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解放軍用微波武器奪回班公湖山頭
近日,英國《泰晤士報》炒作解放軍曾在中印邊界班公湖地區「使用微波武器逼退印軍,一槍不發奪回山頭」,這篇文章的標題是《中國將拉達克中印『戰場』變成『微波爐』》,並稱在今年的8月底,為奪回中印邊界西段班公湖南岸被印軍非法強佔的兩個山頭,解放軍使用了微波武器。
《泰晤士報》稱:中國將中印邊界地區的戰場變成「微波爐」
報導稱,解放軍當時奉命從印軍手中奪回山頭,同時基於雙方在邊境地區的共識,上級要求不許開槍。前線部隊就此想到了微波武器這個「奇招」。「在山底下放微波,把山頂變成了一個微波爐。」山頂上的印軍一刻鐘以後全部開始嘔吐,站不起來,跑了。最終解放軍將山頭奪回。」
微波武器的工作原理類似微波爐,照射人體時加熱皮下的水分子、製造劇烈疼痛,這種武器射程最多能達到接近1000米。而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高功率微波武器的工作頻率為300MHz~300GHz,脈衝峰值功率可在100兆瓦以上,具備光速傳播、瞄準精度要求較低、同時殺傷多個目標等優勢。
其實,微波武器並非什麼新鮮玩意兒,早在上世紀60年代美國試驗核武器的時候就掌握了微波作用和破壞的原理,開始進行微波武器的研製。所謂微波武器與微波爐是同期發展的,目前,除了中國外,美國、俄羅斯也已經研製出類似的非致命性微波武器。印度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今年9月透露,計劃就使用高能雷射與微波的定向能武器開展研究。
《泰晤士報》文章發出後,得到了《澳大利亞人報》,以及英國《每日郵報》、《太陽報》等多家外媒的轉載,其中不乏誇張與抹黑,並引發外國網民議論。澳大利亞「新聞」網站記者就在副標題中形容,微波武器「相當於把人活活烤熟」。英國《每日快報》更是在標題中渲染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中國使用「可怕的武器」。
但是印軍卻給這些媒體狠狠地打臉,印度軍方在推特做出否認,抨擊報導」毫無依據」,「假新聞」,印度媒體大量轉發。
印軍前沿哨所遭雪崩襲擊,1死2傷
印媒18日報導,當天晚上的8點左右印度在克什米爾地區的一間哨所被雪崩掩埋,哨所內的三名印度士兵1死2傷。俄媒此前就曾指出,克什米爾地區即將進入大雪封山的季節,天氣將持續惡化,部分地區雪崩概率增高。
記得是今年年初,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軍隊和邊境安全部隊就遭受過一次雪崩襲擊,那次雪崩共造成9名人員死亡,其中包括4名印度陸軍士兵和5名印度平民。自印軍大規模駐紮克什米爾北部地區以來,已經發生多起由雪崩造成的大規模傷亡事故。
還有是2019年11月份,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軍營遭遇大規模雪崩,8名印度陸軍人員被雪崩覆蓋後全部身亡。印度媒體聲稱,這場雪崩並非天災,是由巴基斯坦陸軍使用遠程大炮造成的,並聲稱印度軍隊即將展開報復。今年的雪崩到底是純粹的"天譴",還是有人為原因導致的目前猶未可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隨著冬季的來臨,雪崩發生的次數只會越來越多。
隨著大雪封山,使印軍邊境的哨所補給變得更加困難。由於每天天氣過於惡劣,該地區的印度哨所將不會進行任何的空中補給,只能依靠人力和畜力運輸所需物資,印度方面日常所需的配給、藥品防寒服和防寒裝備都將會陷入枯竭的狀態。
印度本土的軍事專家也不看好邊境印軍所要面臨的艱苦條件,前印度第14軍指揮官夏爾馬在一檔欄目中表示,"過去印軍駐紮在遠離邊境的營地裡面,而如今大量的印軍士兵只能在邊境的戰壕裡駐紮,這些戰壕自1962年以來就無人維護,從來沒有人在那裡待過;附近的山口也很容易發生堵塞,到時印軍的補給之路也會被切斷;除需要的口糧外,印軍也難以獲得新鮮的飲用水;高海拔稀薄的空氣和寒冷的天氣會使印度士兵患上如肺水腫、腦水腫、凍瘡等嚴重疾病。"
印度認為,相比於巴基斯坦對印度士兵的傷害,錫亞琴冰川十多年以來惡劣的自然環境對印度造成的人員傷亡更為嚴重,截至目前印軍已經有200多名士兵死於雪崩、墜落、高原病。
解放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
近日,我軍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獲得成功,高原邊防部隊官兵喝上了甘甜井水。
多年來,各級採取運送河(泉)水、融冰化雪取水、安裝淨水設備、上送純淨水等措施,解決高原高寒地區部隊供水保障難題。今年以來,解放軍按照「因地制宜、多措並舉、一點一案」思路,組織開展高原高寒地區打井取水試點。
先後完成3個海拔5000米、10個海拔4000米邊防點位的水井建設。特別是採用管井加裝電伴熱裝置、特製潛水泵配合注氣擾動等技術,有效解決永凍層管井和外部水管凍結等難題。下一步,將深入推廣應用高原高寒地區永凍層打井取水試點成果,配合傳統供水保障方式,為邊防官兵提供更持久可靠、更純淨安全的生活用水。
目前,我軍已實現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點位打井,有效解決了永凍層施工難題;研製的高原高寒不凍供水裝置,破解高原無法實施快速給水保障關鍵難題,基本滿足邊防官兵日常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