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6日,「國培2020」小學數學項目在邢臺市南和區第二小學繼續進行。首先做公開課的是來自邢臺市南和區宋璟學校的閆瑞革老師,閆瑞革老師把二(2)同學分成一、二、三組,然後出示菊花圖片,帶領同學們參加菊花展,提問同學:該怎樣排列才能更好地觀察到哪種顏色的菊花最多?
同學A:每排擺放一個顏色的菊花。同學B:按照每排從左到右數數,然後做標記。最後同學們得出結果:白色菊花有6盆,紫色菊花有5盆,黃色菊花有7盆,自然而然地引導出今天學習的新內容《統計表》。那麼怎樣擺放能夠一眼看出哪種顏色的菊花最多,哪種顏色的菊花最少呢?三位同學走上講臺用彩色紙片在黑板上進行擺放。同學們擺放完畢之後,閆老師整理圖片,把圖片擺放整齊,一一對應。同學們就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到了不同顏色的方塊兒表示三種顏色菊花的數量。
接下來老師要求同學們打開課本第50頁「做一做」,用不同顏色的彩筆塗抹空白方格來表示菊花的數量。閆老師檢查、評判同學們的塗色情況。隨後老師問同學們:大家發現了什麼數學問題?引導大家得出「黃色菊花比紅色菊花多,紅色菊花比紫色菊花多」,從而引出「象形統計圖」這一概念。接著老師出示不同的樹葉圖片,利用象形統計圖請同學們回答:哪種樹葉最多?哪種樹葉最少?(要求是不要數數,看哪種樹葉最多?哪種樹葉最少?)並且說出你是怎樣知道的。根據象形統計圖填寫統計表,看同學們能提出什麼數學問題。為鞏固新知識,閆老師帶領同學們做「石頭剪子布」遊戲,三名同學經過比拼,根據得分情況統計,最後第三組以7分勝出,高出一組、二組分數。
趙亮老師是邢臺市南和區第二小學的數學教師,授課題目是《多邊形的面積》(三角形的面積)。趙老師首先從複習舊知識入手,出示一組生活中常見的三角形圖片(自行車、交通指示標誌等等),引出三角圖形。並帶領同學們複習:每個三角形有三條高。接著依次複習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正方形的面積公式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從而為學習三角形的面積做準備。同時引導大家思考:怎樣應用所給的三角形教具探究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趙老師利用手機投影實時分享學生的探究情況,其餘同學可以通過大屏幕進行觀察。)最後同學們發現:一、圖中新圖形是三角形面積的2倍。二、圖中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和三角形是一樣的。老師繼續提問: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已經學過的什麼圖形?並要求同學們探索通過以上實驗能夠發現什麼數學問題。最後通過「練一練」環節使同學們鞏固所學知識。
兩位老師講課結束之後是說課評課環節。閆瑞革老師和趙亮老師先後進行了說課,孫照蘭老師和柴計雪老師就兩位老師的公開課進行了評價。評課老師認為閆老師從學生熟悉的菊花展引入,從情感上和同學們拉近了距離,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性,閆老師使用了自主探究法、觀察法等教學方法,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充分利用多媒體和圖形卡等等,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在授課過程中,老師和學生共同參與,體現了課堂的多樣性、趣味性和開放性,是一節成功的公開課。
而趙亮老師在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基礎上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雖然在複習鋪墊環節用時多了一些,卻是有必要的。趙老師充分讓學生參與,在討論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趙老師的亮點是能夠營造輕鬆活潑的課堂氣氛:面帶微笑,適時提問,語言有親和力,不足之處是語速稍快。在孫老師和柴老師評課之後,又有幾位學員先後就自己的感受發表了很好的意見。
快樂的學習時光總是短暫的,經過一天緊張又愉快的學習,國培學員們為今天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通訊員劉紅力)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