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雖弱,但的確是最重要的,因為大家整天喊著的跨越高維度宇宙,引力就是關鍵的鑰匙。可以這樣說,引力關係著人類文明未來的生死存亡。
四種基本力的由來
牛頓之前,可沒有四種基本力這種說法,這還得回顧一下物理學小小的發展歷史。
物理學從伽利略牛頓開始,最後由麥克斯韋把電學和磁學合二為一,把當時所有理論歸於一統。這就是「經典物理學」,也是物理學的黃金時代。
後來世事難料,愛因斯坦帶著一幫熱血青年,借著「兩朵烏雲」把經典物理匡莊大道,硬生生撕裂為兩條岔路:量子力學和相對論,這就是「現代物理學」的起點。
於是,又一個新的傳說興起——只要統一了「四大基本力」,就能重回物理學黃金時代——帶頭者也將封神。
四大基本力,簡單來說就是:電磁力、弱力、強力、引力,據說這四個傢伙包含了宇宙間一切作用關係。
楊振寧的貢獻
量子力學一眾猛人,波爾、海森堡、狄拉克之後,量子論的大道上最耀眼的明星就是楊振寧。
老楊左手先來一個「楊-米爾斯理論」,右手再來「宇稱不守恆」的慢動作,唱出一首驚才豔絕的「規範場論」,一舉解決電磁力和弱力統一,史稱「電弱統一」。
這就有點意思了,雖然不能算重回黃金時代,稱作白銀時代的曙光也不為過。於是大家一路跟隨老楊的步伐,整出了標準粒子模型,把粒子之間的強力、弱力、電磁力這三種作用關係都弄明白了,三力合一。現代物理似乎又回到了傳說中黃金時代的邊緣,一步之遙,就差引力了。
難纏的引力
三力合一後,物質的本質是什麼?基本就可以揭開謎底了,剩下的工作就是等待未來的愛迪生、達文西、特斯拉他們來玩出新花樣,把應用科技落地即可。
可是人類得飛向星辰大海,就得弄懂宇宙的本質是什麼!這個就必須四力合一,把引力也納入其中。無奈,引力現在的解釋權歸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所有,根據小愛的理論,大家目前只能調調原子鐘,矯正一下GPS衛星而已,情況相當苦逼。
引力的未來就是人類的未來
目前能把引力納入體系,講通透的只有超弦理論和M理論。我摘抄一段大家品個味道:
物理學家米奇奧·卡庫是這樣從超弦理論的角度來解釋宇宙的結構的:順時針方向的振動存在於一個10維空間。逆時針方向的振動存在於一個26維的空間,其中有16維已經被壓實了。(在卡魯扎原先的5維空間裡,第5維被捲成一個圈,已經給壓實了。)
感覺跟街邊算命先生的術語有一拼,但高能物理學家,特別是中國王貽芳等專家感覺是信了,不管你信不信。所以打算掏個3000來億人民幣,燒個超超超大型粒子對撞機,好好玩玩希格斯上帝粒子,看看能否幸運的遇到超對稱粒子,一舉封神。
但本貓覺得不靠譜,我是堅定的緩建派。
但是,引力是目前為止我們這種三維空間生物超越時空的唯一希望。因為即使面對黑洞,引力仍一如既往向外傳播,這是人類突破時空壁壘的關鍵鑰匙!
結語
太陽有時盡,地球終需棄。
拿下引力,四力合一之時,就是人類進入星辰大海宇宙之日!
我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