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際網路科技校企合作多方聯動,共建人才生態圈!

2021-01-09 貴州網
新華網際網路科技校企合作多方聯動,共建人才生態圈!
發布時間:2021-01-08 10:32:42      來源:
  "依託產業辦專業、辦好專業促產業。"完善現代教育體系,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華網際網路科技作為職業教育的中堅力量,舉旗定向,謀篇布局為職業教育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舉旗定向,謀篇布局】打造高精尖職業院校

  當前,就業問題已經成為一項值得深入思考的社會性課題!2020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季,其實回顧過去放眼未來,就業何時"易"過?學生找工作難,企業招聘員工難,如何才能解決雙方"兩難"的問題?校企聯盟、定向培養、人才共建的新模式,是解決雙方"兩難"的有效途徑。

  新華網際網路科技本著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原則,始終將學生就業放在首位,在與學生就業相關領域全面發力、多點突破。學生入學即籤訂《就業協議》訂單培養,先後在北京、上海、杭州、廣州等全國主要大中城市設立50個創就業指導中心,與29000餘家用人單位達成長期合作協議,開展校企合作訂單式培養計劃,遍布全國的就業網絡,為學子的就業保駕護航。並且,每個學校專門設有學生職業能力發展中心,擁有一整套完整的校企合作、推薦學生就業工作的流程,以及規範的實習管理規章制度。33年來,新華網際網路科技為社會培養了60萬餘名優秀的複合型技能人才,學生就業率保持在96%以上!

  目前,萬千新華學子在服務在聯想、京東、華為、百度、阿里雲、騰訊等全國知名網際網路企業一線。在就業回訪中,新華學子得到各企業領導一致好評。

  【技能+學歷+就業 三管齊下 】創新職教發展

  新華網際網路科技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不僅解決了教育鏈、產業連、創新鏈有機銜接的問題,並且還帶來了另一個重磅利好——曾經止步於專科層次的"天花板"被打破了。

  新華網際網路科技在率先提出並實施"技能+學歷+就業"人才培養模式。所謂"技能+學歷"是指"專業知識+大學課程"雙管齊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既掌握了優秀的專業技能,又學習到了完備的理論知識,有效規避了大學教育經常遇到的眼高手低現象,實現了在理論知識上與普通大學生相等,在技能掌握上超躍一般大學生。此類人才是當前社會緊缺的精英技能人才,深受用人單位青睞,讓就業變得so easy!

  學生通過在校學習不僅能擁有"真技能",還能拿到相應的大專、本科學歷,此舉徹底打開了學生"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教育局面。

  【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產教融合帶薪實訓,邊上學邊掙錢

  新華網際網路科技不斷深化產教融合,與企業強強聯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根據校企合作,實行"做學合一"的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確保"所學即所用,教學符合技術進步和市場需要"。

  帶薪實訓+崗位實操=提前就業

  在雙十一來臨之際,為了讓同學們深入企業,了解電商運營和物流體系,新華各院校組織電商班學生們赴京東進行實習,實地感受體驗電商魅力。新華學子紮實的專業知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受到京東領導一致好評,並分別為雙11"大促傑出學子"、"先進實習生"和"優秀實習生"頒獎,表彰他們對京東雙11做出的貢獻。其中,胡錦宇同學實習生產值在華東地區2100名實習生中排名前列,脫穎而出,獲得"最強萌兵"稱號及1300元現金獎勵。

  在校學習不到一年,半年收入6W+

  來自四川金堂的新華學子鄧文怡,跟所有新華學子一樣,因為喜歡,選擇了新華報讀了UI設計專業,追尋自己的IT夢想。但跟很多同學不一樣的是,當別人還在伸手跟父母要生活費時,她憑藉自己在新華學到的技能,利用課餘時間,短短6個月就已經收入6W+。

  在青春的"黃金時代"裡,新華學子不斷練就"十八般武藝"和過硬人生本領,積攢搏擊人生的能量,蓄勢待發,一次次完成自己的華麗蛻變。

  然而!

  他們,不是個例,

  他們,只是萬千新華學子的縮影。

  從青澀少年到羽翼豐滿,

  他們,在新華這片熱土中生根發芽,

  走出一條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

  新華網際網路科技產教融合的育人機制,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創造條件,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通過校企合作的真項目、真實訓演練,實戰實訓相結合,學生畢業即相當於擁有一年的工作經驗,項目化實戰教學助力學生從剛畢業的新手,快速的轉變為掌握一線製作標準,熟悉企業製作流程的技術能手。這讓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提升動手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使學生就業和企業頂崗"零距離"對接,實現"畢業即就業"。

  【中流擊水正當時,職教改革勇者勝】

  在新時代發展的背景下,無論國家戰略還是企業發展,對高技能人才都有著強烈的呼喚和需求。面對艱巨複雜的改革任務,新華網際網路科技不斷創新職業教育改革,克服普通教育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重在培養學生真本事,提升技術能力、項目能力、溝通能力、學習能力、自律自強能力,使得新華學子獲得感、安全感、自豪感持續增強,為走上社會後職業適應力、職業競爭力、職業發展力指明方向,個人技能優勢得到完美釋放!

  產教融合,我們永遠在路上!站在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歷史潮頭,新華網際網路科技將秉承"愛與責任"的理念與"興教報國"的使命,擔起新時代賦予的神聖使命,面對新任務新挑戰,不斷深化改革,著力培養國家的"大國工匠"和符合社會人才需求,為"辦世界最好的職業教育"而不懈奮鬥。

相關熱詞搜索:新華

相關焦點

  • 校企合作,產學共贏 山東煎餅控股集團聯合山東高校深耕文娛人才孵化
    人民網濟南1月7日電 為響應國家關於加強學校和企業合作的號召,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進產教融合發展,並促進山東網際網路文娛發展。2021年1月6日,山東煎餅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與山東公路技師學院(以下簡稱山東公路學院)共建教研活動及直播基地暨「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籤約啟動儀式於山東公路學院隆重舉行。籤約儀式現場煎餅控股集團CEO楊承濤、公關部經理朱麗涵、培訓部經理黃霆,山東公路學院副院長劉治新、招生就業處處長郭秀芹、信息與管理工程系主任張恆旭等領導出席並參加此次籤約儀式。
  • 深化校企合作 共建雙贏之路——武漢輕工大學與小胡鴨舉行校企攜手...
    8月28日上午,武漢輕工大學生物與製藥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易文君、院長王宏勳一行來到湖北小胡鴨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攜手舉辦校企共建座談會。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謝清,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張航,區經信局、區科技局、關沮鎮主要負責人參加。
  • 黎大與華中科技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合作共建
    7月8日下午,黎明職業大學與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共建工業機器人應用技術研究所籤約儀式在慈山601舉行。校長林松柏教授、紀委書記林長紅、副校長餘大杭、教務處處長李冬梅、科技處處長莊碧蓉、機電學院黨政領導及泉州華中科技大學智能製造研究院院長李世其、院長助理馮少平、機器人事業部部長黃天財、項目經理龍明剛等出席本次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余大杭副校長主持。
  • 華南理工大學校企合作共建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
    華南理工大學與華大九天、慧科集團共建的集成電路設計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同期發布並啟動了集成電路訓練營。廣東省也率先布局,印發《廣東省加快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企業人才走進高校,引導高校和企業先行先試,開展全面協同的深度校企合作。在此背景下,華南理工大學、華大九天、慧科集團三方開展了一系列合作,為師生提供教學、教研所需的實驗場所及軟硬體環境,支撐高校集成電路專業建設和發展,培養具有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集成電路設計人才。
  • 校企合作共建西農大凱兒庫幹細胞研究院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與西安凱兒庫幹細胞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凱兒庫幹細胞研究院協議籤約暨揭牌儀式在西安舉行。該研究院依託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聚焦大健康國家戰略,以服務市場需求為導向,致力於幹細胞儲存、美容、抗衰、生物製品等關鍵技術研發等相關工作。雙方以此次籤約為契機,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實現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真正將大學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共同培育高素質複合型人才,為我國大健康產業發展提供西農智慧,做出西農貢獻。
  • 廣東科技學院攜手華為、訊方共建華為ICT學院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姜琳處長指出,通過整合東莞市政府、廣東科技學院、華為、訊方技術四方資源,共建產業學院,蓄勢待發,非常值得期待。她勉勵產業學院各方主體,應建立良性溝通渠道和合作機制,積極探索合作辦學模式,實現產業學院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為廣東省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等方面作出更大貢獻。
  • 【新聞】我院與廣州博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校企合作
    9月22日,廣東南大職業學院與廣州博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籤訂校企合作
  • 南京工業大學攜手飛燕遙感共建實踐教育基地 解鎖校企合作新模式
    2020年11月27日,南京工業大學測繪學院一行來到飛燕航空遙感技術有限公司,與飛燕遙感骨幹團隊就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校企合作相關事宜進行交流,並舉行實踐教育基地的籤約儀式和揭牌儀式。重視融合與創新,共築合作大平臺會談交流中,南京工業大學測繪學院院長李明峰和飛燕遙感董事長趙武分別介紹了學院和公司概況,並結合雙方當前的校企合作現狀對合作的原則與目標、合作內容與模式等做了詳細闡述。
  • 高新區:構建校區合作「1236X」聚才新模式 以「人才鏈」耦合「產業...
    陝西省渭南高新區持續深化「校區合作」平臺,通過構建「1236X」聚才新模式,進一步營造人才優先發展環境,持續涵養區域最優人才生態圈,著力構築「高精尖缺」人才集聚窪地,以「人才鏈」耦合「產業鏈」,引領新時代高質量發展。       依託一個平臺,搭建校區合作「新橋廊」。
  • 中國寶武與鞍鋼集團共建產業金融區塊鏈聯盟生態圈又邁新步伐
    原標題:中國寶武與鞍鋼集團共建產業金融區塊鏈聯盟生態圈又邁新步伐   中國寶武與鞍鋼集團共建產業金融區塊鏈聯盟生態圈、助力聯盟高質量發展又邁新步伐。
  • 商學院與中源協和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翠翠)12月26日,南開大學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與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人才培養合作開發基地揭牌儀式舉辦。商學院黨委副書記李娜與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行政總監張晴籤署了校企合作協議,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團委和學生代表與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儀式。
  • 校企合作翻新篇,易瓦特與湖北應急管理學院強強聯手
    無人機產業的快速發展,迫切需要懂得無人機飛行操控、行業應用推廣等相關技術技能的人才。10月13日,易瓦特與湖北應急管理職業技術學院成功籤署了校企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無人機智慧應急救災領域展開多方面深度合作,包括建設無人機專業師資隊伍、聯合開設無人機資質考證培訓系列課程、開展無人機行業應用領域就業技能系列培訓、共建湖北省無人機智慧應急救災管控服務平臺等。
  • 雲華教育攜手重慶城市職院推進校企深度合作 服務成渝經濟圈建設
    重慶城市職業學院與成都雲華教育集團聯姻,共建航空學院,在航空技術領域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技術培訓、社會服務方面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是服務通用航空產業,共建航空學院。對接重慶通用航空業發展需求,引進成都地區優質航空教育資源,與雲華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共建航空學院,建立「三聯三享」校企合作機制,即「校企聯合投入、聯合建設、聯合管理、互享資源、互享人才、互享成果」,構建校企發展共同體,共同培養航空技術類人才。二是聚焦通用航空技術,精準設置專業。
  • 長沙南方職業學院深化校企合作 致力裝配式輕鋼建築人才培養
    裝配式輕鋼建築人才培養項目籤約現場。通訊員 姜濤 攝華聲在線6月30日訊 (通訊員 姜濤 記者 龍騰) 6月30日,長沙南方職業學院與湖南願景建築科技有限公司就裝配式輕鋼建築人才培養項目進行籤約,雙方將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培養適應裝配式輕鋼建築行業發展的高層次技術技能型人才。建築工程系一直以來是長沙南方職業學院的重點專業,有著優秀的師資隊伍和較好的校企合作基礎。
  • 江西工程學院與新餘廣播影視公司共建「校企合作基地」
    近日,江西工程學院「校企合作基地」掛牌成立儀式在新餘廣播電視臺舉行。江西工程學院數字貿易學院院長劉德華介紹了學院的專業設置及校企無縫對接、理論實踐緊密結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戰略,希望能與企業進一步深入合作,實現校企共贏,並就公司給予的支持表達了誠摯的謝意。
  • 【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院共建「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行動...
    通過科技合作與科學人才培養與培訓,在「一帶一路」有關國家(地區)的知識界、科學界培養一批「知華、親華和愛華」的青年骨幹人才和高層人才,通過知識界和科學界的有效溝通帶動起各階層、全社會的「民心相通」,為共建「一帶一路」夯實民意基礎。  綜上所述,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和明確科技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中的引領、支撐、服務作用,以提高加強國際科技合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 同方股份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戰略合作,共建聯合實驗室
    根據備忘錄內容,同方股份將與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智慧城市頂層規劃、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基礎設施、智慧醫療、工業網際網路等諸多領域開展廣泛合作,共同推進政策理論、關鍵技術及應用的創新性研究,實現科研成果的產業轉化和應用場景落地,創建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智慧城市發展新模式。
  • 深化校企合作,服務地方經濟 ——江南大學MBA團隊走訪遠東控股集團...
    【MBA中國網訊】8月5日上午,為了深入開展「校企生政」協同聯動和「產學研用」合作,商學院副院長、MBA教育中心主任武戈率組織管理系主任於海雲、MBA教育中心辦公室主任唐傑及MBA學生一行6人走訪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遠東控股集團高級顧問、遠東慈善基金會理事長陳曉芬
  • 鞍山市人民政府與香港新華集團戰略合作及《千山新華
    鞍山市人民政府與香港新華集團戰略合作及《千山新華文化旅遊產業項目投資開發建設協議》籤約 來源:鞍山日報 2020-09-02 瀏覽次數: 次 餘功斌出席並會見香港新華集團客人 8月31日,鞍山市人民政府與香港新華集團《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及《千山新華文化旅遊產業項目投資開發建設協議
  • 廣科攜手華為、訊方,共建華為ICT學院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學院
    12月28日下午,廣東科技學院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訊方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三方正式籤署協議,共建華為ICT學院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學院。校企共建產業學院 加大人才培養力度根據協議,三方將基於各自核心優勢,秉承校企雙方「內在需求+成果建設」為導向目標,遵循「結構化+系統化+階段化」原則,校企三方將共同承擔如專業群設計、招生選拔、主題交流活動、實習實訓環境建設、專業授課、師資培養、培訓認證、內涵建設、競賽支持、就業服務等內容,共同打造深度校企合作的省級示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