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助力,串疊型鈣鈦礦太陽能效率超越26%

2021-02-15 TrendForce集邦

 提示:點擊上方"藍色字"↑可快速關注我們

近年來鈣鈦礦太陽能轉換效率進步飛速,十年間已經躍升到 24% 以上,不過效率升幅多多益善,最近義大利科學家在鈣鈦礦電池中加入神奇材料石墨烯(Graphene),最終研發出鈣鈦礦-矽串疊型太陽能,其效率已達 26.3%。

鈣鈦礦是著有相同晶體結構化合物的通稱,會因為組成材料的差異、有著不同的性能,轉換效率也各有高低,不過在該實驗中,義大利創新技術──能源與環境組織(ENEA)與羅馬第二大學科學家並沒有採用較常見的三碘合鉛酸甲基銨(MAPbI3)鈣鈦礦,考量到需要較高的光學能隙與穩定性,他們用混合陽離子與混合滷化物鈣鈦礦進行實驗。

科學家將石墨烯薄膜沉積在鈣鈦礦的二氧化鈦(TiO2)電子傳輸層上,其中鈣鈦礦太陽能的電池結構大多為陰極-電子傳輸層-鈣鈦礦的光吸收層(主動層)-電洞傳輸層-陽極組成,透過將石墨烯沉積在二氧化鈦前體與奈米粒子上,進而提高鈣鈦礦薄膜的化學穩定性與耐用性,最後再把最佳化後鈣鈦礦電池機械式堆棧(mechanically stacked)在 HJT 異質結矽晶太陽能上方。

現在有愈來愈多科學家秉持著兩人合力事倍功半的精神,將兩種不同太陽能材料串聯,盼提高太陽能轉換效率,但兩種材料合作過程總有摩擦,若要串聯鈣鈦礦與高效率矽晶太陽能板,可能會影響電池的高溫與固態製程,底層矽晶太陽能吸收紅光、紅外光的效率也會大打折扣。

因此義大利科學家決定先單獨並最佳化製造鈣鈦礦與矽晶電池,最後在介觀(mesoscopic)角度下,將上層鈣鈦礦電池的背面電極與底下矽晶電池已紋理化、金屬化的正面電極相結合,科學家希望可以透過設計鈣鈦礦層的電洞傳輸層、陽極,以及石墨烯電子傳輸層,最終降低反射光損失(optical losses)。

目前義大利科學家已研發出 1.43 平方公分的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最高已達 26.3%,平均落在 25.9%,項目負責人 Aldo Di Carlo與 Mario Tucci 表示,過去已知石墨烯可提高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而在新研究中,團隊還發現在鈣鈦礦電子傳輸層加入石墨烯之後,並不會影響底下矽晶太陽能吸收紅光和紅外光。

目前研究已發表在《Joule》。

集邦諮詢(TrendForce)是一家橫跨存儲、集成電路與半導體、光電顯示、LED、新能源、智能終端、5G與通訊網絡、汽車電子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全球高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公司在行業研究、政府產業發展規劃、項目評估與可行性分析、企業諮詢與戰略規劃、媒體營銷等方面積累了多年的豐富經驗,是政企客戶在高科技領域進行產業分析、規劃評估、顧問諮詢、品牌宣傳的最佳合作夥伴。

商務合作諮詢請致電:0755-82838931-2101

加入集邦產業交流群,請加微信:trendforce2000

圖片聲明:封面圖片來自拍信

相關焦點

  • 鈣鈦礦與晶體矽完美搭配,串疊型太陽能效率有望達30%
    這種太陽能稱為串疊型或多接面技術,最早出現在1970年代,當時最高轉換效率高達45%,只不過當時電池只能生長一層原子層,故這類型太陽能的價格非常高昂,每平方米80,000美元,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
  • 石墨烯串聯鈣鈦礦製造高效太陽能電池
    義大利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開發了一種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這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型太陽能技術,轉換效率高達26.3%。研究人員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二氧化鈦電子選擇層中添加了石墨烯,以提高化學穩定性。將各自製備和優化的兩個亞細胞進行疊置,製成雙端電池。據開發人員介紹,這種新裝置混合了薄膜鈣鈦礦和矽基異質結電池的優點。科學家們在鈣鈦礦電池中使用的二氧化鈦(TiO2)電子選擇層中添加了石墨烯,以提高鈣鈦礦薄膜的化學穩定性和電池的耐久性。石墨烯薄片被沉積在二氧化鈦前驅體和TiO2納米粒溶液上。
  • 為鈣鈦礦電池尋出路串疊型電池與鈦金屬是潛在良方
    作為最受歡迎的再生能源產業,太陽能領域競爭非常激烈,目前市佔率最高的太陽能電池為多晶矽與單晶矽等矽晶電池,但長江後浪推前浪,新興的鈣鈦礦電池正虎視眈眈盯著市佔第一的寶座。美國布朗大學與內布拉斯加大學林肯分校(UNL)組成的團隊也致力於提升鈣鈦礦電池的性能,更找到取代有毒物質──「鉛」的材料。
  • 科學網—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應重「疊層」
    剛剛過去不久的3月份,《科學》連續刊發4篇有關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研究論文,其中關於鈣鈦礦與矽的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文章就有3篇。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熱點科學問題是什麼?受關注的解決策略有哪些?近期發表的文章對熱點科學問題有什麼貢獻?帶著這些問題,4月15日,《中國科學報》專訪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永舫。
  • 鈣鈦礦電池中添加了石墨烯 其轉化效率提高到26.3%
    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特種材料被廣泛用於和各種新材料並用開發,前兩年SNEC大會曾專題討論石墨烯在光伏產品中的應用。騰暉曾研究石墨烯提高晶矽電池導電銀漿,正信光電特有的石墨烯塗層(納米技術)太陽能組件具有自清潔特性,亞瑪頓成立了專門的石墨烯研究院。
  • 國際企業聯盟聲稱鈣鈦礦CIGS太陽能電池效率提高25%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由比利時imec研究所領銜的研究人員聲稱在1平方釐米鈣鈦礦串疊太陽能電池上取得了這一結果。這一數據高於該企業聯盟在2018年9月公布的24.6%效率。該電池的開發人員現在將目標設定為30%。由比利時研究所imec所牽頭的一組國際研究人員聲稱,使用基於鈣鈦礦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現已達到25%的效率。
  • 鈣鈦礦-矽太陽能再創紀錄,轉換效率有望突破30%大關
    而現在德國科學家則研製出轉換效率高達 29.15% 的串疊型太陽能,即將突破 30% 大關。  目前市面上最常見的太陽能是矽晶太陽能電池,其轉換效率約落在 20% 左右,隨著技術愈加成熟與裝置量愈來愈高,它已經是現在綠能技術的當紅炸子雞,但是矽晶材料無法將所有的光轉換成電,當光子能量小於矽的能隙(1.12eV)時,矽電池就無法吸收這些光子,轉換效率到 29% 即觸頂。
  • 23.7%光電轉換效率 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與多倫多大學Edward Sargent教授團隊合作發表了窄帶隙鈣鈦礦及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的最新研究成果,該成果以《Combin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Mixed Tin-Lead Perovskite
  • 頻繁破紀錄 24個疊層鈣鈦礦電池技術匯總!
    黃勁松團隊研究發現,錫基鈣鈦礦電池中的電荷收集效率受到電子擴散長度的限制。在鈣鈦礦型前體中添加少量Cd3+會降低電子陷阱密度,從而產生2.72±0.15微米的長電子擴散長度。將窄帶隙鈣鈦礦薄膜的優化厚度增加到1000 nm。對於單結窄帶隙PSC和鈣鈦礦-鈣鈦礦疊層電池,分別獲得了20.2和22.7%的效率。
  • 石墨烯、鈣鈦礦和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
    (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羅馬託爾維加塔大學、義大利理工學院(IIT)的研究人員及其附屬機構石墨烯旗艦成員BeDimensional與ENEA合作,成功地將石墨烯與串聯的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相結合,其效率高達26.3%。
  • 南大譚海仁團隊:創世界紀錄效率的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
    近日,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經日本電氣安全和環境技術實驗室(JET)權威認證,穩態光電轉換效率高達24.2%,首次將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寫進太陽能效率世界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 李永舫院士:應在現有生產線技術基礎上開發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
    「3篇採用疊層技術的文章值得重視,將來可能會進一步提升商品化矽太陽能電池的能量轉化效率,但這一方向目前國內開展研究的不多。」李永舫指出,「國內研究者應該重視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的研究,尤其是在現有矽太陽能電池生產線技術的基礎上開發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同時需要研究疊加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後對原來的矽太陽能電池產品穩定性和壽命的影響。」
  • 四端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研製成功
    發表於:2019-11-20 09:17:33     作者:段連傑 王子瑜來源: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近日,我所薄膜矽太陽電池研究組(DNL1606)劉生忠研究員團隊聯合陝西師範大學楊棟研究員,通過將半透明鈣鈦礦電池與高效矽異質結薄膜電池結合,組成光電轉化效率達到27.0%的四端鈣鈦礦-矽疊層太陽能電池。
  • NREL新紀錄:鈣鈦礦疊層效率24.16%,六結電池效率47.1%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近來實現多個效率突破新紀錄:- 新型鈣鈦礦CIGS疊層電池的效率達到24.16%,已經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鈣鈦礦-CIGS疊層效率新紀錄疊層電池結合了兩種不同的半導體,這些半導體將光譜的不同部分轉換成電能。鈣鈦礦金屬滷化物主要使用光譜的可見光部分,而CIGS半導體則轉換紅外光。由銅,銦,鎵和硒組成的CIGS電池可以沉積為薄膜,總厚度僅為3-4微米。鈣鈦礦層更薄,僅為0.5微米。因此,由CIGS和鈣鈦礦製成的新型疊層太陽能電池厚度遠低於5微米,可用來生產柔性太陽能電池組件。
  • NREL新紀錄:鈣鈦礦疊層效率24.16%,六結電池效率47.1%
    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近來實現多個效率突破新紀錄:- 新型鈣鈦礦CIGS疊層電池的效率達到24.16%,已經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CalLab實驗室正式認證;- 六結電池效率47.1%,展示了多結太陽能電池的巨大潛力。
  • 鈣鈦礦/同質結晶矽串聯疊層電池效率超22%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前言:價值何在?矽基疊層電池技術一直都是量產商用電池實現30%甚至35%超高光電轉換效率的最重要的方向之一(如果不是唯一方向的話)。理論上講帶寬匹配、疊層界面匹配都沒什麼毛病;經濟上講晶體矽襯底沒有敵手。
  • 鈣鈦礦太陽能轉換效率再提高3%
    若是提到新一代神奇材料,或許大家一開始都會想到石墨烯,但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材料正在暗中發光發熱。最近澳洲科學家便通過結構與石墨烯類似的磷烯(phosphorene),成功將鈣鈦礦太陽能轉換效率提升 2 到 3%。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下圖所示:基於GCEP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處於下列情況下的標準化能量轉換效率(PCE)的衰減:(a)存儲方式;(b)不經過紫外線濾光片,在1個標準太陽光強度連續照射下(以及經過紫外線濾光片,在12個標準太陽光強度連續照射下);(c)在100℃下加熱,始終處於氮氣填充的手套箱中。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因此,鈣鈦礦材料可應用於諸多領域,例如光電子器件、通信器件、自旋電子器件等。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
  • 南京大學譚海仁教授團隊:創造疊層太陽能電池效率新記錄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譚海仁教授課題組在大面積全鈣鈦礦疊層太陽能電池上獲得新突破,經日本電氣安全和環境技術實驗室(JET)權威認證,穩態光電轉換效率高達24.2%,首次將全鈣鈦礦疊層電池寫進太陽能效率世界記錄表《Solar cell efficiency tables》,為目前大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