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Google地球推出了新項目,帶你看世界各地的民宿長什麼樣)
謝若含
最近,Google Earth與Google街景共同創作了一個虛擬實境街景的欄目——This is Home(「這就是家」),在Google Earth中你可以在這個項目中探索到來自世界不同地區富有特色的民宿建築。
今年4月開始,Google Earth進行版本更新時,Google就上線了這一功能,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擁有不同世界文化風情的傳統民居。目前,Google一共加入了包括亞洲、歐洲、非洲…等六個大洲中27個「家」 地點,這些地點中既包括臺灣原住民住址、蒙古包、福建土樓,也有深入秘魯部落的全景圖畫。
這些充滿了當地特色的民居可以讓世界各地的用戶進一步了解當地的風俗與文化。此前,Google Earth還做過一些與自然人文景點有關的嘗試,包括大峽谷國家公園、聖馬可廣場等地。
這一次則有些不同,Google取景的這些目的地不再是炙手可熱的景點,而是深入到了當地居民的家中。Google不僅做了當地民宿的全景導覽,同時還深入家中,拍攝了當地居民家中的景象,這些民宿大多極富代表性,其中有位於全球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的的喀喀湖附近的茅草屋。也有以生土為主要建築材料的福建土樓。
在This is Home的項目中,你可以一邊探尋遊牧民族的蒙古包中到底擺放著哪些物件,一邊通過Google所做的背景介紹了解到更多有關屋主的細節。Google稱這一次不僅拍攝了家的室內外環境、鳥瞰圖,還加入了與當地居主和屋主的深度訪談,將這些文化遺蹟以數字的形式更好地保存了下來。
位於尼泊爾南琦鎮的居民屋
Google 的街景項目由來已久。通過衛星圖、地形圖、3D 建築、以及全景圖片的形似,讓你足不出戶也能看到世界各地的景象。在製作的過程中,Google 需要通過全景相機記錄不同位置的圖片,然後再將其與地球上固定的經緯度進行匹配。
Google 大部分的街景由這樣的全景相機拍攝wan'cheng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使用Google 街景的功能時,最感興趣的就是希望能在地球上找到自己家的位置,人們好奇最熟悉的地方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呈現在電腦上。而正是由於地貌、氣候、位置的不同,每個人的家可能千差萬別。尤其是那些經歷了歷史洗禮,仍然沒能改變基本建築風格的民居。
Google 稱:「希望這些來自世界各地富有文化與自然特色的房屋,能以數字科技的方式更好地保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