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研製可讀懂人腦思維的儀器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科學家近日稱,他們目前已經成功地研製出一款可以讀懂人腦思維的儀器,藉助於這種儀器,人們甚至是最隱私的一些想法也將會無處遁形。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公共科學圖書館》雜誌上,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科學家們公布了他們的這一最新成果。美國卡耐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稱,在複雜精密的掃描儀和電腦程式的幫助下,他們可以確定大腦在思考不同問題時是如何激活不同區域的,並發現不同的人其實會以同樣的方式思考同樣的事情。科學家們首先利用高級MRI掃描儀,分析了大腦是如何對十個工具和建築物的圖畫做出反應;然後,運用電腦程式分析研究某個人是否在思考一個工具或建築物。結果表示,研究人員們分析的準確率高達97%,並且他們還成功發現大腦可以辨識兩個類似物體,如2個不同的工具。大腦掃描結果還表示,不同的大腦區域都參與了信息處理,如分析類似錘子線條圖畫的簡單問題。
當大腦思考如何使用錘子時,就會激活負責運動的大腦區域,而在大腦思考錘子形狀時,就會激活其它的大腦區域。儘管很難挑出十幅畫後的不同思維,但是研究人員相信,他們很快就能確定整個句子。在此前進行的檢測試驗中,研究人員們首先給參加試驗的志願者們佩戴一種可以隔離左右眼的特殊眼鏡,然後同時把一紅、一藍兩個彩條紙分別放在試驗者左右眼前。參與試驗的人左眼看不到右眼前面的東西,右眼也看不到左眼前面的東西。與此同時,試驗者接受MRI對大腦的掃描,觀察單眼看色條的腦電反應。結果發現,試驗者的大腦會間斷性一會看到藍色、一會看到紅色。試驗者觀看不同顏色時,大腦就會產生不同、但有規律的腦電波反應。利用這一原理,科學家們最終研製出可以讓人們破譯思維的儀器。
研究小組成員斯弗特蘭納-希卡拉瓦說:「我們希望不斷改進,以確定與圖畫以及單詞甚至句子有關的思維。」這項新技術還將應用於人類醫學方面,如研究自閉症等病症的治療。研究負責人馬賽爾-吉斯特教授說:「自閉症患者對事物的感知與正常人不同,他們認知世界的方式很難確定。該機器有助於我們發現了解他們的認知特點。該研究第一次明確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不同人的大腦在思考同樣的問題時是一樣的。然而,一個哲學上的難題是,一個人對顏色,如藍色的感知是否與另一個人是一樣的。目前,我們已經知道不同的人腦在應對類似事物時所做出的反應具有很大的共性。研究小組還將擴展該機器的用途,比如用它來進行可靠的謊言探測測試,由於它可以正確解讀人的意圖,因而可以用來幫助警察在罪犯犯罪前將其逮捕。」
美國科學家表示,這種儀器的研製成功將有著巨大的市場需求。據美國克裡斯多夫-裡夫癱瘓基金會的統計,目前美國本土的語言功能缺失的患者數量高達400萬之多。隨著美國社會老齡化速度進一步加快,這一數字也正呈現出遞增態勢。科學家希望此項技術能夠幫助更多的語言功能缺失患者能夠與他人自由交流。比如,由於脊椎中樞的破壞,脊椎受損的患者往往最終會出現癱瘓,這是因為這些患者的腦部和腿之間失去了溝通的能力,直接導致了患者腿部的失控,通過思維技術,腦部可直接通過晶片向腿部發出指令信號,這樣就避開了受損的脊椎。另外,這項技術還可應用於無人駕駛車輛等軍事領域。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儀器信息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儀器信息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默認儀器信息網有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