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電池中添加了石墨烯 其轉化效率提高到26.3%

2021-01-17 索比光伏網

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特種材料被廣泛用於和各種新材料並用開發,前兩年SNEC大會曾專題討論石墨烯在光伏產品中的應用。騰暉曾研究石墨烯提高晶矽電池導電銀漿,正信光電特有的石墨烯塗層(納米技術)太陽能組件具有自清潔特性,亞瑪頓成立了專門的石墨烯研究院。

最近,義大利研究人員在鈣鈦礦電池中的電子選擇層中添加了石墨烯,不僅提高化學穩定性,還將鈣鈦礦/晶矽異質結電池的轉化效率提高到26.3%。

這種新型異質結電池兼具有薄膜鈣鈦礦生產工藝和矽基異質結電池的性能。雙端結構讓電極數量更少,減少了電池本體吸收損失的光,比四終端電池的生產成本更低。

科學家們在鈣鈦礦電池中使用的二氧化鈦(TiO2)電子選擇層中添加了石墨烯,石墨烯薄片沉積在二氧化鈦前驅體和二氧化鈦納米粒子溶液上。少量的石墨烯薄片摻雜已證明足以在不改變整個電池光吸收的情況下改進了電荷傳輸,提高電池的光電性能。

研究小組表示,他們沒有使用傳統的甲基銨碘化鉛(MAPbI3)鈣鈦礦,而是選擇了混合陽離子、混合滷化物鈣鈦礦,從而獲得最佳的光學帶隙和改進的穩定性。

研究人員採用「機械方法」堆疊兩個子電池,分別製造和優化兩個終端電池。經過優化的、雙面介觀鈣鈦礦電池,通過在兩個子電池之間的接觸區域施加大約1公斤/釐米2的壓力,機械地堆積在矽底電池上。

再採用磁控濺射法在空穴選擇層上沉積氧化銦錫對電極,並作為頂電池的後接觸電極。研究人員聲稱已經找到了理想厚度的對電極,能減少反射光損耗。

這兩個電池的有效耦合,確保了成品電池75.6%的高填充係數。這種優化的、雙面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用做晶矽異質結底電池的串聯頂部電池,在1.43平方釐米的有效面積內,反向電壓掃描模式功率轉換效率達到26.3%,正向電壓掃描模式功率轉換效率為25.7%,並最終穩定在25.9%。

此前IMEC曾在0.13平方釐米的鈣鈦礦/ IBC晶矽異質結電池上獲得27.1%的轉化效率,顯然這次的電池面積更大。對於鈣鈦礦薄膜電池,最大的挑戰就是在大面積上實現高效率,全球能把鈣鈦礦電池效率做到23%以上的團隊寥寥無幾。

研究人員認為,石墨烯改善了鈣鈦礦電池的性能,而異質結晶矽電池結構的背部非晶膜允許增加張力。

光伏行業最新動態,請關注索比光伏網微信公眾號:solarbe2005

投稿與新聞線索聯繫:010-68027865 劉小姐:news@solarbe.com

掃碼關注

相關焦點

  • 石墨烯助力,串疊型鈣鈦礦太陽能效率超越26%
    ,十年間已經躍升到 24% 以上,不過效率升幅多多益善,最近義大利科學家在鈣鈦礦電池中加入神奇材料石墨烯(Graphene),最終研發出鈣鈦礦-矽串疊型太陽能,其效率已達 26.3%。鈣鈦礦是著有相同晶體結構化合物的通稱,會因為組成材料的差異、有著不同的性能,轉換效率也各有高低,不過在該實驗中,義大利創新技術──能源與環境組織(ENEA)與羅馬第二大學科學家並沒有採用較常見的三碘合鉛酸甲基銨(MAPbI3)鈣鈦礦,考量到需要較高的光學能隙與穩定性,他們用混合陽離子與混合滷化物鈣鈦礦進行實驗。
  • 石墨烯串聯鈣鈦礦製造高效太陽能電池
    義大利研究人員利用石墨烯開發了一種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這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新型太陽能技術,轉換效率高達26.3%。研究人員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使用的二氧化鈦電子選擇層中添加了石墨烯,以提高化學穩定性。將各自製備和優化的兩個亞細胞進行疊置,製成雙端電池。據開發人員介紹,這種新裝置混合了薄膜鈣鈦礦和矽基異質結電池的優點。科學家們在鈣鈦礦電池中使用的二氧化鈦(TiO2)電子選擇層中添加了石墨烯,以提高鈣鈦礦薄膜的化學穩定性和電池的耐久性。石墨烯薄片被沉積在二氧化鈦前驅體和TiO2納米粒溶液上。
  • 鈣鈦礦太陽能轉換效率再提高3%
    若是提到新一代神奇材料,或許大家一開始都會想到石墨烯,但除此之外,也有不少材料正在暗中發光發熱。最近澳洲科學家便通過結構與石墨烯類似的磷烯(phosphorene),成功將鈣鈦礦太陽能轉換效率提升 2 到 3%。
  • 矽牽手鈣鈦礦 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提高几個百分點
    近期,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下屬的檢測實驗室測試,晶科N型單晶電池最高轉換效率達24.9%,再創行業新的世界紀錄。並且最新成果快速從晶科工廠的智能產線快速轉化落地,實現量產效率超過24%。
  • 韓國科學家刷新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記錄
    科學家發現,一種很有前途的材料,稱為混合滷化鈣鈦礦,可以回收光。他們相信這一發現可以大大提高太陽能電池的效率。雜化滷化鈣鈦礦是一組特殊的合成材料,它們已成為科學研究的主題,因為它們似乎有望在太陽能領域...
  • 鈣鈦礦和矽結合可提高太陽能電池30%生產效率
    3月30日消息,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研究人員與韓國的研究人員合作,已經驗證了將鈣鈦礦和矽結合以生產效率超過30%的太陽能電池的潛力。他們最初的太陽能電池的認證效率為26.2%。「這項研究為鈣鈦礦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具有明顯技術突破和科學見解的新通用方法。」《科學》雜誌一篇新發表的論文的通訊作者朱凱說。
  • 石墨烯、鈣鈦礦和矽——高效太陽能電池的理想串聯體
    (圖片來源:曼徹斯特大學)羅馬託爾維加塔大學、義大利理工學院(IIT)的研究人員及其附屬機構石墨烯旗艦成員BeDimensional與ENEA合作,成功地將石墨烯與串聯的鈣鈦礦-矽太陽能電池相結合,其效率高達26.3%。
  • 最新《Science》:26.7%!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又有新突破
    最大限度地提高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功率轉換效率(PCE),需要一個具有寬帶隙高性能、穩定的鈣鈦礦電池。同時,基於苯乙銨(PEA)的二維(2D)添加劑的陰離子工程對於控制基於PbI2框架的二維鈍化層的結構和電學性能至關重要,從而將單片寬間隙鈣鈦礦與矽串聯獲得的太陽能電池展現出26.7%的效率。
  • > 晶矽光伏電池效率創26.3%世界紀錄 - 光伏電池轉換效率
    為此,不少光伏企業把提高光電轉換效率作為搶佔先機的「法寶」。在受訪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目前光伏電池轉換率臨近天花板,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提高轉換效率仍將是光伏上下遊產業鏈的主攻方向。((... 2020-09-30 國際研究小組發現,克思特光伏電池材料中存在的一些晶格缺陷實際上可以提高效率,而不是降低效率。
  • 全無機鈣鈦礦電池光電轉換效率達16.1%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倒裝式」結構設計的全無機鈣鈦礦電池近日,香港城市大學新研發的全無機鈣鈦礦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達到16.1%,而獲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認證的效率亦高達15.6%。香港城市大學學務副校長兼化學及材料科學講座教授任廣禹指出,這次研究成果的突破在於找到了簡單方法,用於製造光電轉換效率與穩定性兼具的全無機鈣鈦礦電池。據悉,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團隊近年來一直在探索提高全無機鈣鈦礦光電轉換效率的方法。他們在製備鈣鈦礦的過程中添加了特製的小分子6T1C-4F,以減少表面或晶界的缺陷。
  • 鈣鈦礦光伏電池新方向:「古老的有機顏料」可同時提高效率和穩定性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自2009年首次「橫空出世」以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技術取得了飛躍式的進展,在最近的設計中,電池效率更是從4%左右提高到眾所周知,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環境條件下會迅速退化。在過去的幾年裡,科學家們已經研究了許多有前景的方法來增強其穩定性。
  • 鈣鈦礦光伏電池新方向:「古老的有機顏料」可同時提高效率和穩定性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自2009年首次「橫空出世」以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相關技術取得了飛躍式的進展,在最近的設計中,電池效率更是從4%左右提高到20%左右。然而,這種電池有一個致命的缺點——不穩定。
  • 兩親分子製備出光電轉化效率23.5%的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由於其出色的光伏(PV)性能,低成本,大面積製造能力而受到廣泛的研究關注。在過去幾年中,PSC的功率轉換效率(PCE)從≈9%急劇增加到25.2%,但是其穩定性是該領域目前面臨的重要問題,製備出高光電轉化效率,高穩定性的器件,是推動該領域進一步發展的首要問題。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他們通過該平臺證明了石墨烯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即作為保護層來防止金屬誘發的衰減,以及電極與鈣鈦礦層之間的滷素擴展。這項研究的成果於2020年5月13日發表在《納米快報(Nano Letters)》的網絡版上。技術金屬氧化物基電極(ITOs)已被用作傳統的透明導電電極,但由於其不具備柔性而容易斷裂,因此不適合應用於可穿戴設備。
  • 石墨烯:可用於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性能!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因此,鈣鈦礦材料可應用於諸多領域,例如光電子器件、通信器件、自旋電子器件等。尤其是在太陽能電池領域,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製造起來更便宜、更綠色,且效率可與矽太陽能電池相媲美。因此,鈣鈦礦非常有望取代矽成為新一代太陽能電池的候選材料。
  • 大連化物所等製備出光電轉化效率達27%的鈣鈦礦-矽疊層電池
    目前,95%的光伏市場份額被晶矽太陽能電池所佔據。實驗室報導的最好的晶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化效率已經達到26.6%,非常接近它的理論光電轉化效率極限29.4%。在物理法則下,晶矽電池的效率提升之路正變得越來越窄。為了實現更高的光電轉換效率,越來越多的研究開始關注將晶矽電池與其它的高效率電池組成疊層電池。
  • Science重磅:陰離子工程助力26.7%效率的鈣鈦礦/矽串聯電池
    研究背景 要使超過Shockley-Queisser單節電池極限的鈣鈦礦/矽串聯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PCE)最大化,就需要具有寬帶隙的高性能且穩定的鈣鈦礦頂電池。
  • 石墨烯墨水有助於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穩定性
    石墨烯旗艦級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石墨烯和二硫化鉬量子點的混合物,用於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PSCs)。PSCs是一種新型的太陽能電池,它效率高,相對容易生產,用更便宜的材料製成,由於其靈活性,可以用於傳統矽太陽能電池無法放置的地方。
  • 《科學》刊發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穩定性新進展—新聞—科學網
    但是,頗具「發電」天賦的鈣鈦礦光電材料的「脾氣」卻不穩定,表現主要有二,一是材料不穩定,容易發生分解;二是容易與光、水、氧氣發生作用,工作狀態下的鈣鈦礦光電材料分解速度尤其快。想讓它「乖乖聽話」並不容易。 「在老化過程中,電池內部究竟發生了什麼,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又該如何解決,這是研究界一直渴望回答的問題。」上海交通大學教授韓禮元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創新高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陳其珏)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近日更新的「電池實驗室最高效率」圖顯示,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再創新高,達到25.2%,比之前的24.2%提高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