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研究解決三個世界性難題,看專利大戶葛昌純如何破局

2020-12-22 全景科學家

【圖文由「中國科學家」(ID:Chinses_Scientises)公眾號原創,轉發請申請授權。】

「我們國家正在迅猛發展,為了實現強國夢,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帶著「一定要自主創新」的信念,80多高齡仍堅守在科研工作的第一線,每天都準時出現在實驗室,手把手地指導研究生。也正是靠著這種求實奉獻的精神和拼搏信念,他從1987年至2013年的26年間拿到了43項發明專利。

他就是我國粉末冶金奠基人之一、核反應堆材料和先進陶瓷開拓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葛昌純。

葛昌純


20世紀90年代,葛昌純得知美國有一個教授把超高壓的辦法用在納米材料的研究當中,當時在國內,超高壓方法通常被用在金剛石材料的製備上。他認為這個做法非常新穎,他大膽預測這種超高壓法會很有潛力,便專門前去考察交流。

交流後,葛昌純創造性地發明了超高壓通電技術——利用直流電加焦耳定律,根據電流越大發熱越大的原理進行發熱燒結,巧妙地通過高溫效應使得鎢銅相連。

這項技術不僅解決了鎢銅燒結、陶瓷和金屬燒結的問題,葛昌純還在研究過程中找到了限制納米材料長大的原因。

當時,納米材料不能廣泛使用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納米材料一經燒結便會粗大,不再是之前細膩的小微粒。葛昌純在微米材料的超高壓燒結過程中發現,微米在超高壓燒結中不但不長大,反而更加細化。這是前人沒有發現過的。

葛昌純徹夜研究微米出現的結果。經過大量實驗,原因終於被找出——在超高壓的能量下,微米受到破壞被碾碎,所以在燒結的時候並沒有長大。他從中獲得靈感,並一舉解決了納米燒結的難題。

在葛昌純長時間的持續努力和實驗下,關於納米材料製備取得了6項專利成果,包括長徑比可調、具有介孔中空結構的納米碳材料的製備方法、碳納米管摻雜改性鎢及其爆炸固結製備方法、長徑比可調節的非晶炭納米管的大規模製備方法、鎢納米線材料及其製備方法、採用波聚合技術製備納米複合溫敏水凝膠的方法和納米碳化鉭粉末的製備方法。

1987年,表彰葛昌純是國家發明一等獎項目「乙種分離膜的製造技術」中為第一發明人,編號:85-12-002


現在,這些納米級材料製備方法被廣泛應用在我國能源、化工、航空、工業生產等各領域。

葛昌純常對學生說,科技成果一定要爭取產業化,他身體力行,不斷探索,讓自己的科研成果實現產業化和商品化,為國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文:採集工程項目辦公室/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參考文獻:

1.《咬定青山不放鬆:葛昌純傳》,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

2.《葛昌純:咬定青山不放鬆 千磨萬擊還堅勁》,曹鈺、周瑞娟,中國科學報

3.本文圖片來源於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採集工程、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網絡版)

相關焦點

  • 八年奮戰解決世界性難題橫向雨量器在我國研製成功
    而且,該雨量器發明專利已於去年9月被中國專利局受理。  降水是水資源的主要來源,準確測量降水量對國計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國際上多年試驗研究表明,造成降水量測量誤差的原因有蒸發、沾溼以及普通雨量器安裝高度對自然風場的幹擾等。其中以後者(稱為風場變形誤差)影響最大,對這種誤差,雖然國際上先後提出過多種用氣象要素進行訂正的公式,但至今沒有一種方法能應用於觀測業務。
  • 中國在發電站放了幾千隻羊,一個世界性難題,就輕易被羊給解決了
    能源一直是困擾全世界的一個大問題。回顧歷史,當年日本對我國發動侵華戰爭其實本質就是為了爭搶資源能源。再看當今,美國的石油貯備在世界上都是能排上名號的,但依舊堅持進口,這同樣是在用錢換取能源。此時出現了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但是中國在發電站周圍養了一群羊,便輕鬆地解決了這個世界難題,處於西方社會的那些外國人們也不得不服中國人的智慧。下面咱們就來說說到底是什麼難題卻讓一群羊解決了。大家肯定都知道太陽能發電站是靠太陽能電池板接受吸收光源,然後通過轉換器將光源轉換成電能再供給人們使用的地方。
  • 中國在發電站放了幾千隻羊,一個世界性難題,被羊輕鬆給解決了
    要解決能源的問題,首先就得讓它變得可再生,隨著科學家的研究和探討,發現光源就是人類可利用最好的可再生能源 當然太陽能發電站的搭建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也曾出現過一個世界難題,不過中國在發電站周圍養一大群羊之後就輕鬆解決了這個大難題
  • 直擊前沿技術痛點,湖北教授解決5G世界性難題
    近日,"2019年度、2020年度華中科技大學重大學術進展頒獎典禮"以線上直播方式舉行,電信學院尹海帆教授團隊的成果"解決5G移動難題:PAD預測理論與技術"入選,該團隊成功解決了5G的世界性難題——讓5G在移動環境下不掉速。
  • 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中國放了幾千隻羊就解決了,怎麼回事?
    一個世界性的難題,中國放了幾千隻羊就解決了,怎麼回事?經過了無數年的努力,人類憑藉著智慧站在了生物鏈的最頂端,每個國家都有著文化差異,思維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我們中國人最喜歡四兩撥千斤,總是能用最簡單的辦法處理看似複雜的問題。
  • 雜草影響太陽能發電,我國專家給出一妙招,世界性難題被輕鬆解決
    但我國有一個發電站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發現這裡放牧了幾千隻羊。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經過專家解釋人們才發現,原來這幾千隻羊竟然輕鬆解決了世界性的難題,並且讓各國都心服口服。第一、太陽能發電站,環保新能源電能源直接關係到國家發展和民生問題,因為現在無論各行各業都離不開電能。
  • 中國在發電站放幾千隻羊,輕鬆解決世界性難題,各國心服口服
    經過人們的探索,太陽能發電逐漸為人們所利用,說到太陽能發電時,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發電站放幾千隻羊,輕鬆解決世界性難題,各國心服口服,究竟是發生了什麼呢?太陽能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而且太陽能資源豐富,既可以免費使用,又不需要運輸,在開發利用時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是一種潔淨的能源,可謂是人類最理想的能源。
  • 我國在發電站放了幾千隻羊,世界性難題被輕鬆解決,西方欽佩不已
    而太陽能發電站的原理其實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板讓其持續吸收太陽光轉化為電能,而這就必須要一個光照特別充足且土地遼闊的地方可這些地方都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草兒飛漲的問題。,世界性難題被輕鬆解決,西方欽佩不已。
  • 中國湖南90後天才,最新發明,解決世界性難題,獲多項國際大獎
    中國湖南90後天才,最新發明,解決世界性難題,獲多項國際大獎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大家聽過的水火無情,在生活中它就是潛伏的隱形殺手,一不小心就會有粉身碎骨的危險,所以大家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同時,更要不妨礙他人的正常生活。
  • 世界性糧食危機逼近 西方和中國誰是耗糧大戶?
    世界性糧食危機逼近 西方和中國誰是耗糧大戶? 發表評論   美國學者萊斯特•布朗1994年一份《誰來養活中國》的報告引起很大反響,他首度提出「中國糧食威脅論」,稱中國必將出現糧食短缺,進而造成世界性的糧食危機
  • 港珠澳大橋建設都攻克了哪些世界性難題?
    港珠澳大橋像一條海上巨龍,連通香港、珠海、澳門,不僅惠及三地,還將對整個珠三角區域的社會經濟發展起到極大推動作用,標誌著我國從橋梁建設大國向橋梁建設強國邁出了堅實一步。自2009年12月動工以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者們面對重重考驗,運用多項尖端科技,攻堅克難推進工程建設,取得了500多項專利技術。
  • 南理工破世界性難題 首個全氮陰離子鹽成功合成
    南京理工大學團隊近日成功合成了世界首個全氮陰離子鹽,登頂新一代超高能含能材料研究最高點。相關研究已發表在世界最權威的期刊《科學》上,這同時也是我國在《科學》上發表的第一篇含能材料領域的研究論文。全氮陰離子鹽的成功合成,標誌著國家核心軍事能力和軍事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制高點。
  • 中國在發電站放幾千隻羊,世界性難題被輕鬆解決,各國心服口服
    如今世界發展進入新的瓶頸,能源問題成了當下所有人關心的話題,而能源問題也是關著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比如用電問題就一直在困擾著世界上許多的國家,可是我們國家沒有被難倒,原因就是我們有自己的辦法,因為世界上很多的相關人士,一直都在研究用電問題。
  • 全球水母大爆發頻現 成世界性難題(圖)
    今年7月,美國的一個海灘上,也在一夜之間,鋪滿了一塊塊白色的半透明狀的水母。緊接著,日本、以色列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水母大爆發,實際上是一種生態災害,也是一個世界性難題。水母,是一種很古老的生物,據說在距今5億5千萬年前的寒武時代,就是海洋的霸主了,只不過,後來魚類成為了海洋的霸主,面對全世界這來勢洶洶的水母大爆發,有人驚呼,難道水母又要再次統治地球的海洋了嗎?
  • 周會鈞:破解豬凍精技術世界性難題解凍後的精子活力穩定在74%~87%
    周會鈞:破解豬凍精技術世界性難題解凍後的精子活力穩定在74%~87% 中國畜牧獸醫報2017-03-27 09:00:19 閱讀(6297)
  • 他解決多個世界性技術難題,使中國在這一國際前沿領域佔據一席之地!
    主要從事航天航空潤滑、材料磨損及合成潤滑材料研究。多年來,他帶領團隊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科研成果,為國家科技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第一和第五獲獎人)、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第一和第五獲獎人);獲省部級自然科學、技術發明或科技進步一等獎9項(4項為第一獲獎人)。
  • 我解決了世界性數學難題 想跟大學數學教授探討一下·都市快報
    蕭山製衣工胡師傅報喜: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說過 解開這道題就如步行上月球一樣不可能 記者 張超 昨天15:03,胡師傅來電:有一道世界性的數學難題,用一把沒有刻度的直尺和一個圓規,如何把一個角平均分成三等份,科學家出示的證明是無解,但我卻解出來了,至於怎麼分,我不能告訴你,如果告訴你,大家都知道了。
  • 15歲高中少女成「科學家」,曾解開世界性難題,婉拒央視採訪
    科學家在國內絕對算是一個非常受人尊敬的職業了。雖然在生活中我們很少有機會接觸到科學家,但是他們在某項科研成果方面做出傑出貢獻之後,就有可能直接帶動國內的一個產業發展,甚至還有可能直接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因此在我們心中,大多也幻想成為那樣的人。
  • 從艾瑞報告看百度雲智一體化如何破局AI醫療
    從百度靈醫智惠系列產品與解決方案在基層醫療的應用,已能看到雲智一體化模式破局AI醫療的潛力。 從中我們或可以窺探AI醫療在2020年的走勢與應用,以及未來商業化演變趨勢,AI醫療市場格局也在醞釀微妙變局。
  • 一項目有望解決中樞神經損傷修復世界難題
    膠東在線10月12日訊(通訊員 郭傳義 朱先俊) 日前,2016年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立項項目相繼公布,煙臺正海生物科技公司在「生物醫用材料研發與組織器官修復替代」和「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研究」兩項重點專項領域獲批三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創一次性斬獲多項國家重大專項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