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是四種基本力中最弱的,科學家承認它可能洩露到其它空間維

2020-12-05 萬象經驗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物理學最基本的目的之一是尋求自然界物質運動的統一規律。按照現代物理學的觀點,支配物質世界各種運動現象的力可歸結為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即引力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強和弱相互作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最終統一描述是物理學的重大、前沿科學問題之一。在這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作用是所有物質之間都存在的一種相互作用,也稱為萬有引力。

由於引力常數G很小,對於通常大小的物體,它們之間的引力是非常弱的。從牛頓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創立,人們一直無法解釋為什麼引力比其它相互作用弱得多。因而更深入地研究引力的基本性質,是推動統一理論發展的重要步驟。物理學家們也開始突破原有的理論框架,認真思考牛頓反平方定律的成立範圍。

我們目前認知的世界有三個空間維度和一個時間維度,合起來是一個四維時空。除了我們生活的四維時空之外,可能還有更多的額外空間,我們不能直接「看到」它們,很可能是因為那些額外維的空間尺度太小。這裡可以用一根電纜作為例子來解釋額外維。對於一根長電纜,當我們從遠處看它時,它就像是一維的線。如果我們走近看電纜,就會看到電纜像一個長的圓柱體,它的表面是二維的。

如果電纜表面還有一隻可爬行的螞蟻,則螞蟻既可以沿電纜的長度伸展方向運動,也可以繞著電纜表面作圓周運動。雖然從遠處來看,我們只能看到電纜伸展方向的一維,但從近處來看,我們還可以看到繞著電纜表面的那一個圓圈維。這個例子表明了空間維度的一個微妙而又重要的特徵:空間維有兩種,它可能很大延伸得很遠,能直接顯露出來;它也可能很小,是捲縮得緊緻維,很難看出來。

我們的宇宙既有像電纜在長度方向上延伸的、大的、容易看到的普通的三維空間,也可能有像電纜表明在橫向上的圓圈那樣的蜷縮的額外維。弦理論認為捲曲的額外維大小只有普朗克長度尺度1.6×10^-33釐米,但是我們目前最大的粒子加速器只能探測到10^-16釐米的結構。要發現這些普朗克尺度的額外維,即使最精密的儀器也不能探測到它們。

當通常的空間距離遠大於緊緻維空間的尺度時,牛頓的反平方定律成立,當空間距離接近於緊緻維空間的尺度時,則牛頓引力的反平方定律不再成立。在這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中,引力相互作用是最小的,科學家給出了一個自然的解釋:因為引力可以在額外維中傳播,絕大部分「引力線」漏到額外維中去了,從而使得引力看起來顯得很弱。

相關焦點

  • 引力不是四種基本力中最弱的嗎,為什麼感覺是最重要的呢?
    引力雖弱,但的確是最重要的,因為大家整天喊著的跨越高維度宇宙,引力就是關鍵的鑰匙。可以這樣說,引力關係著人類文明未來的生死存亡。四種基本力的由來牛頓之前,可沒有四種基本力這種說法,這還得回顧一下物理學小小的發展歷史。物理學從伽利略牛頓開始,最後由麥克斯韋把電學和磁學合二為一,把當時所有理論歸於一統。這就是「經典物理學」,也是物理學的黃金時代。
  • 四種基本力中引力是最弱的,為何還能坍縮出破壞力超強的黑洞?
    引力雖然是四種基本作用力中最弱的,但是引力的作用範圍無限遠,而且可以無限疊加,這使得引力控制著宇宙中大尺度的宏觀物質運動。四種基本力在物理學中,物質間的相互作用可以解釋一切和物質有關的物理現象,目前人類一共發現了四種相互作用,或者說是基本力,它們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電磁相互作用和萬有引力相互作用。
  • 引力是四種基本力中最弱的,為何是它引起坍縮產生黑洞?
    :強力、弱力、電磁力和萬有引力。它們分別在不同的尺度下把自己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強力和弱力起作用的尺度很小,只在原子核內部起作用。距離只要稍遠一點,這兩種力就會衰減得無影無蹤,因此在宏觀世界無法感受到它們的影響。電磁力跟強力和弱力一樣,在微觀世界發揮作用。但是它的作用範圍比強力、弱力稍遠一些,主要發生在原子核與電子之間。
  • 自然界中四種基本力
    大自然中有四種不同的「力」,除了最廣為人知的引力和電磁力之外,還有兩種是「強力」和「弱力」,這四種目前發現的基本作用力,宇宙中已知的一切,都由它們主宰。引力相互作用作用,在宇宙的大尺度上無處不在,它是刻畫星體運動的基本規律,比如大家熟知的太陽、地球和月亮之間的關係;當然,從大的行星運行到微小的蘋果墜落,引力之存在,與生活息息相關。
  • 四種基本力量電磁力,強力,弱力,引力
    四種基本力量:電磁力,強力,弱力,引力。而愛因斯坦認為,最基本的力量可以用經典力學來描述,即所謂的經典場。而量子力學的基本問題是否與經典力學完全相同?愛因斯坦在1926年發表《論動體的電動力學》一文時並沒有說明這一點,只說了兩點:(1)我對於粒子物理學研究進行了很大的努力,並且在原始版本中發現問題在於粒子的運動應當有其自身的規律;(2)我希望找到不同粒子在空間中的勢能比,即用一個勢能平面去描述不同粒子的勢能。基於以上兩點,愛因斯坦認為非慣性系中的一維問題可以通過把整個坐標系轉變為自由空間的一維問題來加以解決。
  • 引力是自然界四種基本力中最弱的,為何我們感覺如此重要?
    說引力最弱,是相對於其他三種力而言的,相對於電磁力,強核力和弱核力,引力確實很弱,地球如此大的質量產生的引力,人類就能輕而易舉擺脫地球的引力飛向太空。你隨手在路上撿起一塊石頭,就能很輕鬆扔的很遠!而對於強核力和弱核力來說,微觀粒子要想擺脫彼此之間的束縛是非常困難的,比如說太陽的核聚變的條件如此苛刻就顯示出了強核力的恐怖,太陽核心溫度高達1500萬攝氏度,3000億個大氣壓才能克服強核力!強核力也是自然界最強的一種力量!引力如此之弱,為什麼我們感覺很重要呢?
  • 引力到底是什麼,可能它並不是力
    人們不禁反問那我們普遍認為的「力」到底是什麼?自然界有四種基本力即萬有引力,電磁相互作用力(電磁力),弱相互作用力(弱力),強相互作用力(強力)。其中,萬有引力、電磁力作用於宏觀世界。而強力、弱力只在微觀世界才嶄露頭角。然而引力卻與電磁力、強力、弱力有著明顯不同。在人們的印象中引力非常強大,天體運行全靠引力支配。這個觀點是不正確的。恰恰相反引力才是四種力中最弱的。若將強力設為「1」,弱力是它的10的負13次方倍,而電磁力是強力的137分之一,引力是強力的10的負39次方倍。這是個什麼概念,千萬億億億億分之一呀。
  • 萬有引力和引力有什麼不同?四種基本性質力中電磁力最多
    從高中物理開篇,我們都聽過四大基本力: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今天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常見的這種力。一、電磁力平時最常見的彈力,是四大基本力中的電磁力的宏觀表現。本質是接觸面之間大量分子在外力做功下偏離電磁場基態,電磁場被激發而儲存的額外能量就是彈性勢能。相鄰原子或分子之間作用力也屬於電磁力。
  • 解讀大自然四種基本作用力:引力,電磁力,強力和弱力!
    1、萬有引力萬有引力是任何物體之間存的相互吸引力,是四個基本相互作用中最弱的,但是同時又是作用範圍最大的(不會如電磁力一般相互抵銷)。
  • 你了解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嗎?主宰宇宙中發生的一切
    儘管看上去花樣繁多,但我們日常經歷的所有力都可以歸結成四種基本力:引力、弱力、電磁力、以及強核力。這些便是自然界的四種基本作用力,宇宙中發生的一切都由它們主宰。一個大型物體對時空的作用,有點像把一個大球放在一張床單中間,會使床單發生形變,而床單上的其它較小物體便會隨之向中間滾落。雖然引力能夠將行星、恆星、太陽系、甚至星系維繫在一起,但它實際上是最弱的一種基本力,在分子和原子尺度上尤其微弱。你可以這樣理解:從地上拿起一個球、或者抬起一隻腳、或者跳幾下到底有多難?這些動作都是在與整個地球的引力相對抗。
  • 宇宙存在的規則——萬有引力、電磁力、弱力和強力四種基本力
    目前研究結論認為:宇宙中只有四種基本力,分別是萬有引力、電磁力、弱力和強力,這四種力構成了宇宙的基本形態和發展,宇宙的千變萬化是由這四種力操縱的。需要注意的是,萬有引力是引力,不是斥力,而且該力與物體速度大小沒有關係。其他力則可能與物體速度存在一定關係。萬有引力的來源是什麼呢?是兩個物體的質量產生的。牛頓第一次實現了天上的力與地球上的統一,首次實現了力的大統一,奠定了其在科學歷史上無與倫比的崇高地位。
  • 引力是無處不在天生的四種基本力之一
    一直有人對引力的本質有懷疑,弄不清引力場是怎麼回事,是物體本身存在的還是空間存在的;還有人認為既然這個世界不存在永動機,為什麼會產生引力呢?其實引力不是「產生」的,而是這個世界本身就存在的,是四種基本作用力之一。引力是質量引起,是物質的本質屬性。引力大小與相互作用物體質量乘積成正比,與它們的距離平方成反比。
  • 宇宙終極理論,卻在「引力」上卡殼:破解它就能與高維生命交流
    ,一個一個所研究的是微觀方面,微觀到原子還不夠,直到構建原子的基本粒子!這四種力分別是: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目前地球已經有一位強人,而且是一位華人——楊振寧,他創建的楊-米爾斯規範場論,統一四種力中的三種(這也是他能在物理界封神的原因),而這個理論模型可以解釋基本粒子的物理現象,被稱為「基本模型」,就是以此模型為依託,產生多位諾貝爾獎得主。
  • 為了統一四大基本力,科學家耗費了多少心血,未來有可能統一嗎?
    科學家們經過數百年來的研究發現,宇宙中所有現象都可以歸結為四種基本力的作用,即強力、弱力、電磁力和引力。眾所周知,牛頓是經典力學的奠基者,後世的科學家在經典力學的基礎上有所創新甚至是超越。除此之外,他認為引力也是另一種幾何效應,由此可見他想像幾何化引力那樣將電磁力幾何化,雖然到最後他都沒有成功,但為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經驗。在強力和弱力相繼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又試圖將它們與原有的引力和電磁力統一起來。雖然這項工作至今還沒有完成,但它一開始就有一個恢弘的名字,那就是「大統一理論」。
  • 為什麼物理學追求四種基本力的統一?
    自從科學誕生之日起,科學家就一直走在統一的道路上,牛頓統一了天上地下的物體運動規律,麥克斯韋統一了電和磁,愛因斯坦統一了時間和空間,質量和能量,楊振寧統一了電磁力與弱核力;統一場論是物理學的終極夢想,如果誰真的能統一四種基本力,那麼他的功績是絕對是前所未有的。
  • 人類在4維空間,上帝已被超弦理論證實,宇宙11維是怎樣的存在?
    並沒有一個非常嚴格的定義,基於普遍的認知,我們生活在四維空間,準確地說是四維時空,也就是空間加上時間,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看不懂?那就通俗的說一下。維度,又稱維數,是數學中獨立參數的數目。在物理學和哲學的領域內,指獨立的時空坐標的數目。0維是一個無限小的點,沒有長度。1維是無數點按順序結合成的一條無限長的線,只有長度。
  • 為何說引力雖然是基本力中最弱的?但它能夠維持巨大星系的結構!
    我們再從更為宏觀方面想像,地球和其他行星圍繞著太陽運轉,這是太陽巨大的引力維繫著太陽系運行,銀河系中至少有2到4千億顆像太陽一樣的恆星,都是圍繞銀河系中央巨型黑洞產生的引力場轉動。其它的星系、類星體等也是如此,一想到這樣的情景,似乎我們很難相信在四個基本力中引力是最微弱的事實。
  • 物理學家剛精確測量四種基本力之一的「弱力」
    物理學家們已經做出了迄今為止最精確的測量,來測量弱力——自然界的四種基本力之一:對質子的作用。5月9日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上的研究結果,正是標準模型預測的結果,對物理學家們在理論中尋找奇點的努力,以及發現可以解釋暗物質和暗能量新物理學的努力又一次打擊。
  • 大家一起來聊聊四種基本力的統一問題
    我先說說四種基本力的基本特徵自然界中存在著四種最基本的力,分別是引力、弱核力、電磁力和強核力。這四種力囊括了自然界中幾乎所有的力學現象。解析:以上4個已知條件其實是將四種基本力的荷羅列到了一起,即便強弱核力公式並不清楚,我們也能很清晰地看出四力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繫,大家有沒有看出這四個已知條件之間是啥關係呢?答案是~~?
  • 什麼是四種基本力,在宇宙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迄今為止物理學家們已經發現了宇宙可見物質中全部的四大基本力,所有觀察到的物理現象本質上都能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力得到描述和解釋。也正因為如此,無數物理學家們渴望把四種基本力綜合到一起,成為一個完善的物理學終極理論,也就是愛因斯坦晚年致力於的「大統一理論」由於我們的宇宙是由微觀粒子構成的,因此粒子之間的萬有引力、電磁力、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決定了宇宙中的一切,相比其他三個基本力,引力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但它卻是最弱的力,日常生活中的小質量物體之間的引力作用基本忽略不計也感覺不到,但在天體運行中可以清楚的感覺到引力的存在以及帶來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