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目前科學界主流觀點認為,大約137億年之前,一個緻密炙熱的奇點出現並且引發了一場強烈的大爆炸,從爆炸發生的那一刻起,宇宙就一直處於不斷地膨脹之中,一直到今天,宇宙都沒有停止生長。這個觀點在1927年的時候,由一位來自比利時的天文學家首次提出,此後天文學家們不斷通過實驗、觀測等完善這個觀點,最終形成了目前最具有權威性的一個觀點。
對於我們來說,我們都知道當爆炸發生的時候,一般會發生震耳欲聾的響聲,那麼,當宇宙大爆炸發生的時候,那一瞬間會不會也有巨響產生呢?天文學家經過觀測分析後認為,宇宙大爆炸的時候會發生聲音,但是這種聲音類似於我們家中家用電器在運行的時候那種細微的運轉聲,一般來說人的耳朵是無法捕捉到的。
這是什麼原因呢?天文學家通過對宇宙微波的監視,意外的發現了大爆炸發生之後,所殘留下來的電磁輻射,通過探測器和衛星的數據採集,最終將這些信息全部輸入到電腦之中,就會發現當大爆炸發生的時候,確實存在著一種嗡嗡的聲音,不過這個聲音卻需要擴大上億倍,才可以被人的耳朵所捕捉到。
天文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發生之後的數千年時間裡,宇宙中隨處可見這種大爆炸所產生的「嗡嗡聲」,後來一直到宇宙不斷膨脹,足夠大的時候,這些聲音才開始在宇宙中消失。不過,雖然目前來看宇宙大爆炸的觀點是認同度最高的,但是卻也一直缺乏實質性的證據。比方說在大爆炸發生後的幾分鐘時間裡,早期的宇宙物質都是如何形成的,這些至今都是未解之謎。
可以說,1929年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哈勃觀測到的「紅移現象」,是宇宙大爆炸理論的第一個證據。當時,哈勃通過觀測發現,無論是哪一個方向,星系看起來都似乎在離我們遠去,這就意味著宇宙是處於不斷膨脹之中的。哈勃認為,或許在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宇宙不過是一個密度無限的奇點,而如今,宇宙大爆炸聲音的發現,則從側面為宇宙大爆炸的推測提供了一些理論依據。
在這裡,為大家說一點有趣的事情。宇宙大爆炸時發生的嗡嗡聲聽起來並不會令人感到愉悅,而在調查中發現,除了嗡嗡聲會令人心生厭惡之外,此外嬰兒的哭泣聲,麥克風發出的刺耳的噪音、尖銳物體划過黑板的聲音,以及蹺蹺板發出的吱吱呀呀的聲音,包括人們爭吵時的聲音,都會讓人心煩意亂。
這也是為何在很多公眾場合都會播放一些輕音樂或者古典音樂的原因之一,因為這樣會讓人平復心緒,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愉悅。關於聲音,大家最討厭的是哪一種?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那些令你討厭的,或者令你喜歡的聲音。