的研發、病情的診斷方面都會給予我們巨大的幫助。前沿科技是推動未來醫學發展的一個變革性的力量。
  • 「5拍瓦」:照亮超強超短雷射科技前沿—新聞—科學網
    入列上海科創中心首批重大項目 在國家發改委和上海市的共同支持下,以10拍瓦雷射裝置為核心的上海超強超短雷射實驗裝置的研製已被納入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打造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的首批重大項目,也將是上海張江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核心平臺之一。
  • 「鸚鵡螺」裡孵出夢想 上海光源點亮科技之光丨浦東30年財經30人
    在上海浦東的張江科學城,有一個最具標誌性的建築——「鸚鵡螺」,它就是上海光源,我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用戶最多、成果產出最多的大科學裝置。上海光源是中國大陸第一臺中能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在投入使用的十多年時間裡,催生了物理、材料、能源與催化、生命與健康等諸多領域多項國際頂級科研成果,成為照亮科學之城的最強光,點亮科技之光的小太陽。
  • 上海光源 照亮微觀世界科學大門
    2020-10-23 03:03:16 來源:科技日報在張江科學城一個外形酷似「鸚鵡螺」的建築裡,光似乎停住了腳步。上海同步輻射光源(以下簡稱上海光源)產生寬波段的同步輻射光,每天供給全世界的前沿科學研究團隊使用。
  • 探索前沿腦科學 盛趣遊戲布局腦科學與人工智慧前沿領域
    對於盛趣遊戲為何將遊戲的航母駛向「腦海」,盛趣遊戲董事長王佶表示,公司的第三個十年把未來寄托在前沿科技領域,在腦科學領域的突破,將創造出谷歌級別的企業,通過腦科學研究成果的市場化、產業化,在新的產業變革中保持領先。
  • 鑄造大國重器 照亮強國之路
    回首50年,在黨中央高度重視和深情關懷下,風雲衛星氣象事業一步步成長壯大,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氣象衛星發展之路。今天,兩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工業最高獎……這些最高級別獎項的取得,是榮譽,更是對全體氣象和航天科技工作者百折不撓奮鬥精神的致敬和褒揚。
  • 從「科學,無盡的前沿」到「點亮人類前行的燈塔」
    然而,時光如白駒過隙,倏忽已離無盡的前沿過去了70多年。世界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布希的學生香農提出的資訊理論理論已逼近的極限,摩爾定律也已步履蹣跚,人類未來的科學之路應該向哪裡去,又一次在叩問著世界。其旨在推動政府加大對科技領域的投資,讓美國在世界範圍內保持優勢。該計劃包括在五年內投資 1000 億美元,用於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高性能計算、機器人、自動化和先進位造、量子計算、網絡安全、生物技術和半導體等領域的投資和研究。
  • 深企吉影科技「照亮」水下世界
    9月13日,正在深圳舉行的世界無人機大會上,深圳企業大放光彩,其中深圳市吉影科技有限公司帶來的水下智慧機器人和水中飛行器,不僅「照亮」水下世界,而且成為行業「明星」,特別吸引眼球。論壇期間,作為本屆世界無人機大會合作單位暨贊助商,持續聚焦於水下空間領域的探索與開發、深耕水域無人系統領域的高成長企業吉影科技正式推出主打的明星潛控產品——水下智慧機器人和水中飛行器。
  • 從前沿科技探索實驗室KooLab的幾次重磅亮相 看酷家樂的科研孵化力
    酷家樂是一家商業模式驗證成功的科技公司,一次次高新技術探索、一個個產業場景應用築就了酷家樂的科技形象,它的科技之力已深入人心。在酷家樂所有的技術探索中,KooLab最能代表酷家樂對科研能力的看重。KooLab,是酷家樂的前沿技術實驗室,一個專注探索計算機圖形圖像學、AI人工智慧等全球尖端科研成果,並積極推動應用落地的「高能」技術團隊。
  • 2020騰訊醫學ME大會:從生命痛點出發探索醫學科普進化之路
    11月8日,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以下簡稱「ME大會」)正式上線,全球醫學領軍者從「痛點」出發,聚焦新冠疫情、心臟病、癌症、生殖醫學、抑鬱症等前沿醫學領域,結合網際網路科技對用戶痛點的洞察,為大眾解碼生命的前沿思考。
  • 科技創新「照亮」廁所革命
    甘州在線訊(本網記者 白梅薇)11月14日,記者在張掖市蘭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工人們正在緊張地進行馬桶組裝工作。該公司生產的「廁重點」無水免衝智慧生態廁所自2018年5月開發完成以來,在甘肅省應用11000套,3至5口之家1年可累計節水10萬噸,環保效益極為顯著。
  • 騰訊醫學ME大會:從生命痛點出發 探索醫學科普進化之路
    11月8日,2020騰訊醫學ME大會(以下簡稱「ME大會」)正式上線,全球頂尖醫學領軍者共聚,從「痛點」出發,聚焦新冠疫情、心臟病、癌症、生殖醫學、抑鬱症等前沿醫學,結合網際網路科技對用戶痛點的洞察,為大眾解碼生命的前沿思考。
  • 「鸚鵡螺」添新伴兒!X射線自由電子雷射試驗裝置項目通過驗收
    「鸚鵡螺」添新伴兒!政務 據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 科技日曆|紀念凡爾納!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65年前...
    科技日曆|紀念凡爾納!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65年前下水服役  Winnie Lee • 2019-09-30 15:07:21 來源:前瞻網
  • 《泰拉瑞亞》鸚鵡螺怎麼召喚 鸚鵡螺召喚方法分享
    導 讀 泰拉瑞亞鸚鵡螺怎麼召喚,有不少的玩家都想知道答案,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泰拉瑞亞鸚鵡螺召喚方法介紹
  • 《泰拉瑞亞》恐懼鸚鵡螺怎麼打 恐懼鸚鵡螺打法教學
    導 讀 泰拉瑞亞恐懼鸚鵡螺怎麼召喚?泰拉瑞亞恐懼鸚鵡螺怎麼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