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球建造核反應堆是否安全

2020-12-04 新財網

   散熱成難題,核汙染引擔擾

  人類在外星建核電站靠譜嗎

  目前的載人航天主要能源有3類:太陽能、化學能以及核能。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

  本報記者 劉 霞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月球將建10千瓦級核裂變電力系統

  CNBC在報導中指出,NASA太空技術任務局核技術組負責人安東尼·卡洛米諾說,NASA的目標是到21世紀20年代末開發出一個10千瓦級的核裂變電力系統,並在月球上演示。「這一核裂變電力系統的輸出功率為10千瓦,可連續不斷地工作至少10年。」

  具體而言,該設施將完全在地球上製造和組裝,然後進行安全測試,確保其正常運轉。隨後,將該設施整合到月球著陸器內,由運載工具運送到繞月軌道。接下來,著陸器降落至月球表面,到達之後設施無需額外組裝或建造即可運行。預計這次演示將持續一年時間。

  「低濃縮形式的核燃料將為堆芯提供動力,小型核反應堆產生的熱量將被轉移到動力轉換系統中。動力轉換系統由靠反應堆熱能工作的發電機組成,這些發電機將熱能轉化為電力,並將之用於月球和火星表面的用戶設備。此外,散熱技術對於保持設備正常運行非常重要。」卡洛米諾說,「4套這樣的系統,每個提供10千瓦電力,就足以提供在月球或火星上建立前哨基地所需電力。利用核裂變系統在行星表面產生大量電力的能力將使大規模探索、建立人類前哨基地和就地利用資源成為可能。」

  在月球建造核反應堆是否安全

  對於普通人來說,在月球上建造核反應堆的想法聽起來可能不同尋常,甚至有些人會覺得極其危險。但是一些專業人士卻不這麼認為,一家核能領域的就業機構創始人安德魯·克拉布特裡說,此前科學家們就在月球上使用過核能。阿波羅12號使用的阿波羅月面實驗套裝中的儀器就是由一部RTG放射性同位素熱電機供電的,它標誌著人類首次在月球上使用核電系統。

  「我們有個專業術語,叫核安全軌道,也就是說,衛星的軌道必須足夠高,才能保證給衛星提供能源的核反應堆不會掉落在地球上。月亮的軌道距地球38萬公裡,已經足夠高,所以在月球上建造核反應堆沒有這方面的擔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研究員楊宇光對科技日報記者說,「但是在太空使用核能面臨著散熱的難題。」

  他進一步解釋道:「出於散熱和降溫的考慮,很多地面核反應堆都建立在有水的地方。而在月球上只能依靠很大面積的輻射散熱器給核反應堆散熱,這不僅會增加成本,而且會提高技術難度。」

  楊宇光表示,人們也不需要擔心核廢料汙染太空,因為太空太廣闊了。執行比木星更遠的太空任務的探測器幾乎都使用過放射性同位素溫差發電機,而它們都是用鈽-238作為電力來源,比如著名的「卡西尼」號土星探測器就使用了大量的鈽-238。

  「自由生物安全」公司首席醫療創新官喬斯·莫瑞博士則表示,即使這一設施在月球發生事故,給地球造成的風險也很小,因為大氣層會將致命的輻射阻擋在外層空間,保護地球。

  儘管如此,卡洛米諾也強調,NASA非常重視安全問題,該項目必須符合《美國國家環境政策法》的標準,其中包括評估該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且在設計電力系統時,確保核燃料直到抵達月球表面才被激活。

  此外,卡洛米諾說,在該系統為期10年的任務結束後,他們計劃將該設施安全撤走。他說:「該系統最終將關閉,輻射水平將逐漸降低至人類接觸和處理的安全水平。使用過的系統可以移動到遠程存儲位置,在那裡它們不會對工作人員或環境造成任何威脅。」

   大力開發核能源加快駛向宇宙更深處

  然而也有不同聲音指出,在月球上建造核電站完全沒有必要。隨著太陽能、風能和小型水電系統提供的清潔能源的成本迅速下降,再加上通過節約能源導致效率不斷提高,沒有理由建立耗時、昂貴且令人擔憂的核電站。沒有它,人類也可以滿足能源需求。

  對此,楊宇光表示,目前的載人航天主要能源有3類:太陽能、化學能(燃料電池等)以及核能。但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比如前往火星和木星乃至更深遠的太空)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

  他指出,核反應堆電源的功率大、能量密度高,相比其他電源具有較高的功率質量比,可在太陽能、風能和水力發電不易獲得的環境下工作。例如,火星上周期性的沙塵暴可能會持續數月、而月球上永久陰影的隕石坑內沒有陽光,這些情況下都難以利用太陽能。此外,月球南極現在是研究熱點,因為此處有永久光照區,在這裡可以利用太陽能,但如果科學家們想在月球表面低緯度地區建立科考站,那將面臨長達14天的月夜,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建立核反應堆來提供能源。「而且,我們必須加大研發力度,將來開發出兆瓦級的核反應堆設施,如此才能將我們更快帶往宇宙更深處。」

相關焦點

  • 在月球建核反應堆是否安全?大力開發核能源加快駛向宇宙更深處
    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
  • NASA為何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核電站?是否安全聽聽專家怎麼說|...
    出品|騰訊新聞小滿工作室X財看見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相關行業提案,以便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旨在支持該國長期太空探索計劃。提案內容為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是在2026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
  • 美國NASA:擬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
    美國宇航局 (NASA)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行業建議,以便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太空探索計劃。該提案旨在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在 2026 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卡洛米諾說,確保這個項目成功的關鍵技術是核反應堆、電力轉換、散熱和太空飛行技術。他表示:「低濃縮度的核燃料將為核芯提供動力。小型核反應堆會產生熱量,這些熱量會通過電力轉換系統變為電能,經調節後分配給月球和火星表面的用戶設備。散熱技術對於保持設備正常運行的溫度也很重要。」
  • 美國計劃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
    美國想要建造可以在月球和火星上運行的核電站,並在周五提出了一份來自私營部門的建議。美國能源部正式提出建造裂變表面動力系統的要求,該系統可以讓人類在惡劣的太空環境中長期生存。水冷式核反應堆是地球上絕大多數的反應堆。
  • 2026年前在月球上安裝一個核反應堆,NASA志在何方?
    建設基地,電力必不可少,敢想敢做的美國人打算在月球建造一座核反應堆,以維持電力穩定供應。迄今為止,人類建造的最遠的「前方哨所」是國際空間站,但是美國宇航局的願景遠遠不止於此。NASA已經開始了一個名為阿爾特彌斯的項目,該項目將在2024年前將太空人送抵月球。
  • 美國擬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能源部將向業界徵求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的建議,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目標是到2026年先期建成飛行系統、著陸器和反應堆。美國宇航局空間技術任務理事會表示,計劃在本世紀20年代末在開發一個10千瓦級的用於驗證的月球表面反應堆系統。該設施將在地球完成製造和組裝,然後進行安全性測試,並確保其安全運行。隨後,它將與月球著陸器集成,並由運載火箭運送到繞月軌道,利用著陸器降至月面,一旦到達,將準備運行,不需要額外的組裝或建造。
  • NASA擬2026年在月球上建立核電站!可行嗎安全嗎
    該提案旨在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在2026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NASA將在地球上進行製造組裝,然後進行安全測試,以確保其正常運行。該核裂變動力系統將與月球著陸器結合,然後被運載火箭送到繞月軌道上。著陸器會將該系統送到月球表面,並可以立即運行,不需要額外的組裝。這次演示預計將持續一年時間,最終可能支持在月球、火星、甚至在更遙遠的太空進行更長時間的任務。
  • 美國計劃在月球建10千瓦級核裂變電力系統
    具體而言,該設施將完全在地球上製造和組裝,然後進行安全測試,確保其正常運轉。隨後,將該設施整合到月球著陸器內,由運載工具運送到繞月軌道。接下來,著陸器降落至月球表面,到達之後設施無需額外組裝或建造即可運行。預計這次演示將持續一年時間。「低濃縮形式的核燃料將為堆芯提供動力,小型核反應堆產生的熱量將被轉移到動力轉換系統中。
  • 散熱成難題、核汙染引擔擾,人類在月球建核電站靠譜嗎
    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散熱成難題、核汙染引擔擾,人類在月球建核電站靠譜嗎
    隨著未來太空探索任務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太陽能、化學能在深空探索任務和星表探索任務中的局限性,必須依靠以核反應堆為基礎的核能源。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月球將建10千瓦級核裂變電力系統,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網站11月15日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美國能源部計劃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那麼,NASA在月球建核電站這事兒靠譜嗎?面臨哪些難題呢?
  • 月球表面或將建造菲涅爾反射鏡大型電站發電
    ,但在月球上建造一個核反應堆造價不菲,行星際的空間資源開發應該傾向於就地取材。  騰訊科學訊(Everett/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然衛星,也是唯一一顆質量較大的衛星,科學家設想了多種在月球上建設外星工廠的情景,其目的就是利用月球上的資源,這些資源包括龐大的金屬礦產資源、水資源以及大量的熱能資源。
  • 美國尋求在月球和火星建造核反應堆,滿足這兩點就建成
    近期,美國能源部向私營部門發布了一則信息,該信息要求在地球之外建造能夠運行的核電站愛達荷國家實驗室在一份新聞稿中稱,這項要求是為了確保在測試和驗證外星體表面裂變電力系統技術和方法方面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該系統可以應用在月球上,也可以在火星上執行任務。一位實驗室負責人表示,該實驗室在加強美國核能創新方面發揮著核心作用,預計將建造示範先進反應堆。該計劃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開發反應堆設計。
  • 能否在月球和火星上安裝核反應堆?
    NASA加快了10kW級「太空反應堆」的開發 在月球上,白天和黑夜分別持續14天。因此,月球探測器在白天著陸並進行探索活動,而在無法進行太陽能發電的夜晚,它傾向於切換到待機狀態。但是,正如阿爾emi彌斯計劃一樣,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停留在月球上,則需要一直發電。
  • NASA考慮通過建造核電站為月球和火星殖民地提供動力
    據外媒SlashGear報導,在月球或火星等另一星球表面長期存在的挑戰之一是找到使人類生活成為可能所需的動力。據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正在考慮建造能在月球和火星上工作的核電站。上周五,NASA向私營部門發出了關於未來如何在地球之外使用核電的想法的請求。
  • 20億年前,有人建造了一座核反應堆?
    看這個風格,就有小時候的味道了一、謠言在這些故事中,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可能是看起來最有板有眼的一個了。這個故事的原文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在非洲的加彭共和國出產鈾礦,開採出來的鈾礦會供給法國的核反應堆使用。
  • 美國為什麼要在月球上建核電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核電網訊:美國航空航天局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業界的建議,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一座核電站,以支持其長期探索計劃。這項建議是建立一個裂變表面動力系統,目標是在2026年前準備好飛行系統、著陸器和反應堆。
  • 發現20億年前的核反應堆,如今還在發電,是史前文明建造的?
    因此,我們也找到了一些遠古時期的高等文明,或許和我們現在的文明等級差不多,因為科學家發現了一個核反應堆。因為這個核反應堆並不是現代人建設的,是一座純天然的核反應堆又或者是遠古時期的高等文明建造的。當時,這件事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對於這個核反應堆有很多疑問。比如這是誰建造的?是多久之前建造的?
  • 核反應堆要上天了!!!
    未來能夠將太空人送往火星的核推進系統及居住艙概念圖川普離任前發布了一項新的太空政策指令,幫助NASA推動下一個「人類的一大步」(在月球上建造長期存在的基地並將太空人送往火星)。川普於12月16日發布的太空政策指令(SPD-6),即國家太空核動力與推進戰略(SNPP)。
  • NASA要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核電站,圖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美國能源部將徵求相關行業提案,以便在月球和火星上建造核電站,旨在支持該國長期太空探索計劃。提案內容為建立核裂變動力系統,目標是在2026年之前讓飛行系統、月球著陸器以及核反應堆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