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人類已知唯一有生命的星球,叢林面積雖只佔地球表面的6%,但卻是地球上一半陸地植物的家園。叢林有著適量的光線、水源和養分,千百萬年從未斷絕,生命充盈在每個角落。在這宛如伊甸園般的存在,數不清的生命在為生存空間和食物爭鬥不息。溫馨提示:有密集恐懼症慎入!
真正的「人猿泰山」蜘蛛猴「佔樹為王」。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叢林錯綜複雜,是雜亂的立體世界。這裡熱帶植被密布繁茂,有九成的動物在樹上度過一生。但在此處生活要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就是天堂空間有限,擁擠不堪。
與人類同屬靈長類的蜘蛛猴已經完全融入到這地球上生存競爭最為激烈的世界,它們生存的秘訣就是提升活動空間,讓自己高高在上,儘量遠離叢林底部密集的生物圈。蜘蛛猴群生活在叢林最上層高達30米的樹上。它們天生為攀援而生,修長的四肢加上可抓物能盤卷的尾巴(宛如加長版的第五隻「手」),讓它們成為叢林裡最厲害的攀援高手。
即便沒有「恐高症」仍有三分之一的蜘蛛猴活不到成年,因為要在30米高的叢林生活並非易事。小蜘蛛猴通過與同伴的遊戲來練習和提升攀援技巧。但並不是所有的樹都適合攀爬,一隻只有幾個月的小蜘蛛猴嘗試攀爬一株光滑大樹,屢試屢敗,屢敗屢試。像所有心智好奇的小孩一樣,小蜘蛛猴不甘心在安全地帶生活,被好奇心吸引想到更高更遠的樹梢去體驗新鮮。
趁著猴爸爸不注意(其實,它的一切活動都在父親的密切監視中),小蜘蛛猴第一次擅自行動,越爬越高,越爬越高,樹枝越來越細。頑皮的小蜘蛛猴完全意識不到樹冠的枝條不停地搖晃是危險信號,從這麼高的位置摔落非死即傷。說時遲,那時快,突然一個失足,凌空摔下。
慌亂中尾巴在千鈞一髮之際充當了「安全索」讓它倖免於難,但被困在半空,抓不住任何樹枝,驚恐得「吱吱吱」直叫。還好,猴爸爸及時趕來,用強壯的身體當成橋梁,讓小猴爬到安全地帶,化險為夷。
驚魂未定的小蜘蛛猴,低下頭緊緊地抱著猴爸爸。相信這次教訓對於積極性有餘,技巧不足的它來說,是個非常深刻的教訓。所謂「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作為蜘蛛猴想要成功在叢林生活,必須得成長為攀援高手,才能擁有風景最好的生存空間,成為生命的主人。
蜥蜴自帶「降落傘」縱身一躍可穿行30多米。生活在樹頂上的除了蜘蛛猴還有蜥蜴。德拉科蜥蜴體型只有鉛筆大小,它們以吃螞蟻為生,只要找到合適的樹木,就可以落戶成家。
被螞蟻侵佔的大樹是它們的完美棲息地。但從不禮讓分享的德拉科蜥蜴不會拱手相讓天然的食物「傳送帶」(成群的螞蟻),對於任何入侵者都會先豎起脖頸下的黃色旗幟示威並積極準備戰鬥。面對體型比自己強大的「樹主」公蜥蜴,感覺到實力懸殊的小蜥蜴猶豫起來,戰鬥還是逃離?這可是離地幾十米高令人眩暈的樹梢哦,但它已被逼迫到沒有退路。
此處用「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雖然不太妥,但看到一隻蜥蜴突然凌空一跳,身體兩側張開類似於蝙蝠那種柔軟的皮膜(蝙蝠叫翼手),兩隻小前爪像芭蕾舞演員提裙一樣優雅地打開,麻溜地搖晃著細長的小尾巴(尾巴能像船舵一樣控制著方向),就這麼華麗而瀟灑地飛起來,逃之夭夭,真是瞳孔一縮眼睛一亮!
覺得狂點一上午的贊都不足以形容對攝影師的膜拜。這個鏡頭是用仰視的角度拍攝,且不說德拉科蜥蜴只有鉛筆大小,叢林深似海縱身一躍稍縱即逝,捕捉這樣的鏡頭普通人得花光一生的好運。然而,世上沒有免費的運氣,只有無盡的努力。
隨著鏡頭仰望,德拉科蜥蜴像翼龍一樣翱翔。陽光從上而下照在德拉科蜥蜴呈半圓斑斕的皮膜上,皮膜上天然紋理也呈光斑視效,這得張開皮膜飛行多少代才能渾然天成。雖然德拉科蜥蜴只飛行了30米,但它準確平安地降落在另一棵大樹上,繼續覓食之旅。
在這高飛低落是千百萬年來德拉科蜥蜴在叢林生存中為適應環境逐漸進化的結果,這質的飛躍,讓我看到了動物的無限可能性。小如鉛筆的德拉科蜥蜴用這種方法高效而快速的穿越叢林,靈活應對這個充滿競爭的殘酷世界。或許是中國人骨子裡龍的情節揮之不去,看完這一幕瞬間覺得馬達加斯加「龍」袍加身,貴不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